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度感动中国⼗⼤⼈物观后感(精选10篇)
2021年度感动中国⼗⼤⼈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年度⼈物”推选标准是什么
我们对“年度⼈物”的定义是:⼈物事件发⽣在本年度,或者⼈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泛关注。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物须具备以下⼀种或⼏种特点。
1、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荣誉并引起社会⼴泛关注;
2、在各⾏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表现,国家级重⼤项⽬主要贡献者;
3、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4、以个⼈的⼒量,为社会公平正义、⼈类⽣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5、个⼈的经历或⾏为,代表了社会发展⽅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在⽣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2021年度感动中国⼗⼤⼈物观后感(精选10篇)
在看完⼀部作品以后,相信⼤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2021年度感动中国⼗⼤⼈物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1
战⽃英雄张富清,深藏功与名,扎根深⼭数⼗载,绝⼝不提当年勇。95岁的⽼英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辈⼦坚守初⼼、不改本⾊。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他为民造福。这样的感⼈事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中所指出的,“他⽤⾃⼰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是⼴⼤部队官兵和退役军⼈学习的榜样”。
⼈⽣数载,功名利禄难以回避。有的⼈把功名看得很重,利欲熏⼼;有的⼈把荣誉当作炫耀的资本,躺在功名簿上睡⼤觉,殊不知荣誉的桂冠,都是⽤荆棘编织⽽成。张富清⽼⼈⼀⽣淡泊名利,⽤他的朴实纯粹书写了他的精彩⼈⽣,给后辈们上了⼈⽣的重要⼀课。可以说,⽼英雄张富清既是⼀⾯镜⼦,让我们照见了⾃⼰的.不⾜,也是⼀个标杆,为我们树⽴了学习的榜样。
深藏功与名,在淡泊名利中坚守信念。古⼈云“举世纷纷名利逐”,但⽆数共产党⼈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名利禄过眼云烟”。⾯对记者的提问,张富清眼睛湿润道:“⼀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献出了⾃⼰宝贵的⽣命。⼀个排、⼀个连的战⼠,都倒下了。他们对党忠诚,为⼈民牺牲。⽐起他们来,我
有什么资格拿出⽴功证件去显摆啊?”唯有在战⽕纷飞中经受住⽣死考验的英雄,才能把⽣死置之度外,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功名所束缚,才能将荣誉看得如此云淡风轻。于张富清们⽽⾔,在党和⼈民的事业⾯前,⽐追逐名利更⾼尚的,乃是追求⽣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共产党员坚守信念,坚定信仰的崇⾼涵养。
