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发(作者:大角鹿瓷砖全国排名)
148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庄立新
【提要】怡红院是《红楼梦》一书主人公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在现有关于怡红
院的研究中多认为怡红院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出抱厦三间,平面呈“凸”字形。
本文通过《红楼梦》一书中关于怡红院的描述,结合紫禁城及圆明园内皇家建筑实物及
历史档案,分析认为怡红院应为一座三卷棚勾连搭建筑,且室内平面呈“凹”字形,即明
间、两次间室内进深二间,两梢间前面各突出一间,进深三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怡红
院各间室内装修形式,进而证明这种建筑形式更符合《红楼梦》一书所描述的怡红院
主殿。
【关键词】怡红院抱厦三卷棚勾连搭室内装修
怡红院是《红楼梦》一书主人公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也是全书着墨最多的建筑
环境。在大观园建成之初,“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贾宝玉原题“红香绿玉”,至元妃
省亲时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怡红院。
在首次描绘怡红院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提到贾政等人“一面说话
,一
面都在
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①;至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潇湘馆春困发幽
①
[清]曹雪芹著,[清]脂砚斋评,吴铭恩汇校:《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上),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8年版,第286页。以下引用《红楼梦》原文文字,除特殊注明外均为该版本。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49
情”又说“上面小小五间抱厦,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①;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
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里又有“这里薛姨妈和宝钗进园来瞧宝玉,到了怡红院中,只
见抱厦里外回廊上许多丫鬟老婆站着,便知贾母等都在这里”。由此可知怡红院主殿
是带抱厦的,且抱厦和回廊相连。但是抱厦的形式却没有明确说明。
一古建筑中的抱厦形式
“抱厦”一词作为古建筑术语在李剑平编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
建筑名词图解辞典》中的解释是“古建筑中建筑主体的附属部分,向外突出,但在结构
上与主体建筑相连接,平面呈‘凸’字形,民间称‘龟头屋’ ”②。应该说这是符合多数
人对抱厦的认知的,现存古建筑中的抱厦也多是这种形式。因此,现有的对红楼梦大
观园的研究在涉及到怡红院时或没有体现抱厦,如上海大观园的怡红院,或采用了面
宽五间前出抱厦三间的“凸”字形平面结构,如北京大观园的怡红院和黄云皓先生的
《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一书中的怡红院等。方金炉、严宽、卫汉青等编著的《圆明园与
〈红楼梦〉大观园》一书中并依据此种建筑形式认为“大观园怡红院原型就是圆明园内
殿‘勤政亲贤’”③。
徐建平先生依据书中“小小五间抱厦”及《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中关于“带抱厦式
勾连搭”建筑形式的说明,推测“怡红院正房可能是‘带抱厦式勾连搭’的屋顶组合形
式”。但是大概是因为这种形式无法满足自己文中推断的“宝玉的卧房是有窗临着院
子的”④这一特点,而在全文的室内空间分析中还是以面阔五间或七间前面带抱厦即
① [清]曹雪芹著,[清]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
2006年版)中此处作“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断句方式和其他众多版本不同。
从前面第二十五回“一时下了窗子,隔着纱屉子”一句看,怡红院至少宝玉所在的房间是使用的可摘
可装的支摘窗加纱屉,并非全部是隔扇。所以该版本断句应更为合理,即“一色雕镂新鲜花样”指怡
红院建筑各外檐装修,无论是隔扇还是支摘窗,而“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则指匾额悬在明间隔扇
上,其余各间是否是隔扇并未特别明确说明。从本文所举各勾连搭建筑看,除静怡轩为明、次间为隔
扇,其他建筑都只有明间为隔扇,其余各间都为槛墙支摘窗。而且其中仅有景福宫尚存匾额,且位置
恰为明间隔扇上方,所以笔者认为,邓遂夫校订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此处断句即“一色
