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不排查原因分析
1、农房建设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
与不断完善的城镇体系相比,目前村镇农房建设的管理机制有待改进,相关部门的管理力度不足、杂乱管理和管理失控等现象比比皆是,以至于工程质量问题突出。村镇中多采用经验建房,技术力量短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能指导监督的对象有限;乡镇政府基本也无相应的技术指导和人员,一般仅有几名建设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常驻,难以做到全面监督,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而村委会及其他村民组织,如理事会,往往只做到协助管理,监督能力缺乏,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建筑工匠主要通过行业协会或定期培训来达到质量安全目的,其所能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责任主体不明确并且无法发挥其应有职能,埋下安全隐患繁多。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以及村级自治组织三者间也因为利益博弈的关系,产生责任缺失,对于自建房的管理有懈怠。
2、村镇整体规划落实困难
村镇整体建设规划,村民普遍参与度低,并且统一规划难以和民俗习惯相融合,对老辈原住
居民而言,可能并不适宜甚至产生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整个建房全寿命周期缺乏有效的质量和安全监管,户主个人对图纸修改随意性大,难以响应全面落实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造成设计审批与具体实施“两张皮”,整个建造过程存在很多变动,最终很难实现设想规划。
3、自建房工程质量无保障
首先,在国家层面,缺乏相关建设管理制度,没有像城镇一样形成完善的农房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无工程监理,全凭户主的自主意识和认知,后期没有规范的质量验收程序,因此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农房质量问题多是由于户主缺少足够的资金以及缺乏房屋质量方面规范知识等造成,如材料不合规,建造过程中维护和养护不到位等。再次,部分农村地区建筑工匠技能欠佳并且质量意识偏低,凭借一些工地工作基础便进行实操,在施工中降低质量要求,产生质量安全隐患。最后,农房建设无地质勘察资料,多借助经验知识选址建设。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带或者地质环境恶劣地区,缺少勘察很可能会造成房屋结构的严重变形,出现安全隐患。据大量调研数据统计,自建农房多数没有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图纸,少数外包的建筑采用农村个体工匠个人设计的图纸,难以符合质量安全规范的要
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房屋结构设计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用180墙来承重,而并非规定要求的240墙,没有设置相应的圈梁和构造柱;甚至用木材充当门、窗过梁,变形严重,相应的加固措施等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4、装修装饰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在装修装饰过程中,门窗的密闭性达不到要求,部分采用包工包料的施工方采用不合格非标装饰材料,所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更是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就是水、电和气等方面的施工布置不合理,潜藏着漏电、火灾等方面的隐患。墙体的保温性能和防水设置不到位,南方回南天容易产生墙体发霉和地面回潮。

更多推荐

建设,质量,农房,采用,管理,监督,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