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

z

z

z

P

s

g

i

o

l

e

P

f

r

p

断 块 油 气 田 2016年7月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省威远、荣县和内江市境内,为页 

岩气国家重点示范区,面积约8 940 km 。威远构造属 

于川中隆起区的川西南低陆褶皱带,有威远、兴隆场、 

灵音寺等多个构造(见图1)。威远构造为巨型的穹隆 

背斜.该背斜西北翼平缓、东南翼以基底断裂为界产状 

较陡.西南侧与老龙场构造以基底断裂为界呈鞍状相 

连.东北侧与磨溪一安平店构造以北西走向的基底断 

裂带相隔 

威远地区志留系地层由于加里东运动,缺失石牛 

栏组和韩家店组,所以志留系地层只有龙马溪组。总体 

看来.四川I地区龙马溪组沉积以浅水陆棚相为主,从西 

向东沉积相类型依次为古隆起、泥质浅水陆棚、泥质深 

水陆棚、砂泥质浅水陆棚、泥质浅水陆棚。 

e

、籁 咖瞧 

∞ 

l

∞ 

o

i

g

s

回研究区圃

P

地名囹构造[ ]断层 

z

图1研究工区示意 

2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分析 

根据工区钻遇地层情况,结合取心、测井、地震等 

资料,将龙马溪组划分为龙马溪组一段

m)、龙马溪组二段(3 251~3 

z

(3 612~3 703 

612 m)(以下简称龙一段、 

龙二段)。 

x射线衍射分析龙一段和龙二段的样品可知.页 

岩样品矿物组分以石英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含有部 

分的碳酸盐岩及少量长石和黄铁矿(见图2)。 

Woodford与Barnett页岩的脆性矿物质量分数一 

般要大于40%,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要少于3O%,才具 

工业开发价值隅 ]。相比龙二段,龙一段脆性矿物质量 

分数要更高、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更低,且龙一段脆性矿 

物和黏土矿物质量分数都达到了北美页岩气开发的要 

求,从这方面来看,龙一段的开发压裂潜力要好。 

黄铁矿 

白云石 

方解石 

长石 

石英 

p

黏土矿物 

0 

r

10 2O 3O 40 50 60 

质量分数,% 

f

a龙一段与龙二段矿物成分质量分数对比 

P

加 O 

- _ 

伊利石 伊,蒙 绿泥石 

b龙一段与龙二段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对比 

I-龙一段-龙二段i 

图2龙一段与龙二段相关组分对比 

3页岩脆性综合评价法 

针对页岩的脆性参数研究方法主要有3种:实测 

页岩矿物成分含量,得出脆性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 

量,利用脆性公式计算页岩脆性指数;利用地球物理的 

方法及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弹性力学参数(弹性模量、泊 

松比);采用岩石力学实验的方法。利用应力一应变曲线 

特征进行评价,如三轴压力实验_9_。 

3.1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区龙马溪组龙一段、龙二段 

的取心资料(见图2a),根据Jarvie Em 脆性计算式: 

朋 赢 (1) 

式中:BRIT为岩石脆性指数; 为矿物质量分数,%; 

下标S,t,f,n分别代表石英、碳酸盐、方解石、黏土。 

由式(1)得出,龙二段脆性指数为0.42.龙一段为 

0.56,说明龙一段脆性要好于龙二段。Jarvie方法的优 

点是简单且容易操作,然而实际情况下页岩的矿物成 

分是多种多样的,从精确性的角度来看,单从矿物组分 

来评价显得不够,而且这种方法需要大量岩心分析资 

z

第23卷第4期 陆益祥,等.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上下亚段脆性差异 43l 

料,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所以笔者决定采用文献[10]中 

的加入矿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新公式,来计算岩石 

的脆性指数。 

E: 

△ \ZXYs—AT / 

f 1 (5) 

f旦1 

删 磕纛 …) 

