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什么松木做家具最好

2023年4月20日发(作者:圣保罗地板是几线品牌)
包豪斯及设计理念
1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
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
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
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
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
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A):什么是“包豪斯”?“包豪斯”
这个译名,它是德语中的专有名词Bauhaus的音译,在德语中本来并没有这个词,
是包豪斯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自创:他把德语中已有的一
个复合词Hausbau(房屋建造)颠倒了一下,把基本词变成了限定词,把限定词变
成了基本词,故而Bauhaus从讲它的意思无非就是“造房子”,而作为一个专有
名词它是指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创立的德国古典现代主义中最为著名的一
个艺术和设计流派,该派在1919—1933年产生的创作(建筑、工艺设计)对世
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继1996年魏玛和德绍
的包豪斯建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4年教科文组织又将以色列特
拉维夫市中心的约有4千多座包豪斯建筑的成片建筑列入名录。一个现代建筑设
计流派的建筑两次被列入名录,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父亲
也是一位建筑师。1903至1907年间,他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
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彼得•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1914年在科隆举办
的现代工业设计大展上他依据预制设计原理所作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设计使他
在建筑界名声大噪。他在此时曾致书魏玛大公,陈述他建立新型的艺术与工业相
结合的教育体系的理想。但由于战争爆发,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直到1918年
战争结束之后,魏玛共和国认识到自己在战后德国重建和稳定中举足轻重的作
用,因而对能够重振德国经济的一切建议都给予关注,格罗皮乌斯的设想便得以
受到重视。1919年3月16日,魏玛政府内务大臣弗里希正式任命格罗皮乌斯为
魏玛的撒克森大公艺术学院和撒克森大公艺术与工艺学校(战前凡•德•费尔德曾
任该校校长)校长。3月20日,经大公同意将两所学校合并,成立国立建筑设
计学院,即“包豪斯”。格罗皮乌斯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原则,决心使艺术与技术
相结合,团结艺术家和建筑师、工程师一起创造新的实用而美观的各种日常生活
用品、工业制品和房屋。为培养能担负这个任务的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的教学
采用了“工厂学徒制”,学生入学后须先经过半年的基础教育,学习的内容包括
“基本造型”、“材料研究”或“工厂原理与实习”。基础教育完成后,学生方
能进入工厂和工作室,接受三年的学徒制教育。成绩合格者获“技工证书”,成
绩优异者可经过考试升入“包豪斯建筑研究部”,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才能得
到“包浩斯文凭”。包豪斯主义Bauhaus创始人、德国现代建筑大师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建筑作品回顾由格罗皮乌斯起草的“包豪斯宣言”
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文献,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最高纲领:B:包豪斯宣言“完美的
建筑乃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艺术家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建筑家、画
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幢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
的作品才可能注入建筑的精神,免于沦为可悲的‘沙龙艺术’”。“建筑家、雕
塑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应当转向实用美术。”“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
术家和工艺技师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艺术家是一个能够随心所欲的工艺
技师,上帝赐予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变成了艺术。然而,工艺技术的熟练对每一个
艺术家来说均不可或缺,真正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的。“让我们建立起一个新的设计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绝对没有那种足以使工
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立起屏障的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我们的双
手建造起一幢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且以千
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臂,将它矗立在云霄,使它成为一种新信念的鲜明标
志。”1928年,他与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至1959年间,
任协会副会长。1934年,他离开德国赴英国开业。1937年,他定居美国,任哈
佛大学建筑系教授和主任,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鲍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
论,强调在建筑中运用精确的数学计算,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
还从事设计实践,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
大的、以建筑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
国建筑界所推崇,此外他对玻璃幕墙的构造有着重要的贡献。格罗皮乌斯积极提
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
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
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
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
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
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
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
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
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 C: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生
平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1969),另译沃尔特·格罗佩
斯,出生于德国一家富裕家庭,家庭成员中有的是画家和建筑师,因此,他从小
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和建筑方面的熏陶。青年时期,他在柏林和慕尼黑学习建筑,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他于1907年进入现代主义设计先驱贝伦斯的设计事务
所工作。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中,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工业联盟的活动,另一方面,
他受贝伦斯的影响,探索建筑设计领域的新思想。1911年,他与阿道夫·梅耶
(AldolfMeyer)合作设计了位于科隆市的德国工业联盟建筑,在这个设计中,
