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分离卫生间尺寸-家庭居室装饰装修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3年4月30日发(作者:学家装设计要下载什么软件)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

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

第二组:你我他)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

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

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

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

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

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

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

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

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

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

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

“我是_,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

“他是你的同学吗?”

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一、我会写

kǒu(人口、口才)

ěr(耳朵、木耳)

mù(耳目、目光)

shǒu(小手、手里)

二、我会认

zú(手足、足下)

zhàn(站立、站住)

zuò(坐下、做好)

三、问题解疑

1.人为什么要“站如松,坐如钟”?

因为站如松,含腹挺胸,挺拔直立,显得人很有精神;坐如钟,看

起来端庄、稳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人为什么要“行如风,卧如弓”?

行如风,体现了人干净利落、雷厉风行的精神面貌;卧如弓,身体

充分放松,能够解除疲劳。

四、课后习题

手可以劳动,足可以走路,口可以吃东西、说话,耳朵可以听声音,

目可以看东西。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设计说明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

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

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

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

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

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

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

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

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

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

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

“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

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

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

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

—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

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

—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

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

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

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

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

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

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

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

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

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

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

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

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

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

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

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

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

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

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

“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

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

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

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

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

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

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

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

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

3.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会写“一、二、

三”。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

3.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三、四、上”读正确。

4.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

一二三( )( )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 )

日月照今古。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阿拉伯数字的1~5,与汉字的一至五进行对照,还可以出示

画着不同数量(少于5)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木:出示树木的图片和象形字,告诉学生“木”指的就是树木,说

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木头做成的。

水:出示水的图片。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引导学生说说水的用

处。

火:出示火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火的作用和危害。土:出示土的

多种形式,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土壤。

重点理解“金”,出示各种金属制品图片,了解“金”可以泛指金

属。

3.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

1.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

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

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

拍手歌。

2.讲解笔画横。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

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

画名称“横”。

3.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

写字位置、笔画笔顺。

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

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

桌面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

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

上到下。

(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

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

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

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

(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

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

声音诵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

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

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

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

?(六七八 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

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

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

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

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

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

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

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

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

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

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

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就

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

一把折尺()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

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

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

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

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

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

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

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

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

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

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

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

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

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

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

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

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

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

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

基础。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

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

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

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

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

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

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

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

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88平米三居室装修效果图-新塘装修公司

2022最新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更多推荐

2022最火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