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7日发(作者:)
超市设计泛谈之平面布局
在超市一线工作十几年后,近几年我一直在从事超市设计的工作。超市设计,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项目地点、建筑结构,确定具体的业态和定位,因为综合因素的不同,其所需要的设计思路和内容都有很大差别,除了一些概念上的共通之处,没有太多的标准可以参考。
这里我所讲到的内容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经验,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但绝不可照搬作为行业的通用标准。同时,由于建筑结构、企业资源、竞争情况等因素千变万化,加之本人能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其中多有不尽之处,敬请谅解。
拿出设计图纸其实相对是很容易的,但实现图纸设计上的内容就要难得多了,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过程中,实用性要比艺术性重要得多。做超市设计时,可以考虑一点艺术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还是技术与实用的结合,毕竟设计是为经营服务的。
以下主要以大型超市的设计为切入点进行介绍,其中可能会掺杂中小型超市的相关内容,但没有涉及仓储批发超市和标准便利店。
超市设计工作简介
一、超市设计的内容
针对已有成型建筑物的超市,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平面布局、生鲜设计、装修/装饰、指示/美化(参见附表)
序号
项目
主要内容
1
平面布局
区域分割、商品大类分布、主要陈列设施定位
2
生鲜设计
生鲜各类别精确设计、生鲜后场设计、生鲜特殊陈列设备设计
3
装修/装饰
顶蓬、地坪、包柱、照明、区域装修/装饰
4
指示/美化
区域指示、分类指示、形象背景
由于生鲜设计要求的精度很高,生鲜商品经营项目的确定需要更多的时间,同时生鲜很多的设计细节也不同于普通的平面布局设计,因此从设计时间和设计思路的角度出发,应该把生鲜设计单独进行研究。
二、超市设计的前期工作
1.收集设计信息。
没有调查的凭空想象的设计方案到时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所以图纸设计之前对设计信息的收集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需要到现场和周边查看。
2)了解竞争对手,包括直接竞争对手(同业态)、类似竞争对手(不同定位的超市)、传统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最清楚地反映了当地生鲜情况,并且可能从中寻找到需要的生鲜资源),另外,还应该了解门店的商圈内的未来竞争对手情况,例如:政府对本商圈商业网点的规划、商圈内现有其他业态商业项目转型成为同业态竞争对手等。当然,我们还应该对企业自身现有门店进行仔细的了解。
3)企业内部对项目的整体定位,指企业内部对项目的经营业态、经营档次、主要客源等的综合经营思路。
4)超市相关的配套区域或设施需求,包括办公区、仓库、电子存包柜、烟酒专柜、服务台、顾客洗手间、清洁房/公共清洁池、工具房、耗材仓库、员工洗手间、员工更衣室、信息中心、员工饮水处、收银中心(金库)、客诉处理室、防损办公室、监控室等。
5)超市经营大类。每个企业根据自身资源及项目定位选择不同的品类区别经营,比如一些区域连锁超市的综合超市没有经营大家电。
6)生鲜经营分类详细说明。由于生鲜设计涉及到加工间、冷柜等固定设施,而且不同项目要求的设备和用电配备都不同,因此在设计之前必须详细了解生鲜经营计划。
7)其他情况了解,如生鲜是否安排单独生鲜收货通道、公司有无特殊经营项目、收银台及防盗门安装习惯等。
2. 准备设计工具。
超市设计的主要工具包括电脑、打印机和测距仪/卷尺(参见附表)。
