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视机-股票的止盈点止损点是怎么计算的

灯笼的制作案例解析
2023年10月5日发(作者:房思瑜)

-*

“灯笼的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尉氏县实验小学 吕晓红

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上学期的实践课题是《走进传统文

化》,其中有两个组的课题是---元宵节。课

余时间,好多同学意犹未尽,纷纷提出问题:

“老师,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呀?”“元宵

节为什么又叫灯节?”“元宵节为什么吃汤

圆?”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很开心,就对同学们讲:“元宵

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

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

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

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学生们

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买个灯笼吧!”有的说:“灯笼真漂亮,

我们不如动手做一个吧!”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灯笼的制作可操

作性强,简单易学,材料俯拾即是,而且其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

学习灯笼制作首先能培养你们的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你们提供更多在

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机会。培养审美观。你们对灯笼感兴趣,能不能探

究一下怎样制作呢?”这样,“灯笼的制作”这一课题就诞生了。

活动目标:

-*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灯笼的种类及灯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阅书籍、网络、 调查民间艺人及灯笼制作的技术人员,

了解灯笼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状况。

3、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优秀学生相结合指导,学习纸灯笼、

塑料灯笼、木条灯笼等的制作技巧,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

审美能力,与人合作能力。

4、学习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在立意、构思、绘图、材

料等方面体现时代特点,勇于探索、创新。

5 搜集、整理灯笼的相关资料,展望灯笼制作的发展前景。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各种灯笼的制作方法。

难点: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活动对象

尉氏县实验小学三(5)班学生。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各种灯笼。

2老师学生共同制作相关课件。(学生搜集资料,老师制作课件。

-*

3、经过讨论、商量,课题小组成立,各小组成员选出最合格、最

优秀的小组长,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填写活动计划表,制定活动方案。

4、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制作灯笼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等。

工具如:剪刀、小刀、胶水、针线等。材料如:废旧纸盒、宣传海报、

塑料瓶、易拉罐、竹片、木条、塑料袋、毛线、卡纸、彩纸、蜡烛等。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

目标:

会提出关于制作灯笼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

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

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制作灯笼的资料,引导学生对灯笼文化产

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有目的制定活

动计划。

3、引导学生对“灯笼的制作”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

自身能力、研究条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纸灯笼的

制作过程”、“利用废旧塑料物品制作灯笼”、“制作木条灯笼”等

子课题。

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

目标:

根据组内的活动主题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感兴

-*

趣的子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在研究活动中获得制作灯笼的知识,提高

合作、动手、探究能力。

指导要点:

1、学习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如访问法,到老艺人家中,美术老

师的办公室学习灯笼制作方法。

2、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

3、教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制作灯笼。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目标:

能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收获;学会切合实际的方

式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展示交流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实践活动情况作出

客观评价。

指导要点:

1、学习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根据本次的活动情况,写出

简单的研究报告;

2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及本组成员的特长选择恰当的展

示方式。

3、指导学生整理活动资料的方法。

-*

《灯笼的制作》课时安排

第一课……………………………………………………确定主题课

第二课……………………………………………………活动指导课

第三课……………………………………………………阶段性汇报课

-*

第一课时 确定主题课

活动目标:

1、会围绕“灯笼的制作”提出3-5个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归

纳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通过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明确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

活动重、难点:

学会确立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有关灯笼的课件、小组活动计划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老师收集了一些灯笼的图片,想让大家欣赏欣赏。大

家请看:(多媒体出示有关灯笼的图片)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也象征国家的昌盛

繁荣。现代社会中人民基本上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了,但灯笼的特殊

地位依然不减。每逢佳节、婚庆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依然是首

选。现在人们对于灯笼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传统工艺的灯笼是人们

收藏欣赏的佳品,中西方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传统灯笼情有独钟,他们

不仅喜爱传统灯笼的造型,并为精湛的工艺大为折服。

二、确定主题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灯笼(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问:

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吗?

-*

生:好漂亮。

师:和你们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

生: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

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师: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纸杯、饮料瓶、彩纸。

师:

灯笼的制作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材料俯拾即是,而且

其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学习灯笼制作首先能培养你们的的动手

操作能力,为你们提供更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机会。培养你们的审

美观。你们对灯笼感兴趣,能不能探究一下怎样制作呢?

生:很想探究怎样制作灯笼。

师:相信同学们对灯笼的制作产生了兴趣和爱好,那么,从今

天开始老师和大家一起以《灯笼的制作》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

动,关于灯笼制作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想深入的了解些

-*

什么呢?你想做哪些探究呢?

三:子课题产生

师:请同学们把你想要探究的话题写在彩卡纸上,每组选取三

个最想研究的话题,每组选派一个人把你们想要探究的问题贴在黑板

上。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看看大家都提了哪

些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

-*

经过梳理、筛选确定了以下子课题:

1、灯笼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状况。

2、纸灯笼的制作过程。

3、利用废旧塑料物品制作灯笼。

4、制作木条灯笼。

5、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

6、学生通过舞蹈、话剧等形式展示灯笼。

7、制作灯笼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办手抄报。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小组。

四:小组的产生

师:下面呢,我们分组来研究,请同学们认真的看这七个话题,

看看你对哪个话题最感性兴趣?

