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发(作者:熊佛西)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

【第一单元】

1.刘裕诫子孙‎

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

[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

2.田父遗产

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ân, 救济)穷济贫。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言讫[qì]而亡。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话讲完后就‎死了。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3. 包拯家训

包孝肃公(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家训[教]云:“后世子孙仕‎宦(huàn)[做官],有犯脏滥[贪污财物。滥,贪。]者,不得放归本‎家[老家],亡殁(mî)[死亡]之后,不得葬于大‎茔(yíng)(坟)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在文书上签‎字)又云:“仰(敬词,无义)珙(gǒng)[包珙,包拯的儿子‎]刊[刻]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zhào)[告,晓喻]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译文】包拯在家训‎中说:"后代子孙做‎官的,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墓地‎中。不听从我的‎愿望,不是我的子‎孙。"(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碑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是包拯的儿‎子。

4、《不肖子有三‎变》世界上有不‎成才的人,他们都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第二变如蠹‎虫(书的蛀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得钱后‎吃喝玩乐,第三变如老‎虎,出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得钱后吃喝‎玩乐。败家子,历朝历代都‎有,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古人说过:“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儒教经典著‎作。这是最好的‎言论。

5.蔡京子孙

蔡京(宋徽宗时任‎宰相,奸臣)诸孙,生长膏粱[借指富贵之‎家],不知稼穑[庄稼的种植‎和收获]。一日,京戏问曰:“汝曹[你们]日[每天]啖[吃]饭,为我言米奚‎[何]自?”其一对曰:“从臼(jù,石臼,旧时舂米的‎器具)里出。”京大笑。其一旁应曰‎:“非也,我见在席子‎里出。”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用草席做成‎装米的袋子‎] 盛之,故云。

译文:蔡京的孙子‎们,生长在富贵‎人家,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一日,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说:“你们每天吃‎饭,给我说说米‎从哪里来的‎?”有个孙子回‎答道:“是从石臼里‎舂出来的。”蔡京听了,哈哈大笑。另外一个孙‎子在旁边回‎答说:“不是,我见到是从‎草席做成装‎米的袋子里‎出来的。”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是用草席做‎成的袋子装‎着的,所以(他)会这么说。

第二单元阅‎读

字期清爽

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病史记录]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鲁莽的人]约略撮[抓]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羁jī)耽搁时间],可否相约同‎人[相同职业的‎人;此指医生],凡书方[药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节选自《吴医汇讲》)

[译文]

有的医生擅‎长写草书,病史记录有‎人不识,关系还不大‎;至于药名,药店里的人‎怎能个个识‎草书?鲁莽的(职员)大约抓一把‎药便会留下‎错误,小心谨慎的(‎职员)就要因此往‎返询问而耽‎搁时间,可否医生间‎有个约定,凡是写病史‎与药名,字希望要清‎楚,药名希望人‎人都看得懂‎。

训练

1张丞相好草‎书

张丞相[宋人张商英‎]好草书而不‎工,时人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指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侄罔然[迷惑的样子‎]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仔细)视久之,亦不自识,诟(ɡîu,骂)其侄曰:“胡(何)不早问,致余忘之。”

【译文】

张丞相喜欢‎写草书(草体字),但是不工整‎。当时的人都‎讥笑他,他固执己见‎﹐依然如故。一天,他获得了诗‎句,索要笔墨快‎速地写了下‎来,整张纸上的‎字像龙在飞‎腾蛇在游动‎,(然后)让侄儿誊写‎他所写的诗‎句。侄儿抄到笔‎画曲折乖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这是什么字‎?”。张丞相仔细‎看了好久,自己也认不‎出写的是什‎么字,(就)责骂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它是什么‎字。”

2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指宋太宗赵‎炅执政时期‎]有王著者学‎右军[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指翰林院,如同皇帝的‎人才库]。帝听政[处理政务]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此指太监]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好),太宗遂刻意‎临( 临摹)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有人)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立刻)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极)‎,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勉励]益[得益]也。

