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30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中国“小金库”第一大案
作者:丁一鹤
来源:《百姓生活》2009年第12期
编者按:据新华社2009年8月23日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首先在全国党政机关和
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然后逐步扩展到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纪委为此
发文,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按照中纪委文件
对“小金库”涵义的界定,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
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财产。多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
屡禁不止,利用“小金库”化公为私侵吞国有资产和搞腐败的案件屡有发生。“小金库”的黑洞有多
大?从本刊此期“社会观察”刊登的这一案例,可见一斑。
2009年5月22日,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经营发展部部长于小兰,因侵吞隐匿在
“小金库”的3600余万元公款,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于
小兰贪污案是全国严查“小金库”专项活动期间审结的数额最大案例,堪称中国“小金库”第一大
案。
老同事成了老领导,女会计一路受提拔后合伙贪污
今年51岁的于小兰,在担任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部长之前,还曾任北
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场财务科科长、北京市一清环卫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在公司领
导层中排名第四。
于小兰能有这样的职位,全因她的身后有一位对她信任倚重的老领导。她的这位老领导就
是唐大明。唐大明与于小兰是一起共事多年的老同事,1993年年初,唐大明担任北京市第一清洁
车辆场场长,当年6月就把当会计的于小兰提拔为财务科长。
1999年,清洁车辆场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专门向上级申请了1500万元资金,在朝阳区
甘露园小区购买了48套住宅。此时于小兰和唐大明都分别有3套住房,均不符合分房规定,因此
两人都没有向单位提出申请。然而,让于小兰意想不到的好事突然落在了她的头上。由于开发
商没有按时交房,开发商同意以优惠的价格再卖给清洁车辆场5套房,为此,唐大明向上级单位多
申请了200万元购房款。但唐大明通过甘露园的开发商王某,将这200万元用来给自己和于小
兰买了3套房子。
龙源期刊网
唐大明随即把具体办理手续的任务交给了于小兰,于小兰把金额分别为200万元和38万余
元的两张支票交给了王某。这两张支票都是于小兰从下属的振环公司会计那里领取的。这238
万元中,房价是225万元,另外13万元是税款。就这样,在以给单位购买甘露园53套房产名义掩
盖下,唐大明指派于小兰购买了朝阳区晨曦园的3套房产。
之后,唐大明让于小兰办理了这3套房子的手续。唐大明说:“这3套房子你一套我一套,另外
一套写你名字,先放着再说。这几套房子的房产证也由你全部保管,不能让外人知道。”
这3套房子装修后一直空在那里,直到2006年春节期间,唐大明突然带着妻子到晨曦园的房
子里住了几天,此时的唐大明已经病入膏肓。
2006年3月1日唐大明突然去世。一年之后,于小兰将晨曦园这套房子的房产证交给了唐
大明的家人,唐大明的妻子这时才知道房产证上面是自己的名字。这套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唐
大明到死也没有对妻子讲过。
于小兰也陷入无人商量的迷惘之中。唐大明已经去世,但晨曦园的另外两套房子都在自己
名下,她不知道该把房子交给谁。她想,交给组织显然是自投罗网,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神不知鬼
不觉地处理掉。
2007年1月,于小兰把其中的一套房子卖了107万元。到款当天,她在北京银行朝外支行开
了一个账户,存进100万元做了基金理财业务,一年后赚了11万余元。2008年3月1日,她把基
金销了户,将111万元转回账户。于小兰之所以这么做,是当时纪检部门在查她的账,将钱打回账
户是为应付检查。
于小兰欲盖弥彰,最终还是露了馅,并被法院认定伙同唐大明贪污238万余元购房款,这构成
了她贪污罪的第一项罪状。
3600余万元“小金库”,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2001年2月,唐大明任命于小兰担任一清车辆场总会计师兼财务科科长。唐大明此举之意
非常明显,就是让于小兰进入一清车辆场的决策层。
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市环卫系统下属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一些小企业没
