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发(作者:一站式装修设计)
建筑工程
紫藤架下的创意工场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生态办公楼改造设计
口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以星海街9号厂房改造为例,探索将旧厂房改造为创意研发空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苏州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将企业文化结合苏州地方特色,将生态、节能、经济性融了入整个
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
项目背景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世界闻名的历史文
化名城——苏州。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苏省
城区东,工业园区星海街9号原美西航空厂区。该厂区位于中新合
作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的南部工业区.随着工业园区'6年的发
展.产业的转型升级,首批进驻区内的工业生产企业逐渐东迁,
原工业区退二进三,调整为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合理、环境优美
的商务服务区。按照使用年限50年计算.区内留下的建筑还有
30—35年的使用期。如果直接拆除重建.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此类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延长建筑的
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建筑设计院之一,迄今已有五十年的历
史.建筑设计作品继承与发扬了苏州建筑传统精华,并使之融合
于时代气息之中,构成了特有的建筑风格。
随着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原处于古城中心的办
公楼受到停车与交通拥挤的严重困扰。公司决定搬迁至苏州市古
使用寿命,融入高效健康人性化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 创造改造项目绿色生态设计的新范例。
Construction
目标
出色的完成一个项目.在前期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明确可
具体实施措施
1、总图与场地景观
原有厂区总图布局是以物流运输方便来组织的,改造时以突
出企业形象特点与人性化生态景观与一体,充分利用了原有东、
南、北的道路.将原有紧临建筑西侧的道路西移.种植高大的落
叶乔木山楝,以达到夏天挡西晒.冬季透日光的效果.沿环路共
设置了两百多个生态停车位。
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对星海街9号改造项目,我们设定了以下的
主要设计目标:
1
2
、
营造能激发设计创意的办公环境。
、
改造后的建筑在保留原有工业厂房主体结构基础上,融合
苏州地方特色与时尚元素。
3、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建筑。
通过以上目标的确定,初步形成了从建筑的形到功能都较为
为使整个环境空间产生协调、美观的艺术效果,东侧沿星海
街主干道景观以喷泉为中心,大气开敞,沿路以园林绿化的方式
具象的项目轮廓。
前期分析与设计策略
苏州的拙政园于1997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
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参与了园
林的设计。直到今天,园内还有文征明当年亲手种植的紫藤.历
经了400多年.依然绿荫满庭.被誉为 苏州三绝”之一。苏州
的百年名校市一中、美国长春藤大学联盟都与藤类植物有一定的
渊源。紫藤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 较耐寒。其变幻而上的藤
径,夏季遮荫蔽日的枝叶为我们在改造过程中提供了灵感(见图
1)。
图1
作为一个设计创意机构.内外部空间的改造要最大化地激发
设计师的创作热情,能够表达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传承历
史 融筑未来”的使命.能更好地满足各专业配合的便利。同
时为了更好地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健康生态的工作环境.在设计
初期 我们对苏州地区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苏州位于北亚热
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
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233天。典型年平均温度约为
15.5。C
,
夏季平均温度约为25.8。C,有利于自然通风。因此,我
们将生态绿色建筑设计建立在以下的设计理念上。
1
、
“自然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
2
、
经济性”:低成本、低资源消耗。
3、 “可推广性”:保护环境.有借鉴价值。
布局,选择易于成活和管理的本地树种,进行乔灌木的复层绿
化,做到月月有花 季季有景。在场地西北侧利用下沉篮球场地
的土方平衡,堆坡种植大型常绿植物.遮挡冬季的西北风。建筑
屋顶上,还种植了藤蔓类植物与生态蔬菜.既增加了建筑的保温
性能,又能为公司提供绿色蔬菜食用,强调色叶乔木与观花观果
植物的应用。选配植物种类时注重土地的透水、透气.强调建筑
层面上的垂直与屋顶绿化,对场地硬化部分进行充分的绿色生态
补偿等,真正实现既有景观效果,又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建筑的
小气候环境(见图2)。
图2
2,建筑空间
建筑结合了苏州的自然条件和既有现状,充分利用原有结
构.并在外部加设绿化外廊、加层、内部开挖内庭院等处理.