其建筑立面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以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在主建筑的两端
利用两个玻璃的圆柱结构,将楼梯包藏在内。整个建筑设计观念大胆,立面简洁
明快,现代感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
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
伦斯(PeterBehren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
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
(MarcelBreuer)进行合作。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
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
作方式。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1919年,格罗皮
乌斯成为GrandDucal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
(CraftsAcademyofArtsandSchoolof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鲍豪斯设
计学校(StaatlichesBauhausWeimar)。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
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格罗皮乌斯在设计领域方面阐述了一种新
观点,即将艺术和工业融合在一起。他们对学生在实际工艺操作方面要求相当严
格,正是这种方法和技术使格罗皮乌斯成为“最伟大的组织者”。他写的几篇文
章正体现了这样的观点,比如:1913年的“现代工业化建筑的发展”
(ThedevelopmentofModernIndustrialArchitecture)以及1923年的“思想与
建筑”(IdeaandConstruction)等。鲍豪斯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对于石头、木
头、金属、陶土、玻璃、颜料以及织品的研究,同时还包括对自然、原料、几何
结构、建筑物、绘画、色彩以及合成物品的分析和研究。1928年,他从鲍豪斯
学校辞职,校长由汉斯·迈耶(HannesMeyer)担任,1930年格罗皮乌斯推荐密
斯·凡·德·罗担任了该校的第三任校长。1937年,他凭借其深厚的教学功底
和建筑学知识成为哈佛大学建筑学教授,并成功的培养出诸如贝聿铭()、
保罗·鲁道夫(PaulRudolph)、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等著名的建
筑大师。同时,他还邀请他的朋友马塞尔·布劳耶(MarcelBreuer)赴哈佛执教。
从1952年起至他退休,格罗皮乌斯一直担任哈佛建筑学院院长,1946年,他还
与几个学生一起成立了协和建筑事务所(TAC)D: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思想:在设计
思想方面,格罗皮乌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
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
必要的装饰。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
人人能享受设计。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他认为设计应采用
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成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是他
毕生追求的理想。此外,他还认为,要改变德国的设计现状,必须创办一所与工
业紧密相关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指出艺术家必须通过新设计
教育体系,从接触大批量生产过程当中,探索表现形式。
格罗皮乌斯的上述思想、主张和愿望,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
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诞生。
E:格罗皮乌斯事业顶峰的青年时期青年时期在柏林和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建筑,
1905年在皇家军队服役,1907年进入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贝伦斯设计事务
所,在那里接受了许多新的建筑观点,对于他后来的设计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格罗皮乌斯后来说:“贝伦斯第一个引导我系统地合乎逻辑地综合处理建筑问
题。在我积极参加贝伦斯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在同他以及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主要
成员的讨论中,我变得坚信这样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煞现代建筑技术,
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1907年格罗皮乌斯为德国电器公司(AEG)
设计了世界最早的完整的企业性系统,同时还设计了德国最早的一些功能主义工
业产品,他在建筑上提倡采用新的结构、新的材料、为新的功能服务。1910年
格罗皮乌斯开创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他向AEG(德国电器公司)提交的合理化
生产住宅建筑的备忘录,到今天为止仍堪称是对标准化住宅单元预制、装配及分
布最为透彻和流畅的阐述。1911年他完成了法格斯鞋楦厂厂房的设计,这个建
筑采用玻璃幕墙钢架结构和平板玻璃为建筑材料,采用新的结构,成为世界上最
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建筑,建筑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现代的外形,立即引起世界各国
建筑家的注意;1914年他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了位于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
盟办公楼,他仍采用玻璃幕墙结构,在主建筑的两端利用两个玻璃的圆柱结构,
将楼梯宝藏起来,这种玻璃幕墙的楼递减结构是由他最早引入设计的。改建注释
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立面简洁明快,大胆的设计观念,现代化的设计语汇和手
法,使这一设计立即得到世界设计界的认同和赞赏。这两个建筑为他赢得了国际
声誉,这种知名地位对他日后与政府交涉,申请资金建立包豪斯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没有他的出面和参与,也就不可能有包豪斯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格罗皮乌斯应征入伍,虽然不能从事建筑设计,但他没有停止过对新建筑的思考,
从而使他在理论上趋于成熟,这一时期他所写的文章,均收入《全面建筑观》一
书中。他认为:“人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冲击之下不
断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其表现形式,而绝不是表面地追求风格,历史表
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以为自己发明了永恒的美,他
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
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现代建筑不是老树上长出的新枝,而是
从新的土壤中省长出来的幼株。”在《艺术家与技术师在何处相会》一文中,他
阐明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原则。他说:“物体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如
果它的形象适合于它的功能,人们就能一目了然地认识他的本质。一件物体的所
有方面都应当同它的目的形象配合,就是说,在实际上能完成它的功能,使可用
的,可信赖的,并且是便宜的,技术上的成功同时也就是艺术上的成功。”格罗
皮乌斯1919年开办包豪斯的时候,才只有三十六岁,1928年离任包豪斯校长,
他的设计思想在包豪斯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度,赴美国后又有所改变。1929年担
任“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副主席,1937年成为哈佛大学建筑学教授。从第二次
世界大战起,格罗皮乌斯同“建社”一起开始建造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和巴格达
大学校舍,这是他事业的顶点。F:格罗皮乌斯对后世建筑的影响格罗皮乌斯认为
