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发(作者:解广润)

无患子目

无患子目

一、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全热带大科。乔木或灌木,但香无患子族是借卷须攀援的藤本植物。花常小,单性;萼片和花瓣常4或5片 ,花瓣内面常有鳞片。雄花:雄蕊常8,长而伸出;雌花:雌蕊由2~3个合生心皮组成;雄蕊虽有肥大的花药,但药室有厚壁,不开裂,花粉无萌发力,这种花外貌似两性,实则为单性(雌花);花盘肥大,富蜜汁。蒴果或为核果状或浆果状 。有些种的种子具假种皮。约150属2000种,是热带雨林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国有25属50余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但文冠果属和栾树属分布至华北和东北。掌叶木属、伞花木属是中国特有属。栾树属、茶条木属、文冠果属和细子龙属是以中国为主要分布区的属。

龙眼

荔枝属、龙眼属、番龙眼属、文冠果属和栾树属是经济价值较大的属。无患子是本科在中国的代表种,它的果皮含肥皂精,民间曾广泛用于洗濯衣物。中国原产的荔枝和龙眼是著名的水果 。番龙眼属、荔枝属、龙眼属、假山萝属和Cupania属木材质坚而重,纹理密致,色泽鲜明,是建筑、家具、工业、细工的优质材料。

该科与七叶树科和槭树科关系最密切,它们不仅外部形态相似,而且花粉形态、木材解剖和化学成分等方面也提供了相类似的佐证 。该科分为车桑子亚科和无患子亚科2亚科14族(或13族)。

二、槭树科

Acer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乔木稀灌木。单叶或复叶对生,无托叶。花小绿色,先开花后生叶或嫩叶长大后才开花,秋后落叶前常变红色。花单性或两性;萼片5或4,花瓣5或4 ,稀不发育 ;雄蕊4 ~ 12 ,通常 8 ;子房上位 ,2 室 ,每室具2胚珠。仅1枚发育,小坚果,常有翅,又称翅果。该科共2属20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高山上,主要产地为中国和日本。中国2属全产,约150种 。①金钱槭属 。现有2种,为中国西部和西南部特产植物。翅果有圆形的翅,形状近似古代货币的钱,叶由7 ~ 15个小叶组成羽状复叶 ,冬芽常裸露而无鳞片包围于芽外。②槭属。俗称枫。冬芽有鳞片,单叶或复叶,翅果,但2 枚翅果均仅一侧有长翅 ,易与前属辨别;本属共有200多种,广布于北温带的亚、欧、美3洲 ,中国有144种,其中116种为中国特产。

槭树

槭树树干挺直,木材坚硬,材质细密,可作家具、农具、枕木和建筑材料 ;种子含脂肪 ,可榨油 供食 用及工业 应用;有些种类的树皮,其纤维可为造纸及人造棉的原料;树冠较大,叶多而密,遮荫良好,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三、漆树科

Anacardiaceae

描述 Anacarabiaceae 漆树科,双子叶植物,约60属,600种,大部分布于热带地区。有些伸展至温带,我国有16属,约56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最盛,有些种类的果可食,漆属植物所产的漆和五倍子尤有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花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排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萼3-5裂;花瓣3-5,稀缺;花盘环状;雄蕊10-15,稀更多;子房上位,1-5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为核果。我国的主要属有: Spondias,Buchanania,Choerospondias,Cotinus,Pistacia,Rhus等等。

科号 恩格勒:124 哈钦松:205

分布量 世界:60属, 600种;中国:16属,56种

显花植物无患子目(Sapindales)的一科。约70属650种,常绿或落叶乔木。原产于世界热带地区,少数种见于温带。树皮有树脂道。通常为复叶,小叶排列方式多种多样。花多单性。果通常肉质。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和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的核果可食。芒果(Mangifera indica)、槟榔青(Spondias属)和卡非尔李(Harpephyllum caffrum)的果可作水果。乳香黄连木(Pistacia lentiscus)、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era)含有用的油、树脂和漆 . 破斧木属(Schinopsis)乔木,尤其是洛伦茨氏破斧木(S. lorentzii)的木材红褐色,可提炼商用单宁。胡椒树(Schinus molle)和黄栌属(Cotinus)、盐肤木属(Rhus)的一些种为栽培观赏植物。气根毒藤、太平洋漆树和毒漆会刺激皮肤引起皮炎。

四、芸香科

Rutaceae

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的一个科。该科有180属,1300~1600种,全世界分布,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生温带。我国有29属,150种,南北各地均有,主产西南和华南。山麻黄属和枳属为中国特有属。