3. 现场核对电子图纸。
核对内容包括:
1)柱距(净距离)、柱宽、层高、承重墙等基本数据,这是精确设计的基础。
2)已经安装的消防设施。有些消防设施可能根据后来的布局要求进行少量的调整,比如消防栓的移位,但有的是不可移动的,这时便要求在设计时合理安排。
3)周边楼宇情况,侧重考虑生鲜排烟是否会影响邻居们的工作生活。
超市平面布局介绍
一、平面布局设计的步骤
1.确定建筑是否需要调整(建筑建设之前调整相对比较简单,已经完工建筑调整涉及的事务很多,调整难度很大)。
所谓建筑结构需要调整,是指由于原建筑某些区域分割或重要设备安排造成死角、视线阻碍、通道不明、面积实用率低等不利于布局,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常见的情况有:电梯位置不利于主通道安排或过于占用卖场面积、机房位置造成死角。调整建筑的目的一般是通畅内部交通、提升实用面积、通透视线、减少异形角落或死角等。
已完工建筑调整图例参考:
1)山西某超市:原电梯位置在卖场正中,不利于动线安排,为顺畅动线、提高面积利用率,超市经咨询建筑设计院,决定调整电梯位置(如图)。
2)江西某超市:原建筑为一家大型娱乐场所,超市接手物业后决定扩大建筑面积,并在右侧安装外挂式电梯,以扩大面积、通畅动线(如图):
2.大区域分割,即超外、超市区、收货区、仓库及办公区的定位。关于大区域分割的原则,建议如下:
1)营业区域(超外、超市区)关系到店的形象、营业实用面积及收益、顾客方便度等,功能区域(收货区、仓库、办公区)关系营运效率、内部管理等;由于功能区域的问题更容易用设备和人力来解决,因此大区域分割应以营业区域优先为原则。
2)超外区与超市区的比例一般以不超过1:2为宜。
3)收货区的位置重点考虑货车的进出与停靠。
3.确定入口与出口,包括大门、超市入口、收银区、收货入口等。入口和收银区的确定使主通道一目了然,收货入口或进货电梯口(指进入销售区域的进货口)要根据仓库的位置安排在后场的角落,不少超市因为是多层建筑且每层的面积不大,常把仓库设置在较高或较低的楼层(比如仓库在四楼或负一楼),货物内部运输依靠电梯,因此各楼层的进货口常常是货梯出口。
4.确定超市内大分类的分布。我个人习惯于将超市经营商品分为四大类,在设计大型超市时也习惯于按照这个顺序排列商品大类,即一般耐用品、低值耐用品、快速消费品和生鲜商品。前几年国内不少大型连锁超市仿照家乐福的制式,把图书音像放在入口处,然后再安排一般耐用品的数码通讯和大小家电类,主要考虑的是入口旁往往留不住人,安排购买目的性很强的一般耐用品会导致入口处比较冷清。这几年随着电脑、手机及周边数码产品的普及,图书音像类别的营业额和销售数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少超市已经考虑到入口处虽然不留人,但至少是所有顾客都能看到路过的地方,图书音像随机性购买的特点正好与玩具及单价比较低的学生文具较为相似,不如选择将其归入文体及休闲百货类一并安排位置。
大类
特点
单价高、使用时间长、对顾客的影响远且深、品一般耐用品
牌化程度高
所辖品类
大家电、小家电、数码通讯
单价低、使用时间长、易冲动购买、品牌杂乱
低值耐用品
服饰纺织、家用家居百货、文体及休闲百货
消耗品、每个小分类都有较强大的品牌
快速消费品
清洁日化、烟酒饮料、休闲食品、粮油食杂、冲调食品、冷冻冷藏
生鲜商品
食之本
生鲜加工类、生鲜非加工类
关于各大类的面积占比,每个企业、每个市场皆不一样,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业态
营业面积(㎡)
一般耐用品
低值耐用品
快速消费品
生鲜类
大型超市
6000以上
15%-20%
25%-35%
15%-20%
20%-30%
生鲜加强超市
3000-6000
5%-15%
10%-20%
20%-30%
40%-60%
标准超市
3000-6000
10%-15%
20%-35%
20%-30%
20%-35%
精品/高端超市
2000-4000
3%-5%
20%-30%
30%-50%
30%-50%
社区便民超市
600-3000
3%-5%
20%-30%
30%-60%
20%-30%
5.分区细化:大区域划分完毕,按照主通道的路线按顺序逐步进行细化。