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更为合理。但此处对于本文影响不大,所以此处仍采用吴铭
恩汇校《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中“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上面悬着一个匾额”这种断句方式。
②
③
页。
④
李剑平编著:《中国古建筑名词阁解辞典》,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112页。
方金炉、严宽、卫汉青等编著:《圆明园与〈红楼梦〉大观园》,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第97
徐建平:《怡红院室内空间探析》,《曹雪芹研究》2018年第4期。
150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平面呈“凸”字形为基础进行的,而并非以带抱厦勾连搭的建筑形式为基础。
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尤其是清代园林建筑中,恰恰有一种抱厦形式,既能满足
“小小五间抱厦”,又能满足宝玉卧房有窗且临着院子的情况。也许这种抱厦形式更符
合曹雪芹心中的怡红院正殿。
由故宫各专业专家联合编撰的《故宫辞典》对抱厦的解释为“宫殿建筑前或后附加
的凸出正殿堂外建筑物,与宫、殿相接
,一
般无墙,多为后添建,亦有原建。故宫内养心
殿、斋宫等处均设”①。这一解释虽然也都强调了前后加出来或突出来,但并未说一定呈
“凸”字形,除《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中提到的前面接抱厦的“带抱厦式勾连搭”外,有些前
后带卷棚的建筑因为前后的卷棚部分较中间卷棚小,前后的卷棚也被称作抱厦。
例如紫禁城内建福宫花园的静怡轩、宁寿宫区的景福宫、慈宁宫花园的含清斋等
在清乾隆、嘉庆时期的历史裆案中,就把中间较高部分称为正殿,前后卷棚略小而称前
抱厦、后抱厦©(如图1 ,右侧三卷殿为静怡轩)。
图1《太簇始和》图轴(局部)
至道光元年,提到含清斋时则说“含清斋三卷殿一座每卷三间”③,可见此时对于
三卷殿建筑而言,正殿和抱厦的概念已不明确,而多采用前卷、中卷、后卷或者第一、
①
②
③
万依主编:《故宫辞典(增订本)》,故宫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页。
参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案05 -0104-032、内务府呈稿嘉营325等。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销挡505—135: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51
二、三卷的说法,以致人们在提到抱厦时想不起来还有带卷棚勾连搭这种建筑形式。
静怡轩、景福宫都是五间,且院子也是三面游廊和抱厦相接(图2),更为凑巧的
是,《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事》中对作为紫禁城内静怡轩和景福宫底本的圆明园含韵
斋为主景的“西峰秀色”①便有“方春花气袭人,宛人众香国里”的词句(图3,图4),使
人不得不联想到《红楼梦》大观园的怡红院。
图2故宫景福宫及游廊
图3《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西峰秀色(局部)
同时经过笔者对《红楼梦》中怡红院建筑相关部分描述的研读,认为怡红院抱厦为
勾连搭建筑且平面呈和含韵斋、静怡轩、景福宫相同的“凹”字形更为合理(图5)。另
①刘榕:《静怡轩的建筑渊源及其复原设计》,《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5期:
152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夕卜,从字义分析,抱厦的“抱”字既有双手环抱之意,而“凹”字形抱厦两侧突出部分正
如两只手臂环绕中间收回的空间,更符合“抱厦”语义
濤
索
亨
荃
汰
太
垓
米
它
f
一
4
克
士
他
考
凋
省
峰
4
芄
铀
i
*
T
象
R
羌
J
t
菲
靖
考
考
l
^i
4
g
发
意
t
A
惰
架
l
為
木
推
虱
体
苳
^
t
A
疋
1
矣
-
者
v
轧
峽
然
蓋
希
郝
rit
雅
g
未
夂
斯
费
如
爪
其
明
^
餐
J
爹
捉
耳
f
仁
金
用
齓
技
耳
酱
省
ft
普
银
身
其
lw
暮
碲
西
多
4
玄
冻
赛
«
特
思
宏
乂
«
菊
山
年
4
、
社
在
祆
太
*
熏
縢
玄
兩
射
畤
氩
弟
教
夕
西
又
净
滅
令
H
畤
山
雕
条
-^
与
你
如
4
C
笊
t
同
嫘
鲁
:
綮
新
如
A
:
盡
托
祷
#
11
-
冬
《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事》之两峰秀色①
孜
愚
我
棚
UL
#
叔
目
*
卷
不
時
喵
違
认
ti
相
枱
我
种
者
表
紊
逭
外
朝
水
田
狄
及
凡
、
教
項
敕
-
*
1
t
羌
-
H
立
豸
宗
受
店
抽
明
獻
/
套
#
*
刮
山
隹
枝
4
尨
々
戴
奇
徊
斿
4
—
语
子
心
蜊
蜻
4
兩
#
泉
大
蜻
詞
展
句
匍
肀
湃
洧
我
了
-
圣
图4
西梢间西次间明间 东次间东梢间
图5怡红院“凹”字形抱厦形式示意图
二怡红院抱厦形式
《红楼梦》一书中最先提到怡红院抱厦的是在第丨-t回“一面说话
