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发(作者:装饰材料大全包括哪些材料)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附详细答案解析【共三套】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B.《行路难》——李白——唐
C.《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
D.《红楼梦》——曹雪芹——明
2.“一玉口中国”是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设计的字谜,下列字谜中不属于此类的一
项是( )
A. 画中芳草入眼来。(打一字) 谜底:瞄
B. 双双结伴去异乡。(打一字) 谜底:缀
C. 茅屋.(打一字)谜底:芦
D.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3.下列关于笔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及”的第一画是撇 B. “义”的第一画是点
C.“万”的第二画是撇 D. “出”的第三画是竖
4.小明家春节在门口贴了一上联,请你为他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福临宝地千秋盛
A. 新春财到鸿运旺 B. 佳节吉祥日月新。
C. 一帆风顺万年长 D. 财进家门万事兴
4. 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料绿……
B.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C.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 “你带伞了吗?”妈妈问:“天气预报说,中午会下雨的。”
5.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A. 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
B. 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
C. 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
D. 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6.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A. 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
B. 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
C. 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
D. 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二、填空题(共22分)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勋章 蹒跚 怪癖
刊载 踱步 星宿
8.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bèi 呜 yè dī岸 huàn散
jiāo贵 nèn绿
9.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
②江苏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
③除此以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
化的意识。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10.古诗词填空
(1)
,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 ,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3)黄师塔前江水东,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4)荷尽已无擎雨盖, 。《赠刘景文》(苏轼)
(5)不解藏踪迹, 。《池上》(白居易)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画√和×)
11. 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猝不及防。( )
12. 责任编辑说:”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书的其它环节,就望尘莫及了。”( )
13. 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却熟视无睹,不去研究它的规律。( )
14. 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男足出线,今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 )
15.请根据图片判断下面是哪一个节日,从图片中你能看出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最
少写出两个)
。
[阅读与写作](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窗牵牛花
①十五岁的她,倔强,叛逆,经常逃学去网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
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她依然如故。
②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出去爬山玩,偏找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泉。所幸并无
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须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
③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
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浸过无边无际
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
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④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只嚷嚷着难受,她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
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自己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
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⑤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①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
里搬回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
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⑥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都以为是棵草。随着
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
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
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牵牛花的茎蔓
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
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这
么多快乐和幸福。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⑦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
没有?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
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
盎然。
⑧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
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
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这么高了。
⑨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就跟着柔
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她
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⑩牵牛花开的时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
然开放的牵牛花。
⑪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着问:”怎么都是牵
牛花啊?”她答道:”喜欢啊!”
⑫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⑬”我特意种上的。”母亲淡淡地说。
⑭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缠绕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有删改)
[注]①君子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子宽带形,花漏斗状,红黄色。喜湿
润,过度浇水易致病。
16.
文中的牵牛花,一路伴随着”她”的成长。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A摔伤住院时
b回校读书时
c长大独立后
d得知真相后
17.
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牵”的理解。
答:
18.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章的第四段。
答:
①
牵牛花和她一起绽放
②
③
四、写作表达(20分)
19.
你能用上下面几个词,写一个生动的画面吗?
银杏树希望跳跃坚持
要求:(1)至少用上两种描写方法;(2)至少用上两种修辞;(3)200字左右
500字
详细答案解析
[基础与运用](共4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
——
鲁迅
——
现代
B. 《行路难》
——
李白
——
唐
C.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宋
D. 《红楼梦》
——
曹雪芹
——
明
[
答案
]D
[
解析
]
[
分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
A《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
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后记》12部分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
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B《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三首七言古诗。
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
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
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C《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
这首赞美西湖美景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
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
西湖的恰当评语。
D《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
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
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
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
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2.
“一玉口中国”是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设计的字谜,下列字谜中不属于此
类的一项是( )
A. 画中芳草入眼来。(打一字) 谜底:瞄
B. 双双结伴去异乡。(打一字) 谜底:缀
C. 茅屋。(打一字)谜底:芦
D.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打一字), 谜底:日
[
答案
]D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汉字间架结构。
D项中关于”日”的字形只有一个字的描述-方,其中不包含任何关于间架结构的
信息。其他三个选项的谜面都是从文字的笔画构成入手的。
3.
下列关于笔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及”的第一画是撇
B.
“义”的第一画是点
C.
“万”的第二画是撇
D.