密度,g/em 。 

p

式中:△r,p,△ 分别表示纵、横波时差,Ixs。in~; 为体积 

式中:E为弹性模量,GPa;PR为泊松比。 

岩石矿物分析表明。石英、方解石和伊利石是主要 

的矿物成分,3种矿物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见表1。 

表1矿物弹性参数 

根据图2和表1中的数据,利用式(2)得出,龙二 

段脆性指数为84.44,龙一段为86.57。可知,龙一段的 

脆性更好。从脆性指数处理结果来看,新方法比Jarvie 

e

方法更加符合实际。 

l

3.2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o

通过有效方法获得页岩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E

i

u 123 

可以作为主要依据来评价页岩脆性。Rickman等人对 

美国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页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 

行了总结,统计结果表明,高弹性模量、低泊松比的页 

岩脆性更强_12]。Halliburton和Baker 

g

Hughes利用测井数 

据的横纵波时差计算岩石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并以 

此结果作为评价页岩脆性程度的依据[

 Rickman等人的方法 

s

13-14]。 

3.2.1

对龙一段和龙二段样品进行实验,测出样品弹性 

模量和泊松比,结果见图3。南图3可知,龙一段弹性 

P

模量38.2l~49.

20~39.

z

27 GPa,平均为44.17 GPa;龙二段弹性 

模量30.52 GPa,平均为35-31 GPa。龙一段泊松 

比0.18-0.33,平均为0.24;龙二段泊松比0.28~0.40, 

平均为0.36。说明龙一段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更低 

的泊松比,脆性更好,

3.2.

z

可压裂性更强。 

2 Baker Hughes和Halliburton的方法 

由龙马溪组的测井数据(见图4)中纵、横波时差, 

计算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评价页岩的脆性。利用参考文 

献『11]中的公式: 

PR:垒 二垒 (3) 

2f△r一2A } 

…、

2 

(筹)= 十2 (4) 

删 

敲 

r

f

P

泊松比 

图3龙一段和龙二段样品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关系 

横波时差/ 岩心实测泊松比 实测弹性模量/ 

(LL s-m-’) GPa 

650 150 地层密度, 分 横纵波 O 0

4 0 5O 

纵波时差/(

Ixs·m- ) 

 (g·cm-3) 层 深度,

m 

 时差比 测井计算泊松比 笼 

650 l50 2 3 l 3 0 O.4 O 5O 

, 3 221)一 <一 

3 250— 

。—— 

3 280— 

3 310— 

3 34O{ 

一 

3 370— 乏 

龙 3 400— 

马 

溪 3 430— 

● 

组 

二 3 460— 

} 段 

3 490— 

3 520— 

3 550. j 

3 580— 

龙 3 610— —— 

马 3 640— 

} 

溪 

组 3 670— 

l ——段  3 7oo一 

图4测井数据计算出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利用式(3)代入横、纵波时差,得到泊松比;同理, 

利用式(5)得到弹性模量。利用求出的弹性模量和泊松 

比评价岩石的脆性 

据图5可看出,龙一段弹性模量平均23 GPa,泊 

松比平均0.22;龙二段弹性模量平均18 GPa,泊松比 

平均0.32。由此可知:龙一段具有较低泊松比和更高的 

弹性模量,龙一段的脆性更好。由式(3)可以推算出式 

(4),说明,横纵波时差比值和泊松比有一定相关性。观 

察图6可知,龙二段的横纵波时差比明显高于龙一段. 

证明页岩的脆性用低横纵波时差比表示也是可行的 

z

断 块 油 气 田 

果,都彼此相互证明龙一段比龙二二段脆性要好.具有 

好的水力斥裂效果.、 

删 

塑 

慧 

埋藏时间等外界[大J素对贞岩脆性影响大致柑 

泊松比 

性差异引起的,l 岩性差蚌足n1沉积环境所决定的 所 

以.造成龙一段和龙二段脆性差异的根本原 足沉j=_}! 