,一
面都在廊外
①[清]沈源、唐岱等绘,乾隆吟诗,汪由敦代书:《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
京公司2005版。图3中三卷建筑为含韵斋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h
53
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估计恰是因为这一句,黄云皓先生在《图解红楼梦建筑意
象》一书中绘制怡红院平面图时把廊子画在了抱厦和正殿之间,以体现“廊外抱厦”
(图6)。但是这样的建筑组合形式却没法正常处理抱厦和正殿檐头的关系,以至于该
书不得不让抱厦独立于正殿而且高出正殿不少,失去抱厦的本意(图7)。
图6《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
一
书中怡红院室内空间布局①
图7《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中的怡红院建筑②
北京大观园的怡红院抱厦和正殿的结构关系是合理的,但是对“廊外抱厦”这一点
却没有体现,似乎也是一种遗憾:>
①
②
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第92页,《红楼梦大观园建筑意象终稿》局部,怡红院部
154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如果怡红院抱厦是“凹”字形,如《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之西峰秀色的含韵斋,虽然
抱厦是在廊子通往室内的地方,但整个房子都在廊子以北,所以说“廊外”也符合语境。
况且,脂砚斋在此处批道“至阶又至檐,不肯轻易写过”,说明“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
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是由外而内的,抱厦在檐部,符合“凹”字形抱厦的建筑特点。
正如徐建平《怡红院室内空间探析》也注意到的,在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蜜
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中贾芸初次到怡红院,看到的是“上面小小五间抱厦”而非三
间,如果抱厦是“凸”字形则正殿要达到七间或以上,这和园林建筑的总体风格以及“小
小五间抱厦”的描述是不相符的。
同样徐文中也提到的,贾芸站在院子里“正想着,只听里面隔着纱窗子笑说道”,说
明贾宝玉当时所坐卧的填漆床是临窗的,能很轻易地看见贾芸,如果抱厦是凸出来而
且是“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不仅贾宝玉不能轻易看见贾芸进来,贾芸也不能隔着
窗子听见贾宝玉和他说话;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中“宝玉
又隔窗说道:‘不可当着宝姑娘说,仔细反叫莺儿受教导’”同样是隔着窗户和外面的人
说话,可见宝玉当时所在位置是临窗的,且离院内人很近。
再如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中提到“ 一早起来也不
梳洗,只坐着出神
。一
时下了窗子,隔着纱屉子,向外看的真切,只见好几个丫头在那
里扫地,都擦胭抹粉,簪花插柳的,独不见昨儿那一个”。试想贾宝玉早起出神是在自
己的屋子里,而且是在前檐窗下,隔着窗子即能“向外看的真切”,而如果前面有三间凸
出来的抱厦,贾宝玉看见的范围会很小。即便贾宝玉这时是在抱厦里往外看,也还有
一些角落是看不见的,如抱厦两侧的部分。如果抱厦是如图5所示的凹字形建筑,人
又坐在凹字形前面突出的部分,则恰好能看见整个前院,且能“看的真切”。
同样,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林之孝家的带人查
夜,宝玉、晴雯等人“大家隔窗悄视”,后来问起贾宝玉睡没睡,贾宝玉迎出来,林之孝家
的进来,显然都不是发生在抱厦里,也还是众人当时在正殿室内“凹”字形前面的部分
更为合理。
其他还有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里说宝钗和薛姨妈
“到了怡红院中,只见抱厦里外回廊上许多丫鬟老婆站着,便知贾母等都在这里”。如
果抱厦是凸出来且如贾芸所见的“一色雕镂新鲜花样隔扇”则不能一眼先看见抱厦里
有许多人。而如果抱厦中间部分是开敞的,便一眼可见抱厦里外和回廊上的情景,因
此,从此处的叙述看,也是这种“凹”字形的抱厦形式更合理。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55
三怡红院与蘅芜苑
薛宝钗是整部《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最终嫁给贾宝玉,成为贾府的新一代女
主人,虽然贾府最终破败,但仍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缘”。在贾妃让众姊妹及宝玉人住
大观园时,贾母的亲外孙女林黛玉所选的潇湘馆是“小小两三间房舍”,贾母的亲孙女
探春虽“素喜阔朗”但也只是“三间屋子”,而尚在客中且亲缘关系较远的薛宝钗却住
在了蘅芜苑这处大地方,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种“特殊待遇”和她后来的身份“宝
二奶奶”有关,那她居住的蘅芜苑是否也和贾宝玉的怡红院有关联呢?
