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雷鸣玉)
EXPLORE
=探索《1818黄金眼》是怎样“出圈”的文_沈蕴华今年9月22日,一条#小张被浴室玻璃门割
伤手#的话题出现在微博热捜榜上。点击进入
该话题,内容是一条普通的投诉。但就是这样一
条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内登上热搜榜榜首并持续
霸屏。就连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微博ID:来去
之间)都忍不住转发并发问:“这个为啥能上(热
搜点开这条新闻的评论,答案终于揭晓:原
来,新闻当事人小张凭借着高颜值,被网友们送
上了热捜。该话题的阅读量在半天内突破17.2
亿,讨论量超过21.3万,素人小张魔幻般地成为
了新晋网红。这条新闻的出品方就是为浙江观众所熟知、
为全国网友所喜爱的地方民生新闻栏目——浙
江广电集团民生休闲频道的<1818黄金眼>。这
已经不是<1818黄金眼》第一次引爆网络,它以扎
实的新闻内容收获了众多粉丝,同时又经常会因
为_些非新闻性的元素吸引更多关注,这一现象
也引发了行业内部的关注与讨论。这档2004年元旦开播的老牌省级电视民生新
闻栏目,为什么能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不退反进、
逆势前行?成功的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核心密码?主动转身尝试多维度“出圈”"出圈”,网络流行词,是粉丝圈的常用语,意沈蕴华▼三—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民生休闲频道思为某个明星、某个事件走红的热度不仅在自己
固定的粉丝圈中传播,而且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
知晓。简而言之就是知名度高了、爆了、火了、路
人皆知了,就称之为"出圈”了。对<1818黄金眼》
而言,“出圈"几乎已经成为近年来的常态,也成
为‘'成功”的一种最立体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传
统媒体纷纷加入媒体融合的队列。<1818黄金眼》
很早就意识到拥抱互联网的重要性,在10年前就
开始主动转身,尝试融媒探索。经过10年的运
作,截至2020年10月,栏目在微博、腾讯、B站、
抖音、快手等主要头部互联网平台的粉丝总数超
过2500万,其中,官方微博粉丝数达到800万,最
高单个话题阅读量达17.5亿,最高单条视频播放
量达1.8亿,单月参与话题月均阅读量达160亿
次,体现出频道和栏目跨屏传播的不菲实力和巨
大潜力,成功实现了从电视到网络的‘‘传播渠道
出圈”。伴随着"传播渠道出圈”,<1818黄金眼》也同
步实现了省级地面频道的“地域出圈”。在电视
平台上,<1818黄金眼》仅限浙江省内观众收看,
但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受众成功扩大到全国范
围。如今,<1818黄金眼〉已经成为全国民生新闻
的代表,以栏目官方微博为例,省外粉丝数量达Media Review |
传媒评论2020年第12期DO
探索=EXPLOFLE到60%左右,并且该比例还在持续增加。“地域出圈”不仅为《1818
黄金眼》赢得了更大的覆盖面,也为栏目组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业
界合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因互联网信息传播网状化、碎片化等特点,受众对信
息的接受、消化和二次传播的方式都在改变。这种改变带来了新闻
受众的“出圈”,受其影响,<1818黄金眼》的节目性质也在悄然"出
圈”。原本"看’’新闻的观众,通过互联网介质参与到新闻的评议和
分发中,甚至还会对新闻作品进行加工和改造,比如网友会对《1818
黄金眼》的经典片段进行混剪,有的会加上自己的解说、配乐等,更
高阶的网友还会录制一些模仿视频。这种互动模式,已经跳脱了传
统的观众与媒体的关系,而更像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这也使得
《1818黄金眼》和它的受众之间关系更紧密,黏合度更高。多维度“出圈”的背后,是《1818黄金眼》广泛的群众基础、扎实
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强大的平台支撑,这些都为这档已开播17年的栏
目取得成功提供了更多可能。“哪有什么成功密码,就是扎扎实实做内容”这是民生休闲频道新闻部副主任、《1818黄金眼》制片人卢珊在
被问及成功密码时的第一反应。"内容为王”这句话在0818黄金眼》
一直都没有过时,而‘‘专业'’“下沉” “极致”三个关键词,成为栏目组
在内容生产上一直以来的行动准则。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
渠道上已处于劣势,能够弥补这一劣势的最大法宝就是“专业性”。
作为隶属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生产机构,《1818黄金眼》拥有深植内
心的"导向金不换”的新闻生产理念,始终秉持求真精神,坚持正确
的舆论导向;拥有专业的新闻生产制作流程和保障机制,每一条新
闻从选题申报开始就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在成稿成片环节坚持传媒评论丨Media Review2020年第12期"三级四审”的原则,由责编、制片人、
分管领导层层审核,并坚持重播重审;
拥有专业的新闻人才队伍,记者编辑
岗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其中
