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积不⾜3000㎡的⼩⽽美⽰范区景观设计
在项⽬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总会受到多⽅因素的限制
⾯积就是其中之⼀。
对设计师来说在有限的⾯积内进⾏设计
更像是带着镣铐跳舞
但也不乏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呈现。
分享景观周往期发布的5个优秀案例供⼤家参考
01
项⽬名称:绿城蘭园⽣活美学馆
景观设计:佳联设计
项⽬⾯积:约1600平⽅⽶
井之中,有⼀⽚静安之处,便是⽣活的馈赠。在我的理解中,“静”出⾃感官,是⾝体与空间的接触,是每⼀⽚落叶、每⼀声鸟鸣进⼊感官的瞬间;“安”则出⾃内⼼,是⼼灵与空间的互动,是内
⼼对每⼀座孤岛、每⼀⽚镜湖的反馈。
壹:缘起
绿城蘭园项⽬位于重庆冉家坝,⼀个繁华的⽼城中⼼。她由前庭⽣活美学馆和后院永久⽣活区
组成。前者偏精神,寄情别处;后者重参与,融合了宋代杭州的静、简⽓质与⼭城的魔幻空
间。
⽽今天,我们预先解读的是蘭园⽣活美学馆。在这⾥,我们最⼤的挑战点是如何在这1600平⽅
⽶的场地中,创造出⼀个恬静与热情交织的场所,⼀个极度与世隔绝但⼜充满⽣活⽓息的院
⼦。
贰:设计本底
此时此地,每次设计都是场地条件剖析与设计师本⼈理论认知的碰撞。蘭园⽣活美学馆的设计
在整体场景的营造上,我们想植⼊王国维对中国美学的解读;在每个院落的内容设置上,我们
希望借⽤朱光潜对中国诗句研究的结论。
王国维在《⼈间词话》第七则中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境界全出”。这是⼀种
通感,⼀种移情,⼀种把⼤⾃然的欲望和意志活⽣⽣写出来的状态,我们也希望每个院⼦都有
这样⼀种状态,穿林的野趣、破岩的幽然、落花⽔流的四季更替,她是⼀种流动空间的“状态”,
是⼀种时间美学的境界。
朱光潜讲到“写景的诗要显,⾔情的诗却要隐”,我们希望每个院⼦的内容都有显性的⼀⾯与隐性
的⼀⾯,它们互成对偶关系,寄托设计师对每⼀个院⼦的⽣活构想。
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家进⾏⼀次⼭间的⾏吟,感受⼀番繁忙⽣活之外的静与安。
©gad
©三棱镜
叁:⼀个⽵林深处的家
在中国的西南,⽵⼦已经脱开传统四君⼦的清⾼隐喻,成为家的指代,每每见到⼀⽚⽚⽵林之
时即是家的临近。
我们希望以⽵作为进园的路径指引,点明蘭园⽣活美学馆这⼀精神与世俗交织的场所。
落车沿⽵林过⼭门,觅踏步⽽上,⼭间野趣的⾏吟是我们希望捕捉的情境。整个⾼差由⼤板叠加⽽下,台阶内嵌其中,这好⽐沿⽯⼭⽽⾏,踏步是从⼭⽯中开凿⽽出。⾃然⽵林的美来⾃于她的飘逸、声⾳以及斑驳的光影,为此我们在重要转折⾯增加屏风界⾯,以此强化光影的斑驳,捕捉⽵⽚飞过的瞬间,形成第⼀次对偶关系——⼀个真实的⽵林与隐性⽵叶飘零的对偶关系。
©三棱镜
△以⽵为引,见⼀⽅“静”⼟
△楠⽵斑驳,光影抚屏
肆:⼀个盛光的盒⼦
沿⽵⽽⼊,在最后⼀个转折处空间极度压缩,转⾝⾯临⽵廊,柳暗花明⼜⼀村之后,拉开我们将进⼊接待厅的序章。
©三棱镜
△“光的容器”便在⽵廊的尽头
接待厅是⼀个嵌⼊园中的盒体,⼀个光的容器。
她的感知不是⼀蹴⽽就的,在这⾥我们想⽤光和声⾳把这个盒⼦划分成四个空间界⾯。
△四个层级的位置关系
第⼀层界⾯在顶棚边,从内往外看,南侧的⾃然光将会划过仿徐渭⼤师之画⽽雕刻的⽔墨兰花,光与影对画⾯的切割将会使兰花出于不断变化的姿态之中;第⼆层以磨砂电动滑门为界,当门徐徐打开时,不断加⼤的⽔声和扑⾯⽽来的清凉将更有⼒的把⼈们吸⼊到盒体中;第三层是四扇微微打开的屏风,它凝固了兰花花瓣从空中飘落下的动态美,形成了上密下疏的通透关系,这样地⾯亮于顶棚,⼈的视线被带向地⾯并顺着⽔帘往上看去;第四层是顶棚与墙之间形成的光幕,伴着⽔的映射⼀颗紫薇