先从建筑布局看,二者极其相似。蘅芜苑和怡红院同是两边都是游廊,不过蘅芜
苑用的“超手游廊”,怡红院用的是“游廊相接”。从《辞海》及《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
中对相近词“抄手游廊”①“抄手廊”②的解释以及贾政等“顺着游廊步入”看,这个超手
游廊和怡红院的游廊一样,是连接院内建筑,直至上房的游廊。
蘅芜苑和怡红院的两座上房一个是“五间清厦”,一个是“小小五间抱厦”,体量相
同,只不过蘅芜苑点明了“连着卷棚”且“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怡红院则未对建筑做
更多说明,有无四面出廊不得而知。
院内植物及室内装饰则完全相反,对比鲜明。怡红院内蕉棠两植,花木俱全;蘅芜
苑内则一株花木也无。怡红院室内繁华富丽,使刘姥姥惊叹“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
样精致?我就像到了天宫里的一样”,而蘅芜苑则是“雪洞一般
,一
色玩器全无” “床上
只吊着青纱帐幔”,以至于让贾母说出“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
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的话,和怡红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描写蘅芜苑,除了表现
宝钗的冷傲古怪,恐怕更多地体现了宝钗和宝玉婚后生活的清冷无味。
所以,笔者认为怡红院和蘅芜苑本是一体,怡红院是繁华时期的贾府,尊荣富贵、
热闹非凡;蘅芜苑是败落后的贾府,朴素沉闷、清冷孤寂。所以怡红院正房极有可能和
蘅芜苑一样,是连着卷棚的勾连搭建筑。
如果怡红院建筑平面是凹字形的连着卷棚的勾连搭建筑,那建筑进深是两进还是
三进,即是两卷还是三卷呢?笔者更倾向于三进。因为如果抱厦为凹字形带卷棚勾连
搭建筑,第一进有三间为室外,只有两梢间为室内,主要建筑空间仅剩一进,如果一进
①
②
《辞海》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六版,第0426页。
王效青主编:《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156《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的进深很大,则梁架尺寸自然大,屋面也自然高,而与书中“小小五间抱厦”的说法不
符。如果这一进不大,则过小的使用空间不能安排下作者描绘的曲折多变、花样周全
的室内装修和布置。而如果建筑进深为三间,则室内明间及两次间为两进,东西梢间
则为三进,室内空间本身就比较丰富,更能布置出怡红院新颖别致的室内装修布局。
四怡红院室内装修
怡红院的室内装修丰富曲折,样式新颖,即便见多识广的贾政及其政客们也觉得
“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近年来,对怡红院室内装修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刘
黎琼、黄云皓所著《移步红楼》①,以及张淑娴《怡红院室内空间探秘》②以及上文提到
的徐建平《怡红院室内空间探析》等。以上各文虽在怡红院室内装修位置布局的认识
上有所不同,文章表述也各有侧重,但都是在怡红院抱厦为三间且突出建筑本身即建
筑平面为“凸”字形的基础上讨论的。下面笔者将从怡红院为图5所示的三卷棚勾连
搭建筑且平面为“凹”字形的角度分析怡红院室内装修,看看是否也能布局合理,符合
原著。
《红楼梦》一书中重点描述红楼梦建筑及室内空间的主要有三次,一次是第十七
回,贾政带领一行人从院外直至室内,从前门进来,在室内转到一边后又从另一边的后
门出去,看得最为详尽,但转过玻璃镜后的部分却一笔带过。第二次贾芸来至怡红院
时则是从前门进来,从左手边大镜子进人宝玉房间,并未去房屋的另一侧,虽说并未看
完,却很好地表明了室内一个重要装修标志“穿衣镜”的位置所在。第三次是第四十一
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时,刘姥姥从后门进来,晕头转向地跑到贾
宝玉卧房,又将怡红院室内装修情况重新串联一遍。其余众多发生在怡红院内的情
节,很多也和建筑相关,有些也可以体现室内装修形式和位置,为我们理清怡红院的建
筑形式和室内装修布置提供信息。这些在上述各文中都已提到,一再解说辩驳也无意
趣,下面笔者将主要在凹字形的平面布局上说一下各代表性装修的位置。
(一)什锦格及穿衣镜的位置
要说有代表性的装修,非什锦格和穿衣镜莫属,这也是笔者与以上所述各文中关
于室内装修布局最大的不同之处。
①
②
刘黎琼、黄云皓:《移步红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张淑娴:《怡红院室内空间探秘》,《曹雪芹研究》2018年第2期,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57