研究生学历占1/3,团队中不乏北京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
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毕业生,可
谓"精英实力打造大众文化'’的典范。
专业的队伍、理念、执行方法、制度保
障等,落实并输出到内容端,最终集中
体现为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也
是《1818黄金眼》保持长盛不衰的根
基。'‘下沉”是节目定位的精准体现。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在
《弱传播》中提出,想让更多人认同,关
注点就应该是金字塔塔底,而不是塔
尖。在舆论世界,拼的不是高度,而是
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在舆论世界就越
强势。《1818黄金眼》从创办之初就抓
住了这一要点,将节目定位于"民生新
闻”,喊出“记者在你身边,新闻因你而
动"的□号,立足民生,服务百姓,用平
民化的视角、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下沉
至最广泛人群,关注他们的真实生活,
并想方设法与之产生连接和互动,在
内容生产方面追求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最终赢得受众的共鸣和认同。在‘‘专业”和"下沉”的基础上,"极
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要求。
《1818黄金眼》的记者们坚持认真对
待每一条新闻线索、每一位当事人,用
"刨根问底”的态度追求真相。曾经的
"宝洁飘柔假货泛滥”"宝马X5质量调
查”等系列报道,篇幅都达到了几十
条,在浙江省乃至更大范围内引起轰
动。栏目组一位从业20年、以"灵魂
拷问”出名的资深记者说:“较真才能
每天下午4点开始,<1818黄金眼 > 的剪辑机房里就热闹起来记者们陆续拍片
回来,赶制当晚播出的新闻推动社会进步。"<1818黄金眼 > 就是用较真的态度,扎扎实实把内
容做到极致,践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职责。了解受众需求,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了解受众需求与明确自身定位、执行方
法等同样重要。对<1818黄金眼》来说,“民生新闻"的标签首先满
足的是广大受众的功能性需求。不管是消费投诉、邻里纠纷,还
是奇闻异事、人间百态,都可以纳入“民生新闻”的范畴,可以说,
几乎所有的市井琐事、鸡毛蒜皮,都有其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1818黄金眼》在面对每天几百甚至上千个热线电话时,坚持以
"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为出发点,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节目中
经常听到的一句后导就是:“截至节目播出前,对方没有给出答
复。”有观众表示:“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安心,因为‘没有答复’也
是一种答复,是栏目组给广大观众的一种交待。未必能做到每件
事都解决,但大家都能看到记者努力在做、在帮忙解决问题。”
<1818黄金眼》正是用这种“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
待"的态度,实现了受众对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的功能性需求。比功能性需求更高阶的是情感性需求。在这个维度里,
<1818黄金眼 >绝对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不仅因为节目定位带来了
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和"接地气”,还因为栏目的历任制片人和分
管领导对记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学会讲故事。在很长一段
时间里,<1818黄金眼>常备两款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和(故事
会〉。前者是让大家学习优秀同行的专业业务能力,提升职业素
养,后者则是让记者们学会更贴合受众的表达方式,设置悬念、把
握节奏,让新闻也能娓娓道来,与观众形成心理共鸣、情感共振。EXPLORE
=探索于是,大家看到了 <1818黄金眼》许多优
秀的、引发热议的、甚至令人念念不忘的
新闻作品。比如去年有一则“小伙骑车
逆行被拦后崩溃大哭”的短视频在全网
扩散,视频用平实的镜头记录了一位年
轻人面临巨大生活压力却无处发泄的状
态,直戳大众内心痛点,引发强烈共鸣,
带动了 #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的话
题大讨论,引导大家关注成年人的心理
健康。今年7月,(骑车女子被压车底
数十名外卖小哥11秒抬车救人〉的新
闻,在紧张中散发出浓浓暧意和满满正
能量,仅用十几分钟就冲上微博热搜榜,
单个微博话题阅读量刷新栏目组纪录,
达到17.5亿。另一方面,在泛娱乐化特征明显的
互联网空间内,必须承认,新闻的正统
性、严肃性被部分消解或弱化。在常态
化的生活中,新闻"有意义”的一面经常
被受众快速吸收并过滤,而‘‘有意思”的
一面其信息降解速度较缓,会在相对较
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生活的填充物,被
