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机那家好-丝丽雅股票

人类与月球的距离还有多远?宣妮
2023年10月1日发(作者:曹敏莉)

人类与月球的距离还有多远?

富水中心小学 宣妮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月球寄予美好的遐思和充满诗意的赞美。当一轮皎洁如玉的明月高

挂在夜空,人们只能靠肉眼观测月球并寄托自己的想像。真正对月球认识是在20世纪50

年代以后,苏联的“月球号”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将月球的整个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1969年,“阿波罗”11号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时,人们才看到到月球的真实

面貌。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它是地球的近邻,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是

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

影相随,关系密切。

虽然和地球是关系密切的 “邻居”,但他们却有太多的差异。月球的直径约3476

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地球的白天黑夜共24小时,月球的白天和夜间

持续时间都长达半月之久,而且昼夜温度相差惊人,白天气温最高达127℃,夜间温度又低

达零下183度!如此酷热严寒而又温差剧变的气候,是月球上没有人烟和生命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茫茫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

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推测发暗的地区

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

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

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

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美丽的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神秘的,它的起源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谜题之一。月球表

面保留着数十亿年前与彗星和小行星碰撞的痕迹,而地球上的地质变化销毁了这些记录。

此,探测月球可以提供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类便

开始了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

1961412日,苏联用东方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世界上第一

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近地轨道,绕地球转了一圈后返回地面,人类

从此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使苏联在与美国开展的载人航天竞赛中赢

得了世界第一。1961年,美国正式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计划。这是

在与苏联之间展开的谁第一个把人送上天的竞赛中失利后,美国发起的又一个竞赛项目。

在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竞赛,掀起了第一次月球探

测高潮。自1958 ~ 1976年,美国和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

1969716日,美国用 “土星5号”运载飞船将第一艘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

飞船送入登月轨道。经过4天的航行,飞船的登月仓抵达月面。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从

登月舱中下来踏上月球的表面,并宣告:“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一次

飞跃。”从此,人们多年来登上月球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1971127日,美国发射载有塞尔南、埃文斯和施密特的阿波罗”17号飞船。11

日到达月球,两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75小时,在月球轨道上释放了一颗卫星。飞船19

返回。这是人类迄今最后一次载人登月飞行,也是阿波罗飞船第7次登月飞行。

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

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

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

球。

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

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

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国航天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

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有助于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

美国航天局计划于2009年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以探测月

球是否有水存在。

2009年6月18日,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

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既参考了以往国际探月活动的经验,又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始终围绕推

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标制订计划并组织

实施。在航天科技方面,“嫦娥工程”将逐步实现多项重大突破,首次到达地外天体,首次

着陆在地外星球上,首次从地外星球拿回样本。这些技术的突破将推进航天工程系统集成、

深空测控通信、新型运载火箭和航天发射等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

术、新材料技术、微机电技术、遥测科学等其它高新技术的发展。

20071024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

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它将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

上运行并执行科学探测任务。20093116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

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2010101185957秒, 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

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

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

进。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

成像。

迄今为止,全球共进行了127次月球探测活动 。在这127次探月活动中,美国57

次,苏联64次,日本、中国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4次、失败6

3次,成功率50%。

人类对月球的探测之路在继续向前走着,无论“通月之路”有多远,我们必须要做到科

学、理性的探测。因为“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人类唯一的、庞大而稳固的“天然

空间站,„„地——月系不仅是一个统一的自然体系,而且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将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月球上建立“地球村”不会只是个梦想,重返月球的计划一

定会实现,人类与月球的距离并不遥远!

2010-10-2

上海办公楼装修公司-萃华楼最好吃的菜

人类与月球的距离还有多远?宣妮

更多推荐

天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