使原面积6800平方米、单层高8.4米的工业厂房.成为总面积为
120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创意空间。改造后,一楼为门厅、展
示 餐厅、后勤等空间。主要设计业务用房设置在二楼.使设计
师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在原厂房局部14米高的空间里,还设计
了供员工休闲锻炼的健身房和羽毛球场。
我们在建筑外围设置了大面积的可开启落地玻璃改善建筑的
自然通风条件。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 对建筑的自然通风模
型进行研究,制定了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采用合理的自然通
风措施后,室内自由温度可比非自然通风条件下降1"E:2。c~3。C
平均减少室内极端温度时间570个小时.室内满意小时数增 ̄11720
个小时.减少空调开启时间平均约为16O小时。在建筑物中部.
设置两个“Z”形的开放式庭院。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每个房间
都有各自可开启的窗户.改善了建筑整体自然通风条件.使得原
建筑工程
本闭塞的厂房.拥有了流畅的空气通道(见图3)。
图3
原有建筑外围的实墙也进行了改造,综合运用外墙上的玻璃
窗采光。对原有建筑屋顶的11个天窗也进行了改造.保证设计空
间的照明需要。根据办公楼占地面积大、层数少的特点.办公楼
照明采用了日光照明系统。结合建筑原有采光天窗、落地外窗等
建筑形式,日光照明系统可通过高效的光导管和带有紫外线滤除
功能的透光罩将屋面四周的日光引入室内,建筑内二层的走道、
门厅、大开间办公室 会议室等场所白天利用自然采光,基本不
需要额外的人工照明,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照明用电消耗。长期工
作在日光色温场所能使员工身心愉悦,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设计师在座位上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外部的天气情况 即便天空飘
过一朵.都会在室内形成光线变化(见图4)。
3,外维护结构与生态遮阳系统
建筑的东、南,西 北四个立面,在原有外维护结构基础
上,增加了一圈宽度为2.4米的露天外廊 在二楼形成一圈休息
平台。平台上部为铝合金遮阳隔栅.设计初期紫藤架的构思在此
得到实现。建筑的东西立面还增加了竖向木饰遮阳板。种植的凌
宵、紫藤等攀缘植物可以通过柱子和竖向遮阳,攀爬至顶部的水
平金属隔栅上 形成覆盖形生态遮阳。冬季植物叶子脱落后给室
内带来充足的阳光。阳台外围一圈结合景观,还设置了可移动式
条形种植槽(见图5、图6)。
图5
图6
建筑物墙体外维护采用了自保温的墙体材料.外墙的主色调
为白色。白色涂料有9O%的高反射率.可反射大部分热辐射。
外窗采用了断热铝合金型材和中空隔热玻璃,减少了空调负
荷。西侧外墙增加的绿色攀缘植物也加强了建筑的隔热保温效
果(见图7)。
图7
4 雨水回用与太阳能
给排水改造时根据建筑类型及当地供水状况,生活给水充分
利用城市供水压力,由城市自来水压直接供水 避免再次增压的
供水方式。同时保留了原厂区内的大部分主要给排水管道,并设
置雨水回用系统.利用雨水进行景观灌溉绿化。程雨水回用水采
用分质供水,其中室外绿化浇灌用水采用雨水直接沉淀、澄清后 设计时 通过建筑、设备与室内专业的一系列协调准备工作.
