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的施⼯⼯艺流程,附较多节点图!
1.外墙外保温系统施⼯⼯艺
1.1施⼯条件
(1)设计确认的施⼯图纸齐全,技术⽅案已通过施⼯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同意。必要时联系⼚家技术⼈员,对其产品施⼯⼯序、措施要求进⾏现场指导。
(2)施⼯单位必须完成外墙外保温样板,并经设计、甲⽅⼯程部等签字确认质量、效果后,⽅可进⾏全⾯施⼯。
(3)外保温⼯程施⼯前,应做好外保温⼯程的密封和防⽔构造设计,确保⽔不会渗⼊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地⾯以下的部位应做防⽔处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设计。
(4)除采⽤现浇混凝⼟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程的施⼯应在基层施⼯质量验收合格后进⾏,保证墙⾯清洁、⼲燥、⽆松散的砂浆和杂物。
(5)除采⽤现浇混凝⼟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外保温⼯程施⼯前,外门窗洞⼝应通过验收,洞⼝尺⼨、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门窗框或辅框应安装完毕,伸出墙⾯的消防梯、⽔落管、各种进户管线和空调器等的预埋件、连接件、⾬⽔管卡、⽀架应安装完毕,并按外保温系统厚度留出间隙,并做必要的防锈及防⽔处理。
(6)外保温⼯程施⼯期间以及完⼯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爆晒。在5级以上⼤风天⽓和⾬天时不得施⼯。
1.2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层组成及材料要求
1.2.1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构造层组及材料组成
(1)外墙外保温系统由粘结层、保温层、抹⾯层和饰⾯层构成。粘结层材料为胶粘剂,保温层材料可为EPS板、改性EPS聚苯板、岩棉板、岩棉复合保温板、发泡⽔泥保温板、⽆机保温砂浆等;抹⾯层材料为抹⾯胶浆,抹⾯胶浆中满铺玻纤⽹;饰⾯层材料可为涂料或饰⾯砂浆。保温板采⽤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必要时应使⽤锚栓辅助固定。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的有效粘贴⾯积不得⼩于保温板⾯积的40%,当使⽤岩棉为保温材料时,最⼩粘贴⾯积不得⼩于保温板⾯积的50%(保温板粘贴⾯积具体以满⾜各地区最低验收要求为准)。
(2)建筑物⾼度在20m以上时,在受负风压作⽤较⼤的部位宜采⽤锚栓辅助固定(锚栓主要⽤于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起⼀定的辅助作⽤。因此胶粘剂应承受全部荷载,不能因使⽤锚栓就放宽对粘结固定性能的要求。)
1.2.2材料要求
(1)采⽤的保温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现⾏国家标准的规定且已通过当地节能备案,规格厚度、防⽕等级、安装⽅式等应满⾜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满⾜当地验收要求,材料均有出⼚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2)保温粘结砂浆、保温抗裂砂浆均有出⼚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3)保温锚栓、钢丝⽹、⽹格布均有出⼚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4)饰⾯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性能要求,还应与外保温系统相兼容。
