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地 

板 一家之言 

骨鲠在喉怎自消 

——

强化木地板基材涨价启示录 

口李东声 

2006年国庆节前后.因木材和化 弈的现存格局。 

工原料甲醇、甲醛涨价,中纤板价格 

木材资源日趋紧张,对于地板制造 

随之上涨,直接引发了国内诸多地板 

企业将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据悉,国 

生产企业的强化地板价格上涨,8毫米 

内某知名人造板企业已陷人停产状态。 

板涨幅为4 6元/m ,1 2毫米有的厂家 具有基材(中纤板)生产能力的制 

涨幅达到8元/m 。在笔者的记忆中, 

造企业,由于握有资源优势,在原材料 

基材涨价 起地板成品价格上涨,从 

供应趋紧、价格上涨的竞争背景下,具 

90年代末至现在似乎还是首次出现。 

备行业竞争的主动权。就行业现状而 

基材一涨,按理市场零售价应上 

言,国内拥有速生林资源的地板企业为 

涨,但奇怪的是,行业并未出现市场 数甚少。资料显示,圣象地板采用农 

零售价集体上涨的情况,反倒是降声 

户+工厂模式,每年投人3亿元,用于 

片,尤其在西南地区,一些国内知 

1 50万亩速生林建设,1 0年内扩大到 

名品牌国庆节前夕,先后推出了精心 

700万亩,从而有效解决原材料自我储 

设计的大规模促销。拿出相当数量的 

备的问题。 

合格品以极其惊人的低价,每平米十 反观目前其它地板生产企业,总量 

几元钱,在若干促销规定的条件下, 

和规模都在高速发展,现有年销量在 

与正常价格的产品搭配销售(细算下 

300万一500万平米的企业已比比皆 

来,每平米地板的价格,也低于平均 

是。对纤维板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有 

正常的售价.以致于出消费者排队购 

的地板生产企业甚至宣称,其产能在近 

买的热闹场面)。 

二、三年内要达到几千万平米,而国内 

边是基材价格上涨,另 边却 少数拥有速生林资源优势的企业,本身 

是零售价下跌,人们不禁要问: 涨 

的地板产量至少也在几百万及至上千万 

跌之间,地板商到底变了怎样的戏 平方米,比如圣象地板、大亚、巨宁、 

法,把涨价必然带来的成本上升因素 永宁兰豹等。 

消化了个干干净净,真的是大家都亏 

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会表现在对 

着本钱来赚吆喝吗・强化地板成本与 

资源的争夺上。基材作为强化地板不可 

零售价之间,真的有挤不干的水分吗, 

或缺的原材料,其供求关系一旦发生逆 

其实,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 

转,势必对于非材板一体化的地板生产 

产成本的上升,这是无庸置疑的。在 

企业的竞争地位产生深刻影响。不难判 

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地板行业中,势必 

断,能够生产基材,有足够原材料自我 

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肯定会反 

储备的制造企业, 是可以确保自身的 

映在市场零售价格的波动上。目前, 

原材料供应,满足生产需求,同时不排 

家装板材如木工板、密度板、胶合板 除因竞争的需要,采用价格武器或限量 

和木条零售价平均涨幅在10%以上。更 

供应的策略,抑制主要竞争对手的扩 

重要的是,基材涨价必然引发原材料 

张,从而提高整体竞争的门槛,从般 

供应商——生产企业——总代理—— 可复制的竞争层面,升级为人无我有的 

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利益震荡, 

“资源战 ,实现本企业的领先优势。 

深刻改变着地板行业生态链上多方搏 

作为不具备资源优势的地板制造企 

维普资讯

家之言 

地 

板 

业,不论是限量生产,抑或接受高价,甚至另寻出路,其 

任何种选择,只能是被动和无奈之举。 

想要逾越材板一体化,同时拥有原材料自我储备和强 

大制造能力两个门槛,绝非时下上千家木地板企业中的多 

数所能企及的。在原材料涨价的今天,思考“非正常涨价” 

的可能及其对策,具有未雨绸缪的意义。 

其二、涨价对地板销售企业(总代理)的影响。地板 

制造企业被迫向通道成员转移涨价的成本压力,使得总代 

理的进货成本夜间高出了4—8元/Il l,其反应可想而知。 

当然,在厂家与总代理之间,厂家处在强势地位,总代理 

的溢价能力是有限的。毕竟,厂家涨价并非空穴来风,是 

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总代理们虽不满,抱怨,抗议,但 

也无可奈何,除非下决心忍疼断臂不玩了。但是,若干年 

来苦心经营构建的分销网络,已经有 年l0万、20万乃至 

更多的销量,扣除涨价因素,不至于无利可图,似乎一下 

子难以割舍。 

不过,最令总代理们担心的是:厂家的涨价绝非就此 

打住,有可能再次发生,自已没有拒绝接受涨价的话语权, 

该如何去应对呢々如果水涨船高,顺势将涨价压力下移分 

销商(专卖店),面对众多的经销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即使调价强行压下去,网络的震动不可避免,其后果 是 

网络易帜,二是销量下滑,最终使总代理“以量取利”的 

优势逐渐丧失,其困境可想而知。 

站在网络末端的经销商角度,无疑是涨价的受害最深 

者。由于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已有的订单要么挤出资金提 

赁,以求减少损失.要么被迫接受涨价,少赚一些。把价 

格提起来吧,又担心丧失本来就有限的顾客。在零售终端 

决定个订单的成交,往往就是每平米几块钱,乃至两 

元钱的区别。涨价之前,还有几元钱让利空间,涨价后一 

下子没有了,而其它牌子的地板,不但没涨,反而促销让 

利活动此起彼伏,经营压力骤然加剧。二三级市场的容量, 

本来就相对有限,现在涨价,卖吧赚不了几个钱,不卖 

吧,店面费用是分钱都不能少的。不仅没利润,销量考 

核也要受影响,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下去了。 

反观消费者,只要地板零售商不“集体涨价”,他们处 

在极其有利的地位,他们会更加小心地捂紧自己的口袋, 

在众多的品牌中千挑万选,在时下厂家们拿出的令人眼花 

缭乱、目不暇接的经销活动中,去谋取最大性价比的产品。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基材涨价”,给地板行业生态链 

形成的冲击,有以下几点警示: 

具备了资源优势的生产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无疑 

占有制控权,既能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和成本的相对稳 

定,又有条件利用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在适当的机会参与 

“资源争夺战 ,在行业竞争中处主动地位。 

二、单一的地板生产企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必 

须思考整体发展战略中“供应链“的整台问题。如何才能 

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是从战略上往前向 

体化靠拢呢,还是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企业的 

总体规模,应当如何加以有效控制,特别是产能、产量的 

增长幅度,如何适应原材料的足量、经济供应的条件。如 

何从管理上、工艺上、规模上进一步挖潜革新,增强价格 

上涨因素的消化力。如何与下游的通路成员形成共同的价 

格风险意识和分摊风险的共识等。 

三、总代理阵营将会出现分化 品牌代理的标准不会 

仅仅再是“中国名牌“、 “中国驰名商标“或“国家免检“ 

标准,势必会朝着那些拥有资源优势的制造企业靠拢,以 

求得自身利益的稳定。由于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总代理 

之间代理优质品牌的资格争夺战必然加剧。 

四、处在分销渠道末端的专卖店更换品牌的频度会更 

大,出现大面积的网络洗牌的局面,厂家不仅要花大力去 

争夺优质的经销商,同时,将以数倍的力气去维护已建的 

网络。 

(本文作者为重庆强化地板营销・策划资深人士) 


更多推荐

地板,涨价,企业,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