由变频泵直接供给,对于用水水质较高的水景补水、绿化滴灌用
水 洗车用水另在变频泵后过滤供给。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
23%。部分景观绿化灌溉采取喷灌、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建筑生活热水供给全负荷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
使设计一步到位.避免不必要的返工.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吊
顶系统、给排水系统和天花板内部系统等配合调整设计。另外
大部分空间设计为大空间办公.并采用灵活隔断,避免今后重
新调整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所有设计部门办公室均
产生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5O%~40%(太阳能资源
安排在同一楼层,减少各部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流线.提高工
…类地区)。因苏帅【属于太阳能资源一般区,所以选用高效太阳
能集热板产品.设置太阳能预热储热水箱辅助智能即热燃气热水
器。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建筑物内健身淋浴器及餐饮厨房的热水
供应。
5 电气节能系统
原有厂房变电所内的变压器、高低压柜等设备,在改造过程
中得以充分利用。通过合理的规划用电负荷,将原有的变、配电
设备全部保留;通过合理的规划线路走向.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
有的配电电缆。这样既节省了新设备采购的资金.又使将要废弃
的设备得到了重复利用.避免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办公楼装有分项计量远传装置.对建筑内各种耗能环节如空
调、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实现独立按部门计量,其信号
传送至物业管理用房 物业定期记录,通过数据软件化管理做到
能耗可测量.通过分析避免能耗的浪费。
6,暖通空调系统
办公楼中空调能耗约占建筑物全年能耗的50%左右.节约空
调的耗能是本项目设计重点,我们为此重点考虑了以下三点:
(1)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建筑物降温处理,以延长过渡季
节的时间,通过CFD现代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得到我院各主要房间
的空气龄较小.通过自然通风使空调使用时间缩短350/J ̄时,年,节
约了空调能耗。
(2)办公楼内考虑有人员长期停留且滞留时间较长,空调期
间需设排风及新风系统,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回收排风部分的
能量 我们设置了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在进行新风换气的同
时能回收室内排风的温、湿度所包含的能量,可节约空调能耗的
10~15%。为了更进一步节约电能.我们在办公室内设置了Co 浓
度探测器,根据室内的CO:浓度决定新风机组的运行时间。
(3)根据设计院办公的特性,房间数量较多.人员加班频
繁,同时使用率不高.我们设计使用了变制冷剂多联空调系统,
该系统使用灵活.各办公区域温度可独立控制.综合性能系数
(1PLV)值大于国家规定的一级能效3.55。并且可根据各核算
单位进行分别计量,便于能量的考核、管理。系统运行时使用灵
活、空调效果明显、节能性好、运行成本底。
7 室内装修
在美观与实用为基础上.积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前
期设计、材料选择及节能措施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前期
作效率。
材料选择上按照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地面采用
了环保亚麻地材,它由可再生的纯天然材料制成,健康环保,易
于清洁,同时具有可回收利用的特点:在原建筑墙面基础上采用
负离子耐水腻子:所有施工使用的辅材均采用低VCo(低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另外,我们还将土建施工过程中使用过的废弃木质模
板重新加工利用,作为部分房间木地板铺设的基层材料。
总结
目前.整个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在大楼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
里,使用者感受到了人性化设计带来的种种好处。舒适和健康的
办公条件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乌语花香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身
心都得到了放松。同时,来访的各级领导和同行也给予本项目充
分的肯定。
相对于老办公楼 新大楼的节能率提高了22个百分点,每年
可缩短350个小时的空调开启时间 每年可节约电费65万.其中
照明22万.太阳能3万 空调40万:节约水费4万(见表1、表2)。
表1新老两栋办公楼能耗比较(用电量
面积 用电量 用电量/m /月
(实际使用) (度)
原办公楼 7000M2 l27907 18.75度/m /月
现改造后新办公楼 l1000M2 l3l251 1 1.628度/m /月
表2建筑设计部办公室能耗比较(用电量
使用 照明与计算 空调 总用 用电量
面积 机用电量 用电量 电黉 /M。/月
原建筑设计 761 4510度 1032l度 1483l度 19.49度
部办公室 /M /月
改造后建筑 900 3887’度 5864度 9571度 10.83度
设计部办公室 /M /月
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的成规模基础建设还将持续
30-40年.甚至更长。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30%,建
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
以上。因此.在世界能源供给结构转轨的大趋势下,不考虑建筑
节能而建造的房屋,终有一目会因为没有能源可用,终被社会淘
汰。我们希望在崭新的绿色建筑中实践绿色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智
慧与行动.推广建筑节能、创造生态城市,成为绿色生态建筑设
计的先行者。囝
更多推荐
建筑,设计,改造,系统,进行,原有,采用,生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