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吸排⽔系统的技术规范和应⽤
按照中国⼯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1年⼯程建设协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1]45号)的要求,修订了《虹吸式⾬污分流系统技术规程》(CECS183:2005)。
虹吸屋⾯⾬⽔系统是根据虹吸满管压⼒流原理设计的⼀种能够有效地控制管道内⾬⽔的压⼒和流速的屋⾯⾬⽔排⽔系统。该系统排⽔能⼒强,⽤材省,不需设置斜坡,安装空间⼩,特别适⽤于公共建筑或⼯业建筑的⼤型屋顶。该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在⼯程实际中的应⽤经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成。
附录共七章,分为四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系统设计,连接件和固定件,系统安装,验收,维修等。
这⼀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虹吸启动时间计算⽅法的改进;
2、增加出⼝管消能和排⽓措施;
3、补充管内流速与系统负压值的对应关系,以解决管内局部⽓蚀问题;
4、⾬⽔漏⽃堵塞增⼤时,超过设计重现期,系统验算要求;
5、增加虹吸式⾬⽔系统⽔⼒试验的⽅法;
6、采⽤实测⽅法对虹吸式屋顶⾬⽔系统进⾏施⼯验收;
7、增加虹吸式⾬⽔系统的简单估算法。
重⼒式排⽔系统是在天⾯沟集⾬后通过⾬⽔⽃下接⾬⽔的⽴管通过重⼒⾃流式排⽔。这样的系统管道不会被⽔完全充满。当⽔流到⽴管壁时,通常只占⽴管截⾯的⼀部分,甚⾄有⼀⼩部分是⽔,⼀部分是空⽓。虹吸⾬⽔系统具有设计施⼯简单、运⾏稳定可靠等特点,其缺点是管道设置⽐较多,占据空间位置较多。
对于重⼒流⾬⽔系统,要求系统的流量控制在设计的重⼒流态范围内。反之,过多的⾬⽔进⼊系统,流态会超过重⼒⽆压流,强烈的压⼒波动会对系统造成破坏,发⽣事故,如⽴管损坏、室内检查井冒⽔等。
虹吸⾬⽔排⽔系统如下:
⾬季开始的时候,排⽔采⽤重⼒原理。随着下⾬量的增加,当下⾬量上升到⼀定⾼度时,虹吸⾬⽔⽃会⾃动隔绝空⽓,从⽽产⽣虹吸现象。
该系统的设计是在沟内⾬深达到⼀定深度时,先将尾管注满⽔达到虹吸状态,然后使整个系统产⽣虹吸,可使天⾯⾬⽔快速排出。由于虹吸式的排⽔速度很⼤,需要通过消能井重新排⼊市政⾬⽔排⽔系统。⽽且,在降⾬减少时,这种虹吸系统也可作为重⼒式排⽔系统。因此,虹吸排⽔系统中的管道可⼤⼤⼩于重⼒流排⽔系统,可排泄数⼗年⼀遇的暴⾬。
当排⽔量相等时,虹吸排⽔系统要求的⽃前⽔深度⼩于重⼒流系统。例如,计算出排⽔量为40L/s时,采⽤直径300mm 的重⼒流式⾬⽔管,其⽃前⽔深100mm,⽽直径100mm的虹吸式⾬⽔管,其⽃前⽔深只有85mm,这对⽔箱的结构设计⾮常有利。虹吸系统使⽤的管径不仅⼩于重⼒流,⽽且具有与重⼒流相当的体积
另外,虹吸系统的横管可以⽔平安装,⽽重⼒流系统的横管必须具有不少于5的坡度,才能使横管的末端下降,从⽽影响到使⽤空间或建筑物的处理。虹吸系统的⽴管数⽬较少,可采⽤楼梯间、⾛道旁等处敷设,不占使⽤空间,横管也可敷设在⾮敏感的公共⾛廊等处。总⽽⾔之,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更多推荐
系统,虹吸式,设计,空间,横管,修订,计算,管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