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发(作者:蓝仲晦)
壁纸 (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措施)完整
(完整方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
壁纸 (工艺流程,施工方案,措施)
A、施工准备
(一)材料:
1、石膏、大白粉、滑石粉、聚醋酸乙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界面剂或各种型号的壁纸粘结剂。
2、壁纸:
(1)塑料壁纸:以纸为底层,聚氯乙烯塑料为面层,经过复合、印花、压花等工序而制成。
(2)玻璃纤维贴墙布:是中碱性玻璃布,表面涂有耐磨树脂,印有彩色图案而成,室内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防火,防潮性能好。
(3)无纺贴墙布:采用棉、麻天然纤维或涤晴等合成纤维,经过无纺成型,上树脂,印制彩色花纹而成.
3、胶结剂、嵌缝腻子、玻璃网格布等,根据基层需要提前备齐。若自配壁纸粘结剂,其配合比为:聚醋酸乙烯乳液:羧甲基纤维素(2。5%溶液)=60:40(粘玻璃纤维墙布);或界面剂=1:1(用于粘塑料壁纸)。
(二)作业条件
1、设备及小型工具提前备好:裁纸工作台一个,钢板尺(1m 长).壁纸发刀,毛巾,塑料水桶和脸盆,油工刮板,小锅,开刀及毛刷等。
2、混凝土和墙面抹灰完成,且经过干燥,含水率不高于 8%.
3、门窗油漆已完成。
4、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埋已完。
5、有磨石的房间,出光、打蜡已完,并将面层磨平保护好。
6、墙面清扫干净,如有凹凸不平,缺棱掉角或局部面层损坏者,提前修补
好且已干燥,预制混凝土表面提前刮石膏腻子找平.
7、如房间较高应提前准备好脚手架,房间不高,应提前钉设木凳.
8、将突出墙面的设备部件等卸下收好,待粘贴完后将其重新装好复原。
9、易透底的薄型壁纸,粘贴前应先涂刷乳胶漆一道,使其颜色一致。
10、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应强调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间,经鉴定符合要求后方可组织施工。
A、操作工艺
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计算用料、裁纸→粘贴壁纸→壁纸
整修。
(一)基层处理
混凝土墙面根据原基层质量好坏,在清扫净的墙面上满刮 1~2 道石膏腻子,干后并用砂纸磨平、磨光;若为抹灰墙面,可满刮大白腻子 1~2 遍找平、磨光,且不可磨破灰皮;石膏板墙用嵌缝腻子将缝堵严,粘贴玻璃网格布或丝绸条、绢条等,然后局部刮腻子补平.
(二)吊直、套方、找规矩、弹线
首先应将房间四角的阴阳角通过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并确定从哪个阴角开始按照壁纸的尺寸进行分块弹线控制(习惯做法是进门左阴角处开始铺贴第一张.有挂镜线的按挂镜线,没有挂镜线的按设计要求弹线控制。
(三)计算用料、弹线
提前计算好顶、墙粘贴壁纸的张数及长度,并弹好第一张顶、墙面壁纸铺贴的位置线。
(四)墙面壁纸的粘贴
墙面基层处理按(一)的要求进行,刷胶前应先检查其腻子是否坚实牢固,无起皮和裂缝后方可刷胶裱糊;否则应先将酥皮、开裂刮去,重新补腻子,干后磨平。
1、裁纸:按已量好的墙体高度放大 2~3cm 按其尺寸裁纸,一般应在案子上裁割,将裁好的纸用湿温毛巾擦后,摺好待用。
2、刷胶糊纸:应分别在纸上及墙上刷胶,其刷胶宽度应相吻合,墙上刷胶一次不应过宽。糊纸时从墙面阴角开始铺贴第一张,按已画好垂直线吊直,并从上往下用手铺平,刮板刮实,并用小辊子将上、下阴角处压实。第一张粘好留
1~2cm,然后粘铺第二张,依同法压平、压实,与第一张搭槎 1~2cm,要自上而下对缝,拼花端正,用刮板刮平钢板尺在第一第二张搭槎处切割开,将纸边撕去,边槎处带压实,并及时将挤出的胶液用湿温毛巾擦净,然后用同法将接顶。接踢脚的边切割整齐并带胶压实。墙面上遇有电门、插销盒时,应在其位置上破纸做为标记.在裱糊时,阳角不允许甩槎接缝,阴角处必须裁纸搭缝,不允许整张纸铺贴,避免产生空鼓。
3、花纸拼接:
(1)纸的拼缝处花形要对接拼搭好.