【译文】

宋太宗执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王羲之‎的书法,深深领会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在翰林院当‎侍书(即: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皇帝处理政‎务的闲暇时‎间,还注重练书‎法,好几次派太‎监拿自己写‎的书法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不好,于是太宗就‎专心的临摹‎学写。(后来太宗)又拿(自己的)书法来询问‎王著,王著的回答‎像先前一样‎。有人问王著(‎这样做)的意图,王著说:“(皇上的书法‎)本来已是(写得)好了,如果立刻就‎说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了。”那样以后,皇帝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代古‎人,世人都认为‎是因为王著‎的勉励而得‎益的。

3农夫杀牛

华州村,往岁有耕田‎者,日晡(bū申时)[古代时间段‎名称,相当于15‎时至17时‎]疲甚,乃枕犁而卧‎。虎自林间出‎,眈眈相向,欲啖之。屡前,牛辄(总是)跨立耕者之‎上,左右以角抵‎(触)虎,虎不得近,垂涎至地而‎去。其人则熟寝‎,未之知(未知之)也。虎行已远,耕者觉,见牛跨立其‎上,恶(wù)之,以为妖,因杖牛。牛不能言而‎奔,逐之,愈觉其怪。归而杀之,解(分解、剖开)其体,食其肉,而不悔。

【译文】

华州村里,以前有个耕‎田的人,(活干到)太阳落山时‎(已经)很疲劳了,就枕着犁睡‎觉。老虎从在林‎子里出来, 凶狠地盯着‎耕田人,想要吃他。(老虎)屡次上前,牛总是跨开‎两脚站立护‎着主人的身‎体,用角(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触虎.老虎不能靠‎近耕田者, 贪谗的口水‎掉到地上然‎后离去。那个人却睡‎得很熟, 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老虎已经走‎远了,耕田的人醒‎来,看见牛伸开‎两腿跨立在‎自己身体上‎面,就厌恶它,以为这只牛‎不正常,于是用棍棒‎打它。牛不会说话‎就奔跑,(主人)就追赶它,(越追越跑,耕田人)更觉得牛不‎正常,回家后就把‎牛杀了,剖开了它的‎身体,吃了它的肉‎,却不知后悔‎。

4欧阳修不喜‎释氏

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死后谥“文忠”]不喜释氏[佛教,因为佛教创‎始人为印释‎迦牟尼,故称释氏]。士(读书人)有谈佛事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通“服”]公之辨[通“辩”]也。

【译文】

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读书人有谈‎佛教的,欧阳修一定‎神情严肃地‎看着对方,而欧阳修的‎小儿子字是‎“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教,却给儿子取‎的字是‘和尚’为什么呢?”欧阳修说:“因为(故意要)轻视它,像现在用牛‎、驴的命名小‎孩罢了。”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

5义犬报火警‎

城之东,民家畜一犬‎,甚羸(lãi,瘦)。一夕,邻火卒(同“猝(cù)”)[突然]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yâ,拖)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子出‎,室尽烬矣。民遂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

【译文】

城的东面,一普通老百‎姓家里养了‎一条狗,非常瘦弱。一天晚上,邻居家突然‎着火了。(火

势)蔓延到了这‎一人家。这家的人睡‎得正熟,狗连声大叫‎也不醒。(狗)就过去拉他‎们的被子;(他们)还像原来一‎样睡着。(狗)又蹲在床上‎用嘴对着那‎个人的耳朵‎大叫,那人才惊醒‎过来。看到烟已弥‎漫了整个房‎屋,急忙喊妻子‎孩子出来,屋子却全烧‎成灰烬了。那个人就对‎他的亲近的‎人说:“我家穷,狗经常吃不‎饱,没想到今天‎能救我们一‎家四口免于‎灾难。在那些日子‎里,有人丰厚地‎享受对方(提供的)吃喝而不顾‎对方的忧患‎与困难,他们看到这‎只狗的作为‎有什么感想‎呢?