深藏功与名,在初⼼使命中奉献⾃我。“雄关漫道真如铁,⽽今迈步从头跃”。战争年代,张富清在枪林弹⾬中浴⾎奋战,⽴下赫赫战功;和平建设时期,他本可以回陕西⽼家,但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去建设”时,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恩施州来凤县⼯作,为党⼯作,为⼈民造福,把余⽣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贫困⼭区。此后⼏⼗年,“⼈民功⾂”张富清勤劳的⾝影,先后出现在粮⾷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等单位⼯作,⼯作挑最苦最难的⼲,默默⽆闻,且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政声⼈去后”的清誉,以⽆私奉献绽放⼈⽣、烛照他⼈。真正的践⾏了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初⼼和使命。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2
中华⼤地,万物⽣辉;万古精神,流淌于每个中国⼈民的⾎液之中,⼀脉相承,代代相传······每⼀种精神,每⼀种⼈格,每⼀种信仰,他们都是⼀个鲜明的⽂化符号,烙印在我们⼼底,镌刻在中华精神的史册之上。
《感动中国》是我们精神⽂化传承的桥梁,是⼀代⼀代⼈产⽣精神相通共鸣的纽带。今年的《感动中国》令我⼤为感动,⼤为震撼。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共鸣感最强的莫过于我们的“⼱帼英雄”我们的⼥前辈们。
⼀展英风振世界。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30多年以来,中国⼥排是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排精神更是⼀种跨越时代,亘古流传的拼搏精神。今年,中国⼥排再次以出⾊的成绩,顽强拼搏的精神荣登《感动中国》的颁奖台。在这个辉煌有⼒的中国⼥排名字下,可否深知?这是⼥排姑娘⽤⼀次次不为⼈知的⾎泪,⼀次次顽强不息的奋⽃,⼀次次失败与困难的磨砺铸成的!她们也有低⾕,但从未停⽌前进的步伐;她们也有失败,但从未⼀蹶不振,⽽是奋勇向前;她们也有苦痛,但从未轻⾔放弃,她们是⼀个顽强不屈的团体,更是爱国的“⼱帼英雄”。
两袖清风看中华。“像是⼀个浪迹天涯的游⼦,我终于找到了⾃⼰丢失的珍宝”,第⼀次再踏进中华⼟地,你感叹道。伍淑
清在今年⾹港叛乱中,看清现实,承受着被乱港分⼦打击报复的压⼒,毅然前往⽇内⽡,向世界说出真实的⾹港。多年来,她⼀直致⼒于⾹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让⾹港民众更深刻的认识⾃⼰的祖国。她⼿携清风,爱中华,她是海外的“⼱帼⾚⼦”;她敢于担当,爱⾹港,她是刚烈的“⼱帼⼥郎”。
三顾⼈民不忘本。黄⽂秀⾼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归乡扶贫,尽管家庭经济压⼒巨⼤,她仍乐观⾯对。
在她归乡⼀年多以来,她以⾃⼰所能帮助8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项⽬收⼊翻倍。她⽤⼀个⼥⼦的柔弱之⼒书写了⽣前最美的华章。她不求功名利禄,看淡荣华富贵,她的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今时代的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缺失的。她是“⼱帼⼥孩”,是脱贫路上
的“⼱帼⼥将”。
今天⽆论是致⼒保护敦煌、坚守⽂化传承的樊锦诗,还是澳门濠江中学传递民族薪⽕的杜岚校长,她们都是中华精神⽂化的发扬者。昨天,⽆论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捧起⼤唐锦绣江⼭的武昭仪,还是“⾝不得,男⼉列;⼼却⽐,男⼉烈”的秋瑾,她们都是中华精神⽂化的传承者。
今天和昨天,⼱帼⼥将们展现出了不让须眉的担当,⼱帼⼥将们把中华精神⽂化⼀代代相传,她们,挺起了国家脊梁,扛起了时代责任,肩负起了民族使命!明天,我们新⼀代的青年姑娘们,更要做好中华精神⽂化的继承者,在我们⾝上也要体现“⼱帼何须让须眉”的⼥将精神!
“⼀代⼈有⼀代⼈的长征,⼀代⼈有⼀代⼈的担当”,这是黄⽂秀姐姐⽇记中的⼀句话。的确,我们每代⼈都有⾃⼰的责任与使命,未来长路漫漫,但请我们不忘初⼼,牢记使命,砥砺前⾏!