6.整理及标注:删除多余线条、物件、图层,对齐与调整,对通道及特殊陈列项目的标注,整理与图中对应的图示表。
二、平面布局设计的图纸要求
1.所有设备、物件按实际尺寸绘制,并且尽力绘制出设备及物件的平面风貌,以下是部分设备AutoCAD参考图示:
2.用颜色区分不同设备以及特征等,比如用不同颜色区分货架的不同高度,当然,也可以用来区分物件的材质,以使图纸易懂并方便统计各种设施设备。
三、通道的设计
通道的宽度需要根据卖场面积、柱距等因素具体确定,没有所谓按多大面积就多大宽度的标准。通道一般以垂直于建筑轴线的直线形式为主,因为这样面积利用率最高,但并不排除根据地形及商品展示的要求和活跃卖场的需要结合弧线、斜线等应用。
根据其主要用途,我习惯把通道分为以下几种:
1.主通道:贯穿于整个卖场,让顾客走完主通道可以看到所有的商品大类。大型超市主通道的主干一般由整个卖场的中间穿过,而一些以生鲜为主的中小型卖场(生鲜加强超市)则常设置双入口,用大U型的主通道把生鲜和其它类别分开。
主通道分净主通道和促销主通道两种。选择净通道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客流较大、柱距限制、消防要求,大润发常用,选择净主通道必定将促销区嵌入货架区域,这样也可以起到区域引导和避免主通道拥堵的作用。
促销主通道中促销堆头组之间的间距和与两侧端头的间距都不应小于2.5辆手推车的距离。促销主通道长度超过30米时,应该考虑在其间设置客流缓冲区,以便于顾客调整方向,尤其是年节客流高峰时段更能起到减少堵塞的作用。
2.次通道:一是沿靠墙货架走、环绕卖场的通道;二是在低货架区域用来区分商品的通道;三是主通道两侧货架之间的通道。为了在视觉上产生差异,使顾客自然行走时用更短的距离看到更多的类别,建议在建筑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主通道>次通道>货架间距。
3.货架间距:货架应垂直于主通道,货架间距同样受柱距制约,但一般也不能小于2.5辆手推车的距离。货架长度要和货架间距成正比,建议货架长度与间距之间的比例不大于8:1,也就是说两组18米长的货架间距至少宽2.25米。
货架间距可以根据区域不同、货架高度长度不同安排,总体而言,食品区域对货架间距的要求比百货区域要宽。在整理货架间距时,尽量将柱子卡在货架中,以减少柱子对陈列面的遮挡。当遇到有些柱子卡在货架中很难协调时,选择使顾客在货架间距中容易通过的方式,让柱子露出来另外处理。
4.收银等候区:指顾客结账的排队区域,一般宽度要求至少容纳3个人排队(手提篮排队宽度约0.8米,推车排队约1.2米),但具体也受到整个建筑和布局的制约。
有一部分超市为了充分利用面积,习惯在收银等候区内布置大量的堆头陈促销商品。我个人认为顾客行走到收银等候区以后,预期的购买活动基本完成,购买的意愿已经下降,不再有太多兴趣横向行走(在收银等候区来回走动)选择商品,所以不建议在收银等候区设置促销堆头,就算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堆头,也不应将主力促销商品陈列于此。
5.生鲜通道:这个问题后续讨论生鲜设计时再具体展开。
下面是一家对整个中国连锁超市影响很深远的外资大型超市在国内两个比较标准的店对通道的设置,以供大家参考:
单层超市:浙江某店
两层超市:沈阳某店
四、货架的选择
货架最好选用通用式的,在丰富陈列方式的同时也考虑日后应用的稳定性,同一企业同一业态的货架规格不宜过多,以免浪费过大。
国内大型超市(不含仓储批发超市)能见到普通货架层板最宽的是630毫米(大家电有730毫米的),最高的为3200毫米(靠墙货架及大分类分割货架)。建筑层高与货架高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一定正比,但不是无限制的,因为太高在正常陈列中也用不上了,而且太高要通过灯带将其视觉上线压下来。货架最高处与灯带之间最少保留600毫米的距离,这既是防火要求,也是照明考虑。我们国人个头不高,货架有效陈列高度在2米以下,再高的地方只能做寄仓和装饰背景用了。