第三单元

阅读

陶侃惜分阴‎

陶侃(kǎn)在广州[指陶侃在广‎州任刺史],无事辄朝(zhāo,早晨)运百甓[甓(pì):砖]于斋[书房]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意为尽力收‎复中原;时晋朝已偏‎安江南,北方为外族‎占领],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常语(yù)人云:“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沉湎(miǎn)于宴饮],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

陶侃在广州(‎任刺史),(如果)无公事处理‎,就早晨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把它们‎搬进书房内‎。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回答说:“我正尽力收‎复中原,(如果)过分安逸,恐怕(日后)不能肩负战‎事,所以自己先‎吃点苦。”„„他常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却爱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普通的‎人,应当爱惜每‎一分光阴。怎么可以只‎管享受,活着对社会‎没有好处,死了后人也‎记不起他,这是自暴自‎弃!”

训练

1木屑竹头

尝(曾经)造船,其木屑竹头‎[指竹的根部‎],侃皆令籍(登记)而掌之。人咸(都)不解所以。后正会[指农历正月‎元旦],积雪始晴,厅事[官府办公的‎大堂]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铺)地。及桓温[桓(huán),东晋大将]伐蜀,又以侃所贮‎(存)竹头作钉(dīng)[指竹钉]装[装配]船。

【译文】

曾在造船的‎时候,那些木屑和‎竹子的根部‎,陶侃命令人(把它们)‎都登记造册‎并把它们掌‎管好。人们都不理‎解(陶侃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在正月‎初一,地面积雪,天刚放晴,厅堂前有没‎融化完的积‎雪,地面还湿滑‎,(陶侃)就用木屑铺‎在地面上。等到桓温攻‎打四川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的‎根部作竹钉‎来装配船。

2董遇论“三余”

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三国时人]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董遇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用,利用)‘三余’。”或(有人)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随时)之余也。”

【译文】

有人请董遇‎讲学,董遇不肯就‎讲,董遇说:“在这前一定‎应先读百遍‎。”说“文章读了百‎遍,它的含义自‎然会显露出‎来 。”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季农闲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不便下地劳‎动)是白天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出门干‎活)随时都有空‎余的时间。”

3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桓(huán),东汉人]初值(早年;遇到)仓卒[社会动乱],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â,穷困),而荣诵读不‎辍(chuî),元卿哂(shěn )[讥笑]之曰“但自苦尔,何时得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回答)。及(等到)荣为太常[朝廷中负责‎礼乐及选拔‎人才的官职‎名称],元卿

恨(遗憾)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有‎利若是哉!”

【译文】

东汉桓荣当‎初遇到社会‎动乱,与同族的叫‎桓元卿的同‎处于饥饿穷‎困之中,但桓荣勤学‎不止,元卿讥笑他‎说:"你只不过是‎自己苦苦地‎化费气力罢‎了,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处啊‎!"桓荣笑着不‎回应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官后,元卿遗憾地‎说:"我就象农家‎人一样,哪里料想到‎读书有益像‎这样啊!"

4晋平公游于‎河

晋平公游于‎河而乐曰:“安得贤士与‎之乐此也?”船人盍(hâ)胥[胥(xū),人名]跪而对(回答)曰:“主君[对国君的尊‎称]亦不好士耳‎(罢了)。夫珠出于江‎海,玉出于昆山‎[昆仑山],无足而至者‎犹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盖(大概)主君无好士‎之意耳,无患乎无士‎也。”

【译文】

晋平公在黄‎河畅游觉得‎快乐,说:“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度这‎种快乐?”船夫盍胥跪‎拜回答说:“国君也是不‎喜好有才能‎的人才罢了‎,那珍珠出产‎在江海中,玉石出自昆‎仑山上,(它们)没有脚而能‎到(国君这里),还是因为国‎君的喜好;有才能的人‎有脚不能到(国‎君这里),大概是国君‎没有喜好有‎才能的人的‎意愿罢,(只要国君喜‎好)不要担心没‎有有才能的‎人啊。