关于这个镜子的方位,在贾芸初入怡红院一节中记录最为清楚:
贾芸听得是宝玉的声音,连忙进入房内。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文章闪
灼,却看不见宝玉在那里。一回头,只见左边立着一架大穿衣镜,从镜后转出两个
一般大的十五六岁的丫头。
此时贾芸是从怡红院正门进人的,应该是面朝北,左边立着一架穿衣镜,所以穿衣
镜应该在一进门的西边,这一点上面提到的各文都没有异议,且都认为穿衣镜位于明
间西一缝,即紧邻明间的一缝,穿衣镜内还有两个开间,如图6、图8。
⑥乱摸之间,撞开消息,
掩过镜子露出门来
④左一架书,
右一架屏
③四面墙壁玲珑剔透,
琴剑瓶炉皆貼在墙上
①刘姥姥进了房
门,看见墙上
画的女孩
②一转身得了一
个小门,门上
挂着软帘
⑤从屏后得了
一门,转去
看见大镜
图8徐建平文中刘姥姥行走路线①
对于此,笔者并不完全认同。笔者认为,要想确定穿衣镜是在西一缝还是西二缝
还要看什锦镉子的位置。什锦镉子即多宝阁②。刘姥姥进怡红院时明确有“四面雕空
紫檀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说明镜子是嵌在什锦镉子上的,确定了什锦槁子的位置就
确定了镜子的位置,也就确定了贾宝玉寝室的位置和范围。
贾政进来时看见的是:
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
玲瑰木板,或“流云百福”,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领毛花并,或集锦,或博
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
。一
槁一福,或有贮书
①
②
徐建平:《怡红院室内空间探析》。
张淑娴:《怡红院室内空间探秘》。
158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
此处脂批最多,其中提到“后文鸳鸯瓶、紫玛瑙碟、西洋酒、自行船等文,不必细
表”。鸳鸯瓶、玛瑙碟见于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此处
鸳鸯瓶写作了连珠瓶,紫玛瑙碟换做了白玛瑙碟子,袭人回屋取给史湘云带的东西时
偶然看到提起的,只知道是在宝玉日常起居的屋子内,具体位置并不特别明确。自行
船见于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宝玉呆傻时坐在床上“一
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并要过来“便掖在被中”,说明多宝阁
是离贾宝玉的床很近的。西洋酒,也有版本作西洋酒令,书中后来并未提到,此处不做
讨论。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时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姥姥又惊又喜,迈步出来,忽
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说明是转过镜子就一下看见贾宝玉的卧床的,也说明卧床离
玻璃镜和什锦镉子很近。
其中又说怡红院室内“分不出间隔来”,这样说来,怡红院室内一进门所见的中间
部分应该不是仅有一间,而是多间连为一体。而怡红院共有五间,如果中间一进来是
多间连为一体,且没有一下看见大穿衣镜,说明很可能穿衣镜和什锦格不是在西一缝
即紧邻明间的位置,而只是房间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罩隔中的一个,而最有可能的则
是在西二缝,而宝玉卧室仅在西梢间。
而从众多回目中如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里小红说
“我在后院子里,才从里间的后门进来”、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
虎狼药”宝玉“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进来笑道” “只听外间房中十锦
格上的自鸣钟当当两声”等处可知,贾宝玉的卧室是分里外间的。
如果像上文分析的,宝玉卧室仅在西梢间,如何再分里外间?如果是一进这当然
很难,而如果是三进,则容易得多:中间一进为外间,是宝玉日常起居的地方;北边一进
是里间,宝玉晚上睡觉的暖阁和第五十一、五十二回袭人母亲去世,袭人家去,麝月和
晴雯陪伴宝玉时使用的熏笼都在这一间。且床后有门可通后院,贾政“转了两层纱厨
锦镉”出去、小红进来给宝玉倒茶、黛玉来看贾宝玉怕被王熙凤撞见而从后门出去都是
走的这个门。两进之间以碧纱橱相隔,贾政所走的另一道锦阁则是宝玉晚间居住的
暖阁。
