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曲庭)
装配式建筑考试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 60mm ,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
60mm 。
2.叠合板桁架钢筋距板边不应大于 300mm ,间距不宜大于 600mm 。
3.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25mm 。
4.预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方式时,套筒上端第一道箍筋距离套筒顶部不应大于 50mm 。
5.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体系分为哪三大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6.当采用叠合梁时,框架梁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 150mm ,次梁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 120mm ,当采用凹口截面预制梁时,凹口深度不宜小于 50mm 凹口边厚度不宜小于 60mm 。
7.柱截面为700x700mm,钢筋直径为25mm,柱净高为3600mm的预制柱非嵌固部位底部箍筋加密区应是 950mm ,嵌固部位应是 1200mm 。
8. 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40mm。
9. 某预应力空心楼板编号为40SP20 86 08,其中40,20,86分别代表 保护层厚度40mm,板宽20mm,板跨8600mm 。
10.某框架结构楼板采用厚度为200mm空心楼板,跨度为8m,后浇叠合层厚度为60mm。受力边和非受力边梁都为预制叠合梁,受力边梁叠合层高度取 280mm ,非受力边叠合层高度取 210mm 。
二、选择题(每提1.5分)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 A )的发展理念,按 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建 造 方式创新,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造、统 一、节能、开放、共享
C、创新、协同、环保、负责、共享
D、创造、集中、节能、开放、共享
2.外挂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和适应主体结构 变形的能力,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防锈和防火措施。
A、柔性
B、刚性
C、承载 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国务院办公厅关千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住
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工 程总承包模式,可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要求,制定具 体措施,加 快推进装配式建筑项目 采用(A)模式 。
3
A、工程总承包模式
B、设计施工 总承包
C、PPP 模式
D、施工总承包模式
4.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A)级钢筋制作 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规定 。
A、HPB300
B、HRB335
C、HRB400
D、HRB500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的重点任务中提出,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 行装配式建筑(D)。
A、深化设计
B、正向设计
C、协同设 计
D、一体化集成设计
6.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B)。
A、C25
B、C30
C、C35
D、C40
7.当叠合楼板跨度大6m 时宜 ,采用(C)节省工程造价
A、空心预制板
B、实心预制板
C、预应 力预制板
D、钢结构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京津冀、长三角、 珠
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 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使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D)。
A、15%
B、20%
C、25%
D、30%
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安装时灌浆作业应采用(C)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后应及时封堵必要时可设分仓进行灌浆。
A、灌浆法
B、注浆法
C、压浆法
D、压力法
10.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构件 之间的连接设计应符合以下 规定.杭需设计时,连
接设计应符合构造要求,并应按弹塑性设计 ,连 接的(B)应大千构件的全塑性承载力。
A、屈服承载力
B、极限承载力
C、抗弯承载力
D、抗剪承载力
11.钢筋连接套筒中,连接套筒益选用( B )
A. 丝接套筒
B. 灌浆套筒
C. 焊接套筒
D. 绑扎套筒
12.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的深度不宜小于( C )mm,高度不宜小于深度的3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10倍;
A. 10
B. 20
C. 30
D. 40
13.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 )。
A. C30,C40,C25 B. C30,C25,C40
C. C25,C30,C40 D. C20, C40,C25
14.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使用较多的竖向钢筋连接是(A),降低了套筒的使用数量,也降低了综合成本。
A.底部预留后浇区连接
B.套筒灌浆连接:
C.螺旋箍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
D.金属波纹管浆锚搭接连接
15.装配整体式混凝 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处混凝土强度等级(D)。
A、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B、等千各预制构件的 强度等级。
C、不应低于 所连接的各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中的较小值。
D、不应低于 所连接的各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中的较大值。
16.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适用于不高于( )层,建筑设防类别为( )。( D )。
A.8层,甲类
B.6层,乙类
C.7层,丙类
D. 6层,丙类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装配式高层建筑含精装修可在半年内完成
B.装配式建筑不能完全解决传统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
C.装配式建筑的现场用人少,时间短,综合成本降低
D.装配式建筑的一大变革是将农民工变成操作工人
18.当上下层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且竖向分布钢筋采用单排连接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下层被连接钢筋受拉承载力较大值的1. 1 倍,间距不宜大于300mm。
B.下层剪力墙连接钢筋自下层预制墙顶算起的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 2laE十bw /2
(bw为墙体厚度)
C.上层剪力墙连接钢筋自套筒顶面算起的埋置长度不应小于laE
D.上层连接钢筋顶部至钢筋底部的长度不应小于1. 2laE十bw /2 (bw为墙体厚度)
19.下列不属于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体系优点的是(D)
