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
燃气热水器换热优化设计 刘兵
发布时间:2021-08-20T06:47:19.490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3期 作者: 刘兵 杨忠芯
[导读] 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大都采用铜制箱式换热器,燃烧火焰正上方采用翅片管式,为换热的主要部位,主要为对流换热与导热;在
燃烧火焰四周采用内腔盘管模式,为辐射换热与导热。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本次试验通过理论分析研究燃气热水器的换热方式、测试热交换器上不同模块温度分布、分析热交换器各模块设计重量占比
等,对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燃气热水器;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导热
一、引言
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大都采用铜制箱式换热器,燃烧火焰正上方采用翅片管式,为换热的主要部位,主要为对流换热与导热;在燃
烧火焰四周采用内腔盘管模式,为辐射换热与导热。
本次研究,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不同热负荷下不同换热方式换热量占比、设计重量分布等关系,为热交换器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
持。
二、换热原理介绍
热交换器是将燃气燃烧的热量传递给管内用水的装置,主要由盘管、内腔、集热片、传热管和各连接管件组成。如图2-1,当热水器工
作时,火焰处于热交换器腔体内,高温烟气在垂直方向进行流动,流经集热片后排出,在此过程中,高温烟气首先经过内腔换热,再进入
集热器换热,最后由烟管排向外界[1]。
图2-1 热交换器工作原理
高温烟气首先经过内腔,在此过程中,高温烟气与内腔壁面发生辐射换热,换热量一部分通过内腔壁和盘管壁以热传导的方式加热管
内用水,另一部分通过内腔壁面散失。经内腔壁面换热后的烟气进入集热器换热面,与集热片发生对流换热,换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
热传热管中的水。
综上,在热交换器的换热过程中,高温烟气与热交换器的换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高温烟气与内腔壁面和盘管之间的换热,主要为
辐射换热;二是烟气与集热片和传热管之间的换热,主要为对流换热。
三、理论分析
3.1 辐射换热计算分析
盘管和内腔模块的换热量由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组成,由文献分析,可以认为盘管和内腔模块的换热量均为辐射换热量。在燃气热水
器中,高温烟气与内腔壁面的辐射换热量[2]可由下式计算:
——考虑到CO2、H2O的吸收光带有部分重叠的修正值,其值有相关资料查得[3];
从上述计算过程可以总结出,在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的换热过程中,内腔壁面与高温烟气的辐射换热主要受烟气温度和内腔壁面温度
影响。并且,烟气温度和壁面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呈四次方的关系,其次是CO2、H2O在烟气中的分压与辐射层厚度的乘积的影响。
3.2 对流换热计算分析
集热器和传热管模块的换热量也主要是由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组成,同样经文献分析,可以认为集热器和传热管模块的换热量全为对
流换热量。热水器工作时,水在管内流动,高温烟气在管外肋片间横向掠过水管。在热水器工作稳定时,集热器的传热为稳定传热过程,
对稳定传热按传热理论[2]可得:
水侧对流放热:
l——铜管长度,m;
——铜管的导热系数,KW/m2*℃。
在烟气侧的对流换热中,烟气通过哦对流换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肋片,使肋片温度升高。肋片表面的平均温度决定了肋根温度的高
低,又决定了换热量的大小。实际上肋片表面的平均温度难以直接确定,为了假设肋片表面平均温度为肋根温度时烟气的理想换热量,定
义肋片效率为:
、、分别为水侧的放热热阻、肋片的导热热阻和烟气侧的导热热阻。由于水的对流换热系数很大,铜管的导热系数也很大,、相对较
小。因此,换热系数K主要取决于烟气侧热阻的大小。并且,换热量与烟气温度和肋片温度的关系呈一次方关系。
3.3 分析
综上所述,在热交换器换热过程中,盘管和内腔模块的换热方式主要为辐射换热,换热量与烟气温度和壁面温度的影响呈四次方关
系;集热器和传热管模块的换热方式主要为对流换热,换热量与烟气温度和壁面温度的影响呈一次方关系。为此,烟温变化对辐射换热的
影响比对流换热要快很多。
四、试验研究
4.1 试验方法
选取一款13升燃气热水器,对辐射换热模块和对流换热模块的换热量进行测试分析。
如右图4-1所示,温度测点布置在盘管的进出水口和集热器传热管的进出水口处,实验时进水流量稳定在10L/min,在热负荷为100%、
90%、80%、70%和60%时记录各测点温度的变化。
图4-1 温度测点布置
4.2 实验数据
测试四组数据,其中测点1记录盘管进水口温度,测点2记录盘管出水口温度和集热器进水口温度,测点3记录集热器出水口温度。为保
证实验的可靠性,本次实验对该产品进行多次试验测试,测试数据记录如下表4-1所示。
表4-1 实验测试数据
对上述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图4-2 不同换热方式与热负荷变化图
从图中数据分析可知:
①该结构产品辐射换热量远小于对流换热量,不同负荷段下,辐射换热量占比均小于8%;
②在进水流量恒定的情况下,当热负荷降低时烟温会降低,辐射换热的换热量占比下降,对流换热的换热量占比上升,与3.3理论分析
结论一致,当负荷降低时,辐射换热降低速度要快。
4.3 产品重量分布
对热交换器各零件进行分解、称重,辐射换热主要由内腔、盘管等组成,对流换热主要由集热片、内腔等组成,计算各模块重量占比
(如右图)。从图表数据分析可知:
①该结构产品辐射换热模块重量占比达到41.85%,对流换热模块重量占比达到48.17%。
②辐射换热模块重量占比略小于对流换热模块,但辐射换热量占比却远小于对流换热量。因此,从优化热交换器结构和降低物料成本
方面考虑,可以优先考虑优化辐射换热模块的设计。
图4-2 热交换器各模块重量分布
五、总结
本次实验从理论上分析了热交换器换热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试验测试数据分析了不同换热方式的换热占比,结合产品设计时重量分
布,对燃气热水器热交换器的设计优化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
①现有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辐射换热量较小,占比不足8%,但辐射模块重量占产品高达41%。
②对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可以考虑采用新材料替代现有铜制盘管内腔模式,并保证腔体壁面温度在标准范围内。
③对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可以采用新型燃烧方式,降低火焰高度,缩短火焰到对流换热面距离,从而取消内腔和盘管,只保留上部
的对流换热模块。
④对于对流换热模块的优化改进,已有很多文献结合CFD模拟仿真和试验数据,对集热片结构进行优化,进行强化化热。
参考文献:
[1]燃气快速热水器/夏昭知编著.-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3.
[2]谭顺明.燃气快速热水器换热器的传热分析.煤气与动力.1997.17(3):29-32.
[3]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4]刘美丽.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的热工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10.
[5]闫栋.强排式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和传热过程的数字模拟与分析[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5.
更多推荐
换热,辐射,热量,温度,热交换器,烟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