形态特征

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攀援藤本或草本,通常含挥发油,叶具透明油腺点,植物体内通常有储油细胞或有橙分泌腔。有时具枝刺。叶互生,少数对生,单叶、单身复叶(如柑橘属)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极少两侧对称(白鲜属)。聚伞花序,少数成总状、穗状花序或单花;萼片4~5;花瓣4~5,离生;雄蕊4~5或8~10或多数;雌蕊心皮4~5,分离或合生,或多个心皮;子房上位,柱头稀不增大。具花盘。蓇葖果、蒴果、翅果、核果或柑果。种子通常有胚乳。花粉粒通常具3~6沟孔,近长球形至近球形,最长轴16~100微米。染色体基数x=9~13。

主要种属

柚子1、柑橘属(Citrus):柑橘属植物具单身复叶,结成具革质果皮的柑果,

橙(is),又名甜橙、广柑。小乔木,叶互生,革质,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叶柄具关节,两侧具狭翅,通称箭叶。柑果球形,果皮橙黄色,不易剥离。原产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普遍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水果,果皮入药,种子含油30%左右。

柑橘(lata),柑果扁球形,直径5~7厘米,橙黄色或橘红色,果皮疏松,易剥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果品;果皮入药称陈皮,有理气化痰、和胃之功效;核仁及叶能活血散结、消肿;种子油可制肥皂、润滑油等。柠檬

柚(s)叶柄具宽翅。柑果大,直径10~25厘米。原产印度,约公元前500年已传入我国,著名品种有福建漳州文旦柚和广西容县沙田柚。除作果品外,根、叶及果皮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散结功效。

柠檬(a),又名黎蒙,柑果圆形,长约4.5厘米,黄色或朱红色,皮薄易剥离。原产亚洲。我国南部栽培。果味极酸,鲜果可加糖冲水饮用,广东一带将其渣去核蒸熟称柠檬饼,食用可消食开胃。另有洋柠檬(),和柠檬相似,但果椭圆形,用途和柠檬相同。

2、花椒属(Zanthoxylum):花椒属植物为灌木,羽状复叶,结成蓇葖果。中国约40种。分2亚属:花椒

①花椒亚属,花无花瓣,心皮及花柱明显分离。花椒亚属的常见种如花椒(num),灌木,羽状复叶,具5~11小叶;蓇葖果球形,紫红色,种子黑色。广布于全国大多数省区,野生或栽培。果作调味料,亦可供药用,有散寒燥湿、杀虫功效;种子可榨油。甘肃、陕西、四川产的统称川椒或川红椒,又称大红袍,果皮红润,油点大且突出,香气浓而味麻辣。可作食物调料。7~8月采收的称伏椒,9~10月取的称秋椒。前者优于后者。花椒还是一种芳香防腐剂。中国黄河以北的古墓中发现有花椒作填葬物。此外,它还是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驱虫等功效。其根亦用作表皮麻醉剂。其木材淡黄色,露于空气后色泽变深,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细致,径切面有光泽,材质中等,大材有美工价值,果皮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花椒油烯、水芹烯、香叶醇等。根皮含白屈菜碱(chelerythrine)等生物碱。种子含油量20~30%,属于性油。花椒是两面针落叶树种,性耐寒、耐旱、耐土瘠、喜阳光,适生于北方气候,春末先叶后花,繁殖通常用种子。与花椒近似而常见于长江以南各地的尚有竹叶花椒。

②两面针亚属,花有花瓣,心皮及花柱紧靠合。两面针亚属分披散或攀附性灌木和直立乔、灌木两类。前一类如两面针(m),木质藤本,小叶3~11。产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果径大者达7毫米,油点隐约,不突起。根、茎、叶入药,其根的内皮层有硫磺色粉质组织,味甚苦且麻辣,含两面针碱等多种生物碱。中草药用作镇痛剂,局部应用于麻痹神经末梢,有活血散瘀、消炎解毒和镇痛功效。并有抗癌作用。

黄檗3、黄檗属(Phelloden-dron):黄檗属约4~5种。主产亚洲东部。中国有2种,分布于东北至五岭广大地区。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成年树的树皮有发达的木栓层。核果有数个小分核,蓝黑色,有粘胶质液。树皮的内皮黄色,味甚苦,主含小檗碱(berber-ine)、黄檗碱(phellodendrine)等。有强力的消炎、杀菌作用,为止泻和解毒的良药。产东北的黄檗,又称关黄柏。产长江以南的称川黄檗,又称黄皮树。黄檗(se)为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边缘有透明腺点,结成核果。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前苏联太平洋沿岸也有。生杂木林中。木材供建筑、航空器材、细木工用材等;树皮药用,含小檗碱,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木栓层可做软木塞,内皮可做染料。