A叠合剪力墙侧边无飞筋,方便工厂生产及现场安装。
B叠合剪力墙的两块预制板都是在模台预制,表面光滑,平整度较好, 可以达到免抹灰。
C与套筒灌浆连接及约束浆锚搭接连接相比,现场安装方便,操作简 单
D对混凝土质量要求不高,现场施工简单
20.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高度不宜小于( D ),接缝处现浇混凝土应浇 筑密实。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21.下列关于叠合剪力墙新型斜支撑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与原有斜支撑杆件相比,整体稳定性好。
B与原有斜支撑杆件相比,可调节范围大,活动性强。
C与原有斜支撑杆件相比,对预埋件精度要求更高。
D与原有斜支撑杆件相比,墙体安装质量更有保障。
22.当房屋高度不大于10m且不超过3层时,预制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B);当房屋超过3层时,预制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宜小于(C)。
A 100mm B 120mm C 140mm D 150mm
23.当梁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 D )时,宜对保护层混凝土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进行拉结,防止混凝土开裂剥落、下坠。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24.装配式建筑中“PC”、“PS”“PH”分别表示(A)
A、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钢结构预制构件、木结构预制构件
B、钢结构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木结构预制构件
C、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木结构预制构件、钢结构预制构件
D、木结构预制构件、钢结构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
25.柔性连接的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与现浇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符合(B)抗震
设计思想。
A.小震不坏B.基于性能C.中震可修D.大震不倒
26.双向板板厚130mm,底筋X:10@100;Y:10@150,两叠合板间板缝宜取(D)
A.300mm B.320mm C.350mm D.370mm
27.普通预埋吊件的安全系数为(C)
A.2 B.3 C.4 D.5
28.套筒灌浆构件制作中,连接钢筋与全灌浆套筒安装时,应逐根插入灌浆套筒内,插入深度应满足设计(D)要求。
A.搭接长度B.锚固长度C.搭接深度D.锚固深度
29.预制叠合板堆放时 其高度不宜大千(B)层。
A、5
B、6
C、7
D、8
3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预制构件预留插筋外露长度允许偏差为( C )mm
A、15
B、- 5
C、+10』 -5
D、 土3
31.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董于竖向钢筋(B),并在墙端弯折描固。
A、内 侧
B、外侧
C、上侧
D、下侧答案
32.混凝土构件的灌浆套筒长度范围内,预制混凝土墙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 B )mm
A、10
B、15
C、20
D、25
3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GJ355-2015 中规定现浇结构施工后外露钢筋的长度、顶点标高允许偏差为( C )mm
A、0+5
B、0~+10
C、0~+15
D、0~+20
34.预制柱中,柱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 小于(C)mm
A、16
B、18
C、20
D、22
35.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科、座浆材料的结合面应设萱粗糙面、键槽,以下哪条规定说法错误(D)。
A、预制板与后 浇混凝土登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
B、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底部与后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侧面与后浇混 凝土的结合面应设宜粗糙面 也可设置键槽,键槽深度t 不宜小于 20mm,宽 度w 不宜小于深度的3 倍且不宜大千深度的 10 倍键槽间距宜等千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千 30° 。
C、预制柱的底部应设宜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键槽应均匀布置 键楷深度不宜小于
3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 。柱顶应设置粗糙面。
D、粗糙面的面积不宜 小于结合面的 7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预制梁端、预制柱断端、预制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 6mm。
36.套筒接头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通常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钢筋,这种灌浆套筒为(D)。
A、全灌浆套 筒
B、铸造灌浆套筒
C、机械加工灌浆套筒
D、半灌浆套筒
37.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应达到设计强度的(C)以上方可拆 除。
A、50%
B、70%
C、75%
D、100%
38. 预制剪力墙的连梁不宜开洞,当需开洞时, 洞口宜预埋套管,洞口上、下截面的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 3,且不宜小于(B)mm
A、150
B、200
C、250
D、300
39多层 预制 剪 力墙底部采用坐浆材料时 其厚度不宜大千(B)mm
A、10
B、20
C、25
D、30
40.预制 板 搁 置长度的允许偏差为(C)mm 。
A、土5
B、土8
C、土10
D、土15
三判断题
1,多层剪力墙结构设计时,3层以上设叠合楼板,3层以下可使用全预制楼板。(对)
2,剪力墙结构的装配特点是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梁、板、柱以形成整体,柱下口通过套筒灌浆连接。(错)
3,《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非抗震设计6~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甲类建筑。 ( 错 )
4.预制构件生产的质量检验应按模具、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预
制构件等检验进行。(对)
5.装配整体式结构的结构性能主要取决于预制构件的结构性能和连
接质量。(对)
6.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直接修理就好,不用在进行重新检验(错)
7.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中对于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
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对)
8.装配式在安装过程中,对预制柱、 墙板的上部斜撑,其支撑点距离底部的距离不宜小于高度的 2/3, 且不应小于高度的 1/2。(对)
9.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结构相分离,应方便维
修更换,且不应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对)
10.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构件钢筋对接
时,钢筋灌浆套筒预埋在竖向预制混凝土构件底部,连接时在灌浆套 筒中插入带肋钢筋后注入灌浆料拌合物。(对)

更多推荐
混凝土,结构,连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