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炉灶全国排名前十名-公装公司

2023年4月10日发(作者:玻璃胶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68美Effim(上)2018.05|
浅谈日式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文/沈怡奇
摘要:在现代设计中,主题文化餐饮空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日式空间设计讲求自然、简约,崇
尚“禅’’文化,将这种文化融入餐饮空间的设计,可以增加设计文化的可识别性。在餐饮空间中融
入曰式设计文化,可以通过室内的采光与光照系统、室内空间材质的使用、造型和空间的划分方面
来表达,最终实现日式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室内设计;餐饮空间;日式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餐饮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中。现如
今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填饱肚子,而是开始逐渐对餐饮环境
提出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已经成为餐饮空间设计中新的
潮流,而这种追求恰恰反映了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髙,生活条件
越来越好。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充
分了解人们的行为特点,把主题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
出更好的餐饮文化空间。
―、日式室内设计文化简介
日本的室内设计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慢慢发展起来的,
当时,日本受到包豪斯现代主义的影响,当时的战后经济与现
实条件非常符合包豪斯所提倡的现代简约与大工业生产,各种
新兴材料与新兴科技相继产生,为现代日式设计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之后,还有一个很蹊跷的故事,日本作为战败国,美国
的很多军队驻扎在其国内,美国人需要在此建造住所、兵营、办
公室等。于是,两国的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美国人无法适
应日式的设计方式,干脆直接把美国的设计模式照搬到了日本,
用美国室内环境设计的一套标准作为设计准则。然而让人意想
不到的是,日本竟然在这么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中,凭借着各种
努力和对美国工艺的吸引学习,慢慢地使其建造工艺和生产水
平都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当然,日本在把美国室内设计技术
引进的同时,也结合了本国的国情和传统技术。
我们知道,对日式设计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设计文化。中
国设计文化提倡“师法自然,崇尚自由”,注重来源于自然又与
自然相融合,而日式设计与此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很多日式
设计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空灵、静谧的感觉,人处在这
样的环境下,会慢慢平静。在日本,“禅”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
位很髙,无论在何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它甚至渗透
到了室内环境设计的每一个角落。
日式室内设计也讲求空间的流动与划分,注重自然材料的
使用,在装修时不推崇奢华,而是追求清新淡雅,禅意无穷。
二、日式餐饮空间的特点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它的土地面积小而且昂贵,与
美国有着较大的不同。美国土地面积大而且人口密度低,每家
每户都会相隔很远,而日本则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设计师需
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利用空间,创造出既简洁精巧而又舒适
的室内环境。为满足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用户的需求,立足于简
约设计之上的日式设计风格便应运而生。
日式餐饮空间在造型上面,一般多用几何形体分割,形成
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这些独立的功能片区也具备一些联系性,
既要满足造型美,又要满足所需功能。与此同时,日式餐饮空
间设计还会使用许多简洁清晰的线条元素,这些线条不仅仅有
划分空间、加强空间几何感的作用,而且具有强烈的指引、导
向作用。运用几何学形态与单纯的线条来对空间进行处理,避
免了一些物体的过于突出,以免影响整体的协调性。日式餐饮
环境设计中取消了一些细部复杂的处理工序,来体现这个空间
的本质感以及清新简约的特点。在我国的家装行业,各种水平
参差不齐的室内设计师,完全不顾功能性与实用性,各类方案
千篇一律,在天花造型上采用层层堆叠的石膏线形式等,这样
的做法与日式设计所提倡的“简约”“功能为主”其实是相违背
的,所以日式室内环境设计的设计手法与意境表达值得我们去
借鉴并且应用。
现代化的潮流并没有改变日本餐饮空间的传统设计手法,
环艺设计I69
即使这股大流在某些方面改变了日本的传统生活方式,但日本
的室内设计者仍然注重在日式的餐饮空间中采用传统的设计手
法。因为人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无法轻易改变,日本的设计师
在这点上很注重对用户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深刻的分析、归
纳、总结,在融入现代餐饮空间设计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传统
的行为和习惯要求。比如在现今的日式餐饮空间设计中,仍然铺
设有传统的榻榻米、配以低矮的炕桌以及一些传统的摆设,设置
传统的推拉门,并且在推拉门和一些木质的隔断结构上面粘贴上
白纸,从而打造出令人熟悉的传统氛围。这种日本传统民族精神
时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日式餐饮空间既简洁又复杂,既有抽象符号又蕴含有现代
餐饮空间设计理念。说它简单,如前文所讲,是在造型、使用
元素上面的简洁凝练,说它复杂,是不局限于表象,感受到它
强烈的精神内涵与东方魅力。在日式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有两