图5测井数据算出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p

龙一段和龙二段两段彼此 邻,所受 压、温度、 

段以深水陆棚上的沉积的灰黑色、黑色贝岩为主:坨 

二段以浅水陆棚上沉积的灰色、深灰色贝岩和粉砂质 

泥岩为主[16 18]。龙一段和龙二段脆性差异主要是…柑 

e

图6测井数据算出的泊松比和横纵波时差比 

l

3.3页岩岩石力学实验 

从龙一一段和龙二段各取一块岩心,取心位置为冈 

o

4中红色点( 号岩心,取佯深度为3 655 I

i

l1)和蓝色点 

(2号岩心,取样深度为3 460 n1)。模拟岩心地下温度、

g

 

压力环境,进行 轴压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龙马溪 

组页岩储层平均抗压强度为241.10 MPa.平均弹性模 

量为l6.84 GPa,平均泊松比为0.

s

28(见表2)。由此可 

知.相比2号岩心,1号岩心的弹性模量更高和泊松比 

更低,证明龙一段比龙二段的脆性要好 . 

表2岩心样品三轴压力实验结果 

P

z

z

应力一应变曲线的负坡斜率绝对值大小可以划分 

岩石脆性好坏。负坡斜率绝对值较大者脆性较好;反之 

脆性较差。r}j图7、图8可知:l号岩心在应力为 

262.01 MPa,应变为0.008时破碎;2号岩心在应力为 

199.96 MPa,府变为0.012时破碎。1号岩心负坡斜率 

绝对值较大,故其脆性优于2号岩心,即龙一段的脆性 

比龙二段的脆性要好 

3.4综合分析 

通过对龙一段和龙二段的矿物成分分析,结合脆 

性指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及 轴压力实验等比较结 

环境不同 

r

f

P

图7 1号岩心的三轴压力实验应力一应变曲线 

图8 2号岩心的三轴压力实验应力一应变曲线 

4结论 

1)龙一段的脆性矿物质 分数火J:4()%,黏土矿 

物质量分数小于30%。根据关 Barnett和Woodf¨r(1 

页岩成功的开发经验,龙一·段郁达到了升发条件,卡¨比 

龙二段,龙一段的开发潜力人。龙二段 脆性指数为 

84.44.龙一段为86.57,证叫龙一段的脆性比庀二段的 

脆性要好..龙一段比龙二段具有史高的弹性模量 

低的泊松比,说明龙一段的脆性比龙■段的脆性要好 

龙一段负坡斜率绝对值较人,故脆性较优 沉积环境的 

不同是造成龙一段和龙二段脆性差异的{士{本原 

2)Jarvie方法单从矿物绀分含量米 价脆 ,从 

精确性角度来看不够:新脆性公式要比Jarvie 法结 

果更加符合实际。Baker Hugt1es和Hallibra’ton 法 

z

第23卷第4期 

二l 

] 

陆益祥.等.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上下亚段脆性差异 

卜_ 

] ] ] i ] 

… 

433 

原状地层中获得数据值,精确度相比与Rickman等人 

的方法要高;三轴压力实验是直接测量岩心脆性的一 

种重要手段。 

参 考 文 献 

曾祥亮,刘树根,黄文明,等.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与美国 

Fort Worth盆地石炭系Barnett组页岩地质特征对比『J].地质通 

报,2011,31(2):372—384. 

resourceslR J.SPE l31768,2010. 

f9] 王鹏,纪友亮.潘仁芳,等.页岩脆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四川盆w 

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2,33(12):48—52. 

[11]MULLEN M,ROUNDTREE R,BARREE R,et a1.A composite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rock properties for stimulation design: 

[12]刘双莲,陆黄生.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J].测 

井技术,2011.35(2):112—116. 黄金亮,邹才能,李建忠,等.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 

与有利区分析[J].煤炭学报,2012,37(5):782—787. 