4、山麻黄属:山麻黄属为中国特有,单种山麻黄产长江三峡两岸地区。全株有芳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精原料植物。

5、枳属: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枳又称枸橘。广布于淮河以南、五岭以北地区,是具3小叶、果被短毛(也有几无毛的品种)的落叶枳灌木(也有冬季不落叶)。染色体基数与柑橘亚科的绝大多数属相同,都是x=9。它与金橘属和柑橘属2属或3属间杂交产生可育的杂种后代。它与甜橙杂交的后代称枳橙,与金橘属(金橘或金柑)杂交的后代称枳橙橘。枳是柑橘亚科中最耐寒的种,以冬季落叶的习性渡过寒冷季节,青岛市有露天栽种。枳用作砧木,可使植株矮化,因其根系发达且深根性,故抗旱力强。中药的枳实是以其幼果,不去种子,切片或整个制干而成,取嫩果整个制干的又称枳胎。枳壳则是采较大的果,去其种子及部分肉瓢,切片制干而成。枳的果和叶含枳苷(Poncitrin),橙皮苷(hesperidin)等多种黄酮苷类,又含l-西内碱(辛弗林)(l-synephrine)、茵芋碱(skimmianine)等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

吴茱萸6、吴茱萸属:吴茱萸属在中国约有20种,多数省区均产。常见的如吴茱萸,

简称吴萸,为高大的灌木或小乔木,各部密生油点,鲜叶有特殊异味且辣而麻舌,民间称之为臭辣子树。每果瓣有1种子,果皮的油点大而明显,干后暗褐黑色。药用的吴茱萸是采其嫩果,用甘草汤泡制晒干而成。因地理与生境不同,该种的变异颇大,以叶大而质厚,果序轴粗壮而果密集成球的一类为药用的上品。全株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萸烯,次为吴萸内酯、罗勒烯等。又含多种生物碱,果含吴萸苦素和吴萸醇等苦味物质。中药用作苦味健胃和镇痛剂。吴萸碱(evodiamine)对动物的子宫收缩有特殊的活性作用。

7、白鲜属:白鲜属约5种,中国产白鲜1种。见于长江以北各地。全株有羊膻气味,多年生宿根草本,花两侧对称,蓇葖果的顶角有芒状尖。根皮作中药,称白鲜皮,有去风湿、驱虫、止痒之效。主含白鲜碱(dictamnine)、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及白鲜皮内酯(dictamnolactone)、黄檗内酯(obakulactone)等苦味物质。

芸香8、芸香属:芸香属约7种,原产地中海沿岸至亚洲西南部。中国引入芸香1种,又称臭草,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枝叶暗灰绿色,花瓣黄色,边缘撕裂如流苏。蓇葖果沿腹缝线开裂。全株含挥发油及20多种香豆素,其中芦丁的含量较高。补骨素(psoralen)和花椒毒素(xanthotoxin)等是引致光敏皮炎的物质,又含多种喹啉类、呋喃骈喹啉类及吖啶酮类生物碱。民间用其枝叶作草药,用以清热解毒。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子宫及兴奋神经系统,有通经、利尿作用,过量会引致流产。种子为镇痉及驱虫剂。

9、飞龙掌血属:飞龙掌血属在中国有飞龙掌血1种,广布于北纬30度以南各地。为具3小叶的攀附性灌木,具锐刺,花单性,小核果味甜而略麻辣,有小毒。根作草药,苦而麻辣,民间用作跌打药,有消肿镇痛功效。近年在欧洲位于北纬35°~55°之间第三纪地层中发现它的种子化石。

10、茵芋属:茵芋属约5种,产亚洲东部及东南部。中国约4种,产长江以南。常见的有茵芋多生于高山林下的小灌木,核果浆质,红色,有小毒。

11、黄皮属:黄皮属约30种。中国约10种,栽培的黄皮为常绿小乔木,羽状复叶,浆果暗黄色,被细毛,味酸或甜,品种较多,为夏末秋初果品。

12、九里香属:九里香属约11种。中国有8种,见于北纬约26°以南。该属植物含多种与黄皮属和山小桔属所含的同类生物碱。其中以咔唑类生物碱(carbazcle)为其他属所罕见。又含较多的香豆素及芳香挥发油。常见的有九里香,原为离海岸不远的野生种,偶见于干热的陆台地带,今多栽作绿篱或盆景植物,花白色。芳香,浆果朱红色,种皮有纤维质细毛。千里香叶片较大,顶端渐尖或短尖。常见于较内陆丘陵山地。其根皮及茎作草药。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用作镇痛剂。