“出”的第三画是竖
[
答案
]C
[
解析
]
[
分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笔顺的书写规则。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
(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
(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A”及”的笔顺:撇,横折折撇,捺。所以第一笔是撇。
B”义”的笔顺:笔顺:点,撇,捺。所以第一笔是点。
C”万”的笔顺:横,横折钩,撇。所以第二笔是横折钩。
D”出”的笔顺:竖折/竖弯,竖,竖,竖折/竖弯,竖。所以第三笔是竖。
4.
小明家春节在门口贴了一上联,请你为他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福临宝地千秋盛
A. 新春财到鸿运旺B. 佳节吉祥日月新。C. 一帆风顺万年长D. 财进家门万事兴
[
答案
]D
[
解析
]
[
分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联的积累。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为楹联或对
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
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一般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音,而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音。
上联:福临宝地千秋盛,下联:财进家门万事兴。句中”福”与”财”对应,”临”
是动词,与”进”对应,”宝地”与”家门”对应;”千秋”表示时间长度与”万
事”对应;”盛”与”兴”对应。
5.
下列句子中,冒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料绿……
B.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
痒。
D. “你带伞了吗?”妈妈问:“天气预报说,中午会下雨的。”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
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不需要冒号,应用逗号。故D项错误。
6.
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歇”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
是( )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
A. 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
B. 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
C. 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
D. 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
答案
]A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语言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
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都要
做到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主要题型有:语句
衔接、语句排序。
题干中的句子是一个过渡句,与上句中的”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下句的”
当我们稍作停歇”相衔接,因此应放在A处。另外A处之后的几个句子是顺承下来
的,所以不能放在其它几处。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共22分)
7.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勋章蹒跚怪癖
刊载踱步星宿
[
答案
]
①
.
xūn
②
.
p
á
n
③
.
pǐ
④
.
z
ǎ
i
⑤
.
duó
⑥
.
xiù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先审题,再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认真读一读加
点字词,读准字词,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平舌
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严格要求自己读准字音。
8.
根据拼音写汉字
狼
bèi
呜
yèdī
岸
hu
à
n
散
ji
ā
o
贵
nèn
绿
[
答案
]
①
.
狈②
.
咽③
.
堤④
.
涣⑤
.
娇⑥
.
嫩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
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尤其注意”
堤”、”涣”、”嫩”的书写,不要写错字
。
9.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今年全国将有
10
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②江
苏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
8
市
20
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③除此以外,江苏
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
答案
]
①
.
②
②
.
将”开办”改成”开设”
③
.
④
④
.
在”有利于”后加”培养”或”增
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
10.
古诗词填空
(1) ,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 ,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3)黄师塔前江水东,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4)荷尽已无擎雨盖, 。《赠刘景文》(苏轼)
(5)不解藏踪迹, 。《池上》(白居易)
[
答案
]
①
.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
.
儿童急走追黄蝶③
.
春光懒困倚微风④
.
菊残犹有傲霜枝
⑤
.
浮萍一道开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1、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
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
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
分适宜。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
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
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
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
了。
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
五》。全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
红?译文: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
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4、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全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
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
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
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5、出自唐代白居易《池上》。全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
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
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画√和×)
11. 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猝不及防。( )
12. 责任编辑说:”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书的其它环节,就望尘莫及
了。”( )
13. 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却熟视无睹,不去研究它的规律。
( )
14. 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男足出线,今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 )
[
答案
]11.
√
12.
×
13.
√
14.
×
[
解析
]
[
分析
]
[11
题详解
]
此题考查成语的辨析与使用。做题时注意成语的意义,感情色彩,适用对象和上下
文语境即可。
运用正确。猝不及防
:
猝
:
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12
题详解
]
运用
错误。望尘莫及:及,赶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追赶
不上,比喻远远落后。用于此处不当。“望尘莫及”改为”爱莫能助”或”力不从
心”。
[13
题详解
]
运用正
确。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 看惯了就像没看见
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4
题详解
]
运用错误。
多事之秋: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应改
为”喜事连连”。
15.