从弧形流⽔墙中冲出,并迎着阳光努⼒往上延伸,她的这种姿态是对兰⽣幽⾕,含薰带清风的意象写照。这样我们⼜形成了⼀组对偶关系,⼀个分列于接待厅前后两⾯对景墙上,写意与写形对偶相伴的兰⽣幽⾕。
△滑门徐开,潺潺流⽔⼊⽿,吸引游者进⼊空间
△挥墨刻幽兰,在不同的光影下展现千姿百态
△屏风的处理引导视野,紫薇冲出景墙,写意兰⽣幽⾕
伍:⼀部微观的家、春、秋
经过穿林的野趣,破岩的幽然之后,⼀个恬适的家,⼀个落花⽔流四季更替的家跃然⽽出。
在这⾥,我们想⽤⼀⽚镜池,⼀座孤岛,⼀条曲廊勾勒出“与谁同坐,清风明⽉我” 这种⾼墙深院的恬适。
©三棱镜
©三棱镜
©三棱镜
在这⾥,岛上的⼤树将唤起⼉时上房揭⽡掏鸟窝的淘⽓,树下的靠椅将托出⽼⼈们轻摇蒲扇,喝茶摆“龙门阵”的意趣。
在这⾥墙上显性的藤架图案与隐性的岛中剧场再次形成对偶关系,正如张潮在《幽梦影》⾥说:艺花可以邀蝶,垒⽯可以邀云,贮⽔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她们把关于家的情与景在时光荏苒中,在托物话情中娓娓道来。
△“与谁同坐,清风明⽉我”
△孤岛上的“⼩剧场”,是与时光的对话
陆:⼀处冥想之地
居于⼀隅的茶室是蘭园⽣活美学馆最宁静的地⽅,可以冥想、可以发呆、可以观天光云影、可以感落花流⽔......在这⾥,思绪千转,眼⾥却皆为宁静与⾃然,瞥见⾃然即瞥见⾃我。
△⽅⼨间,瞥见⾃然即瞥见⾃我
©三棱镜
总的来讲,我们希望绿城蘭园⽣活美学馆通过对⾃然艺术化的提炼、捕捉动态的情与境,把中国⽂⼈⾻⼦⾥对宁静的期许,对恬适⽣活的本真融⼊到整个园⼦中去,以瞬间瞥见永恒。
柒:致谢
⽅⼨之间,看幽兰含薰空⾕,以“静安”致敬⽣活。在此特别感谢绿城集团给予我司的信任与⼤⼒⽀持,感谢设计团队对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感谢各位合作单位的⼩伙伴们⼤⼒⽀持和⿍⼒合作,使得我们能收获这样⼀件佳作!对此我们深感荣幸!
02
项⽬名称:成都东原·印长江
景观设计:JTL Studio Pte.Ltd
项⽬⾯积:3000m2
形容⼀个⼈好看有很多词汇,但是“有⽓质”是⼀个⾮常别致的形容词,虽然没有惊鸿⼀瞥的绝⾊,但整体感知是⾮常的统⼀协调并让⼈舒服,虽⽆过⽬不忘的本领,但可以停留下来细细体会。我们理想中的设计也是这样的“内奢外简,归凡于⼼,⽓质浑然天成”。
JTL Studio是⼀家成⽴于新加坡的景观设计公司,着⼒于把新加坡的“新式”轻奢居住⽣活⽅式带给每⼀位使⽤者。这次很荣幸受东原地产的委托,将简约纯粹的⼈居空间与项⽬所追求“新式”⽣活美学有机融合为⼀体。
▼⽅案草图
在景观空间组织上,越过府门,⼀个构图平远,景物极简的⼤开之景,让⼈瞬间脱离都市的繁杂,进⼊⼀个低奢优雅的“新式”⼈居环境之中。静谧开阔的⽔景两旁茂林耸⽴,⽔光熠熠,树影斑驳,营造出温馨宜⼈的氛围。⽔景两侧,采⽤绿篱和台阶相互融合的形式,为拾级⽽下的客⼈增加步⾏的趣味性,在序列的景墙和规整层叠的绿篱引导下,让⼈在空间尺度中感受简约优雅的景观⽓质。
▼规整层叠的绿篱
▼中庭回望
针对归家的⼊户体验,端景采⽤⾼耸的⽴墙与垂直绿化相结合,虚实之间,丰富竖向空间的层次。⼊⼝区域利⽤灌⽊的⾼低层次和序列式的种植池的分布,营造出酒店式的精致与私享的氛围。
▼归家的⼊户空间 Enter space
在整个项⽬中,我们注重对细节的考究、新型材料的运⽤以及⾊彩的对⽐,⼒求展现新加坡景观的特⾊,创造出繁华都市中的精致天地,低奢品质下的酒店式居住空间。