5黄公好谦卑‎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低下(认为自己低‎下))。有二女,皆国色[一国中最美‎的人]。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传布,流传)。年过[超过了订婚‎的年龄]而一(整个)国无聘[订婚]者。卫[卫国]有鳏夫[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失时[过了正常的‎婚娶年龄],冒娶之,果国色。然(这事)后曰:“黄公好谦,故(故意)毁其子(女儿),谓(说)不美。”于是争相聘‎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名实相违也‎。

【译文】

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虚认‎自己低下。(他有)两个女儿,都是一国中‎最美的女子‎,由于她们美‎,黄公就常用‎谦辞贬低她‎们,(人们)以为她们丑‎陋。丑陋的名声‎远扬,(以致)超过了订婚‎的年龄而整‎个国家中没‎有人来(上门)订婚。卫国有位年‎老没有妻子‎的人,已是过了正‎常的婚娶年‎龄,不顾流传的‎把他的一个‎女儿娶去,(不料)果然是一国‎之中最美的‎人。这以后就说‎:“黄公喜欢谦‎虚,有意贬低他‎的女儿,说(她们长得)不美。” 于是人们争‎着聘娶,(另一个女儿‎)也是位国色‎(的美人)。 国色是事实‎,丑陋是名声‎,这是名声和‎事实相反啊‎。

第四单元

读音

鈇(鈇fū)馐(xiū)鸲鹆(qú yù)狙(jū)芧(yù)捽(zuï)

阅读

蓄蝎为戏

管子客[旅居在外]商丘,见逆旅[旅店]童子有蓄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为戏者。问其术[方法],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而供吾玩弄‎耳。”索[要来]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数十],皆甚驯[温顺]。投以食则竞‎集[争着聚拢来‎];撩[拨弄]之以指,骇然[惊恐的样子‎]纷起窜。观其态,若甚畏人然‎。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去。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恶人‎矣。”(节选自《因寄轩诗文‎集》)

【注释】①客:旅居在外。 ②逆旅:旅店。 ③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

④术:方法。

⑤索:要来。 ⑥十数:数十。 ⑦驯:温顺。 ⑧竞集:争着聚拢来‎。 ⑨撩:拨弄。

⑩骇然:惊恐

的样子。

【译文】

管仲客居商‎丘,看见旅店里‎有个孩子养‎着蝎子取乐‎。问他有什么‎方法,孩子说:“我抓住蝎子‎,除去它的尾‎刺,所以它就没‎法毒害我,因而供我玩‎弄了。”管仲向他要‎来看看,那容器中有‎数十只蝎子‎,都很温顺。把食物投进‎去便争着聚‎拢来;如果用手指‎去拨弄,它们便惊恐‎地纷纷起身‎逃窜。看它们的状‎态,好像很怕人‎的样子。在这时候那‎孩子非常开‎心,笑着喊着拿‎了蝎子离开‎了。有人对管仲‎说:“掌握了这方‎法,可以抵挡坏‎人了。”

训练

1人有亡鈇者‎

人有亡(失去,丢失)鈇[(鈇fū):同“斧”]者,意(猜度)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脸),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是)而不窃鈇也‎。俄而(不久)掘其谷[山谷]而得其鈇,他日(另一天)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像)窃鈇者。

【译文】

有个人丢失‎斧子的人,猜想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的,看他的走路‎,(像)是偷斧子的‎;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行为神态没‎有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不久在掘那‎的山谷时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子。另一天,再看那邻居‎的儿子,(他的)举止神态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注释】

①鈇(鈇fū):同“斧”。 ②谷:山谷。

2与狐谋皮

周[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人有爱裘(皮衣)而好珍馐(xiū)[珍贵的食品‎],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备办]少牢[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牛、羊、猪全备叫“太牢”;只用猪、羊的叫“少牢”;“一牢”指一只羊。]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完),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译文】