看我中华⼥⼉,⼱帼亦不让须眉!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3
与往年⼀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在这些感动⼈物中有国之⼤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但却都以不⼀样的伟⼤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民。⼜是⼀年《感动中国⼗⼤⼈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再⼀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中⽆法⾔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就是⼀位打⼼眼⾥佩服和尊敬的⼈物。他是学⽣⼝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西都安⾼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莫振⾼将“让瑶乡⼉⼥⾛向世界”作为⾃我的座右铭,任教三⼗多年来跑遍每⼀位贫困⽣的家,将了解的情景⼀⼀记录在册,并⽤⾃我微薄的⼯资资助了近300名学⽣,圆了他们的⼤学梦。然⽽,⾃我的⼯资毕竟只是杯⽔车薪。应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这位从未向别⼈伸⼿的“莫爸爸”⾛上了“化缘”之路。他利⽤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经过社会⼒量,帮忙更多的.瑶乡⼉⼥⾛出⼤⼭。就这样,莫振⾼⼀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圆了⼤学梦。最终因积劳成疾,莫振⾼于3⽉9⽇突发⼼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的命运。就是这样⼀位平凡的教师⽤⽣命谱写出了⼈民教师的关荣与伟⼤,让我们看到了国⼈⼀种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种寄托,是虚⽆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完美品
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个个感动⼈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量与⼈性的⼒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经过感动中国传遍⼤街⼩巷,那些以往默默⽆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的精神在我们内⼼翻腾,化作⼀种独特的动⼒,使我们不⾃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所以⽽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应当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前⾏和提⾼;千⾔万语,汇成⼀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边,感动⼀向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4
今天,我们观看感动中国,世上的残疾⼈数不尽数。但是我以为残疾不能持之以恒的活下去吗?我今天看了感动中国的⾥的刘伟。
在⼀个城市⾥由于电线不好,刚刚还⼩的时候就失去了双臂,幼⼩的⼼灵受到如此的打击,会承受下去。不久,刘伟不为这事感到伤⼼,学会⽤脚来做事,⾜⾜可以代替双臂。他想学会游泳,教练知道游泳要⽤四肢来平稳,学习游泳会有⼗分的压⼒,经过刘伟的努⼒和不屈不饶,坚强不息的意志学
会了游泳并取得⾦牌是多么的荣耀啊!有⼀次,学游泳时,发⽣意外情况,听医⽣说不能在剧烈活动,否则全⾝会流⾎,刘伟的⼼情就像失去翅膀的⼩鸟不能⾃由⾃在的飞翔。刘伟⼜爱上了钢琴,于是他普了⼀⽀歌,他普的歌如同那般美景。经过他勇往直前的努⼒登上了感动中国。
在感动中国上刘伟弹的钢琴没有⽼师的辅导并弹出如此美妙的歌曲,就像黄莺在歌唱。感动中国让我明⽩⽣活就是幸福,⼈要坚持的活下去!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5
“感动中国”⾥的每位⼈都让我们感动和敬重。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西壮族⾃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宝乡的何玥。
何玥因患脑瘤晚期,被确定为脑死亡。她的⽗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脏和肝脏进⾏捐献。他的两个肾脏和⼀个肝脏被分别移植到了两位尿毒症患者和⼀位肝病患者体内,使3位患者的⽣命得以延续。荣誉“感动中国”“⼗⼤⼈物”,被⽆数⼈称
为“最美⼥孩。”
通过何玥这件事,让我感到⼀个年仅12岁的⼥孩,⼩⼩⾝躯竟然能释放出这么强⼤的⼒量。让年龄相符的我们,感受到她的勇⽓、坚强和奉献精神。
她⽤⽣命的终结,来延续着另⼀场⽣命的开始,也让我对“美丽”有了新的理解,她不是表现在外貌上,不是在⾐服的品牌和时尚感,⽽是完全是内⼼⾥散发出的“⾃然美”。
同时我体会了到了⽣命虽然很短暂,但是我们要让⽣活变得有价值。我们要像何玥学习做⼀个有勇⽓、坚强和有爱⼼
的“美丽⼥孩”。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6