13、酒饼簕属:酒饼簕属约17种。中国约7种,产北纬约24°以南。常见的如酒饼簕,又称东风桔,生于平地或低丘陵的灌木丛中,枝多劲直锐刺,果小,圆形,蓝黑色,深根,抗风、耐旱、耐盐碱,抗线虫。作砧木嫁接椪柑和雪橙,植株明显矮化,但其木质部径向增长速度较接穗的慢,形成嫁接愈合部位上下之间粗细不均现象,园艺上亦用作盆景材料。

14、金橘属:金橘属又称金柑属,约5种。产长江以南各地,野生种有山橘,为同源四倍体2n=36,见于五岭以南。金豆,为二倍体,见于五岭北坡附近,植物最矮小,花、叶亦小,果大如黄豆,叶大多为单叶。金柑,自浙江至海南沿海岛屿有野生,而大陆地区多见栽培。其识别特征是果圆形,皮甜肉酸,因长期栽培,故品种颇多,著名的如金弹,皮肉均甜,

是该属中食用的优良品种。金弹有多个品系,如融安金柑、宁波金柑等。五岭以南最常见的栽培种金橘,果椭圆形,皮甜肉酸。多为盆栽,耐寒性不如金柑。四季橘是该属与柑橘属酸橘类的一个杂交种,果扁圆,两端略凹陷,皮肉均甚酸,一年开花数次,较高产。月月橘也是杂交种,多见于福建南部。果倒卵形,较大,叶质也较厚,色浓绿,果皮肉均味酸。

15、其他种属:

芸香亚科(Rutoideae Engl.):芸香亚科除包括花椒属(Zanthoxylum Linn.)、吴茱萸属

Evodia J. R. et G. Forst. )、芸香属(Ruta Linn. )、白鲜属(Dictamnus Linn. )以外,还包括臭常山属(Orixa Thunb)、蜜茱萸属(Melicope J. R. et G. Forst. )、石椒草属(Boenninghausenia

Reichb. ex Meisn. )、拟芸香属(Haplophyllum A. Juss.)、 裸芸香属(Psilopeganum Hemsl. )等。

巨盘木亚科(Flindersioideae Engl.):巨盘木亚科主要包括 巨盘木属(Flindersia R. Br. )等。

飞龙掌血亚科(Toddalioideae Engl. ):飞龙掌血亚科除包括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飞龙掌血属(Toddalia A. Juss. )、茵芋属(Skimmia Thunb. )以外,还包括榆橘属(Ptelea Linn. )、山油柑属(Acronychia J. R. et G. Forst. )、香肉果属(Casimiroa La Llave )等。

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 Engl.):柑橘亚科除包括柑橘属(Citrus Linn.)、黄皮属(Clausena

Burm. f. )、九里香属(Murraya Koenig ex Linn. )、酒饼簕属(Atalantia Correa)、枳属(Poncirus

Raf. )、金橘属(Fortunella Swingle)外,还包括小芸木属(Micromelum Bl. )、山小橘属(Glycosmis Correa)、三叶藤橘属[Luvunga (Roxb.) Buch.-Ham. ex Wight et Arn. ]、单叶藤橘属(Paramignya Wight )、木橘属(Aegle Correa )、象橘属(Feronia Correa)等。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该科植物多具经济价值。中国产种大多为民间草药,少数属中药。原产南美的毛果芸香所含毛果芸香碱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药物。原产马六甲的巨盘木(福建有引种)是家具的良材。吴茱萸属某些种是速生树种。柑橘属和金橘属的多数种类的果是优良水果。该科植物普遍含挥发油,又常含与糖结合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和约200多种香豆素,其中不少与伞形科植物的相同。主要是属于异环化合物的呋喃骈香豆素、不少属、种又含其他科罕见的有苦味的类柠檬素(limonoid)。此外,该科植物迄今已知含有300多种生物碱,其中将近半数是该科植物所特有。中国产种所含生物碱主要属于异喹啉类(isoquinoline)、呋喃骈喹啉类(furanoquinoline)和吖啶酮类(acridone),主要应用在医药方面。

五、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属无患子目(Sapindales)

灌木,少数为乔木或草本。叶对生,偶互生,2小叶至羽状复叶或单叶,具托叶。花两性,整齐,稀不整齐,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5-4,分离或基部联合;花瓣5-4,有时缺花瓣;雄蕊5、10或15,花丝基部常具鳞状附属物;花粉粒2核,稀为3核,具3孔沟或多孔;花盘通常发达;子房由5(或4、2、6、12)心皮组成,4-5室或多室,每室有1至多颗胚珠(稀多数)。果为蒴果、分果,稀为浆果或核果。染色体:

X=6、8-13。

本科约30属,250种,主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地区。我国有5属,33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北部。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1. 白刺属 Nitraria Linn.