CHEN S B,ZHU Y M,WANG H Y,et a1.Shale gas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a typical case in t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of 

[13]RICKMAN R,MULLEN M,PETRE E,et a1.A practical use of shale 

petrophysics for stimulation design optimization:all shale plays are not 

China[J].Energy,2011,36(11):6609—6616. 

白志强,刘树根,孙伟,等.四川盆地西南雷波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5): 

521—531. 

[14]GRIESER B,BRAY H.Identification of production potential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R].SPE 1O6623,2007. 

[15]杨宝刚,潘仁芳,赵丹,等.四川盆地长宁示范区龙马溪组页岩岩石 

力学特性及脆性评价[J].地质科技情报,2015,7(4):185—187. 

杨建,付永强,陈鸿飞,等.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J].天然气工 

业,2012,32(7):l2—14. 

李庆辉,陈勉,金衍,等.页岩气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脆性评价[J]. 

石油钻探技术,2012,40(4):l8—22. 

谷志东,翟秀芬,江兴福,等.四川盆地威远构造基地花岗岩地球化 

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地球科学,2013,38(1):32—42. 

S0UNDERGELD C H,NEWSHAM K E,COMISKY J T,et a1. 

Petrophysical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on and producing shale gas 

P

s

g

i

o

l

e

l16. 

[16]鄢杰,潘仁芳,唐小玲,等.页岩中油气的滞留机制及富集机理差异 

性比较[J].断块油气田,2015,22(6):711—716. 

[17]吴艳艳,曹海虹,丁安徐,等.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差异及其对含气 

量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15,37(2):23l_236. 

[18]马勇,钟宁宁,程礼军,等.渝东南两套富有机质页岩的孔隙结构特 

征:来自FIB.SEM的新启示[J].石油实验地质,2015,37(1):109一 

(上接第422页) 

[8] 向才富,汤良杰.李儒峰,等.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麻江古油藏 

参 考 文 献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等.准噶尔盆地黑油山地区油砂成矿模式及 

[9]何丰胜,杜定全.凯里虎庄背斜的构造特征及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分布[J].天然气工业,2008,28(12):117—120. 

贾承造.油砂资源状况与储量评估方法f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社.2007:卜6O. 

z

z

z

[1O]马力,陈焕疆,甘克文,等.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502—567. 

金文辉,周文,张银德,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碱滩油砂成矿因素 

分析fJ].特种油气藏,2009,16(6):19—22. 

[i1]赵泽恒,薛秀丽,张桂权.贵州黄平凹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J]. 

海相油气地质,2007,12(3):33—43. 

[12]高波,周雁,沃玉进,等.凯里残余油气藏多期成藏的地球化学示踪 

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2):2卜28. 

[13]陈玲,马昌前,凌文黎,等.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s一0s 

同位素体系的制约[J].地质科技情报,2010,29(2):95—99. 

马锋,张光亚,王红军,等.全球重油与油砂资源潜力、分布与勘探 

方向[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4):1042—1051. 

彭金宁,刘光祥,罗开平,等.凯里地区油源对比及油气成藏史分析 

[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l,33(3):63—66. 

张渠,腾格尔,张志荣,等.凯里一麻江地区油苗与固体沥青的油源 

分析[J].地质学报,2007,81(8):l119—1124. 

高林,刘光祥.贵州凯里地区下古生界原油油源分析『J].石油实验 

P

f

r

p

2013,29(9):3300 3306. 

[1O]刁海燕.泥页岩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及脆性评价[J].岩石学报, 

whatto dowhen you don thave a soniclog[R].SPE 108139,2007. 

clones ofthe Barnett Shale[R].SPE 115258,2008. 

(编辑赵旭亚) 

地质,2008,30(2):186—191. 

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J].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2008,38 

(增刊1):70—77. 

[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0(1):20—23. 

(编辑赵旭亚) 


更多推荐

页岩,脆性,矿物,龙马,岩心,实验,泊松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