(2)铺贴时应注意花形用纸的颜色力求一致。
(3)墙与壁纸的搭接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一般有挂镜线的房间应以挂镜线为界,无挂镜线的房间以弹线为准。
(4)花形拼接如出现困难,错槎应尽量甩到不显眼的阴角处,大面不应出现错槎和花形混乱的现象。
(五)壁纸修整
糊纸后应认真检查,对墙纸的翘边翘角,气泡,皱折及胶痕擦等应及时处理和修整,使之完善。
B、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A、壁纸、墙布的种类、规格、图案、颜色和燃烧性能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B、裱糊工程基层处理质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抹灰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抹灰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 8%;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 12%。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牢固、无粉化、起皮和裂缝。
抹灰立面垂直度:3mm.
抹灰表面平整度:3mm.
阴阳角方正:3mm.
基层表面颜色应一致。
裱糊前应用封闭底胶涂刷基层.
1、裱糊后各幅度拼接应横平竖直、拼接处花纹、图案应吻合,不离缝、不搭接,不显拼缝.
2、壁纸、墙布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漏贴、补贴、脱层、空鼓和翘边。
(二)一般项目
1、裱糊后的壁纸、墙布表面应平整,色泽应一致,不得有波纹起伏、气泡、裂缝、皱折及斑污,斜视时应无胶痕。
2、复合压花壁纸的压痕及发泡壁纸的发泡层应无损坏。
3、壁纸、墙布与各种装饰线、设备线盒应交接严密.
4、壁纸、墙布边缘应平直整齐,不得有纸毛、飞刺.
5、壁纸、墙布阴角处搭接应顺光,阳角处应无接缝。
D、成品保护:
1、墙纸裱糊完的房间应及时清理干净,不准做料房或休息室,避免污染和损坏。
2、在整个裱糊的施工过程中,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触摸墙纸。
3、电气和其他设备等在进行安装时,应注意保护墙纸,防止污染和损坏.
4、铺贴壁纸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施工,施工操作时要做到干净利落,边缝要切割整齐,胶痕必须及时清擦干净。
5、严禁在已裱糊好壁纸的顶、墙上剔眼打洞.若纯属设计变更,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施工时要小心保护,施工后要及时认真修复,以保证壁纸的完整。
6、次修补油、浆活及磨石二次清理打蜡时,注意做好壁纸的保护,防止污染、碰撞与损坏。
E、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边缘翘起:主要是接缝处胶刷的少,或局部没刷胶,或边缝没压实,干后出现翘边、翘缝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刷胶辊压修补好.
2、上、下端缺纸:主要是裁纸时尺寸未量好,或切割时本压住钢板尺而走刀将纸裁小.施工操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
3、墙面不洁净,斜视有胶痕:主要是没及时用湿温毛巾将胶痕擦净,或更清擦但不彻底又不认真,或由于其他工序造成面纸污染等.