2. 骆驼蓬属 Peganum Linn.

3. 驼蹄瓣属 Zygophyllum Linn.

4. 霸王属 Sarcozygium Bunge

5. 蒺藜属 Tribulus Linn.

6. 四合木属 Tetraena Maxim.

描 述:Zygophyllaceae 蒺藜科,双子叶植物,25属,240种,主产两半球的干燥地区,我国有5属,33种,南北均有分布,西北部最盛。草本至矮小灌木;叶对生或互生,单叶、2小叶至羽状复叶;托叶小;花两性,辐射对称,稀左右对称,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萼片5,稀4;花瓣5;花盘隆起或平压;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3倍,着生于花盘下,花丝基部或中部有腺体1个;子房上位,有角或有翅,通常5室,稀2-12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室间或室背开裂的蒴果,果瓣常有刺,稀为核果状的浆果。

牻牛儿苗目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草本或亚灌木。单叶或复叶,互生或对生,托叶对生。花两性,有时两侧对称。花5基数,雄蕊5~15,有时 5枚无花药。蒴果很少不开裂,成熟时果瓣 (果爿)由基部向上开裂 ,上部与心皮柱相连,每果瓣有1粒种子。约11属750种,全世界分布,主要产于南非及南美。中国连引种栽培的共4属约50种。主产西南部。

代表属有:①老鹳草属。约300种,中国约有40种。五岭北部以北各地均产,常见的有老鹳草。其白或粉红色的花单生于总花梗上。蒴果有喙状尖,果瓣成熟时不呈螺旋状卷起。全草含鞣质。民间用以治痢疾,有效成分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②牻牛儿苗属。约60种,中国约3种。在西及西北部常见的牻牛儿苗其果瓣成熟时螺旋状卷曲,遇雨水时因吸湿膨胀产生旋转的机械力将种子插入砂土而得以萌发生根。

此外,中国还引进栽培了多种主要作观赏用的天竺葵属植物。其中香叶天竺葵在南方可露天栽培,全株含香叶醛等多种芳香油,可作化妆品香料。天竺葵各地花圃或庭园常栽培,供观赏用。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1. 牻牛儿苗属 Erodium L'Hér.

2. 老鹳草属 Geranium Linn.

3. 天竺葵属 Pelargonium L'Hér.

4. 熏倒牛属 Biebersteinia Steph. ex Fisch.

伞形目

一、Araliaceae 五加科

描述 Araliaceae 五加科,双子叶植物,80属,900种,广布于两半球的温带地和热带地,我国连引入的南洋参属共23属,160种,分布极广,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其中5属伸展至黄河以北,有些更远达东北,著名的药材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即产东北,其他如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 的根皮和土当归 Aralja cordata Thunb. 均可入药;刺揪 Kalopanax sepemlobus(Thunb.)Koidz.的木材供建筑、家具和枕木用,鹅掌柴(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 Harms的木材可为火柴杆和小家具用;有些种类可供庭园观赏用。多年生草本、灌木至乔木,有时攀援状,茎有时有刺;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单叶或羽状复叶或掌状复叶;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常排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稀为穗状花序和总状花序;萼小,与子房合生;花瓣5-10,常分离,有时合生成帽状体;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倍之或更多,着生于花盘的边缘;子房下位,1-15室,每室有胚珠1颗;果为一浆果或核果。参阅《中国植物志》第64卷。

芹目(Apiales)的一科,约85属,集中分布于东南亚和热带美洲。多为灌木或乔木,也有相当数量的攀缘植物和少数草本。大型复叶,通常互生。花器5基数,繖形花序。浆果,稀为核果。有些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常春藤(常春藤属〔Hedera〕)是栽培观赏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m)为宣纸的原料。有些种可供材用,特别是乔木状树参(Dendropanax

arboreum)和美洲五加属(Didymopanax)的一些种。

野菝葜(裸茎楤木,Aralia nudicaulis)的根芳香,常用以代菝葜。人参(Panax schinseng)在中国长期用治多种疾病,其近缘种原产美洲的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在美国作兴奋剂。蓖麻叶五加(Acanthopanax ricinifolius)在日本常用于建筑和制造家具。 野菝葜(Aralia

nudicaulis)

科号 恩格勒:205 哈钦松:212

分布量 世界:900属, 160种;中国:23属,172种

五加科 Araliaceae

1. 多蕊木族 Plerandreae Benth. emend. Hoo et Tseng

01. 多蕊木属 Tupidanthus Hook. f. et Thoms.