分组建议:

(一)、组建小组的过程中保持好课堂秩序,请同学们不大声喧

哗。

-*

(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结合组成研究小组。

(三)建议每小组人数不超过12人,请同学们组建小组的时候

注意男,女生人数的均衡。

师:大家想好了吗?请轻轻的走到你喜欢的话题小组。

五、推选小组长

师:六个小组每组产生一个小组长,有两种方式:1自己推荐。

2、小组推荐。

推选小组长建议:

(一)、推选有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 协调能力 的同

学来做小组长。

(二)、推选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不怕吃苦,勇于战胜困难

的同学来做小组长。

(三)、推选乐于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起带头作用的同学来做小

组长。

六、选小组名字

-*

师:同学们,我们的小组长选好了,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各小组

组长,看看谁最有才华,能带领本组成员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最特别、

最有意义的名字,并确定出你们的口号。

同学们已经选好后,请七个小组长展示他们的组名,小组成员喊

出口号。

七、制定活动方案

师:有了小组长,有了小组名称,咱们什么时候开展活动啊?怎

么分工啊?老师刚才已经发给你们每组一张表,按照上面说的那种方

案做一个计划,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比如说我们班的王潇晴会画画,

组长可以安排她画画,做手抄报;杨嘉欣善于和别人交流,组长可以

安排她去采访;李冉的字写的好,组长可以安排她做记录员,要各尽

所能,人尽其才,我希望各小组长在安排的时候,让小组成员最大限

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组名: 组长:

口号: 探究方法:

组员:

探究内容:

活动时间及活动路线:

-*

-*

第二课 活动指导课

------学习做采访

活动目标:

1、学习采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采访前要明确采访主题;

采访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多种方式记录等;采访后要及时整理采访记

录。

2、在小组的合作中设计采访问题。

3、发挥特长、展示自我,形成健康从事活动的生活态度,学会处

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采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采访技巧。

2、学会设计采访提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揭题

在前一阶段的小课题研究中,你们的表现非常好。善于提问、积

极发言,还掌握了许多研究方法。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曾用到的研究

方法……

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中的同学在活动中采用了什么

方法?(播放学生采访录像)

“学习做采访”(板书)

二、了解采访的基本要求

-*

(一)学生谈谈对采访已有的认识。

1)有谁也做过采访的?追问:能否请你谈谈什么叫采访?(采

访的基本过程怎样?种类呢?有哪些基本方法?)

师小结:从大家的交谈中,发现现实生活中普遍运用到采访,同

时也得知一部分同学对采访还不是很了解,可见采访是一门学问,

学会采访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掌握呢!

老师事先查阅了采访的有关资料,把它摘录了下来,请你们快速

自主阅读,读后,在小组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请小组长帮忙发一下

资料。(关于采访的一段说明文)

发放的资料选摘如下:

一个完整的采访过程主要分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

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采访计划(重点是设计采

访问题。先问什么、再问什么、最后问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时

要考虑前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切记问题始终要围绕主题和采访目的来

设计。

采访中,要有序进行,讲究策略和方法,技巧、方法也要随机应

变,要认真倾听,适时追问,对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谈话要详细记录。

采访后要认真整理采访记录,总结从采访中获得的信息和材料。

(二)阅读资料,整体了解采访

生:自主阅读,小组内交流,自由说,师随着学生的说,相机

板书,说到哪个点,教师就写哪个点,并进行小结。

三、指导制定采访计划

-*

出示采访计划表,了解采访计划要考虑哪几方面?(时间、地

点、对象、工具、主题、分工、问题)

生:小组合作编写采访计划表。

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下课了。我们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和体会吧!

生:谈收获体会。

附:孩子们在采访美术老师

-*

第三课时 阶段性汇报课

活动目标

通过本节课反思自己在前一阶段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

足,获取解决困难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

活动记录、收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过这一阶段大家的共同努力,有些小组的活动开展的

很顺利,有些小组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经验。

二、交流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交流经验,有小组长汇报在活动中

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小组分别展示汇报。

教师总结前段成果。

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

1)整理资料:各小组把收集的资料现汇总到一块,再分类整

理。(制作灯笼的步骤、采访的记录,采集的相关图片等都要详细记

录。

2)亲自操作。(先准备好制作灯笼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利用课

-*

余时间请家长或老师一起动手制作。要注意收集图片,并把制作后的

感悟写下来。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交流,我们各组都把收获与困惑交流了一

下,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实践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们,努力完成本

次研究活动。

四、作业

各小组完成实践活动。

-*

第四课 汇报展示交流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汇报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会制作灯笼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各种灯笼的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

汇报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孩子们,我们开展综合实践“灯笼的制作”

已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都表现的很优秀,今天

就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活动成果吧!

