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发(作者:郎润农)

汽化和液化 习题 (含答案)

汽化和液化 习题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各现象中,要放热的是

A.衣服晾干

B.形成露珠

C.洒水降温

D.冰雪消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湿衣服晾干,是汽化过程,要吸热;

B、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的过程,要放热,

C、洒水降温,利用了汽化过程要吸热的特点;

D、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要吸热;

故选:B。

2.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则观察到烧瓶里的水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

试卷第1页,总29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

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

迅速塞上瓶塞,烧瓶内封住了大量的水蒸气;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而液化,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同时烧瓶内的水,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用来完成水在低沸点时的沸腾。故选B.

3.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给盛水的杯子加上杯盖

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2)要加快蒸发,可以通过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详解】

A.

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阻断了空气的流动,会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B.

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可加快空气的流动,同时,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能够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

C.

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阻断了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D.

给墨水瓶加盖,阻断了空气的流动减,减慢了蒸发,不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试卷第2页,总29页

下各成份的沸点如

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图物的主要成份是

物质 乙烷 丙烷

-42.2

丁烷

-0.5

戊烷

36.1

乙烯

-102.4

丙烯

-47.7

丁烯

-6.5

戊烯

30.1

沸点oC

-88.6

A.乙烷

乙烯 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 D.丙烷

丙烯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低,在常温时容易挥发,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高,在常温是不容易挥发.

【详解】

在常温条件下,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

故选C.

5.工业上常用加热的方法给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当混合液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就可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

A.沸点不同

B.水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

C.温度不同

D.熔点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和酒精混合后,作为液体它们是完全掺杂在了一起,不可能把它们分开,故需要把其中的一种先变为气体,利用酒精和水沸点不同来分离,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故可以把混合物的温度加热到略高于78℃,此时酒精会沸腾成为酒精的蒸气,就和水分离试卷第3页,总29页

开了.

【详解】

可以利用酒精和水沸点不同的特点进行分馏:对混合物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略高于78℃,由于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酒精不断变成气态由混合液中逸出,把这种酒精蒸气收集起来再冷凝,就可使水和酒精分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如图示,烧瓶中的水正在沸腾,若往烧瓶中打气,会看到水停止沸腾,这是由于

A.气压升高,水沸点升高

B.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详解】

实验:烧瓶中的水正在沸腾,若往烧瓶中打气时,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故选A.

7.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

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份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答案】A

【解析】

试卷第4页,总29页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有关.

【详解】

洗完头发后,为让头发干快些,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份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水分蒸发;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样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南宁的三四月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喷水,室内的瓷砖地板和墙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即“回南天”天气.“回南天”墙壁上的小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回南天”指的是三四月份,没有喷水,室内的瓷砖地板和墙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可知,液化和熔化都会出现小水珠,但房间内没有固态的水---小冰晶等,所以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详解】

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比较多,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瓷砖地板和墙壁,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也就是“回南天”现象,故答案为C。

【点睛】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二、多选题

9.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可能是试卷第5页,总29页

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BC

【解析】

【分析】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晶体熔点;

(2)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

(3)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详解】

A.该物质在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可能是液体沸腾,也可能是晶体熔化,不能判断是否是晶体,故A错误;

B.T2可能是该物质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的沸点,故B正确;

C.0~t1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故C正确;

D.t1~t2时间内物质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腾,此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三、实验题

10.要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从下表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

【答案】B C E F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滴质量相同的酒精;②把其中的一个酒精滴表面积扩大;③把两玻璃片片放在相同温度的同一房间内观察酒精滴的蒸发时间,

【解析】

试卷第6页,总29页

【详解】

研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温度和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A一小瓶水;B一小瓶酒精;C一支滴管;D三支相同的温度计;E三只停表;F三提供器材

块相同的玻璃板;G三块相同的硬纸板。

选择器材

B一小瓶酒精;C一支滴管;E三只停表;F三块相同的玻璃板;

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滴质量相同的酒精;

②把其中的一个酒精滴表面积扩大;

实验步骤

③把两玻璃片片放在相同温度的同一房间内观察酒精滴的蒸发时间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点睛】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表面积、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情况,因此,在研究与表面积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

11.刘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2)两个实验连接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

________ ℃.当地压强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2

晶体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00

等于

【解析】

【分析】

(1)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进行读数。

(2)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试卷第7页,总29页

(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沸点。沸点和大气压的关系;

【详解】

(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O刻度以下2格,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2℃。

(2)由图像知,该物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沸点为100℃.1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

故答案为:(1)-2;(2)晶体;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100;等于;

【点睛】

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和熔化特点: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难点是沸点和大气压的关系。

12.甲为某同学“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________.

(2)上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检查了实验数据,他认为表格中的95℃是错误的数据,他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改正数据后,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乙图象中,BC段表示的是冰的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冰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秒表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98

小于

熔化

不变

【解析】

【详解】

(1)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2)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14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即沸点时98℃,试卷第8页,总29页

而第16分钟的温度为95℃,所以是此数据记录错误;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3)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点睛】

(1)实验时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2)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根据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分析当地气压与标准气压的大小关系;

(3)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温度不变;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

13.湛江市正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某中学“STS”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南桥河的河水污染问题,他们采集了污水样品250ml,样品的质量如图(a)所示.将样品倒入图(b)所示的密封隔热装置中,用恒定功率为144W的电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和其它物体吸收),并将加热时间和对应的温度记录在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a)可知污水样品的质量________g,由此计算出污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

(2)用此装置加热的过程中,污水上方的气压________,致使污水沸点________.

(3)他们想测出常压下污水的沸点,在上述装置中,该如何改进?________

(4)请你计算出污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

(5)他们对污水样品的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污水中许多重金属严重超标,如汞、镉、铅、镍等,原因可能是人们将废旧电池随意仍入南桥河造成的,为了保护环境,关于电池的使用,请谈谈你的看法或做法(谈一点即可)___________ .

【答案】252.51.01变大升高密闭的变为开口的容器,使容器内的污水与大气相连4.28×103旧电池不能随便乱扔,应该集中回收

【解析】

【详解】

(1)样品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250g+2.5g=252.5g,

试卷第9页,总29页

密度为ρ=m/V=252.5g/250cm3=1.01 g/cm

(2)加热到102℃,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沸点是102℃,大于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100℃,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污水上方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另一方面,密闭容器,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而且水蒸气进入,导致压强变大,而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

(3)由于密闭容器导致污水上方气压高于常压,因此应变密闭为开口,此时污水与外界相通,污水上方气压等于大气压

(4)Q吸=W=Pt=144W×2×60s=17280J,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污水加热两分钟后,温度变化量为:△t=38℃-22℃=16℃,

c=

更多推荐

温度,沸腾,液体,液化,沸点,温度计,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