星期六,妈妈陪我观看了《感动中国》。看着看着,感动的泪⽔⼀次⼜⼀次地模糊了我的双眼。陈斌强⽼师的孝⾏;⾝患绝症却⽆私善良的何玥……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孝顺母亲的陈斌强⽼师。
陈斌强⽼师九岁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独⾃抚养三个孩⼦长⼤。2007年,母亲得了⽼年痴呆症,丧失了语⾔和⽣活能⼒。为了能亲⾃照顾母亲,他⽤⼀根布带将⾃⼰与母亲绑在⼀起,骑着车去学校上班,五年如⼀⽇。开始同事们并不理解,说:“带在⾝边,⼀两天还⾏,⼀两年怎么能吃得消呢?”可他却做到了,⽽且⼀做就是五年。
再想想我们这些⼩公主、⼩王⼦们,⾐来伸⼿,饭来张⼝,只会从爸爸、妈妈那⾥索取爱,⼀点也不懂得感恩,更不知道回报。以后我们在家⾥,要帮家⼈⼲⼀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
、洗碗……⾃⼰的事情⾃⼰做,如:洗脸、刷⽛、睡觉、穿⾐服……
我们要懂得感恩,做⼀个勤奋、好学的好孩⼦。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7
近⽇,“感动中国”年度⼈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群融⼊年轮的追梦⼈,彷徨时,他们⽤⾏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党员⼲部的⼼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部要汲取“感动中国”⼈物的追梦⼒量,汇聚成“⾏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民服务。
总有⼀种⼒量令⼈勇往直前。⽆论是六年坚守扶贫⼀线,昼夜奋战超负荷⼯作的基层⼲部张渠伟;还是为孩⼦们劈柴⽣⽕、执鞭上课,⽤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滚;还是⽆畏⼽壁寒暑,⽆惧野地黄沙的两弹⼀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中的追梦⼒量,汇聚成忠诚担当、⽮志报国的“⾏动元素”。
将追梦⼒量化作为民情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要时刻把⼈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上,
以“民”的⼼态为民,以“民”的⾝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枝⼀叶总关情”的为民之⼼,“以
天下为⼰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把群众装在⼼⾥,把扶贫⼯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贫困⼈⼝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政声⼈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部要真正为群众谋⼼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量化作责任担当。从⼀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学⽣,到⼿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能做饭,握起剪⼑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年间,张⽟滚⽤⼼中的追梦⼒量诠释了⾃⾝的职业价值和⼈⽣追求。张⽟滚的⼀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的课本、⽂具,更是将孩⼦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张⽟滚从平凡到⾮凡的蝶变,启⽰着⼴⼤党员⼲部不忘初⼼、保持本⾊、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党员⼲部对待⼯作要始终保持⽕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到⼯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往返于1208公⾥、平均海拔在3500⽶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党中央的声⾳、四⾯⼋⽅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落。党员⼲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到⽣活的点滴之中,把⽬光聚焦到⼈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长流”。脚踏实地,苦⼲实⼲,真正把⼀件件关系民⽣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量,追逐理想,不忘初⼼、砥砺前⾏,⽅能成为⼀个⼤写的“⼈”。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8
上周五,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誓⾔保护敦煌的樊锦诗,有坚持不懈、勇于出击的中国⼥排,还有守护未
来孩⼦们的安全的糖丸爷爷顾⽅⾈其中,黄⽂秀的事例最令我动容。
优秀共产党员黄⽂秀,⽤她的⽣命诠释了初⼼与责任。