建筑师的职责包括视觉环境,同时还应该通过团队的方式来完成各项工作。这一
理论涵盖了各种设计,比如椅子、房子、城市等的设计。每个项目都要经过这样
的过程,即对特殊需要的部分和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考虑到现在的
原料和技术并未涉及到先前的形式和风格,因此他为大量急迫的社会问题寻求了
明智的解决方法,并尽力在商业、技术与有创造性的设计师的想象力方面构筑了
沟通的桥梁。他进行过电车、火车以及豪华的机动车辆的设计,还运用简单的几
何学知识进行创作,通常,改变尺度的长方形就能代表不同的层次。用光滑的表
面、原初色系(红黄蓝)以及现代的原料(比如钢材、玻璃等)进行设计的形式
比较明显。在线性和水平元素之中,格罗皮乌斯引进了力量、稳定性以及机动性
等特征。由他设计的作品单纯和整洁,而其体积和位面则经常借助其功能由光线
起着强调的作用,同时格罗皮乌斯极为关注细节。窗户是一件很重要的工具,窗
口与正面墙壁的平齐则加强了整个空间的整体完整性,而窗口凹进去的地方则强
调了天花板的位面。通过对光线角度和图像比例的研究,格罗皮乌斯给出了一个
较为完美的定位:“人们收集了如此大量的技术材料,以至于这些陈列品几乎完
全剥夺了人们的平衡觉。人们的城市呈现出了一种为所有人完全释放的面貌,残
酷的竞争进入到人们的思想、心中以及身体的每一处。”在所有创造性工作的基
本单元中,格罗皮乌斯改变了他所执教的建筑学的教学方案。他是一个伟大的建
筑师,同时,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和设计理论家,其影响也更为深远。从他的著作
中可以看到他最好的经验之一,“新的时代需要人们充分的展示自我。精确的标
记形式缺乏整体性和明显的对照,而组员的分配就像整体中的部分,比如色彩符
合恰当的风格就应该像经济学对人一生的影响一样重要。” G:格罗皮乌斯经典
建筑作品
1、1911德国法古斯Atfeld工厂(FagusFactoryAtfeld,Germany)
2、1925Dessau鲍豪斯工场(BauhausWorkshopsDessau)
3、1937麻萨诸塞州林肯市格罗皮乌斯住宅(GropiusHouseLincoln,MA)
4、1948麻萨诸塞州剑桥市Harkness别墅(HarknessDormsCambridge,MA)
5、1964麻萨诸塞州波士顿JFK大楼(JFKBuildingBoston,MA)
2 包豪斯学校: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
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
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
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
(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学校变迁 1925年,学校迁至德绍。新建筑由
格罗皮乌斯设计,坚定地确立了世界建筑风格。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校长职
务,由瑞士建筑师汉斯·迈耶继任。后者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路维格·密
斯·凡·得·罗继任。1932年,包豪斯设计学院迁至柏林,并在次年被纳粹封
锁。众多包豪斯教师定居美国,其中包括密斯·凡·得·罗,马歇·布劳耶,约
瑟夫·亚伯斯·拜耳,赫伯特,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 由于常年战争和纳粹
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s也被纳
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而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在两德统一后的
1995到1996年间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1]
作为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目前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
建筑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
媒体学院: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媒体学院,欧洲首屈一指的媒体与设计教育机
构。
造型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造型与设计学院之一。
土木工程学院:与建筑学院协同工作。
3:包豪斯设计理念: 在设计界提到包豪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错包豪斯
在设计界的影响,非一日能形成的。早在一九一九年,在德国成立的这所设计学
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由德国著名建筑家、
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集中了二十世纪
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试验成果,特别是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
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
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这所学院在1933年4
月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但它对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难以估量的。
包豪斯是由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建立的,他
基本上把学院从一个子虚乌有的空洞观念变成一个坚实的设计教育基地,成为欧
洲现代设计思想的交会中心,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
计的一个重要缩影。它经历过三任校长,形成了三个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
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把三个阶段贯穿起来,包
豪斯因而兼而具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标、
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也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
丰富。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设计学院都没有、也不可能具有的高度文化特征。
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时代烙印
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就开始发展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展开适合工业化
生产的现代设计。其实,早期的包豪斯只是格罗佩斯本人想通过教育实现世界大
同的社会乌托邦思想,与中期的包豪斯在基本观念上是有巨大的本质区别的。真
正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应该说是中期包豪斯的思想。自一九二三年起,学院
开始走向理性主义,比较接近科学方式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开始强调为大工业生
产的设计,原来的那种个人的、行会式的浪漫主义色彩逐渐消失了。而这正是德
国工业发展迅速,政治与经济局势稳定的时期,因而,包豪斯的变化是顺应了社
会大环境的改变的。到一九二七年后,包豪斯急剧转向,教育积极与社会效益联
系,教育开始走向政治化。一九三三年,纳粹党登上政治舞台,包豪斯面临关闭,
主要领导人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法西斯的政治迫害而移
居到美国。于是,三十年代后的包豪斯对于设计界的影响变的微弱了。但他们移
居美国后,也同时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
到了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经
济的强大实力为依托,终于把包豪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
义风格,从而又影响到全世界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不仅奠定了现代主
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同时也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它把以观念为
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的奠定起来。从而与美
国为中心的仅仅重视改变外型、强调商业效益的改型设计对立,形成了包豪斯现
代设计当中两个非常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体系。包豪斯的大批移居美国的人员,