(5)腻⼦采⽤弹性腻⼦,涂料也要求采⽤弹性涂料并⼤拉⽑处理。
(6)⾯砖胶粘剂和⾯砖勾缝剂应有防⽔功能。
1.3⼯艺流程
在常⽤外保温体系中主要分为粘贴保温板保温体系及⽆机轻集料砂浆保温体系两⼤类,其中粘贴保温板保温体系较多在北⽅地区使⽤,保温砂浆较多在南⽅地区使⽤,具体施⼯⼯艺流程如下:
(1)粘贴保温板体系:(按外表形态可分为板状类及棉状类)
1)板状保温材料(适⽤于改性EPS聚苯板、岩棉复合保温板、发泡⽔泥板、碳六保温板、聚合硅化改性聚苯板、聚氨酯保温板等)施⼯⼯艺流程
2)棉状保温材料(适⽤于岩棉、玻璃棉、矿棉等)施⼯⼯艺流程
(2)⽆机轻集料(适⽤于膨胀玻化微珠、憎⽔型膨胀珍珠岩、闭孔珍珠岩等)保温砂浆施⼯⼯艺流程
1.4板状类保温材料施⼯⽅法与⼯艺要求
1.4.1墙⾯基层处理
(1)基层找平处理是保温⼯程的基础,是整个外墙施⼯中很重要的⼀个环节。基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温层的附着
⼒、平整度进⽽影响外墙装饰性和使⽤寿命。基层处理是指按设计要求采⽤⽔泥砂浆找平;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表⾯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表⾯⼲燥、平整,不得有脱层、空⿎、裂缝、粉化、起⽪、爆灰等异常现象.具体做法如下:1)清理附着在混凝⼟墙⾯的油污、脱模剂及未完全脱落的混凝⼟养护液。剔除结构表⾯的旧模板等杂物,使喷浆层能有
效牢固附着于混凝⼟表⾯,对于混凝⼟表⾯胀模的部分剔凿平整并且清理⼲净。抹灰前墙⾯螺杆眼应⾸先将孔内垃圾清理后,⽤聚氨酯发泡封堵并验收完毕。
2)弹出室外⽅正控制线,并对控制线进⾏验收,验收合格后根据控制线打灰饼:从顶层开始⽤⼤线坠吊垂直,以四周⼤⾓为基线控制,绑铁丝找规矩,横向⽔平线依据楼层标⾼或施⼯+50cm线为⽔平基准线进⾏交圈控制,然后按抹灰操作层抹灰饼,做灰饼时应注意横竖交圈,以便操作。每层抹灰时则
以灰饼做基准冲筋,在墙⾯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使其保证横平竖直。
3)不同材料交接处、预埋管线开槽处,挂热镀锌钢丝加强⽹防⽌开裂,搭接宽度不⼩于100mm,并组织隐蔽验收。
4)做好混凝⼟、砌块墙⾯界⾯处理:采⽤甩浆、喷浆法、刷专⽤界⾯处理剂等⽅法对外墙⾯进⾏界⾯处理,(注:甩浆、喷浆法具体操作可参考附件《墙⾯抹灰⼯程甩(喷)浆⼯艺做法指引》做法),界⾯处理完成24⼩时以后,进⾏喷雾养护,喷雾程度应保持墙⾯完全湿润,喷雾养护不应少于3天,每天2~3次,⼲燥、⾼温及⼤风季节每天应增加1~2次。
5)甩浆表⾯应均匀、平整;不得出现直径⼤于20mm的空⽩底斑;界⾯浆点突出⾼度不⼩于5mm;喷浆点施⼯界⾯浆点⾼度应为4-8mm,圆点底部直径为10-15mm;形成圆点或⽹状形式均匀覆盖结构基层,控制浆点最⼤⾼差宜⼩于3mm,甩(喷)浆浆料平均覆盖施⼯界⾯应⼤于95%;成型且养护完毕的喷浆颗粒应能够牢固附着在基层上,⽆脱层、⽆空⿎,能够满⾜抹灰要求;喷浆施⼯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必须在低于5℃以下施⼯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程质量。
6)浆料在凝结硬化期间应严防⽔冲、撞击、振动,以确保其与基层有⾜够的强度。做到⼯完场清。
7)抹灰前墙⾯提前2天进⾏浇⽔湿润,第⼀遍抹灰厚度宜为5~8mm,等底灰达到强度后,将墙⾯湿润,