南边一进也可视作里间,贾芸进怡红院看见的填漆床应该就在这一间。之所以这
么说,是因为贾芸虽和贾宝玉为叔侄关系但毕竟是男子,又隔着几层且年纪较大,宝玉
曾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
再谈怡红院抱厘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59
浊臭逼人”,所以,宝玉即便初见时很喜欢贾芸,也不会在没有深人了解的情况下在自
己晚上睡卧的、一般小丫鬟都不能进的房间见他,所以贾芸进的房间应该是什锦格子
内的另外一间即南边一间。这一间南面有窗,东面也可开窗,适合拿着书坐在床上看。
贾芸在见到贾宝玉之前进了一道碧纱橱,所以西梢间中间一间和南边一间之间同样以
碧纱橱间隔。如此布置,贾政等人转过玻璃镜看到的是两边的碧纱橱,因为碧纱橱是
由一扇一扇的隔扇组成,所以“益发见门子多了”。
这也可以解释张淑娴《怡红院室内空间探秘》一文中提出的宝玉午睡为何会对着
镜子,因为镜子在西二缝即西梢间东缝,又是可以旋转的,转过来时正对西梢间中间一
进西墙,这也是宝玉卧室的外间,这一间可以设床,所以有后文麝月说“不如明儿挪进
床来是正经”。至于徐建平《怡红院室内空间探析》所说的贾宝玉梦中进门就看见床上
的甄宝玉,因为毕竟是梦中,难免错谬,不足为据。
另一方面,从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中“宝钗便顺着
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和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
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等处可知,西次间即宝玉
卧室的外间有床,这一点刘黎琼、黄云皓所著《移步红楼》以及张淑娴《怡红院室内空间
探秘》的等文中都有过分析和说明。
所不同处在于笔者认为什锦镉子在西二缝,则这些床虽然还在西次间,但是已位
于宝玉寝室之外了。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芳官干
娘要替宝玉吹汤时被晴雯及众小丫鬟说“你什么空儿跑到这里镉子来了”“我们到的地
方儿,有你到的一半,还有你一半到不去的呢。何况又跑到我们到不去的地方”。可
见镉子里是这些粗使的婆子们到不了的地方,而宝玉位于里间的卧房,一般的小丫头
们也不能进去,所以在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中小红进
宝玉房中帮宝玉倒茶会被诘问。但是外间又有老嬷嬷即婆子们“轮流着带管上夜”,所
以位于西次间的外间床应该是在什锦搞子外面的(如图9)。
(二)
明间、东次间和东梢间装修
说完了西梢间和西次间再来说说其余各间。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怡红院一进入室
内是多间连到一起的,但是连到一起并非完全没有分隔,古建筑室内装修中常见的落
地罩、栏杆罩、几腿罩、飞罩都可以起到隔而不断的作用。贾政一进门看到的“流云百
蝠”、“岁寒三友”、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甚至集锦、博古,都可以作为这些室内装修的装
饰元素(图10)。因此,中间这部分的室内装修很难完全确定,只能根据贾政和刘姥姥
160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此处仅袭人、
麝月、晴雯等
大丫鬟们能到
此处小
丫
鬟
们能
,
到
子不
婆
J
能
fl
一
-^
的行进路线以及所观所感做一些分析判断。
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
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
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这里面明确提
到的只有一架书,而且这个一架书回头再走就有门正对玻璃镜,且这一架书后似乎无
路可通。
t
—
图9怡红院西次间、西梢间示意图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61
刘姥姥进怡红院时也是“左一架书,右一架屏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只见他亲
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可见刘姥姥所进的房间就是贾政迷了旧路的房间。贾政在
这一间虽明明见左侧还有门可通,还是到那一架书前回头再走,便是知道这一间到此
处便是尽头,左侧的门通往后院但不知后院还有路可通院外,所以便想从原路返回,因
此这一间便是最东边一间即东梢间。