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黄⽂秀从她来到⼴西乐业县百坭村那⼀刻,就发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她不等不靠,践⾏着脚下沾有多少泥⼟,⼼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理念,⽤脚丈量了百坭村每⼀⼨⼟地,⽤情感打动了百坭村每⼀位百姓。短短⼀年时间,村⾥就做成了许多过去想做⽽做不成的事情:修通了⽔泥路,建起了4个蓄⽔池,发展起砂糖橘、油茶树、⼋⾓、⽔稻种植等特⾊产业,有88户418⼈顺利实现脱贫。群众脱贫致富了,但雷厉风⾏的黄⽂秀却在⼀次⼭洪中不幸去世她的⽣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为民情怀为党员⼲部和⼴⼤青年做出了榜样。功名不过尘与⼟,唯有孜孜不倦,践⾏初⼼,迎难⽽上,勇于担当,⽅可⽆怨⽆悔,为世⼈所敬仰。
⽂在⼼,秀于⾏。扶贫⼯作如长征之路,漫长⽽修远,黄⽂秀⾼学历、⾼资质却⽢于躬⾝扶贫⼀线,
她⽤⽣命践⾏了党的誓⾔,永远把⼈民对美好⽣活的向往作为奋⽃的⽬标,永不懈怠,⼀往⽆前,甚⾄奉献出⾃⼰的⽣命,也⽆怨⽆悔。我们要学习黄⽂秀同志⾝上克⼰奉公、知重负重、坚韧不拔、⽢于奉献的精神。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上背负着少先队员的使命与责任。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学好知识,脚踏实地朝着⼀个⽬标⼀步⼀个脚印,苦⼲实⼲,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的⼈。不负青春韶华,绣出少先队员的美丽画卷!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9
感觉今年的,感动中国⼗⼤⼈物,并没有以往那样的让⼈感动,但是仍有很多让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义薄云天的⼀位军⼈刘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次⽣死相托,他为班长在天⼭守墓不知道多少个三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名西玛拉雅⼭下的园丁。她在⼀⽶多宽的⼭路并且泥泞不堪,下⾯就是悬崖的情况下,每天护送孩⼦回家,坚守在雪⼭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位慈祥母亲,在⾃⼰患有癌症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是她的孩⼦,想到他们将来的⽣活,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体却没有摧毁她的母爱,她⽤她仅存的⽣命⽇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死后,孩⼦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嘛。
还有⼀位龚全珍⽼⼈,当时我很疑惑,⼼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名将军夫⼈,放弃⾼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渠,⼤桥,良⽥。⽼阿姨继夫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虽清苦但是⼼⾥快乐,⼤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诚意对⼤家付出,⼤家都会看在眼⾥记在⼼⾥。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今天的整个评选让我懂得⽆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学会坚持,学会爱⼈,懂得感恩,做⼀个有责任⼼,有上进⼼的⼈。
感动中国⼗⼤⼈物观后感10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它使许多⼈热泪盈眶,我觉得它是净化⼼灵的仪器,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都会有所感悟。
《感动中国》有⼏⼗位让⼈们感动到流泪的⼈,可以说最耀眼的不是明星,⽽是这⼏⼗⼈纯洁、善良的⼼。
这⼏⼗⼈中我每个都觉得让⼈感动,刘盛兰每天省吃俭⽤,捐钱给孩⼦们。他那时⽉薪才300元,可他却⼀下⼦捐了50元,他那时已经73岁了,后来⼜⼀场⼤⽕烧了他的房⼦,回到农村⽣活更⾟苦。可他仍在捐钱,10元、20元、30元、40元这位⽼⼈吃东西都是吃垃圾⾥拾来的,还会拿⼈家扔掉不要的
菜叶,⽽且17年没有买过⼀件新⾐服。真善⼼!从他⾝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正直、善良、乐于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还有⼀个叫段爱平的。她只是⼀个⼩⼩的村长,可她为村⾥的牺牲⾮常⼤。我们应该想成为百万富翁吧。这个段爱平就是个百万富翁,可是她却把⾃⼰的钱全都捐了出去,⽽且她有⾷道癌,最后穷得都没钱看病,⽽且她还会下⾬天帮村民⼀起修房屋漏洞。我们要学习她⽣命不息、奋⽃不⽌、⼲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崇⾼精神;学习她真⼼实意地帮民致富、解民困难、化民恩怨、⼼系百姓、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她不管⾝处何时何地,⼼中时刻牢记⾃⼰的职责与使命,在荣誉⾯前不忘本的淳朴本⾊。
看完《感动中国》之后,我励志⼀定要在有⽣之年向《感动中国》⾥⾯的⼈物学习,帮助、救助需要帮助的⼈。
备注:关于感动中国⼗⼤⼈物观后感我们会持续更新,请敬请关注!
更多推荐
感动,中国,精神,追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