请根据图片判断下面是哪一个节日,从图片中你能看出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
(最少写出两个)
[
答案
]
祭祀祖先;郊外踏青、放风筝。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根据图片可知这是清明节。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古时也叫三月节,至今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来是祭祀祖先的节日,如今除了祭祀逝去的亲人,还有
祭扫烈士坟墓、悼念先烈。又因清明时分,天气转晴,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到
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
[阅读与写作](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窗牵牛花
①十五岁的她,倔强,叛逆,经常逃学去网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
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她依然如故。
②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出去爬山玩,偏找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泉。所幸并
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须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
动。
③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
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浸过无边
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
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④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只嚷嚷着难受,她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
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自己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
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⑤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①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
外婆家里搬回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
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⑥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都以为是棵草。随
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
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
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牵牛
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
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
来,她曾经拥有这么多快乐和幸福。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
闹。
⑦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
高了没有?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
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
缠绕得绿意盎然。
⑧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
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
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这么高了。
⑨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就跟着
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
待。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
的阳光。
⑩牵牛花开的时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
然开放的牵牛花。
⑪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着问:”怎么都是牵
牛花啊?”她答道:”喜欢啊!”
⑫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⑬”我特意种上的。”母亲淡淡地说。
⑭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缠绕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有删改)
[注]①君子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子宽带形,花漏斗状,红黄色。喜湿
润,过度浇水易致病。
16. 文中的牵牛花,一路伴随着”她”的成长。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A摔伤住院时
b回校读书时
c长大独立后
d得知真相后
17. 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牵”的理解。
答:
18.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章的第四段。
①
牵牛花和她一起绽放
②
③
答:
[
答案
]16.
①
.
母亲种植牵牛花,给她希望,让她快乐;
②
.
种植牵牛花,喜欢牵牛花;
③
.
怀念母亲为她种植的牵牛花;
17.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牵牛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她”完全被牵牛花所吸引,
所陶醉,抒发了”她”对牵牛花的喜爱、迷恋之情。
18.
第四段语句短小,语言直白通俗易懂,画面形象具体,”母亲日夜守着她,像
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母亲照料她”比作”照料婴儿”,
突出母亲对”她”的贴心与呵护。
[
解析
]
[16
题详解
]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完成时,应抓住表格中已
知的内容进行回答。”回校读书”这一情节出现在第⑩段。照此可以推断出其他内
容出现的相应段落,然后根据这些段落进行概括。
17
题详解
]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和把握。牵牛花是植物,不会真正地牵”她”的目光。
这里一方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牵牛花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牵牛
花对”她”的吸引力。
[18
题详解
]
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赏析。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动词的运用、语句的形式、环
境描写、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第四段中,从”像”可知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把”母亲照料她”比作”照料婴儿”,突出母亲对”她”的贴心与呵护。
四、写作表达(20分)
19.
你能用上下面几个词,写一个生动的画面吗?
银杏树希望跳跃坚持
要求:(1)至少用上两种描写方法;(2)至少用上两种修辞;(3)200字左右
[
答案
]
春天到了,我家门前的一棵老银杏树焕发出了新生的力量,象征着跳跃、升
腾的希望,那郁郁葱葱的嫩黄小银杏叶,正在张开贪吃的小嘴,坚持吮吸着大自然
馈赠的琼浆。一阵风吹过,小银杏叶又像一道道波浪,不断地翻滚着,彷如娴熟小
舞蹈家,正在翩翩起舞,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伏;时而
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
秋天来了,那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如同是给大地铺了一层松软的地毯,
把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树叶在空中盘旋,时而飞上天,时而落下地,好像在和大
家捉迷藏。又好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那叶,是一个个捉迷藏的孩子;那果,是一
位位套着黄色大衣的姑娘。你瞧!一阵秋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
来,宛如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
[
解析
]
[
详解
]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情景写话的能力。要求根据给出的词语写一个生动的画
面,完成时要结合题目要求,用上所给的四个词语,运用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注
意符合情景,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
春天到了,我家门前的一棵老银杏树焕发出了新生的力量,象征着跳
跃、升腾的希望,那郁郁葱葱的嫩黄小银杏叶,正在张开贪吃的小嘴,坚持吮吸着
大自然馈赠的琼浆。一阵风吹过,小银杏叶又像一道道波浪,不断地翻滚着,彷如
娴熟小舞蹈家,正在翩翩起舞,那舞姿是绝妙的,披风的柔条时散时聚,时起时
伏
;
时而欲贯空飞去,时而又缠绵柔顺
;
时而翩然若惊鸿,时而却静雅似闲鹤。秋天
来了,那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如同是给大地铺了一层松软的地毯,把
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树叶在空中盘旋,时而飞上天,时而落下地,好像在和大家
捉迷藏。又好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
那叶,是一个个捉迷藏的孩子
;
那果,是一位
位套着黄色大衣的姑娘。你瞧
!