02. 兰屿加属 Osmoxylon Miq.

03. 刺通草属 Trevesia Vis.

04. 八角金盘属 Fatsia Decne. et Planch.

05. 通脱木属 Tetrapanax K. Koch

06. 刺参属 Oplopanax Miq.

07. 掌叶树属 Euaraliopsis Hutch.

08. 鹅掌柴属 Schefflera J. R. et G. Forst.

09. 树参属 Dendropanax Decne. et Planch.

10. 常春藤属 Hedera Linn.

11. 刺楸属 Kalopanax Miq.

12. 常春木属 Merrilliopanax Li

13. 梁王茶属 Pseudopanax C. Koch

14. 五加属 Acanthopanax Miq.

15. 罗伞属 Brassaiopsis Decne. et Planch.

16. 大参属 Macropanax Miq.

17. 华参属 Sinopanax Li

18. 马蹄参属 Diplopanax Hand.-Mazz.

2. 羽叶五加族 Tetraplasandreae Hoo et Tseng

19. 幌伞枫属 Heteropanax Seem.

3. 楤木族 Aralieae

20. 五叶参属 Pentapanax Seem.

21. 楤木属 Aralia Linn.

4. 人参族 Panaceae Benth. emend. Hoo et Tseng

22. 人参属 Panax Linn.

5. 孔雀木属 Dizygotheca N. E. Br.

二、伞形科

Umbellifer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较大的科。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根通常直生,呈圆锥形,少数呈块状、球状或为成束的须根。茎直立或匍匐上升,通常为圆柱形,一般髓部充实,有时中空。叶互生,叶柄的基部具叶鞘,边缘通常为膜质;叶片通常分裂,为1回掌状分裂或1~4回羽状分裂的复叶,有时为1~2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很少为单叶。花两性或杂性,呈顶生或兼有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少数为头状花序。伞形花序有伞辐数条至数十条,基部有总苞片,全缘或齿裂,很少羽状分裂;小伞形花序基部通常有小总苞数片至十多片,全缘或很少羽状分裂;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无;花瓣5,基部狭窄,有时成爪或内卷成小囊、顶端钝圆或有内折的小舌片;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顶部有盘状或短圆锥状的花柱基。果为2个分生果又称双悬果。

芹目(Apiales)的一科,约250属。分布广泛,生境多样,主要产于北温带。多为芳香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分裂,基部具鞘。花小,聚生成典型的繖形花序,常为两性花,萼片、花瓣各5枚,花柱基部有增大的花盘。果具棱,成熟时常裂为两半。

不少种有毒,如芹叶钩吻(Conium maculatum)、斑叶毒芹(Cicuta maculata)和愚人欧芹(Aethusa cynapium, 即毒欧芹)。有些种广泛用作蔬菜,如皱叶欧芹(Petroselinum crispum)、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芹菜(Apium graveolens)、欧洲防风(Pastinaca sativa)和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用作草药和调味的有茴芹(Pimpinella anisum)、莳萝(Anethum

graveolens)、芫荽(Coriandrum sativum)、葛缕子(Carum carvi,)和欧莳萝(Cuminum cyminum)。有些种长期用作民间药物,如胶氨芹(Dorema ammoniacum)及羊角芹(Aegopodium

podagraria)。有栽培观赏价值的如大星芹(Astrantia major)、蓝饰带花(Trachymene caerulea)、海刺芹(Eryngium maritimum)等。

该科约270属2800种。广布于北温带至热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中国约95属580余种,产全国各地,以西部为最多。该科不少种类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独活、柴胡、前胡、北沙参、明党参、羌活、阿魏等,伞形科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类、精油

和精油生源相关的非挥发性成分、聚乙炔类、黄酮类、苯丙烷类及苯乙烯类、酚及酚类、三萜皂苷、生物碱等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可用以治疗某些疾病,其中部分已获得初步疗效和成果。

某些种类有食用价值,为常见栽培的蔬菜,如芹菜、芫荽、胡萝卜、欧芹等。有的供做食品香料或工业用香料,如茴香(图)、莳萝等。有的可做饲料,如欧防风。还有一些属于有毒植物,如毒参、毒芹等。1898年,O.德鲁德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伞形科分为天胡荽亚科、变豆菜亚科和芹亚科3个科。这个系统仍为世界学者广泛应用。伞形科与五加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伞形科 Umbelliferae(Apiaceae) 海刺芹(Eryngium maritimum)

1. 天胡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 Drude

01. 天胡荽属 Hydrocotyle Linn.