二、汇报过程:

第一课题小组“希望腾飞组”搜集的资料是:灯笼的起源、历史、

图片及发展状况。孩子们给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等。利用

说快板朗诵等形式展示资料,利用大屏幕让大家观看图片。

第二课题小组“勇于争先组”:讲述一下纸灯笼的制作。学生通

过上网查找制作方法,并请学生将整个制作过程详细讲解给大家听。

1、准备材料:纸杯、剪刀、胶棒、颜料、水彩笔、毛线、彩纸。

2、制作灯笼体。

3、制作灯笼提手。

4、美化灯笼。

-*

附:灯笼的制作示意图

1 2

3 4

5 6

7

最后,请小组成员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纸灯笼。

附:学生们的作品

-*

-*

1、准备的材料:塑料瓶、彩色胶带、刀子、剪刀、装饰扣、铁

丝等。

2、讲解制作过程。

3、制作灯笼提手。

4、放入灯光(荧光棒或者带电池的小灯)。

附:学生作品展示

第四课题小组“真才实学组”:制作木条灯笼。这种灯笼现在大

多数人都不会做,于是,我带领孩子去采访民间老艺人王瑞生老先生。

并将采访的有关灯笼的图片、视频、日记,采访心得、制作过程等一

一展示出来。

附:灯笼的框架

-*

附:学生制作的灯笼上的小装饰

-*

附:做好的灯笼:

-*

附:采访记录

1、采访原因: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组的课题是做木条灯笼。这种工艺大多数人都不会

做,只有民间艺人会做。我们就去采访了民间老艺人王瑞生老爷爷,于是我拿着

纸和笔去采访了。

2、采访过程:

时间:2013925

地点:王瑞生老爷爷家

内容:

我:您好!老爷爷,听说您老会做灯笼?

老爷爷:以前生产队里做灯笼我都去做,我会做各种各样的灯笼。

我:本次综合实践我们组的课题是做木条灯笼,那你会做木条灯笼吗?

老爷爷:会做呀!我不但会做单个灯笼,还会做两连环灯笼。如:鲤鱼跳龙

门、龙虎斗等灯笼。

我:老爷爷,我们也想学做灯笼,你能教我们吗?

老爷爷:只要你们想学,我当然愿意教了。

老爷爷滔滔不绝地讲解了制作灯笼的步骤,我们津津有味的听着。边听边做

着记录。

3、采访心得:

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老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会做这么复杂的灯笼。从这次采访中,

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如:制作灯笼、采访技巧等。同时也发现采访中存在的不足,如:礼貌

用语、提问方式、应变灵活能力等。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会勇敢地展示自己,

面对生活。

第五课题小组“奇思妙想组”: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宫廷灯笼

比较华丽,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过元宵节才

能看到。需要采访民间艺人、上网查找制作资料来完成制作。有些孩

子不能独立完成,就由家长、老师全力配合完成。

附:现代版的宫廷灯笼

-*

第六课题小组“团结协作组”:展示灯笼。孩子们通过舞蹈、演

话剧等形式展现自己精美的作品----灯笼。

附:孩子们开心的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

第七课题小组“挑战自我队”:制作灯笼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本小组成员通过办手抄报、心得体会、写作文、日记等形式,号召

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

附:学生的作文、心得体会

-*

附:学生的手抄报

-*

3、老师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都表现的很棒,老师感到很欣慰:老师看到

了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发现的精神、也看到

你们一步一步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

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让我们在综合实践的道路上继续前

行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主探究的精神。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特征进行创造有趣的灯笼形象,

此,我多让学生根据某一种形状来创作灯笼,谈一谈自己看法和认识,

并讲一讲自己会如何处理,怎样来做。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动手能

力。

在学生制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1、孩子们都很喜欢制

作灯笼,但是同学们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缺乏锻炼。2

-*

个别学生不敢动手,缺乏自信。

学生感悟

李九阳:通过本次活动,我学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灯笼。在制作

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都一一克服了。我觉得我很了不起。

任梓怡:我们小组在一起制作灯笼,大家先把准备好的材料,

具放在一起,然后大家挑选出好看的灯笼,最后小组长分工制作灯笼

的各个部分。灯笼做好了,我很开心。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

结力量大。

仝亦涵:“灯笼的制作”,这个课题我很喜欢,我学到了在课本上

我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我的审美观。今后,

我要发挥想象,制作出更好的灯笼。

任非若:我提着自己做的灯笼,仔细端详,兴奋的不得了……真

盼望元宵节快点到来,我就可以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到大街上玩了。

点评:(吴俊华)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灯笼的制作”选题很适合三年级学生去开

发,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是集思广益,各显

所长;收集材料是量力而行,各取所有。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责任分

工的互助性学习的理念。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为以后

孩子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

-*

开封市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

优秀案例征集

活动主题:灯笼的制作

活动主体:尉氏县实验小学三(5)班

指导教师: 吕晓红

紫黄晶-傲农生物股票东方财富网

灯笼的制作案例解析

更多推荐

怎样做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