一阵秋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
来,宛如无数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
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附详细答案解析【部编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0分)
一.下列选项中不是词牌名的是( ).
A 满江红 B 天净沙
C 西江月 D 水调歌头
二. 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
A 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 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 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 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
三. 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注意”叫 留意;
“任凭自己”叫( )意;
“沾沾自喜”叫( )意;
“任意妄为”叫( )意;
“心情爽快”叫( )意;
“心术不正”叫( )意.
四. 下面是《成语词典》中对“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的注释,阅读后完成
练习.
舍本逐末:舍,舍弃;本,树根,指根本;逐,追求;末,枝节、末梢、次要
的.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而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
而在枝节上用工夫.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故有问,舍本而向末者耶?”
⑴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_
⑵ 作文只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那就是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圈出下面词语中写错的汉字,并改在括号中.
除恶勿尽( ); 柬往知来( );
悔人不倦( ); 迫不急待( )
六. 按要求完成各题.
⑴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夹竹桃[无不]奉
陪.(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秋姑娘迈着悠闲的步伐来了,她携着金色的小花篮,把累累的硕果撒向大
地.(仿照例句的样式接着往下写)
冬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亮燃了,来暧和暖和自己的小手
吗?(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凡卡
接着写道.(改为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描写春天的成语:( )( )
描写夏天的成语:( )( )
七. 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中秋 B 重阳
C 端午 D 除夕
八. 病段修改.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賦予人们最美
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
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
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
伦的山水诗.【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
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文段中[]的句子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面的哪句诗不是大诗人李白写的?( )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 古诗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记得.
⑴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⑵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__________________也.(王充《论衡 量知篇》)
⑶____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⑷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分)
十一.阅读理解.
不寻常的音乐会
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
地打量着伦敦儿童医院病房里的7个孩子.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
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酷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的
耳朵做了一个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将完全消失.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
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时,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充满双眼.
小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乐.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
比.“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当柯尔比看见孩子们的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
你们!”柯尔比请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老师玛丽,玛丽感动地说我去,我
去!”在玛丽老师热心的指导下,这6个孩子每天都练习唱歌.当然,伊丽莎
白并不知道.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这6
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浚有一个具有出色的
音乐天赋.
这个秘密保守得十分成功.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着一辆手
推车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惊讶了,苍白漂亮的面庞变得绯红.她身体前
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伊丽莎白
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
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
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
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浓农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
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
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可是
谁能想到,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的是这些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呀,他们在忍受
着多么大的病痛啊!
现在,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已在地下安睡长眠,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
静默多年,但伊丽莎白的记忆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伙伴的声音.这是
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
最美的声音.
⑴“不治之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最后一节中与这个词相呼应的词
语是______________.
⑵“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一句中的“这个秘密”具体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⑶“这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说这种声音是“最美的”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短文为什么用“不寻常的音乐会”作题目?请写出两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⑸请简要写出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理解.
动物的葬礼
①在动物中,很多种类都会对死亡的同类表现出一种“恻隐之心”或
“悼念之情”,并具各种各样的“葬礼”.
②生活在我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的“葬礼”极为隆重.当一头象
不幸遇难或染疾死亡后,象群便会结队而行,在首领的带领下将死者运送到
山林深处.雄兽们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挖掘墓穴,将死者放入后,大家
一起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者投去,很快将其掩埋.然后,首领带着大家一
起用脚踩土,将墓穴踩得严严实实.最后,首领发出一声号叫,大家便绕着
“墓穴”慢慢行走,以示哀悼.
③栖息在澳大利亚草原上的一种野山羊见到同类的尸骸便会伤心不巳,
它们愤怒地用头、角猛撞树干,使之发出阵阵轰响,颇似人类“鸣枪致哀”
的场面.生活在炎热非洲的一种獾,常常采取“水葬”的方式处理死者.一旦
有同伴死去,群体就立即聚拢过来,小心翼翼地将同伴的尸体拖入江中,伴
随着滚滚的江水,仰头呜咽不已,表示哀悼.