02. 积雪草属 Centella Linn.

03. 马蹄芹属 Dickinsia Franch.

2. 变豆菜亚科 Saniculoideae Drude

04. 变豆菜属 Sanicula Linn.

05. 刺芹属 Eryngium Linn.

3. 芹亚科 Apioideae Drude

1. 针果芹族 Scandicineae DC.

06. 细叶芹属 Chaerophyllum Linn.

07. 迷果芹属 Sphallerocarpus Bess. ex DC.

08. 峨参属 Anthriscus (Pers.) Hoffm.

09. 香根芹属 Osmorhiza Rafin.

10. 块茎芹属 Krasnovia M. Pop. ex Schischk.

11. 窃衣属 Torilis Adans.

12. 刺果芹属 Turgenia Hoffm.

13. 滇藏细叶芹属 Chaerophyllopsis H. de Boiss.

14. 针果芹属 Scandix Linn.

2. 芫荽族 Coriandreae Koch

15. 芫荽属 Coriandrum Linn.

16. 双球芹属 Schrenkia Fisch. et Meyer

3. 美味芹族 Smyrnieae Koch

17. 山茉莉芹属 Oreomyrrhis Endl.

18. 滇芎属 Physospermopsis Wolff

19. 滇芹属 Sinodielsia Wolff

20. 东俄芹属 Tongoloa Wolff

21. 明党参属 Changium Wolff

22. 矮泽芹属 Chamaesium Wolff

23. 棱子芹属 Pleurospermum Hoffm.

24. 凹乳芹属 Vicatia DC.

25. 羌活属 Notopterygium H. de Boiss.

26. 舟瓣芹属 Sinolimprichtia Wolff

27. 紫伞芹属 Melanosciadium H. de Boiss.

28. 瘤果芹属 Trachydium Lindl.

29. 毒参属 Conium Linn.

30. 绵果芹属 Cachrys Linn.

31. 隐盘芹属 Cryptodiscus Schrenk

32. 丝叶芹属 Scaligeria DC.

33. 环根芹属 Cyclorhiza Sheh et Shan

34. 栓翅芹属 Prangos Lindl.

4. 阿米芹族 Ammineae Koch

1. 葛缕子亚族 Carinae Drude

35. 柴胡属 Bupleurum Linn.

36. 隐棱芹属 Aphanopleura Boiss.

37. 孜然芹属 Cuminum Linn.

38. 芹属 Apium Linn.

39. 欧芹属 Petroselinum Hill

40. 毒芹属 Cicuta Linn.

41. 糙果芹属 Trachyspermum Link

42. 绒果芹属 Eriocycla Lindl.

43. 鸭儿芹属 Cryptotaenia DC.

44. 阿米芹属 Ammi Linn.

45. 葛缕子属 Carum Linn.

46. 小芹属 Sinocarum Wolff ex Shan et Pu

47. 囊瓣芹属 Pternopetalum Franch.

48. 矮伞芹属 Chamaesciadium C. A. Mey.

49. 茴芹属 Pimpinella Linn.

50. 丝瓣芹属 Acronema Edgew.

51. 细裂芹属 Harrysmithia Wolff

52. 羊角芹属 Aegopodium Linn.

53. 西归芹属 Seselopsis Schischk.

54. 斑膜芹属 Hyalolaena Bunge

55. 白苞芹属 Nothosmyrnium Miq.

56. 山茴香属 Carlesia Dunn

57. 天山泽芹属 Berula Hoffm.

58. 泽芹属 Sium Linn.

59. 细叶旱芹属 Ciclospermum La Gasca

2. 西风芹亚族 Seselinae Drude

60. 西风芹属 Seseli Linn.

60in. 岩风属 Libanotis Hill

61. 水芹属 Oenanthe Linn.

62. 苞裂芹属 Schultzia Spreng.

63. 茴香属 Foeniculum Mill.

64. 莳萝属 Anethum Linn.

65. 亮叶芹属 Silaum Mill.

66. 翅棱芹属 Pterygopleurum Kitagawa

67. 蛇床属 Cnidium Cuss.

68. 亮蛇床属 Selinum Linn.

69. 狭腔芹属 Stenocoelium Ledeb.