有独立的财务,而是归上一级企业统一掌控。一清车辆场下属有十几家企业,财务统一归一清车
辆场管理。
龙源期刊网
在1998年前后,唐大明先后将下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统一由自己担任,进一步掌控了所辖企
业的权力。管理下属这么多小企业,他需要一个像于小兰这样唯命是从的管家。而于小兰也的
确不负唐大明的倚重,她不但把一清车辆场的账目管得清清楚楚,在账外资金管理上,同样滴水不
漏。
在唐大明的领导下,一清车辆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1
年12月,一清车辆场改制组建为一清环卫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大明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于小兰当上了一清集团总会计师。
身份的变化并未改变于小兰对唐大明的忠诚,而是更加感恩。所以,当唐大明安排她独自管
理单位的账外资金时,于小兰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尽管作为一名资深财务人员,于小兰明
白单位私设“小金库”是违法的。
一清集团公司下属10多个子公司,这些公司的所有收入均不入企业大账,而是单独立账,成
为企业的“小金库”。而这些“小金库”的存在,只有唐大明和于小兰两人知道。
那么,这些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以一清集团下属的京环出租汽车公司为例,京环公司将企业
50辆车转让给其他出租汽车公司后,剩余300余万元入到京环账上,加上京环账上原有的七八百
万元,总计1000余万元。2001年年底,唐大明让京环公司将所有资金转到于小兰指定的账户
上。于是,这个账户上存入了1000余万元。后来,这个账户经过累积变成了单位的“小金库”。
2005年7月,唐大明以合作开发环保项目为名,成立了董村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只有唐大明和
于小兰知道它的存在。很快,董村公司成了于小兰和唐大明倒账的工具,一清集团“小金库”中的
资金开始不断存入董村公司的账户,至2006年2月,账户内的资金已高达3600余万元。
老领导突然因病去世,独自掌管“小金库”的老部下私吞巨款
唐大明之所以让于小兰将如此巨额的资金倒入董村公司的账号,他的说法是准备用这笔钱
与广东某公司合作搞开发项目。但这个合作项目后来没搞成,3600余万元巨款一直存在董村公
司的账户上。
对于这笔蛰伏已久的巨款,唐大明给于小兰的指示只有一句话:“钱先放在账上,任何时候都
不能将小金库的事情说出去。”就这样,时间很快到了2006年春节,唐大明突然被查出肝癌晚
期。当年3月1日唐大明突然去世,对于这3600万元“小金库”和那3套房子如何处置,他并没有
留下遗言,生前也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龙源期刊网
于小兰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老板留下的这些“遗产”。3600万元的“小金库”毕竟不是个小数目,
唐大明一死,于小兰害怕一旦说出去,责任必然落在自己头上。她决定先瞒着,暂时先不把钱上交
给组织。就这样,于小兰像头顶一颗定时炸弹,独自掌管着这3600万元巨款。以前有唐大明承担
责任,可唐大明一走,这个世界上只有于小兰知道这个惊天秘密。
就在唐大明去世一个月后,一清集团、二清集团等4家集团合并重组为北京环卫集团,一清
集团成为环卫集团下属的一清分公司。2006年4月,在清产核资和对唐大明任职期间经济情况
的两次审计过程中,于小兰对“小金库”的存在只字未提。加上于小兰担任总会计师,是审计组重
要成员之一,所以“小金库”一直没被发现。
2006年8月,于小兰调任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部长。当年9月,于小
兰让一清公司的财务人员注销了董村公司,但她并没有注销银行账号。
于小兰轻易地避开了这几次审计和清理后,她决定先将这笔巨款从账上转出去。不久后的
一天,于小兰通过在兴业银行亚运村支行工作的包某,将3500万元从北京银行转到兴业银行。
2007年6月,于小兰又将这笔钱转到北京农商行高碑店支行。至此,这笔账外资金完全脱离了国
家控制。
很少有人知道董村公司的存在,更没有人想到有这么大的一个“小金库”。直到2008年3月,
因有人举报于小兰的会计证造假,她才进入纪检部门的视线,她隐匿“小金库”一事终于浮出水
面。到案发时,3600余万公款于小兰一分未动,已被全部追缴。
2008年4月29日,于小兰因涉嫌犯贪污罪被逮捕。2009年5月22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
对于小兰贪污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判处于小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2009年6月15日,于小兰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09年8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
审理了于小兰上诉案。目前,该上诉案还在审理中。
题头照片:于小兰在一审判决后被戴上手铐。高志海/摄影
-
更多推荐
中国排名前10装修公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