④猕猴的情感更为深沉.老者断气以后,后代们就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
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者的尾巴留在外边,然后静悄悄地观察动
静.如果吹来一阵风,把死猴的尾巴吹动,就兴奋地把死者再挖出来,百般
抚摸,以为能够复活.只有见到死者毫无反应之后,才绝望地重新将其掩埋.
⑤在鸟类中,鹤类是极富情感的种类.生活在北美洲沼泽地带的美洲鹤,
如果发现死亡的同类,便会久久地在其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由首领带
着群体飞落地面,默默地绕着尸体转圈,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生活
在亚洲北部的灰鹤则停立在尸体前面,发出凄楚的叫声,眼中似乎泪光闪闪,
垂首泣涕,似乎在召开庄严肃穆的“追悼会”.
⑥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体态娇小的文鸟,【它们
的葬礼也许是动物世界最为文明的一种】.它们用嘴叼来绿叶、浆果和五颜
六色的花瓣,撒在同类的尸体上,以示悼念.同样栖息在南美洲的一种秃鹫,
则选择了“崖葬”的方式.当同伴死后,大家就将尸体撕成碎片,然后用利
爪将这些碎片送到高山崖洞之中.放好之后,在崖洞的上空不停地盘旋,以
默念死者“归天”的亡灵.
⑦乌鸦的“葬礼”是大家在山坡上排成弧形,死者躺在中间.群体中的首
领站在一旁发出“啊,啊”的叫声,好像在致“掉词”.然后有两只乌鸦飞
过去,把死者衔起来送到附近的池塘里,最后大家由首领带队,集体飞向池
塘的上空,一边盘旋,一边哀鸣,数圈之后,才向“遗体”告别,各自散去.
⑴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说明了动物葬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第④自然段的内容,具体谈谈动物的葬礼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什么上文【】句中的“也许”和“最”两个词不能够去掉?请结合说明
文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写作(20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六年来,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相处
中,你一定经历过不少的快乐,感受到不少幸福,当然也会有成长的烦恼.
请你 自拟题目,写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最难忘的成长故事.
要求:⑴将经历的过程写具体,把当时的体验写清楚,中心突出.⑵语句通
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 B
2. D
3. 随意 得意 肆意 惬意 歹意
4. ⑴《战国策?齐策》
⑵原比喻做事不从根本着眼,而在枝节上用工夫.句中指写作文不能注重
“内容”这一关键因素,却在“追求形式”这一次要环节上下工夫.
⑶如果我们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只在包装上下功夫,那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5. 勿(务);柬(鉴);悔(诲);急(及)
6. (1)小明每次考试,成绩无不名列前茅.
(2)迈着寒冷的步伐来了,她携着银色的 小花篮,把美丽洁白的雪花撒向
大地.
(3)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亮点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
的小手.
(4)“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
带我离开这儿.”
(5)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娇阳似火 骄阳似火
7. A
8. (1)“音乐”后面的句号变为分号.
(2)而有的人,面对大自鉍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这
样的人是无法领略 大自然的情趣的.
9. C
10. 但悲不见九州同;骨象玉石切磋琢磨;随风潜入夜;一片冰心在玉壶;
11. ⑴这个疾病无法医治;安睡长眠
⑵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的生日音乐会.
⑶这声音是伙伴们用心为她唱的.
⑷ ①伙伴们为了让伊丽莎白快乐而用心唱的.
②伊丽莎白虽然听力十分微弱,但她能感受到伙伴们对她的关心.
⑸用心对待别人,即使别人听不到,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感觉到.
12. ⑴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动物葬礼的特点是:对死亡如同类表现出
一种“恻隐之心”或 “悼念之情”,“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
⑵动物也有感情,人类应珍爱、尊重动物,和动物和平相处.
⑶“也许”科学地说明了文鸟的葬礼是“动物世界最为文明的”这一说法
并不绝对,“最”科学地说明了文鸟葬礼的文明程度之髙;这两个词使说明
更准确、严密.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真题测试卷附详细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
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2.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
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
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3.与“这张邮票真好看”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
A.这张邮票难道好看吗?
B.这张邮票不可能不好看。
C.这张邮票难道不好看吗?