03
项⽬名称:仁恒 · 梦公园
景观设计:迈丘设计
以折线为主
现代、简约、时尚
新⼀代梦想栖居地
仁恒·梦公园
仁恒·梦公园作为仁恒在深圳打造的百万产城综合体项⽬,地处龙岗回龙埔,融合总部办公、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体,⾃带9万㎡商业,属于仁恒全新的国际公寓产品系,项⽬秉承集团⼀贯⾼品质⽔准,引⼊新加坡花园城市设计理念,做符合新⼀代年轻群体⽣活需求的产品。设计以流畅延续⽽具
有律动的折线语⾔描绘勾勒出梦想的形状,丰富细化设计形态,创造梦想栖居,时尚简约的线条设计,营造新⼀代梦想栖居地。
△设计图
梦想开启林荫⼤道
⽰范区由简洁明朗的林荫⼤道引⼊,清爽的种植风格,折线分割的跳⾊地被呈现出清新活⼒的⾊彩感受。序列的迎宾空间以素简开放的界⾯迎接来客,引导⼈们离开喧嚣的城市,向内寻找惊喜。
寻梦序曲
序列折线空间
明快⽽富有科技感的折线空间序列和景观空间组织彰显时尚的设计语⾔,斜⾯⽔景激活空间,以活⼒的姿态迎接来客,为精彩绽放预热。
穿梭时空
⽔苑⼊⼝
逐梦⽽居
核⼼景观空间
⼤⾯积的镜⾯⽔景创造出⼀个类似艺术馆场景的空间,纯净的玻璃体建筑倒映在⽔⾯,⿊⾊⽚⽯置于池底,在波光中闪现⾃然的肌理变化,⼤⾯积的⽔景和草坪空间营造开阔明朗的空间体验和视觉感受。特⾊银⾊树池,点缀在⽔中,⾦属的⾊泽和质感点缀了⿊⽩搭配的纯净空间。
△效果图
销售中⼼建筑,晶莹剔透富有折线的棱⾓造型,超⼤⾯积落地玻璃,将室内的视野全⾯打通,我们希望⽣活是没有边界的室内外相互投射照映,感觉⾮常透明纯净同景观相融合。
⽰范区中⼤量使⽤了“⽩⾊⽯材”与“⿊⾊⽯材”与“银⾊⾦属质感”的光泽质感及⾊彩的搭配。在选材上希望通过纯净的⿊⽩银三⾊,营造出简洁纯粹空间,更贴近年轻群体的审美风格也更好的展现现代感与时尚感。
镜⾯⽔景中穿⾏的的特⾊地⾯⽯材,经过多轮的挑选最后选择了河流⽩,能够跟⿊⾊⽚⽯⽔⾯有形成纯净的⾊彩对⽐。远观洁⽩、纯净,近观⾃然、细腻。
⼤区期待中......
△总平⾯图
△效果图
△沙盘
04
项⽬名称:济南仁恒·公园世纪
景观设计:LANDAU朗道国际设计
本项⽬基地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与奥体西路交汇之处,紧邻奥体中⼼,周边景观资源、城市配套资源完善,项⽬区域规划优越,毗邻在建R轻轨。本区域的设计以⼩街区为概念基础,⽤⼩尺度来创建⼀个适宜步⾏的城市街区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个BLOCK,我们在设计中引⼊“⼩”的概念,以⼩见⼤,以⽅⼨天地见万象新⽣。
景观设计以调和建筑与场地关系、凸显建筑、强化场所记忆为出发点,功能、动线、视线、细节通过思考提炼才能穿越空间的空⽩成为记忆的焦点。我们⽤记忆中拥有故事的济南城来设计这⼀⽅理想之境,⽤光影、⼭⽔来雕刻这⼀份隽永。整个⽰范区线与⾯交融,动与静交替,将泉城之“⽔”与“柳”为设计元素,从空间出发但不囿于⽅⼨,⽤现代设计⼿法揉和本地特⾊,塑造值得回味的艺术空间。
“拂⼀叶翠柳枝,听⼀声碧⽔泉”,柳之姿、泉之态都可化为线条融于空间之内。宁静的景观中庭,⾝依静⽔,背靠⼭⽯,聚⼆三友⼈品茗茶⾹,咫尺之间,时光恰好。池底以抛光⿊⾊材质作底,保证⽆⽔情况下的镜⾯效果,植物多以⾊叶树为主,四时之景各异。灯光搭配以点、线为设计依据,配合景观⾼低转合,承托⽔之极简静谧,花之暄暖明艳,树之光影婆娑,令⼈沉醉其中,乐亦⽆穷也。
更多推荐
空间,设计,景观,美学,蘭园,折线,对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