4、壁纸表面不平,斜视有疙瘩:主要是基层墙面清理不彻底,或虽清理但没认真清扫,因此基层表面仍有积尘、腻子包、水泥斑痕、小砂粒、胶浆疙瘩等,故粘贴壁纸后会出现小疙瘩;或由于抹灰砂浆中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也会将壁纸拱起小包。处理时应将壁纸切开取出污物,再重新刷胶粘贴好。
5、壁纸有泡:主要是基层含水率大,抹灰层未干就铺贴壁纸,由于灰层被封闭,多余水分出不来,气化就将壁纸拱起成泡.处理时可用注射器将泡刺破并注入胶液,用辊压实。
6、阴阳角壁纸空鼓、阴角处有断裂:阳角处的粘贴大都采用整张纸,它要照顾到两个面、一个角,都要尺寸到位、表面平整、粘贴牢固,是有一定的难度,阴角比阳角稍好一点,但与抹灰基层质量有直接关系,主要是胶不漏刷,赶压到位,是可以防止空鼓的。要防止阴角断裂,关键是阴角壁纸接槎时必须超过阴角
1~2cm,实际阴角处已形成了附加层,这样就不会由于时间长、壁纸收缩,而造成阴角处壁纸断裂。
7、面层颜色不一,花形深浅不一:主要是壁纸质量差,施工时没有认真挑选。
8、窗台板上下等处铺贴毛糙,拼花不好,污染严重;主要是操作不认真。
应加强工作责任心,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规程认真施工。
9、对湿度较大房间和经常潮湿的墙体应采用防水性的壁纸及胶粘剂,有酸性腐蚀的房间应采用防酸壁纸及胶粘剂.
10、对于玻璃纤维布及无纺贴墙布,糊纸前不应浸泡,只用湿温毛巾涂擦后把起备用即可.
人工顶管施工工艺
目录
一、基本工作原理2
二、施工准备2
2.1 技术准备2
2。2 材料准备2
2.3 机具准备3
三、施工方法3
3。1 工艺流程3
3.2 工作坑及其布置3
3.3 开挖与顶进4
3。3.1 挖土与运土4
3。3。2 顶进施工4
3。4 顶管接口4
3.5 测量及校正4
3.5.1 测量4
3。5。2 校正4
3。6 沉降观测及控制5
一、基本工作原理
人工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采用人工挖土掘进的方法,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示意图如下: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在设计交底时提出疑问,并根据设计交底修正施工方案.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技术文件,了解施工范围,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址水文条件及各种原有设施.掌握施工工期,顶管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要求,安全措施等,并向施工队伍进行顶管施工技术交底。
2.2材料准备
(1)管材:管材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提供,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管材外表面应该平整,无蜂窝麻面,回弹检测强度应不小于该管道混凝土设计要求,承插口处不得有棱角缺失。
(2)工字钢:进场工字钢型号必须与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型号相同。
(3)水泥:应采用合格厂家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进场后应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千斤顶,油泵,顶铁,与管材相应直径护口铁,导轨,枕木,卷扬机,水泥浆搅拌机,压浆机。
三、施工方法
3.1工艺流程
3.2工作坑及其布置
工作坑是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排水管道的工作坑,一般设置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可分为单项坑、双向坑、转向坑、交汇坑、接收坑等。工作坑纵断面有直槽型、阶梯型,平面有矩形、圆形不等。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法修建工作坑,本项目采用工作井逆作法施工
工作坑。
3。3开挖与顶进
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处于良好正常状态,即可进开挖和顶进。首先将管子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校测管中心和管底标高以便符合设计要求,即可进行管前挖土.
3。3。1挖土与运土
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及地上构筑物安全的关键,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准确性,因此管前周围挖土应严格控制。
管前挖出的土应及时外运,大管径可采用手推车推运,管径较小时,采用双筒卷扬机牵引小车出土。土运至管外,再用工作平台上的摇头扒杆吊到平台上,然后运出坑外。
3。3。2顶进施工
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顶进前,在管前端坑壁上开挖一个深约30—50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道顶进,一节管顶进后,再安放下一节管道继续顶进。其操作程序如下:
(1)安装好顶铁、挤牢,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2)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缩回;
(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3。4顶管接口
顶管为钢管时的接口采用电弧焊接,在顶管顶进坑壁前焊接即可;钢筋混凝土管则在乘插口衔接处采用橡胶垫、橡胶圈及麻丝油毡等作为嵌缝材料.具体做法如图:
3.5测量及校正
3。5。1测量
顶管中线和水准点引入工作坑内,控制导轨、顶管机安装位置和顶进方向及高程。
顶进时,每顶一定距离测量一次,第一节管子测量间距应缩短.校正时,每顶进一镐即测量一次.