D.谁也不能否认这张邮票真好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4.(18分)理解与训练。
1.《一本男孩必读的书》作者是。这本书属于历险小说。 我喜欢用( )
等成语赞美主人公鲁滨逊。因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 )等男孩健康成长
必须具有的能力。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腰间,肩上,背
上,挂,头顶撑羊皮伞……
2.《牛郎织女》一文塑造了( )的牛郎,与( )的织女 (填成语)。
3.《姥姥的剪纸》一文主要写姥姥的剪纸技艺 ,围绕“” 和老牛兔子的剪纸
展开了“我”与姥姥间动情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之情。
4.《青海高原一株柳》中“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
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是写,也在写,这句话给我
们的启示是: 。
5.“碧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春天”这首诗中“”字最为传
神,把秋天写活了,把风景写动了。请你再举一课内外学到的句子或诗句,
如中的“”字或词最值得品味,因为 。
三、语言表达。(16分)
5.(8分)提炼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连标点不得超过30个字)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篇幅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是以
前任何游记无法比的,这本书摹景抒情也有独到之处。《徐霞客游记》又有
很高的科学价值,作者以实地考察所得,纠正了古代地理书籍的一些谬误,
并有许多新发现。
6.(8分)仿写。 幸福,就是帮妈妈做家务,让她不再那么劳累;
幸福, 就是, 。
幸福, 就是, 。
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30分)
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
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
中。
②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
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
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占
70%。
③上海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④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2%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新规定
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7.从材料中精炼出一句主要信息。
8.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rèn zhēn xiě zì,yǎng chéng liáng hǎo de shū xiě xí guàn。
9.仿照例句,抒发你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啊,中国汉字,你真有趣:你像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精灵在纸上玩笑嬉戏;
啊,中国汉字,你真秀美;你像一朵朵神秘的黑玫瑰在行间竞相争放;
啊,中国汉字,你真 :你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夜明珠在史上熠熠生辉。
10.你的朋友艾书豪在成都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面对朋友,
你会这样对他说: 。
五、书面表达。(30分)
题目:真让我着迷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岁的你同样拥有
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
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
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
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文章,并
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参考答案
1
.
B
【详解】
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
衔接的句子。
2
.
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这道题考查了学生辨别句子含义的能力。作答前必须熟悉反问句、双重否
定句的句式特点。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
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
述句语气更强。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
达肯定的语意。BD两项用双重否定句表达了“这张邮票好看”的意思,C项变为陈述
句是“这张邮票好看”,均与例句意思一致。A项则表达了相反的意思,“这张邮票不
好看”,所以选A。
4
.
杨红樱聪明机智、勇敢顽强敢于探索、积极发明、善于创造羊皮短衣短裤别一
把小锯,一把斧子挂着弹药袋子背着一个筐子一支鸟枪脚踏实地心灵手巧喜鹊登枝
深切怀念柳树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
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坐春风又绿江南
岸绿“绿”字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
5
.
《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很高的科学价值。
【详解】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
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
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
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
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
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6
.
每天迎着初生的太阳走在上学的路上早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傍晚和他们一起回家
7
.
现代中小学生因为电子产品的诞生而写钢笔字不规范书写潦草;
8
.
认真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9
.
耀眼;
10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1
.
例文:
读书真让我着迷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是营养面包。”书陪伴着
我们成长,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我爱书已经“走火入魔”了。我的房间不够用,连书房也被我占
用了。在书的海洋里,有小说,童话,漫画,作文书等等陪伴着我。
在童话书中,有白雪公主,灰姑娘给我们作伴;在作文书中,让我们领会作文的魅力;在漫画书
中,大脸妹阿衰让我们开心一笑;在小说中,杨红樱阿姨的淘气包马小跳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
的新天地。
我因为读书发生过许多趣事,下面我就来讲一个吧!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只有我自己在家。妈妈走之前还叮嘱我,:“你要把作业写完
哦。”当时我正看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头也没抬就说了声:“知道了。”
那本书可真有趣!讲的是一个小仙女从天上来到人间的故事……就这样不知不觉得到了中午。
妈妈回来了,问我,:“你的作业写完了吗?”“糟糕,我一点还没写呢!”我因为看书看入迷
了,忘记写作业了。怎么办?妈妈一看我这副模样,就知道为什么了。于是问我,:“你是不是又
忘了写作业?”我红着脸低头说:“是。”妈妈开玩笑的说:“那你只好下午补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得到了教训;以后再也不会在学习时间看书了。但,我还是那么喜欢读书。
更多推荐
母亲,生活,死者,下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