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怀旧
一、引入:
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中,陈丹燕把和平饭店描绘得那般婉约动人。
“维也纳来的咖啡,纽约来的黑色丝袜,巴黎来的香水,彼得堡来的白俄公主,德国来的照相 机,葡萄牙来的雪利酒,全部来陪衬一个欧洲人在上海发迹的故事。还有那个时代的名人,美国的马歇尔将军,美国的司徒雷登大使,法国的萧伯纳,美国的卓别林,中国的宋庆龄,中国的鲁迅,他们从黄铜的旋转门外转了进来,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红色地毯上。”
其实,和平饭店从来都不是一家宾馆,一个饭店这么简单,可以说,他是上海这个城市的地标、海派文化的象征,它的每一道门,每一个回廊,每一面墙壁都向我们传递着不可言喻的老上海风情。
二、重修:
经过1996年和2007年两次大修以后,和平饭店,这座包罗万象的大屋子,更是将他的怀旧推向高潮,它更加代表着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老上海。
第一次:1996年
1996年,饭店进行了一次大修,花费6000万元整修内部。那个时候,和平饭店由上海市政府下属的锦江集团全权管理。锦江集团此前对和平饭店的改动被评论家视为“效果不理想”。
当初作为完全的国营企业,酒店的管理者更像以官僚的方式去发展和平饭店,而不是从酒店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其中也包含很多国营企业的潜规则,我们都不得而知,也不去谈它,总之是各方面的因素让辉煌一时的和平饭店渐渐暗淡。
第二次:2007年
和平饭店今天的怀旧在2007年4月出现了重要的转机,锦江正式宣布,与北美老牌奢侈品酒店集团费尔蒙(Fairmont)酒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重修和平饭店。
“重修”意味着一切都将被恢复到80年前的样子,除了引进了国际顶级的酒店管理公司,还要放眼于如何将酒店重新带回上海滩“社交中心”的地位,让这座“远东第一楼”以新的姿态重生。不仅对水、电、风、消防等系统及管道进行更新、升级,弥补了老饭店功能设施的局
限,还秉承“修旧如旧,以存其故”的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了其历史风貌。
重修分为两个部分:
南楼(原汇中饭店)将与瑞士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合作,改造成斯沃琪艺术和平饭店,其底楼将成为钟表精品店,用于展示出售 该集团下最奢侈的一些钟表品牌。其楼上将形成具有当代艺术风格的设计型酒店,但并不对一般公众开放,而主要以邀请的形式吸引各国艺术家入住,作为其个人工作室的一部分。
老和平饭店的北楼,即是老和平饭店最主体的部分,由全球顶尖的设计事务所HBA承担设计,成为新和平饭店的主体。设计师在方案中保留了改建前部分和平饭店珍贵的元素,这些元素被认为有助于继续发挥它们的历史余热,成为未来和平饭店中值得怀旧的一部分。这些元素在后面会一一向大家介绍。
减法加法一起做:
重开后的和平饭店共有256间豪华客房与套房,其中包括76间费尔蒙房、19间费尔蒙金尊
客房、6间特色江景套房、9间九国套房和1间总统套房。这个客房数字比原先客房数量减少近100间。在客房数量上做“减法”的同时,和平饭店在另一些方面做起了“加法”,如在位于酒店后部附属的一座低层建筑里设置豪华水疗和游泳池,酒店原先因为寸土寸金缺乏游泳池的遗憾也将因为这座带有透明天棚的游泳池的出现而得到弥补。客人在室内游泳,还能将上海近10年来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尽收眼底。
三、怀旧元素:
重修后的和平饭店,很多曾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元素,如八角亭又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此外还增设了“沙逊总统套房”,这一切都将新和平管理营销理念中的“怀旧”导向极致:
1、九国特别套房以及“沙逊总统套房”——最奢华的怀旧
九国套房是这么来的。客房主要是4、5、6、7层,3楼也是,但比较差。5、6、7三个层朝外滩每层三间房,地理位置最好,完全对着外滩,一共九间,所以是九国套房。一个老员工告诉哦我们他当初在六十年代进和平饭店的时候,九国套房是42元/天,普通客房是20元。
“九国套房”一直是老和平饭店的一大特色,在此次修缮中,印度套房、英国套房、中国套房和美国套房完全保留了老和平的原貌,那么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套房全部家具都是80年前留下的老古董。 而法国套房、意大利套房、西班牙套房、日本套房和德国套房则在保留原有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 为了让套房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套房内原本的家具将经过清洗、修复和上色等复杂工序后各归其位,重展风华。可以说九国套房是老上海海派文化的浓缩,也是和平饭店一直以来的卖点之一,吸引慕名而来的住客。