3.5.2校正
顶进过程中发现管位偏差接近10mm时,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校正方法一般采用:
(1)挖土校正法:偏差值为10-20mm时采用此法。即管子偏向设计中心左侧时,可在管子中心右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一侧不超挖,使管子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2)顶木校正法:偏差较大时或采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可用圆木或方木,一端顶在管子偏向一侧的内管壁上,另一端支撑在垫有木板的管前土层上,开动千斤顶,利用顶木产生的分力,使管子得到校正。
3.6沉降观测及控制
顶管过程中,因开挖正面土体松软、纠偏对管道周围空隙填充不足、管道与土层摩擦等原因均会引起地面沉降,因此,施工时必须设置沉降观测点,加强沉降观测.
屋顶防水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
热熔封边
蓄水试验
保护层
清理基层 基层伸缩缝处理 涂刷底油
铺贴卷材
二、操作工艺
(一)清理基层
施工前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二)基层伸缩缝处理
基层伸缩缝处理:采用油膏填补伸缩缝,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上,常温经过4小时后,开始铺贴3MM厚防水卷材。
(三)涂刷底油
涂刷底油: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必须清扫干净,待基层含水率不大9%时,整体涂刷底油,应均匀一致,不得漏刷。
(四)铺贴卷材
1、卷材的层数、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多层铺贴时接缝应错开。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剪成相应尺寸,用原卷心卷好备用;铺贴时随放卷随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接处,喷枪距加热面300mm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趁卷材的材面刚刚熔化时,将卷材向前滚铺、粘贴。
2、卷材应平行屋脊从檐口处往上铺贴,双向流水坡度卷材搭接应顺流水方向,长边及端头的搭接宽度,满粘法均为80mm,且端头接茬要错开50mm。
3、卷材应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按卷材规格弹出基准线铺贴,并使卷材的长向与流水坡向垂直。注意卷材配制应减少阴阳角处的接头。
4、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向上进行,使卷材紧贴阴阳角铺展时对卷材不可拉得太紧,且不得有皱折、空鼓等现象。
(五)热熔封边
将卷材搭接处用喷枪加热,趁热使二者粘结牢固,以边缘挤出沥青为度;末端收头用密封膏嵌填严密。
(六)防水层蓄水试验
卷材防水层完工后,确认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将所有雨水口堵住,然后灌水,水面应高出屋面最高点2cm,24h后进行认真观察,尤其是管根、风道根,不洇不渗为合格,否则应进行返工,直到不洇不渗为止。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屋面不平整:找平层不平顺,造成积水,施工时应找好线,放好坡,找平层施工中应拉线检查。做到坡度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
2、空鼓:铺贴卷材时基层不干燥,铺贴不认真,边角处易出现空鼓;铺贴卷材时应掌握基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不能铺贴卷材,同时铺贴时应平、实,压边紧密,粘结牢固。
3、渗漏:多发生在细部位置。铺贴附加层时,从卷材剪配、粘贴操作,应使附加层紧贴到位,封严、压实,不得有翘边等现象。
4、女儿墙卷材封口未压实固定,无油膏封口。
5、管根未做圆弧、上面无伞罩,无沥青麻丝缠绕收头。
6、卷材入下水口不足10mm。
(八)成品保护
1、已铺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
2、穿过屋面、墙面防水层处的管位,施工中与完工后不得损坏变位。
3、变形缝、水落口等处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临时封堵,防水层完工后,应进行清除,保证管、缝内通畅,满足使用功能。
4、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檐口及其他已施工完的成品。

更多推荐
施工,壁纸,卷材,基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