受众用于休闲和消遣。比如本文开头所
提到的小张,原本只是来投诉,却因为颜
值成了网红,网友甚至由他而起盘点了
<1818黄金眼〉中出现过的帅哥当事
人。而在前不久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联合
出品的综艺节目〈哈哈哈哈哈>中,导演
组将0818黄金眼>的多个节目片段制
作成VCR,作为趣味答题播放给艺人们。简而言之,如果将0818黄金眼 >看
成一个人,那么他的人设就是陪伴在观
众身边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能为你提
供帮助,排忧解难,也能和你讲讲故事,
谈谈心,而且还挺有趣。这种功能性、情
感性和休闲性兼具的属性,使<1818黄
金眼〉更立体、更真实,也收获了更多的
受众。Media Review |
传媒评论2020年第12期O /
探索=EXPLORE在互联网浪潮里学会“断舍离”在新闻媒体的融合发展进程中,比"取长补短"更
重要的是学会“取长舍短”。在这一点上,《1818黄金
眼》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与时俱进,摒弃一些不
符合新闻发展规律和时代需求的做法,不断充实完
善,提升自我。栏目组首先“做减法”的是对速度的追逐。曾经
的0818黄金眼》拥有全省最先进的卫星新闻直播设
备SNG新闻直播车,并在栏目中开设《SNG移动新闻
直播室》板块,经常策划题材丰富的新闻直播行动。
有重大突发事件,<1818黄金眼》也会迅速赶到现场。
比如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一号线工地坍塌事
故”、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等,
《1818黄金眼》的记者都在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为
观众带来最及时的报道。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传统媒体和专业新闻机构在报道速度上的优势被大
幅削弱,"人人皆为自媒体、人人都是传播者",记者还
未赶到现场甚至还未接到相关线索,信息已经传遍社
交媒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1818黄金眼》敏锐捕捉到
了这一变化,果断放弃“拼速度、拼首发”,而是将着力
点放在了新闻专业性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
真实性原则,把握新闻的"时度效”。比如今年7月轰
动全国的杭州来女士失踪案,许多自媒体甚至传统媒
体一味追求热度和速度,哗众取宠,渲染悬疑感、离奇
感,制造紧张氛围,甚至在未核实信源的情况下发布
不实消息。此时,《1818黄金眼》作为本地重要新闻媒
体,并未抢先发声,而是结合官方权威发布开展认真
细致的调查,为观众和网友梳理事件进展,引导大众
不信谣、不传谣,最终赢得了受众和同行的一致称赞,
制作的新闻被多家官媒引用,收获了 □碑,扩大了影
响力,同时充分体现出主流媒体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和速度一起被"断舍离”的,还有对流量的追捧。
流量是考核媒体、节目、作品在网端传播能力、传播价O
传媒评论 | Media Review530 2020年第12期值的指标之一。<1818黄金眼 >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表现
出色,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全国全网知名新闻品牌,也
成为新闻界的"网红”和“流量收割机"。今年以来,栏
目组已有50多个民生新闻话题登上微博、腾讯、头条、
抖音等各大平台热捜榜,最密集时,上榜率达到一周3
至4次,甚至多次出现多个话题同时冲上热搜前50的
情况,展现出强劲的实力。然而,栏目组深知,对流量
的追求近似于以往传统媒体对收视率的追求,盲目追
逐流量甚至沉迷其中,会丢失新闻的本源。所以,
<1818黄金眼》一直以来坚持对'‘做流量”说"不'从来
不对热搜进行运作和营销,所有热搜均为自然形成。
相反,当一些新闻上热捜后"跑偏”,比如被误导、被娱
乐化、当事人被误解等,<1818黄金眼》还努力引导观
众把注意力放回到新闻事件本身。本文开头提到的
小张,当大家把焦点集中在他的颜值上时,《1818黄金
眼》不跟风、不蹭热度,认真做好后续报道,对投诉事
件本身进行客观报道,帮助当事人小张及时有效地解
决了问题,赢得了尊重与好评。此外,《1818黄金眼》还放弃了简单、轻松的运作
方式,坚持做原创,微信公众号也坚决不“扒稿'’、不
"洗稿”,每天电视端新闻播放量高达120分钟,每月原
创新闻可达1000条。这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换来
的是栏目组在开办17年后依然充满活力,在新媒体的
冲击下也丝毫不动摇,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走在深
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前沿。成功绝非一蹴而就。时代在发展,媒体在发展,
新闻也在发展。在新闻资讯逐渐成为快消品的当下,
如何坚持与坚守新闻人的使命职责,如何探寻把握新
的新闻发展规律,如何把受众的关注点从新闻的热
度、强度引向深度、广度,如何更有效传播新闻的价
值,这些都是《1818黄金眼》和众多同行在未来必须深
入思考的问题。责任编辑_宋晓农

更多推荐
新闻,民生,受众,媒体,传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