包括它的主要领导人物,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结合,形成战后
美国版的“国际主义风格”,更加大的影响了世界各国。这种混合形成一个非常
复杂的混合品,精神的内容减弱,形式主义成分加大,商业主义味道强烈,理想
主义内核消失,因此,国际主义设计不但引起理论界的批判,同时也造成了设计
界的反感,这些因素造成一九七零年前后开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但是,
从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起、发展来看,也是基于和针对源于包豪斯的某些原则因
素的。从本质上来说,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反思,而它产生的根
源,依然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期的一些思想和设计实践。更应该提到的是:到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从“后现代主义”逐渐式威以来,一股复兴经
典现代主义、复兴包豪斯传统的运动已经开始初露倪端,这个被评论界成为“新
包豪斯主义”或者“新现代主义”的风格运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表
现出各种新的形式运动。这表明包豪斯的影响一直没有消退。它不但存在影响设
计的发展,同时还可能还会产生新的衍生内容来。因此,对于包豪斯的研究,不
但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间接的来看包豪斯,
它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影响其实更加深刻,无论是伦敦还是东京,从纽约到布宜艾
利斯,世界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无处不在这包豪斯的痕迹和影响,基础课的安排,
理论课的比例,强调学生在工厂中动手工作的指导思想,设计学院与企业的密切
联系,这些都是包豪斯的成果。除了艺术专业以外,几乎找不到什么设计教育机
构是完全没有包豪斯的影响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超出许多人的想象的。包豪
斯自一九二五年迁移到迪索以后,在德国已经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变的非常著名
了。德国人之所以记得包豪斯,是因为它与它的特殊的设计风格密切关系,一种
冷漠的、几何形态的、非人格化的、理性主义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渗透在包豪
斯的产品、平面、纺织品设计中,成为包豪斯的特点标记。二战后,通过德国新
的设计学院—乌而姆设计学院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包豪斯的理性主义设计特征得
到进一步发展,现在德国设计和西欧国家的大量工业产品的设计具有理性特征,
应该说基本上与包豪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包豪斯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
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从具体的影响来说,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
育的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
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这个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机构的研究,材
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的奠立在科
学的基础上。包豪斯同时还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的,以批量生产为目的的、具有
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
貌,迄今依然对工业产品设计有深刻影响。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
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起源。
包豪斯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以
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同时,包豪斯还开始建立与企业界、
工业界的联系,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第一章。但对于包豪斯的
认识,大部分人还停留在迪索时期,对于魏玛时期则往往采取轻视的态度。其实,
包豪斯的精神、它的实践继承早在魏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没有魏玛时期,也不
可能有迪索,因此,对于包豪斯的研究,应该是历史唯物的观点、从它的源流关
系进行的,而不应该把整个历史的发展分割开来。无论人们对包豪斯的态度怎样
变化,褒贬如何,事实上,在任何一门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的历史中,它所占据
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如果没有包豪斯,我们就难以想象现代环境会是怎样一
副样子。它在形形色色的活动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对摄影、建筑和新闻设
计都有影响。包豪斯的思想起源于建筑与设计领域中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却
是大相径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制造联盟,以及威廉.莫里斯所提倡的罗
曼蒂克的中世纪风格,后者还是表现主义为它进一步推波助澜。从魏玛时期的纷
争可以看出,这些手法在相互之间存在着何等巨大的矛盾,但是,吊诡的是,正
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矛盾,包豪斯才为设计与建筑问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从
已达百年之久的历史主义的束缚下获得了解放。而这种解放,正是包豪斯最卓越
的成就。
4: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1919年,德国萨克森--魏玛实
用艺术学校和魏玛造型艺术学校合并,成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学校,德国著名建
筑师格罗佩斯为首任校长.包豪斯学院提出的一系列有价值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思想和结出的累累硕果,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包豪斯设计理念对于现
代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
5: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工业的启示: 包豪斯(Bauhaus)的设计理念在当年
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许多工业设计中,包豪斯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
响了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工业设计的教育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随
着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我们的设计依然没有创造辉煌。
今天我们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为了寻求更适应自身的教学方法,从多角度
反思包豪斯历史,也许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包豪斯的教学
理念是让学校成为车间,将手工业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
挂上钩。这正是我们今天说的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包豪斯理念的车间既
不是真正工业意义的车间,也不是传统工艺作坊,而是提供工业产品前期实验的
实验室。目前我国大多工业设计专业面向实际的设计实践不足。学生缺乏解决实
际设计问题的能力,缺乏对工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的
了解,缺乏参与产品开发中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与企业联
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设计教育的培养模式既不具备美国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进
行必要的设计师岗位培训系统,又缺乏德国学生所具有的直接参与设计项目的足