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式风格表现的主要手法。第一是简
洁凝练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这也是日式设计的精
髓所在;第二则是以几何形体为主,类似于“榻榻米”的几何
模型体系。
传统的日式餐饮空间与大自然也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设
计师会选择在墙体上做开洞造型,把室外无限的自然风光引进
室内,为室内带来了无限生机,进一步营造“淡雅清新”的氛
围。这一点和中式风格显得尤其相像。中式的室内环境常常偏
爱于在墙体上做圆洞造型,形成框景,把室内的空间与室外风
光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三、日式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体现元素
日本餐饮空间设计的宗旨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合理利用空间,
图1线性光带和隐藏光带
为使用者创造一个简洁、精巧的使用环境,让使用者在这个环
境下感到舒适、安全。在笔者看来,在餐饮空间中融入日式文
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光照在室内餐饮空间中的运用。在室内的光照方面&
光照影响了室内环境采光的好坏,有了光照,我们的肉眼才可
以看到室内物件的轮廓与造型,光照是我们发挥视觉感官感受
的前提。餐饮环境室内光照的来源主要来自于自然光照和人工
光照两个方面,在人工照明方面,使用了大量线性光带和隐藏
光带(如图1)。线性光带的作用除了照明外还有延伸空间,增
加室内空间的向导性和可识别性的功能;在座椅的上方,使用
了嵌入式隐藏光带,因为作者所设计的一个空间是基于“读书
主题”的餐饮空间,这样的设置是基于环境心理学考虑的,意
在烘托一种氛围。冷色的光给人一种清醒、安静的感觉,使用
者可以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这也是许多办公空间使用简
洁的设计、相对单一偏冷灯光的原因。日式风格一个重要的特
点就是与自然相结合,所以在这个部分,对于天光,也就是自
然光的利用也是日式餐饮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图
2中,取消了传统吊顶的使用,而是采用规则的木结构搭建,在
木结构框架上方搭建了一层钢化玻璃,这样的做法很好地把自
然光引入了室内,在室内的地面上留下了自然光赋予的光影效
果,与室内环境融合在了一起,这种自然艺术带来的美感是无
法用语言叙述明白的。
第二,材质在日式餐饮空间中的运用。人们对于材质的感
知包括肌理、纹路、光泽度和透明度等方面,不同的材质给人
带来不同的感知,而人们对于这些材质带来的直观感受所产生
的联想也不尽相同。比如针织物的特点是柔软、亲肤,人们容
易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木质物质给人一种厚生态、回归自
70链BOH(上)2018.05|
图2自然光
图3空间划分与造型
厅的环境设计中去,为使用者带
来更好的感受。
以上三条是笔者认为餐饮空
间如何体现日式设计文化所需要
遵循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必然是
建立在简约、自然、生态的基础
上的。
四、结语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
天”,由此可见餐饮在中国人心中
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餐
饮文化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
时,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
餐厅的食物是否美味,而是对一
个餐厅的设计风格、文化都提出
了更髙的要求。设计师在把日式
文化融入餐厅环境设计的同时,
应积极探索日式设计文化背后所
隐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以现代
的手段加以概括提炼,把传统与
现代相结合,满足使用者的精神
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
然的感觉;玻璃材质则给人明亮、通透的感受,别有一番意境。
在这里!不得不详细谈一下木质材质,因为在一个日式餐饮空
间的设计中,木质材质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是室内环境设计
的一个主要载体,其良好的装饰性和易加工性为设计带来了无
限可能。木材为一种自然材料,拥有舒适、亲切、温暖、质朴
的材质感,这也是日式餐饮空间对于人性关怀的重要体现。正
因为材质对人感受的影响如此深刻,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
间环境的设计中应该协调与统一,以达到良好的感官体验。
第三,在空间划分和造型设计方面。一个优秀的日式餐饮
空间,必然有良好的空间布局。一些餐饮空间,喜欢用不规则
的隔断来划分,这样就会使整个空间看起来不是那么清晰、明
朗,就餐者在使用室内环境的各项设施时,会因为空间划分不
明确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日式简约主要以“清新淡雅”为主,其
崇尚空间自然、空间简约,喜欢营造出诗意的空间环境,大量
使用简洁线条形式的造型,以表达空间的延伸感(如图3)。类
似的线条有两种功能,一是装饰作用,二是延伸的线条具有强
烈的导向作用,包括这个空间中的餐桌,书架、包厢空间的隔
断、甚至吊顶结构的形式都是以简洁的线条形式演化而来。这
样的做法无非是想把日式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文化融入餐
参考文献:
⑴韩琳.筒约风格影响下的新日式餐饮空间设计[」].艺术教育,2〇1〇(2):
1斗斗一1斗斗.
[O]彭森.论主题餐饮空间中日式风格的表现[」].现代装饰(理论),OONS
(11).
[P]吴昆.浅析木材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意义一以日本居住空间为例
[」].艺术教育,2015(3):258—259.
[4]张绮曼.日本的室内环境设计[」].世界建筑,1989(3):66—69.
[5]陈默.日本的住宅形式与室内设计[」].中外房地产导报,1995(9):34-
35.
[6]钟禹然.日本住宅室内设计现状[」].住宅科技,1987(6):25—27.
[7]张杰.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开封大学学报,0009⑶:
T6—T8.
作者简介:沈怡奇,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刘贵增
更多推荐
日式推拉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