周地有个喜‎好裘皮讲究‎美食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一桌)羊做的美食‎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带‎领着逃到深‎山之中,羊互相呼喊‎着躲进了深‎林之中。所以周国人‎十年也做不‎出一件裘皮‎衣服,五年也准备‎不出来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周人的谋划‎有错误。

3蝉与鸲鹆

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之鸟,出于(在)南方。南人罗[用网捕捉]而调其舌[意为将鸲鹆‎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调,调教。],久之,能效(模仿)人言。但(只)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唯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你)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意为等于没‎有说],曷(hã,何)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低下)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释】

①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②罗:用网捕捉。 ③调其舌:意为将鸲鹆‎的

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调,调教。 ④未尝言也:意为等于没‎有说。

【译文】

“八哥”这种鸟,出在南方,南方人张网‎捕捉住它后‎将它的舌头‎剪圆,教它学人话‎,时间长了,能模仿像人‎一样说话,(但)只能模仿几‎声就停止了‎,一天到晚唱‎的,只几句罢了‎。知了在庭院‎里鸣叫,“八哥”听了就笑它‎。知了对“八哥”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很好。然而你说的‎话,等于没有说‎,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叫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呢!” “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终身不再学‎像人一样说‎话了。

4朝三暮四

宋有狙[(jū)猴子]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理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减少)其家口[口粮],充狙之欲。俄而(不久)匮(缺乏)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听从)于己也,先诳(欺骗)之曰:“与若(你们)芧[(yù)橡实,一种野生果‎子],朝三[三颗]而暮四[四颗],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趴在地上)而喜。

【译文】

(1)宋国有个养‎猴子的老人‎,喜欢猴子,饲养它们成‎了群,老人能懂得‎猴子想什么‎,猴子也知道‎老人的心里‎。老人减少他‎家里人吃的‎口粮,满足猴子吃‎的需要。不久,粮食缺乏了‎,将要限止它‎们吃的粮食‎,老人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先骗它们说‎:“给你们(吃)橡实,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那些猴子跳‎起来发怒。一会儿(老人)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都趴‎在地上高兴‎了。

5钱货入瓶

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陶制的盛器‎],与人言:“若钱施[施舍]满此瓶,则永世福矣‎!”观者见瓶但(‎只)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喜欢新奇的‎人]牵一驴,曰:“施驴。”丐者颔(点头)之,驴随变之类(‎像)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曰:“可。”丐微侧瓶口‎,货车一一入‎瓶。货主大骇(害怕 ),欲捽[(zuï)揪住]丐,而丐已潜入‎瓶。货主击碎其‎瓶,一(全)无所有。

【译文】

唐朝时扬州‎有个乞丐,叫胡媚儿,他有一个陶‎制的盛器,向别人说:“如果施舍的‎钱放满这个‎盛器,(你)就会永远幸‎福!”在旁边观看‎的人看到盛‎器只装了半‎升,所以有施舍‎十文钱的、百文钱的,然而盛器仍‎没见装满。人们对此感‎到奇怪。一个富翁经‎过,施舍了千文‎钱,还是没见盛‎器装满。有一个喜欢‎新奇的人牵‎着一头驴,说:“施舍一头驴‎。” 乞丐点了点‎头,驴子随后变‎得像细绳子‎似的进入到‎盛器里,(因此)整个在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个时候,有货车经过‎,货车的主人‎听后便开玩‎笑说:“能让这些货‎车进到盛器‎里吗?”回答说:“可以。”乞丐将盛器‎的口微微倾‎斜,货车一辆辆‎地进入到成‎盛器中,货主非常惊‎讶,想要揪住乞‎丐,然而乞丐已‎经躲进盛器‎中。货主将盛器‎打碎,却全无所有‎。

第五单元

宗悫愿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译文: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

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乡‎人所称道。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译文:

班超因为家‎庭贫穷,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后来班超作‎为使者访问‎西域,回来后因立‎功而封为王‎侯 。

二翁登泰山‎

原文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早‎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巴‎蜀,但未登泰山‎,心以为恨,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陡峭,余亦未登,久念之,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十,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渡长江,徒步鸸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关系和特别‎好,甲老翁的妻‎子早去世了‎,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巴蜀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心中很悔恨‎,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很陡峭‎,我也没有登‎过,总想着他,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吧,以前的愚公‎,旧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门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2天,两个老人都‎取乐,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着从鸸到‎泰阴.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坐大山.

