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

武汉科技学院

聚酯纤维 polyester fibre juzhi xiɑnwei 聚酯纤维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

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

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

聚酯纤维:英文名Polyester Fiber,俗称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其面

料特性爽滑有柔和的光泽感、垂感好、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热定型好,但不透气有闷热

感。 两者都是常用化纤面料。

超细纤维:英文名Micro Fiber,俗称超细。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

维称为超细纤维(注:一旦指9000米长纤维重量为1克)。其面料特性:

A、触感极舒适、吸汗透气、冬暖夏凉、色泽高雅。

B、舒适:细腻、保暖、干爽透气、不粘身。

C、美观:细腻、光泽高雅、有较好的悬垂性和丰满度。

D、冬暖夏凉:疏水和防污性方面性能明显提高,利用比表面积大及松软的特点,可

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多地吸收阳光热能或更快散发体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1 前言

超细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特殊的纤维.它是一种高品质的纺织原料.超细纤维

优良的性能是高档时装面料和一些功能性材料的理想原料.超细纤维最显著的特点是:单丝

线密度大大低于普通纤维,最细可达0.0001dtex.超细纤维具有以下性能特点:良好的织物结

构,特有的界面性质,织物中可以形成微穴结构,能够和其他材料相互渗透等等.

1

武汉科技学院

2 超细纤维的发展历史

20世纪40年代,受当时羊毛皮芯结构的启发,仿制出了双组分的复合粘胶纤维.该纤维

具有三维卷曲,而且卷曲性能较稳定,故称为“永久卷曲粘胶纤维”

[1]

.国外化纤公司在20

世纪60年代开始对细旦和超细旦纤维的研究开发工作,杜邦公司在1964年就取得了用复

合纺丝法生产超细纤维的专利,并以此作为发展超细纤维的起点.

到20世纪70年代,剥离法和海岛法两种复合纺丝法制取0.1 dtex左右超细旦纤维的

生产工艺实现了工业化,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三菱人造丝公司采用直接纺丝法,制得

纤度为0.06 dtex~0.1 dtex的超细旦腈纶

[2]

.日本首批问世的商业化双组分共轭复合纤维结

构十分简单,有“并列型”.“皮芯型”等。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的多层复

合纤维,即在1根单丝内有5个以上结构层的复合纤维研制成功,将其分离即可制得超细

纤维.从80年代开始,纤维的产品开发向高品质化、高附加值化、新材料化方向进展,即

进入了“高技术时代”,而所谓的“新合纤”技术正是这一时代最夺目的里程碑,超细纤维

的技术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日趋成熟的.

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着手对超细纤维的研究,1996年7月北京服装学

院纺制成了纤维密度为0.05 dtex的超细长纤维

[3]

,打破了发达国家单丝小于0.1 dtex的

技术垄断.中国纺织大学也成功开发了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其制品.

3 超细纤维的类型及生产技术

3.1 类型

用复合纺丝技术制造的超细纤维可分为:剥离海-岛型和多层型超细纤维,此外还有随

2


更多推荐

纤维,复合,纺丝,技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