货架的材料主要有:钢材、钢木结合;层板板面主要有钢材(包括通用型板面、钢网板面)、玻璃(带灯货架配备为主)、木材几种。层板除了直线之外还有弧形,除此之外就是用横梁配备各种挂钩或挂网,市场可见品种有超过一百多种,在平面布局过程中极少如此细致,在此不做赘述。
除了选择常规货架之外,还有一些商品类别可以选用专用货架在设计中要在图纸上表现,例如:服装架、图书音像架、内衣架、哑铃架、花盆架、自行车架等。以下是参考样式:
国内没有统一的货架标准,甚至连货架安全标准也没有,以下是我关于对不同卖场的货架高度的建议,仅做参考(单位:毫米):
单面靠墙
业态
大型超市
生鲜加强超市
标准超市
精品/高端超市
社区便民超市
2600-3000
2200-2600
2400-2800
2200-2600
2200-2600
区域分割货架
普通高货架
低货架
(个人护理/文玩/小家电等)
1200-1600
1200-1600
1200-1600
1200-1600
1200-1600
这两种货架高度可以一样
为产生层次感,这两种货架之间高差不低于400
2400-2800
2200-2600
2400-2800
2200-2600
2200-2600
2200-2600
1800-2400
2200-2600
1600-2400
1800-2400
货架层板的宽度需要根据不同商品类别选择不同宽度,除大部分商品统一的规格之外,还有一些商品类别可考虑选用特殊宽度的层板,以便于陈列,主要有大家电、个人护理用品、鞋类、文具玩具等。
转角处连接货架一般成本比较高而且经不起卖场调整过程中的折腾,根据企业的定位考虑是否配置。
端架的款式主要有:常规货架式、堆头+货架式、半圆货架式等。
促销台的款式主要有:常规方形(木质、钢板、钢笼组合等)、万字货架式、方形塔式、圆柱货架式、圆柱塔式等。根据不同区域配置一些特殊的端架和促销台可以使卖场更显丰富。特殊堆头我建议只在相应商品区域内放置,而不宜在主通道与常规方形堆头放在一起,以免显得凌乱。
另有精品类柜台相对比较特殊,多以木质玻璃柜为单位组合而成,常用规格(毫米)是长1200宽600,高度不超过1100。
货架的方向以垂直于主通道为主,在主通道同一侧的货架应保持方向的一致。局布采用扇形等不规则货架摆放可使卖场显得活跃,但不适合大面积使用。货架经常要考虑卡柱子放置,以便减少柱对通道的影响,对于卡柱子剩余的地方还要考虑好后期的处理方案。
五、商品关联性考虑
以本地顾客的习惯为基础考虑商品关联性,业内一直传颂的所谓“啤酒+尿布”交叉陈列思维,在我国恐怕有所不适。
大分类的安排根据企业的商品架构,正如之前所述,我习惯按照四大类别安排各个类别的位置,各企业也可以有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情况来考虑最终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关联性不是万能的,不要过于强调关联性,不要绕在里面钻牛角尖。
六、仓库的设计
仓库的区域划分原则基本与卖场的区域设置一致,设定仓库面积大小主要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货架上方是否设寄仓;二是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速度。
在没有自有配送中心支持、货架上方又不作为寄仓的情况下,每8平米卖场至少配置1平米仓库(生鲜后场不计在内)。当然仓库也不能过大,仓库过大可能使卖场订货有依赖思想,造成库存过大,另一方面也可能相应减少经营面积。
大型超市仓库内货架区与堆头区的比例一般可按2:1考虑,另外,食品区仓库货架可安排一部分底层不安装层板,以方便拖车、栈板可直接进出。高档烟酒一般需要安排专门小仓库,若烟酒区(专柜)位置允许应考虑在区域内安排仓库。其他体积小、单价高化妆品、数码通讯及小家电中的商品也应考虑设专门小仓库登记保管。
七、服务台的安排
服务台的面积要根据企业对其设定的服务功能项目来确定,比如一些大型超市赠品发放、退货及售后维修都是单独的,而中小型超市大多会将这些功能集合在服务台,还有的企业在一些县级市场把服务台与烟酒柜连接起来。不同的功能组合,服务台面积各不相同,同时也需要考虑一些不同的细节,比如柜台的样式。
八、办公区域的设置