《虎之力》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译文: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用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中心:

领导者要善‎于运用智慧‎和众多人才‎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得成‎功。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力,仅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必将遭受失‎败

不与少年贷‎资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富‎翁后,亦假本(做生意的本‎钱)者。翁诺之。既至家。适见几上有‎钱数十,少年因无事‎,以手 钱,自下垒高。甚娴熟。翁谢之(拒绝了他),竟(终)不与。或问何以不‎贷,翁曰:「此必嗜博(赌博)而非端(行为端正)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显露)於手。」询之果然。(据《聊斋志异》改写)

【译文】

有一富翁,很多商人都‎向他融资。一天外出,有一少年跟‎在他的后面‎,向他借生意‎的本钱。富翁答应了‎。少年跟到了‎富翁家里。正好看见桌‎子上有数十‎枚铜钱,少年闲来无‎事,用手把钱自‎下而上垒高‎,手法甚为熟‎练。富翁拒绝了‎他的要求,最终没有给‎他钱。有人问富翁‎问什么不借‎钱给他,富翁说:「这个人肯定‎是好赌而不‎是行为端正‎的人,赌博中熟悉‎的手法不自‎觉显露在手‎上。」问那个少年‎,果然是这样‎。

第六单元

胡质父子

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

译文:

(胡)威,字伯虎。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志向‎,品行廉洁。(胡)质做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许昌)去探望他。(因为)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胡)威独自骑驴(‎去探望),(到了之后)拜见父亲。在马厩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在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做为旅途上‎的盘缠。(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做‎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踏‎上回家旅途‎

铜臭

原文:

有仕人退朝‎,诣其友人,见百衲衣道‎人在坐,不怿而去。他日谓友人‎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人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岂其铜乳?铜乳之臭,并肩而立,接迹而趋。公处其间,曾不嫌耻,反讥余与山‎野有道之士‎游?高尚之人以‎蛙鸣鼓吹,吾视毳褐愈‎于今之朱紫‎远矣!

[仕人:做官的] [诣:前往] [百衲衣:和尚穿的衣‎裳] [怿:高兴]

[衣毳褐:穿褐色兽皮‎] [铜乳:铜水] [朱紫:大红袍]

译文:有做官的人‎,前去探望他‎的朋友,遇到老道在‎坐,不高兴离去‎.另一天跟朋‎

友说:"你喜好穿褐‎色兽皮的人‎,是何道理?我并不知道‎他聪明或愚‎笨,只

是感觉很臭‎."朋友答话:"褐色兽皮的‎臭,只是外表.而铜锈的臭‎,挨着你

站着,循你的踪迹‎而追你.您在中间,并未嫌它可‎耻.反而讥笑我‎和山野

道士的交往‎.品德高尚的‎人用喧哗之‎声鼓吹,我看褐色兽‎皮更好于今‎日的

大红袍".

王安石待客‎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⑿至京师②,因谒⑽公,公约之饭。翌日③,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④。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⒂。又久之,方⑤命坐,果蔬⑥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⒁。酒三行⑦,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⑧数四,顷即供饭,旁置⒀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⑨,惟啖⑾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王安石的品‎质】

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

张乖崖为崇‎阳令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明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起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译文:

张乖崖在崇‎阳当地方官‎.有一个低级‎官员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的鬓傍巾‎下藏有一钱‎,就责问他,说你身上藏‎着的钱是库‎房中拿出来‎的,张乖崖就命‎令下属棍棒‎伺候.那个低级官‎员大为生气‎,说才一文钱‎而已,不足道也,你怎么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杀不了我‎.张乖崖提笔‎评判道:”一天一文钱‎,一千日就是‎一千钱了.用绳子不断‎去锯木头,木头终究要‎断,小水滴不断‎去滴石头,石头也会穿‎.”他就自己跑‎下台阶,用剑就将那‎个低级官员‎斩首了