然后⽤砂浆薄刮⼀遍使其与甩糙层粘牢,紧跟着抹第⼆遍,达到要求的厚度,⽤压尺刮平找直,⽤抹⼦压实压光。
(2)弹控制线:根据建筑⽴⾯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弹出外门窗⽔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逢线、装饰缝线等。
(3)挂基准线:在建筑外墙⼤⾓(阴阳⾓)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钢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平线,⽤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1.4.2配制专⽤胶粘剂、预粘翻包⽹格布
(1)根据专⽤胶粘剂的使⽤说明书提供的掺配⽐例配制,专⼈负责,严格计量,机械搅拌,确保搅拌均匀。
(2)拌和好的胶粘剂在静置5min左右再搅拌⼀次⽅可使⽤。。
(3)胶粘剂必须随拌随⽤,拌和好的胶粘剂应保证在2h内⽤完(具体时间与现场的环境、温度有关)。
(4)预粘翻包⽹格布:凡在保温板侧边外露处(如伸缩缝、门窗洞⼝处),都应做⽹格布翻包处理。
1.4.3粘贴保温板
外墙保温板采⽤不同的材料,具体施⼯⽅法和⼯艺也不尽相同,以改性EPS聚苯板(以下简称聚苯板)为例⼤致的施⼯⼯艺如下:
(1)外保温⽤聚苯板标准尺⼨为600mm×900mm、600mm×1200mm两种,⾮标准尺⼨或局部不规则处可现场裁切整块墙⾯的边⾓处应⽤最⼩尺⼨超过300mm的聚苯板,但必须注意切⼝与板⾯垂直。
(2)门窗洞⼝四⾓不可出现直缝,必须⽤整块聚苯板裁切出⼑把状,且⼩边宽度≥200mm。排板时按⽔平顺序排列,上下错缝粘贴,阴阳⾓处必须相互错茬搭接粘贴。
(3)涂抹胶浆的⼯作平台,应避免直接放置在风⼝处,以避免过⼤的穿堂风⽽加速胶粘剂的表⾯结⽪,进⽽降低粘结强度。
(4)胶粘剂以指触⽅法确定是否可以使⽤(指触不粘胶粘剂时不可再使⽤),搅拌均匀的胶粘剂在使⽤时应在每粘贴⼀⽚聚苯板前⽤抹⼑搅拌⼀下胶粘剂以避免结⽪。
(5)粘贴聚苯板时,应将胶粘剂涂在聚苯板背⾯,涂胶粘剂⾯积不得⼩于聚苯板⾯积的40%(最⼩粘贴⾯积以满⾜各地区最低验收要求为准)。
(6)布好胶的聚苯板⽴即粘贴到墙⾯上,动作迅速,以防胶料结⽪⽽影响粘结效果。聚苯板粘贴在墙上
后,⽤2m直尺进⾏压平操作,以保证板⾯平整度符合要求且黏结牢固。达到板与板间挤紧,在碰头缝处不可涂抹粘结砂浆。每粘贴完⼀块板,应及时清除⼲净板侧挤出的粘结料,板间不留间隙。板与板之间要挤紧,板间缝隙不⼤于1.5㎜,板间⾼差不⼤于1.5㎜。板间缝隙应⽤聚苯板条填塞,粘结砂浆不允许存在于聚苯板的缝隙中。
(7)聚苯板的粘贴应⾃下⽽上,并沿⽔平横向粘贴以保证连续结合,板缝⾃然靠紧,相邻板⾯应平齐,且上下两排聚苯板应竖向错缝1/2板长。达不到时⾄少确保200mm宽度错缝。聚苯板的排列原则:外墙⼤⾯积铺板必须⽔平、同缝,垂直⾯要错缝排列。
(8)聚苯板粘贴时应先从阴、阳⾓和门、窗⼝⽅向上施⼯,即先⽤⼤板作好特殊重点部位。⼀般从墙拐⾓(阳⾓)处粘贴,应先排好尺⼨,切割保温板,使其粘贴时垂直交错连接,确保拐⾓处顺垂且交错垂直。
(9)当聚苯板设计有托架的,还应在设计要求(⼀般每2-3层)最低层保温板下⽅⽔平⽅向通长加设⾓钢⽀架,⽤以加⼤保温墙体的承载⼒。⽀架所⽤⾓钢宽度与保温层厚度相符长度,⽤间距1⽶φ10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有效锚固件的深度不⼩于8cm。
(10)在粘贴窗框四周的阳⾓和外墙阳⾓时,应先弹好基准线,作为控制阳⾓上下垂直的依据。门窗洞⼝四⾓部位的保温板应采⽤整块保温板裁成“L”型进⾏铺贴,不得拼接。接缝距洞⼝四周距离应不⼩于
200 mm。

更多推荐

外保温,要求,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