图10紫禁城建福宫朱漆描金灯笼框夔龙卡子花夹纱横披心套方灯笼框隔心
夔龙花卉绦环板博古裙板夔龙花牙子落地罩①
东梢间和西梢间一样,也是三进,北边一进就是刘姥姥进来的后门所在一间,中间
一间最东边为一架书,西边一缝从东边看是“窗纱明透,门径可行” “墙壁玲珑剔透”,
从明间看则是“雕空玲珑木板”,因此由夹纱隔心的隔扇组成的碧纱橱最为相符,碧纱
橱中间开合的两扇与对面西二缝穿衣镜正对。至刘姥姥进怡红院时门内又多了一架
可随意移动添撤的屏。此外这一间贾政看是“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
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刘姥姥看时是
“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可见这些装饰并非固定在一面墙上,而是
①故宫博物院古建管理部编:《紫禁城宫殿建筑装饰—
年版,第207页。
内檐装修图典》,紫禁城出版社1995
162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各面墙上因地制宜,随形布置。
南边一进临窗,又和中间一进以隔断相隔,可做贾宝玉书房。但因宝玉向来不喜
读书,所以很可能最后变成了堆东西的屋子。因为在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宝玉和麝月在堆东西的屋子里找银子时,打开螺甸柜子“上一
格子都是些笔墨、扇子、香饼、各色荷包、汗巾”等宝玉读书及日常出门所带之物。在秤
所选银子重量时,请医生来的婆子是“站在外头台肌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
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 ’ ”说明她站在台肌上是可以看见屋内的,因此这一间最为
符合。
同样是第五十一回提到医生进来时宝玉“便走过来,避在书架之后”,可见这个书
架不在西间且后面可以藏人,并非贴墙而立,所以这一回所说书架和贾政、刘姥姥所见
的一架书并非同一事物,很可能是贾政初一进门所见的“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的
贮书处,且此处可以向外看,能“只见两三个后门口的老嬷嬷带了一个大夫进来”,因此
这个书架极有可能在明间或者东次间。其他的小窗幽户更是因为信息有限,很难确定
其具体位置。
五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红楼梦》中有关怡红院的描述,结合古建筑中几种抱厦形式
分析认为,怡红院正房为一座三卷棚勾连搭建筑,前檐明间及东西次间外檐装修在正
殿即第二卷前檐,东西梢间外檐装修在抱厦即第一卷前檐,室内平面呈“凹”字形。
西梢间为贾宝玉寝室,共三进,从南面起第一进设填漆床,为宝玉日常休息坐卧之
处;第三进内设暖阁,为宝玉正式寝室,晚间在此入寝,暖阁后有门通往后院;第二进最
大,最宽敞,是寝室外间,为宝玉日常起居使用,偶尔设床供人休息,怡红院内故事多发
生在西梢间。西梢间第二进和明三间之间以嵌玻璃镜什锦格子间隔,是怡红院内重要
装修标志。
东梢间室内同西梢间一样也为三进,南进间为宝玉书房,也用来堆东西;北进间有
后门通往后院,刘姥姥进怡红院走的就是这个门;中间一进东侧靠墙有一架书,各面有
琴、剑、悬瓶之类悬于墙壁之上,西侧有碧纱橱,中间两扇开启时和西二缝玻璃镜相对。
其余明间和东、西次间连通,装修形式多样,但具体装修形式不确定,只知西次间
后檐设床,为平日丫鬟婆子休息值宿之处(图11)。
再谈怡红院抱厦形式及其室内装修| 163
知
铷
'
劏
m
褒
m
0
m
^
s
l
'
姝
V
跦
—
丨
舡
*
靼
柘
彩
费
#
r
-
—
^f
J
Y
#
涔
'l
m
•
:
=
£
s
婢翁庳
:
」
m
w
墘
平
圓
^
3
3
珠
-
笨
染
3
rc
-ffll
3
^
^
T
Y
t
丨
.
t
^
^
i
一
s
1
—
卜卜
龙
C
.
每
每
±
1
朵
古
<
却
相
#
:e]
#
茗
-
一
.
罗
.
0
^
f
详
«
軼
¥
-
輕
1
坤
-*>
粒
#
常
•&:#•'#
七
*:
斧
-
:
4
犍
切
©
壮
坛
在
楸
®
咖
5
:
■
0
笮
•
•
休
^
#
;
f
0
$
•
丨
«
负
七
试
飧
鐫
'
、
箫
?
»
<
!
-
挺
_
:
_
e
^
1
>
#
-
銮
唧
掩
料
蛾
隹
'
呎
典
迄
女
至
—口
>-.瓦
七取銮
女迤
K
*
者
G
屮
S
L
5
'
Y
A
¥
图11怡红院建筑平面及室内装修示意图
(作者信息: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
更多推荐
抱厦,建筑,装修,形式,字形,认为,大观园,位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