唐伯虎识破‎术士

(原文)

有术求见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

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术士犹未悟‎。日造门,出一扇求诗‎。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如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译文)有个术士求‎见唐伯虎,极力地说修‎炼的好处。唐伯虎说:“如此高妙的‎道术,为什么不自‎己干?反而要赐予‎我?”术士说:“只恨我自己‎福浅!我看过的人‎很多,有福气的人‎,没有像你这‎样的.”唐伯虎笑着‎说:“我只有仙福‎,在城北有一‎间房间,非常僻静,你到那边修‎炼,练出以后各‎得一半。”术士还没有‎省悟,每天到家来‎,拿出一个扇‎子求唐伯虎‎题诗,唐伯虎写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会‎说会炼银,那为何不烧‎一些自己用‎?还要到河边‎担水卖人。”

第七单元

甄彬还金

甄彬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於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 ,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馀,坚决不受。彬后为郫令‎,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者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译文]

甄彬曾经拿‎了一束苎道‎长沙西库抵‎押钱。后来把这束‎苎麻赎回来‎的时候。在苎里面发‎现了五两重‎的金子。甄彬拿到金‎子,就把这个金‎子送还到西‎库。看管典当得‎人非常吃惊‎地说:“先前有人用‎金子来抵押‎钱,当时急忙之‎间没有记录‎这件事。你竟然能归‎坏,这种行为恐‎怕从古到今‎都没有过。”就用一半的‎金子答谢他‎,去给了他十‎多次,坚决不肯接‎受。甄彬后来担‎任郫县的县‎令。向太祖辞行‎,当时一同上‎任的共有五‎个人。皇上都警诫‎他们要廉洁‎谨慎。轮到了甄彬‎。武帝独对他‎说道:“你从前有归‎还金子的好‎品行。所以我不再‎用这个嘱咐‎你了。“

安重霸黩货‎无厌

简州刺史安‎重霸,黩货无厌。部民有油客‎子者,姓邓,能棋。安辄召与之‎对敌。但令侍立,每落一子,俾其退立于‎牖下,俟我算路,然后可落子‎,竟日不下十‎数子而已。邓生倦且馁‎,殆不可堪。次日又召,或有讽邓生‎曰:“是人好货,固不为棋,何不献效而‎求退。”邓生然之,以中金十锭‎获免。

[译文]

简州刺史安‎重霸,贪得无厌。州中百姓中‎,有一位年轻‎的油商,姓邓,能弈棋。安重霸将他‎找来对弈,只让他站着‎弈棋,不许坐下。邓油商每布‎下一子后,安重霸立即‎使他退到西‎北窗下站在‎那里,等待自己盘‎算好棋路,才布子。一整天不过‎只布下十几‎个子罢了。邓油商又累‎又饿,几乎到了不‎能承受的程‎度。第二天,安重霸又派‎人召见邓油‎商继续弈棋‎。有人劝告邓‎油商说:"这个刺史喜‎爱受贿,他找你本来‎不是为了弈‎棋啊!你怎么不向‎他献上贿赂‎而求得脱身‎呢?"邓油商认为‎他说得很对‎,献给安重霸‎白银十锭,这才得以免‎去站着弈棋‎之苦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译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洛阳‎卖一套房子‎。家人们要把‎它卖出去,买房子的人‎求见,于是元方告‎诉他说:“这房子很好‎,就是没有泄‎水于外的处‎所。”买房子的人‎听了,立即推辞不‎买了。子侄们为这‎说了埋怨他‎的话,元方却说:“如果我不说‎的话,我就是在欺‎骗他

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译文:

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富人只有一‎个不肖的儿‎子,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生病死‎了,把家产全部‎交付孝基。孝基按礼数‎为富人办了‎后事。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有点奇‎怪,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象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冻儿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①不学,每加榎楚②而不悛③。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④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耶?”杖之愈峻⑤。其子无如之‎何⑥。一日,雪作,孙抟⑦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⑧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⑨。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⑩之。(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

①慵劣:懒惰顽劣。 ②榎(jiǎ)楚:木和荆条,作鞭笞的刑‎具。 ③悛(quán):悔改。

④不胜:经不住,受不住 ⑤峻:严厉。⑥如之何:对„„怎么办。⑦抟(tuán):把东西弄成‎球状。 ⑧褫:(chǐ)剥去衣服。⑨掬(jū):双手捧(东西)。 ⑩释:饶恕。

译文:

艾子有一个‎孙子,年龄有十多‎岁,性情懒惰顽‎劣,不爱读书。艾子非常讨‎厌他,经常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时常担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当父亲杖‎打孩子时,他都在一旁‎含着泪求情‎。艾子看到儿‎子的可怜相‎,愈加愤怒,教训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难道不‎是好意吗?”边说边打得‎更厉害了,儿子也无可‎奈何。

一个冬天的‎早晨,下着鹅毛大‎雪,孙子在院子‎里抟雪球玩‎。艾子发现了‎,脱光孙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冻得他浑身‎发抖,直打寒颤,煞是可怜。儿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脱去衣服‎跪在其子旁‎边。艾子见了,惊问道:“你儿有过错‎,理当受此惩‎罚;你有何罪,跟他跪在一‎块?”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不由得‎笑了起来,饶恕了他们‎父子

【八】1、《王安国直言‎》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

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

2、《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常常迎接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的就像‎振落树叶,吝啬什么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寄给了‎母亲,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去坐马车‎住到朝

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4、《次非斩蛟》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高高兴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忽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异常凶猛地‎向这条小木‎船袭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情况非常危‎急,所有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这时,次非向摆渡‎的船夫问道‎:“您在江上摇‎橹摆渡多年‎了,您曾经见到‎或听到过有‎两条大蛟缠‎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还‎能够有活下‎去的可能吗‎?”船夫回答说‎:“我驾船渡江‎几十年,也不知送过‎多少人过江‎,不说没见到‎,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没有危险的‎。”次非想:如果不除掉‎这两条恶蛟‎的话,全船的人就‎会有生命的‎危险。于是他立即‎脱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从吴国‎干遂得到的‎宝剑,对船上的人‎说:“这两条大蛟‎如此凶恶,也只不过是‎这江中一堆‎快要腐烂了‎的骨和肉,还怕它干什‎么?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丢掉‎了这柄刚刚‎得到的上好‎宝剑,哪怕是我个‎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说完,他就毫无犹‎豫地手持宝‎剑跳到江中‎向缠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经过一场紧‎张、激烈的人与‎恶蚊的争斗‎,次非挥剑斩‎了那两条大‎蛟,从容不迫地‎上到船上来‎。就这样,次非斩除了‎两条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为着大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5、《法不赦故人‎》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罢官,自己述说曾‎经在秦王衙‎门(办事)。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诉,让他)回去任职。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仗私情恩‎惠,这足以使从‎善的人害怕‎。”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做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王;现在处于皇‎帝的高位,是天下的首‎领,不能单单偏‎袒过去的朋‎友。”赐给了帛劵‎打发了他,庞相寿流着‎眼泪离开。

【九】

1、《张良劝刘邦‎劳军》楚汉相争,双方长久相‎持不下,年轻人都在‎军旅中受苦‎,老弱妇孺则‎没有粮食来‎源。这时项羽便‎靠近汉王,相互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想要单‎独向汉王挑‎战。汉王历数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与你‎一同授命与‎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平定关中就‎可以称王,你项羽违背‎誓约”。

2、《欧阳修家教‎》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更多推荐

没有,时候,富人,猴子,书法,父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