70. 空棱芹属 Cenolophium Koch

71. 藁本属 Ligusticum Linn.

72. 厚棱芹属 Pachypleurum Ledeb.

73. 单球芹属 Haplosphaera Hand.-Mazz.

74. 栓果芹属 Cortiella C. Norman

75. 喜峰芹属 Cortia DC.

5. 前胡族 Peucedaneae Drude

1. 当归亚族 Angelicinae Drude

76. 山芎属 Conioselinum Fisch. ex Hoffm.

77. 古当归属 Archangelica Hoffm.

78. 高山芹属 Coelopleurum Ledeb.

79. 柳叶芹属 Czernaevia Turcz.

80. 当归属 Angelica Linn.

81. 山芹属 Ostericum Hoffm.

82. 欧当归属 Levisticum Hill

83. 珊瑚菜属 Glehnia Fr. Schmidt ex Miq.

2. 阿魏亚族 Ferulinae Drude

84. 弓翅芹属 Arcuatopterus Sheh et Shan

85. 阿魏属 Ferula Linn.

86. 球根阿魏属 Schumannia Kuntze

87. 簇花芹属 Soranthus Ledeb.

88. 胀果芹属 Phlojodicarpus Turcz. ex Bess.

89. 前胡属 Peucedanum Linn.

90. 川明参属 Chuanminshen Sheh et Shan

91. 伊犁芹属 Talassia Korov.

3. 环翅芹亚族 Tordyliinae Drude

92. 欧防风属 Pastinaca Linn.

93. 独活属 Heracleum Linn.

94. 大瓣芹属 Semenovia Regel et Herd.

95. 四带芹属 Tetrataenium (DC.) Manden.

6. 脂胶芹族 Laserpiteae Drude

1. 防风亚族 Silerinae Drude

96. 防风属 Saposhnikovia Schischk.

7. 胡萝卜族 Dauceae Drude

97. 胡萝卜属 Daucus Linn.

杜鹃花目

杜鹃花科

Ericaceae

科属分类

域: 真核生物域 Eukaryot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杜鹃花目 Ericales

科: 杜鹃花科 Ericaceae

简 述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较大的一科。木本植物,大多常绿,少数落叶,陆生或附生 。叶互生或轮生,不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或略微两侧对称,单生或通常组成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萼通常 5 裂,宿存;花冠通常鲜艳合瓣(稀离瓣),5裂或4~6~8裂;雄蕊为花冠裂片数的 2倍,稀同数或更多,内向顶孔开裂,稀纵长缝裂,子房上位或下位,4~5室,稀6~20室。蒴果、浆果或核果 。本科所含属、种数各分类学家划分的差异甚大,有划分为75属1350种;也有划分为125属 3500种。广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也位于热带山区,少数环北极或北极分布,极少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中国有 17属 650 种左右,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云南、四川、西藏最为丰富。中国无特有属,但多特有种。中国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该属约3/4的种原产我国。该科植物多生于山地森林,兼有陆生和附生,相当多的种类分布树线以上,形成高山植被,少数种类在低海拔地区,有些生于近海地方或附生于红树林。该科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杜鹃花属、树萝卜属、吊钟花属等;许多种杜鹃的木材材质致密,可作工艺用材;杜鹃花属、白珠树属有些种类可提取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用于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

分 类

1. 杜鹃花亚科 Rhododendroideae Drude

01. 杜香属 Ledum Linn.

02. 杉叶杜属(杉叶杜鹃属) Diplarche Hook. f. et Thoms.

03. 松毛翠属 Phyllodoce Salisb.

04. 杜鹃花属 Rhododendron Linn.

2. 綟木亚科 Andromededoideae (Drude) E. Busch

05. 岩须属 Cassiope D. Don

06. 吊钟花属 Enkianthus Lour.

07. 木藜芦属 Leucothoe D. Don

08. 马醉木属 Pieris D. Don

09. 珍珠花属 Lyonia Nutt.

10. 金叶子属 Craibiodendron W. W. Smith

11. 地桂属 Chamaedaphne Moench

3. 白珠树亚科 Gaultherioideae (Drude) E. Busch

12. 白珠树属(白珠属) Gaultheria Kalm ex Linn.

13. 伏地杜鹃属 Chiogenes Salisb.

4. 草莓树亚科 Arbutoideae (Drude) E. Busch

14. 北极果属 Arctous Niedenzu

5. 越桔亚科 Vaccinioideae Drude

15. 越桔属 Vaccinium Linn.

16. 树萝卜属 Agapetes D. Don ex G. Don

无患子目

更多推荐

芹属,中国,植物,种子,分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