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国际城-交通银行股价行情

2023年10月8日发(作者:熊大经)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例文(基础版)
Example of Xixi Wetland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Hangzhou (Bas
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第 1 页 共 7 页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例文(基础版)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
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
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西溪
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
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
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
湿地公园。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
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
受到许多人的瞩目。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千百年来,西溪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
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
湿地生态学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
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
的破坏。主要体现在:
第 2 页 共 7 页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
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
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
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20xx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
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
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
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
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
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第 3 页 共 7 页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
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
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城中次生湿地的特点,坚持科学保护、
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编制完善了《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
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
工程一期工程详细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环境影响
评价》、《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市政工程规划》、
《西溪湿地综
合保护工程保护区水利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
程旅游专项规划》等7项规划;出台了《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
护工程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研究》研究成果;设计论证了有关
航道清淤护岸工程施工图和植物恢复与配置施工图及管线施工
设计方案、道路桥梁施工设计方案、历史建筑恢复设计方案、
家居小品设计方案、保留农居改造设计方案、外围防洪设施设
计方案、西溪湿地游船设计方案和西溪湿地保护区标志设计方
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总计3.46平方公里,涉及蒋村乡
的千余名群众。一期工程率先于20xx年初开始对蒋村乡10个
村进行撤村建居,实施土地收购总计5690.6亩,涉及王家桥、
深潭口、三深、周家村等四个村,全部补偿到位。同时大力推
进农转居公寓建设,开工建设蒋村农居点西溪花园和蒋村花园
13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并着手27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开工
的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征地拆迁农民的后顾之忧。另外还在公
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坚持优先安排就业,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所涉及的服务、船公、物管等人员,优先安排当地村民。一期
工程录用蒋村原拆迁村民共115名,占总用工数295人的39%。
其中环境保洁员85名中有65名是原拆迁村民,50人的农耕
养殖队全部录用了蒋村乡原拆迁村民。
此外,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
也受益匪浅。保护的西溪湿地,将对杭城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
改善和调节作用,也将极大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将
为杭城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
程的实施,带动了整个蒋村商住区的旅游、服务、房产和商贸
等行业的发展,使杭城居民尤其是蒋村老百姓优先受益。湿地
公园还将从5月16日起,每周一免费向公众开放(法定长假
除外,不免船票)。
第 5 页 共 7 页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
许多“框框”: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
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原有建
筑面积为19.54万平方米,其中拆迁14.74万平方米,秋雪庵、
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
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
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
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
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
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旅游人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
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
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
程游客人数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
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第 6 页 共 7 页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
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
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但同
时又有许多蒋村的村民提出应该用柳树桩护堤,松木桩虽然不
会腐烂,但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
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
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
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
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通过增
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
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
西溪湿地里补种的250余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
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
江门房地产网-永隆和招商

更多推荐
杭州西溪花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