新增的沙逊总统套房,顾名思义,是和平饭店创始人沙逊先生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房间,位于酒店的10楼,由沙逊密室改建而来,属于今天的怀旧,在名人故居中住宿一晚,也只有在和平饭店才能实现。当然其价格也与这个称号相当匹配,记得去和平饭店考察的时候,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傻傻地数过总统套房房价标牌后面的零,是每晚10 万元加15% 服务费。总面积约有300 平米,包括会客室、起居室、卧室、盥洗室等,从会客室的每一扇窗户都能看到毫无遮挡的外滩江景。房外还有一个花岗石造的西式小阳台。只要底气足够,可以在总统套房里缅怀一下当初周润发在电影《和平饭店》中的江湖老大的情怀。
2、博物馆——最直接的怀旧
考察当天接待我们的是现年63岁的马永章,1964年进入和平饭店,是不折不扣的和平饭店“元老”级员工。从服务员做起,在和平饭店43年的工作生涯中,马永章做过服务员、开过电梯、打扫过卫生、做过接待员,一直到财务经理、大堂经理、客房总监……公共关系部经理,直到退休。退休后又被返聘负责博物馆的各项事宜。
我们一走入博物馆,感觉非常的温馨,有点像上世纪30年代家庭老书房的味道。马永章先生告诉我们:我们通过网站向上海市民征集与和平饭店有关的藏品。多人送东西过来。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她的母亲以前是在华懋饭店做的,她也在华懋饭店做过,她的孙子在网上看到和平饭店收集藏品,特地回去告诉奶奶。老太太找到两把银调羹,特地从无锡赶过来捐过我们。这两把银调羹是当时饭店作为奖品奖给老太太的母亲的。
马永章先生还告诉我们:现在我们收集的藏品有200多件,比2006年又扩大了一些,以前主要是华懋饭店和和平饭店的用具,现在我们把和平饭店收藏的一些东西也展示出来,包括青铜器、瓷器、景泰蓝、银器都展出来了。现在对外部游客具体怎么开放还没定,但对酒店客人肯定开放。
在上海的酒店中能开设酒店博物馆的屈指可数,和平饭店的博物馆是让住店客人在享受优
质服务的同时走入酒店的历史,所以说我把这评为了最直接的怀旧。
3、屋顶露台——最浪漫的怀旧
在浦西找个地方观赏浦江之景,最早和最经典的地方,那也许非和平饭店的顶层露台莫属。新和平饭店,在露台上推出高档欧式西餐晚宴。整个露台三面临空,南眺是江景(黄浦江),北望是河景(苏州河),西看是繁华,不仅可以看外滩车水马龙,浦东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沿江现代建筑群,与浦西的老建筑群隔江相望,使人感叹世纪沧桑。在此慢品咖啡、与友人聊天闲坐,惬意而浪漫。值得一提的是,顶层露台中的英国维多利亚式的屋顶花园,被称之为“上海最浪漫的地方”。
4、老年爵士乐队——最世界的怀旧
饭店北楼底层大堂的东北角厅堂,黑色粗壮的房梁,几米长的吧台,四十张沙逊八角桌,老式烛灯柔和的光晕溢漾在红钢砖地板、木质房柱上,这就是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酒吧。在这里每天晚上8点,平均年龄75岁的爵士乐队就将送上一曲曲世界名曲改变的爵士乐。成立于1980年的老年爵士乐队,26年来已有几代老人在此吹打小号、萨克斯管、爵士鼓、
钢琴等6种乐器。许多老外到此都会点上一首曲子,以此来体会家乡的味道。这里的怀旧不但属于老上海也属于全世界。
四、当怀旧邂逅现代奢华——和平饭店小游记
我们一走进饭店,首先看到的是深深的门进,总有意无意地在暗示着时光。和平饭店的reception台就在门边,不需行李拖过整条走廊进去朝拜,reception台边摆着几张沙发,做一些休息的所在,刚刚进入饭店的前奏响起得波澜不惊。再往里走,只觉得是长长的走廊两侧有着数不清的通道,且个个通道总有着些似与不似之间的时光剪影。就好像站在图书馆,许多排书架端端正正在你面前,明明是四四方方的路径,你却总是要自动一头扎进,却总能带给我们在时光中的迷失感觉。
一进大堂,我们看到和平饭店最辉煌的部分一直保留着,在最大的那个“丰”字形的交叉点上的圆形穹顶是整个饭店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这处八角形的大堂原先被一个商场占据,并 分割成两层,而美丽的穹顶也一直被封闭了近60年,那上面大多是旧有的,包括玻璃和Art Deco的装饰图案,以及作为饭店标志的灵缇犬。虽然地面都是复原的,边上的通风口上的铁艺花饰也是新的,但是地面的马赛克花纹是根据许多的资料图片加以模仿的,
而通风口的图案也是在老和平饭店出现过的,一切格调未动。
客房区域可能是对现代奢华倾斜最大的一部分,你依然能看到许多Art Deco的东西,主要在通风口上,装饰复杂的花纹多取自老和平饭店的旧有图案,房间的家具略略具有古典的格调,但并不矫情,依然符合酒店大多数商务客人的 需要。虽然使用液晶电视机,但特别做了模仿旧日风格的电视立柜。不过采用先进而标准设计的整个卫浴间则完全遵循现代人的喜好,但是那只装饰着繁复的铜质猫脚的腰形浴缸在风格上与酒店的哥特式黑铁装饰相统一,还是能给我们以怀旧之感。此外,每间客房内除了有BOSE立体声音响及娱乐系统、iPod扩展口,还配有宽大到可存放手提电脑的保险箱等等,这些现代性的元素与怀旧恰如其分的融入住客的生活中。
从客房部分我们不难看出,新和平饭店在历史魅力与现代奢华之间寻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平衡感。
关于和平饭店的服务,当然也是一流的,之后卢嘉同学会跟大家细说。其实在和平的餐厅中启用了很多欧洲各国的大厨,不论各个餐厅的格局装修如何变化,他们的大厨还是40年前的老厨师。
更多推荐
饭店,套房,酒店,集团,上海,怀旧,设计,总统套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