够训练。与企业联系不密切,也使学校难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开
设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课程,出现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局面。
6: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对于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
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
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相比之下,包豪斯所设
计出来的实际工业产品无论再范围上或数量上都是不显著的,在世界主要工业国
之一德国的整体设计发展过程中,包豪斯的产品并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豪
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
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
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例如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
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
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
功能。这说明包豪斯的“标准”和“经济”的含义更多是美学意义上的,因此所
强调的“功能”也是高度抽象的。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最求使
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包豪斯积极倡导为普通大众的设计,
但由于包豪斯的设计美学抽象而深奥,只能为少数知识分子和富有杰出所欣赏。
时至今日,不少包豪斯的产品仍价格高昂,只能被视为一种审美水准和社会地位
的象征,如米斯的巴塞罗那椅就是典型的例子,售价达数百美元。对于包豪斯最
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尽管格罗披乌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
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
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
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
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
到广泛的批评。无论对于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非议的。
集合再格罗披乌斯旗下的精英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
当他们从第三帝国移民各地时,都怀着鉴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或任教的地方传
播了包豪斯的思想,并使其发扬过大。
7: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体。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3、设法
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
的结合。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
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
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
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5、在比利时设计
家六-维^论'文.网 亨利.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
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
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
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
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
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
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
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8:包豪斯对后世的影响 :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
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
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
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见搭建桥梁的历
程。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
9: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
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
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
目密切结合
10:包豪斯的局限性 :1.包豪斯虽然对现代设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
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包豪斯风格一度被成为国际主义风格。但是由于他不能
体现民族文化特征,而被称为没有国界的设计。二战以后,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际风
格。2.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部分相互关联、相
互影响,因此,风格流派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必然地受到所处时代科技水平和
学术思想的影响。尽管包豪斯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包豪斯给我们的布仅仅是一
整套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对现代设计的卓越贡献.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包
豪斯不是一座建筑,不时以各学校,不是一格流派,不是一场运动,蕴含的在其背
后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去怀念那些先驱人物. 。
11
包豪斯建筑设计特点
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性,
运用建筑本身的各种构件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包豪斯校舍就是运用
现代建筑的理念建设的第一所传授现代艺术观念的学校。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设
采用的是现代建筑的手法,它注重功能性,采取不规则的平面构图方式,根据功
能需要灵活的布局。
并且充分显示了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建筑外部反映
内部的功能主义,而非由外至内的形式主义。达到了实用、美观、大方、坚固的
现代建筑宗旨,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
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包
豪斯的设计思想来说是一种冲击、一种进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观念对现代
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仍然有启迪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的方
向的选择是有帮助的。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对这
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
称为“现代主义”。
电视柜高度多少最合适-内墙装饰板种类

更多推荐
包豪斯设计风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