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容怡)
生态新城简介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现面积10, 072平方千米,人口532万,辖四县四区。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为了一进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整合城市功能要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内涵,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定位,立足淮安实际,2008年6月,依据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以‚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为抓手,以经营城市为载体,通过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开始在主城与古城之间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的中心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淮安生态新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实践,将被建设成为‘美丽淮安’的形象大使,打造成‘大家规划、名家设计、富家开发’的典范。
一、生态新城规划范围
淮安生态新城北附主城,南接古城,处于城市几何中心之地,总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绿地比率占到51%。
二、生态新城规划介绍
科学编制新城概念性规划。按照‚生态相连、组团相间‛城市形态,把经典规划作为新城建设的逻辑起点,科学编制生态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通过国际招标,复旦大学和瑞士普澜事务所中标,形成了‚两轴三片、多核发展、引河织网、城水共生‛的新城规划结构,将低碳生态发展规划成果落实到具体空间。新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商业、通讯、教育、环保、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低碳排量等明显特征。以‚绿色公交优先‛为指导原则,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慢行片区+慢行专用通道‛的交通结构体系。鼓励绿色交通出行,有效减少交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构建宜人的生态系统,提高绿地的生态效能。按照规划,生态新城绿地面积达到1498.1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51%,经过论证,基本实现碳氧平衡的理想状态。
高起点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委托江苏省城乡规划研究院编制《淮安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保障新城各项建设依法有序推进。编制单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要求,引入社区配套、混合开发、弹性用地预控等先进技术方法。根据规划未来的生态新城将成为容纳30万人口、低碳、生态、功能完备的城市核心区。三是精心编制各专项规划。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完成新城色彩规划,通过对城市形态层面角度分析,确定了新城基础色调淡雅明快的基调,坚持整体近似协调,节点对比突出的原则,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色彩风貌,保证实现建筑色彩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委托中国市政华北设计院编制完成给水、热力、燃气等专项规划;委托省邮电设计院编制完成智慧新城专项规划。
坚持精心设计,以经典设计指导生态新城建设。牢固树立‚品质上乘、建筑独创、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建设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高质量、高标准地组织建设项目设计。通过公开与邀请招标,确定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现代、华南理工、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设计院所相继完成了体育中心、淮安四馆、妇儿活动中心、淮安大剧院等项目设计工作。为了提升规划设计成果,严格按照名家设计、大家点评、公众参与的要求,充分吸取社会各界意见,确保单体设计成果‚合则和谐美、分则个性秀‛。其中,体育中
心项目由世博园中国馆设计团队倾力担纲,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亲任技术总负责人;四馆项目设计荣获第八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文化建筑类最高奖),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淮安生态新城的成绩和荣誉
自2008年6月市委、市政府启动生态新城建设以来,生态新城始终坚持‚建设长三角北部地区特大城市的主体功能区、特色城市化的展示区、创建生态市的核心区、城市经营向经营城市转变的试验区和地方财政收入重要增长极‛的定位,坚持以资本运作为中枢、诚实守信为基石,不断解放思想,总结经验,争分夺秒,勇攀新高,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战胜了全球金融海啸、国家宏观调控抽紧银根地根、房地产调控等等挑战和困难,走出了特色城市化的新路子,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展现了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新城的初步成果。
一是资本运作屡攀新高,为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走资本市场化运作之路,科学应对宏观经济调整和微观经济变化,创新产品,坚持土地出让、间、直接融资三措并举,市内外、省内外银行资源齐抓,四年累计筹集资金
111.92亿元,位列国有融资平台之首;公司总资产由成立初的1亿元增长到159亿元,净资产达101亿元,国有资产年均增值122 %,是国有公司考核指标的7倍多,步入多元化良性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累计上缴税收、规费及往来款15.65亿元,为全市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屡获市委、市政府表扬。
二是土地开发整理屡创奇迹,为全市破解征地拆迁难题趟出了路子。坚持以人为本,善待百姓,科学制订安置方案,拿出最好的地段建设安置小区127万平方米,已经竣工交付85万平方米,另有110万平方米即将开工,让群众享有现代文明成果;坚持市、区、委协同作战,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推动和谐拆迁,四年累计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资金35亿元,开发整理土地2万亩,征用土地1.1万亩,完成5900户120万平方米房屋拆迁,实现‚零信访、零投诉、零强拆‛目标。2012年2月25日,省委常委、省委樊金龙秘书长专门带领全省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与会领导学习生态新城经验。与此同时,为淮安区、淮阴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支持资金达2.4亿元,为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是工程建设屡创佳绩,为全市项目管理积累了宝贵经
验。全面落实‚品质上乘、建筑独创‛的方针,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四年累计完成工程投入140亿元,形成了‚竣工交付一批,快速在建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的良性开发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城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展示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成果的重要窗口。积极转变思路,由单一项目创建文明施工建筑工地向创建精致建设优质标化示范区转变,先后有枚皋中路、妇儿活动中心等20个项目获得省、市表彰,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省住建厅多次来新城召开现场观摩会,向全省推广经验。坚持依法依规为准绳,创造性出台了项目法人约谈制等招投标管理办法,既保证了项目快速推进,又做到了规范操作,阳光运行,确保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为全市招投标工作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市招标委的肯定。