办公区主要有店长室、营运(订单)办公室、美工室、防损/监控室、信息中心、财务室、收银中心、客户接待室(团购)、后勤办公室、收货办公室、会议室等。其中,收银中心最好安排在离主收银区不远处,以方便管理。除店长室外,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合并处理,面积越小的卖场办公区房间数量应该越少,整体面积也越小。
九、收银台的设置
收银台的数量可按照平均200-300平米配备1个收银台的原则确定。大多超市采用两个收银台组成S型的方式排布,一些精品超市或收银线没有足够距离的超市则采取两个收银台组成U型方式。收银台间距要考虑到顾客手推车的宽度,如有快速收银台通道,最好不要低于1.5倍手推车的净宽度。
十、电子防盗门的设置
顾客、员工出入卖场的各个出入口都需要安装电子防盗门。而收银出口常有集中验票和开放出口两种形式,开放出口需要每个收银通道都被电子防盗门的收发线覆盖,因此设计时要注意收银通道净宽度。
十一、存包柜的安排
存包柜的数量可按照收银台的10-15倍配备。存包区的位置以接近入口为宜。
十二、清洁间的安排
无论超市作业方式是采用机器为主还是人工为主,都应该安排专门的清洁间,以方便清洁取水、工具存放。为避免对食品造成污染,清洁间位置应该相对独立,并考虑拖把清洗、工具放置等问题。
十三、顾客试衣间的安排
建议根据服装区的面积,每100-150平米配置1个试衣间。
十四、员工休息区的安排
在几乎所有超市一年到头都招人的时期里,对于员工相关的区域设计,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员工比顾客更重要。因此,员工休息区设计不求豪华,但一定要尽可能地追求舒适。员工休息区包括更衣室、休息室、饮水处、员工洗手间四个功能区域。首先要提醒的是,员工休息区不适合安排在不通风的地下室。
1.更衣室:现在不少连锁企业男女员工的比例已经到了2:8的状况,男女更衣柜的数量不得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促销员也是员工),而且要多备一定数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一点的柜子会让女性员工放衣物与提包也更方便。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与北方的更衣柜大小要求是不一样的,北方冬天寒冷,人们都是大衣长靴,2米高六层的小柜根本放不下冬季衣物;而南方冬天穿单衣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最终影响到更衣室的面积大小。
2.员工休息室:主要是让员工有一个暂时休息、换班用餐的地方。休息间的大小要求要达到一个班次的员工分两批用餐有足够的座位。
3.饮水处:需要放饮水机和饮水杯的架子,可以和休息室安排在一起。
4.员工洗手间:有条件的大型超市为了提升形象、方便管理,应单独安排员工洗手间,而且员工洗手间的环境及配备应该好于顾客洗手间。
ü
十五、顾客洗手间的设计
顾客洗手间的设计可参考如下原则:
1.一般不安排在靠近大门处。
2.考虑通风、排污方便。
3.多单层面积比较大的层超市可考虑在每层设置顾客洗手间。
4.数量可参考以下表(按营业面积每1000平米计算):
设施
大便间
小便器
洗手盆
无障碍间
男
1
2
1
最多男、女各1
女
2
——
1
近年来,随着大小连锁超市不断开发市场,不断面对竞争,同时由于消费习惯的变迁、消费者意识的改变、商业地产资源越来越紧俏等问题的影响,超市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企业对超市整体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围绕超市定位,方便顾客、方便员工、合理利用建筑面积”的基本设计原则,为超市提供符合企业实际并富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附参考案例:某超市设计方案第一稿说明
更多推荐
超市,货架,设计,生鲜,区域,考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