四是示范区创建屡获突破,为创建生态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以国际领先的低碳生态理念引领建设,聘请国内外知名院所编制了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规划和色彩规划,精心编制8个绿色低碳专项规划,为创建绿色低碳示范区建立了科技支撑,积极引进推广地源热泵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新材料,扎实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在
获得苏北唯一的江苏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示范区、‘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基础上,2012年又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并被评为中国自主创新园区先锋奖,应邀在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推进会上交流推广实践经验,并在代表世界低碳生态创建最高水平的欧盟总部交流经验,受到了欧盟专家的高度赞誉。
四、淮安生态新城的优势
淮安生态新城是城市核、城市结,将引领着中心城市由行政体制推动下‚三淮合一‛的大城市,转变为功能要素支撑下‚三城融合‛的特大城市。从区域层面看,淮安地处长三角北部地区几何中心,经济处于工业化初中期、投资驱动阶段。淮安要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区位,发挥地理中心优势,以长三角北部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作为发展定位。而生态新城处在淮安中心城区的几何中心,新城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表征的现代服务业,突出智力密集型特色——打造一个辐射长三角北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成为淮安现代化形象的展示窗口。从城市层面看,淮安生态新城将是我市行政文化体育中心、运河休闲度假中
心。根据总规,新城将设置市级行政、文化、体育中心,一批重大公共设施正在建设中。针对我市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充分利用里运河两侧长期控制的生态空间建设主题公园,结合历史遗迹和水域自身的资源,增设综合性游乐场、高级康乐会所、特色饮食街等休闲场所——打造运河文化休闲度假中心,成为运河文化的传承区。从新城层面看,淮安生态新城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生活组团。这里水网密布,有里运河、京杭大运河、清安河、柴米河,还有众多大小不一的人工和天然水体,水域总面积达366.64公顷。结合水网密布的现状特点和打造生态示范区的目标,实现产业发展与居住设施配套的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生态平衡‛——打造功能复合的滨水生态宜居片区,成为绿色生活的先导区。
五、淮安生态新城的廉政文化
坚持以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广纳英才,打造了一支充满自信、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战斗团队,在这片长满庄稼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城工作由一般性工作上升为重点工作,由重点工作上升为重中之重,初步完成了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神圣职责,由启动时的8人临时工作小组逐步走
向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长壮大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敢与发达地区试比高,全员人均产值连续四年超5000万元。时刻牢记‚争当功臣,不做罪人‛的教诲,深入开展‚多一万不富,少一万不穷,贪一万判刑,奖一万光荣‛廉政文化教育,构筑了牢不可破的拒腐防变长城,四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党风廉政污点,全面展示了‚自信、担当、有为、不悔‛的新城人形象,在全市交流反腐倡廉经验。
六、淮安生态新城低碳专题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区创建,2010年核心区成功创建江苏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2012年4月2日成功获批住建部‚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创建区‛,5月23日被授予‚中国自主创新园区先锋奖‛。
示范区位于生态新城东片区,主要规划为居住、商业、办公、森林公园、景观水体、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示范区建设标准:示范区内可再生能源引用项目比列不低于85%;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比例不低于50%;公共建筑创绿色建筑二星级、住宅类建筑创绿色建筑一星级。
七、生态新城软环境介绍
医疗卫生:将规划在通甫路、白云路交叉口新建三甲综合医院,东西片区各建社区医院一座,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点。构建新城高品质、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旅游休闲:重点打造以中片区为主的景观旅游带,打造成现代化、园林化的滨水商务休闲区,森林公园(2500亩)、山阳湖公园(1200亩)建成后将对外开发,配套设施全部到位。大运河、里运河两侧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全部结束,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时尚购物:打造以生态新城东片区行政商务核心区为主的时尚购物圈,在两河片区启动具有明清建筑风格,集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板闸风情街等项目。
教育培训: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新城的功能配套,生态新城将打造完备的教育体系,在河东片区规划一所高中、两所小学,在两河片区规划建设一所小学,在河西片区规划建设一所高中、两所初中、三所小学,目前百年名校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于2011年9月正式招生入学,实验小学新城校区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八、淮安生态新城投资坏境
1、招商引资的方向和重点
1)除国家禁止投资的特殊行业、工业领域外,中外投资商可在淮安生态新城范围内自主选择投资的领域、投资的方式和方向。
2)重点鼓励客商以各种方式参与生态新城的基础设施、总部经济、创意文化、行政办公、科技研发、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生态旅游、餐饮娱乐、房地产开发等项目的投资与经营。
2、招商优惠政策
翻来淮安生态新城投资兴业的国内外客商,除享受国家、省和淮安市规定的鼓励中外客商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生态新城相关的特殊优惠。
3、服务保障政策
1)生态新城对客商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从项目立项到建成,设计市计划、规划、建设、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并由生态新城管委会安排专人协办有关手续。
2)生态新城管委会帮助客商协调外部关系,及时解决问题,保护客商的合法权益。
3)建设阶段的各项优惠政策由生态新城管委会负责落实,建成投入使用后各项政策由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九、淮安生态新城未来建成成果
将致力将新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北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淮安中心城市行政、文化、体育中心;具有水乡特征和生态示范作用的宜居新城;‚美丽淮安‛的形象大使;建成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

更多推荐
新城,生态,建设,规划,淮安,城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