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装修房子为主线,将串并联的教学融入其中。第一步,通过安装“镜前灯”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点“如何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回忆了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熟悉了连接电路的方法;第二步,学生设计“卧室的吊灯和壁灯”, 老师要求“只要灯泡能亮就可以”,小组先设计电路图,各个小组设计的电路图尽可能和其他组不同,然后动手连接实物图并展示,老师引导学生从灯泡的连接方式上分析各个实物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串并联的定义;第三步,学生设计“书房中吊灯和壁灯”,老师提出“既能让两个灯泡同时亮,又能让两个灯泡单独工作”这一要求,学生先展示在上一步活动中设计的串联电路,发现它们只能让两个灯泡同时工作,不能让它们单独工作,老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接着学生展示在上一步活动中设计的并联电路,发现仅有一个开关的时候只能让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或者仅能让其中一个灯泡工作,学生分析要达到要求,我们还需要两个开关,最后学生利用两个灯泡、三个开关等器材,设计电路图并完成了实物连接;第四步,“探究客厅小彩灯的连接方式”,老师准备了一串小彩灯,剪掉其中一个
灯泡,发现其它都不亮,老师提出问题“这串小彩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学生设计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体会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整节课从设计新房电路这个生活情境出发,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初步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通过探究,了解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特点;
通过探究,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定义和特点”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互相尊重、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2、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中开关的作用。。
【教学难点】
归纳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资源】
电池组9组、灯泡18只、开关27个、导线63根、磁性小黑板9块、电子白板、平板电脑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创设情境 | 师出示家中毛坯房的图片 师:年前,我家买了新房,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装修,现在整个装修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还有几个电路问题没有解决,今天想请我们班的小设计师们一起帮我解决这几个问题 | |
活动一 设计镜前灯 | 师出示卫生间装修后的图片 师:这是我们家的卫生间,现在我想在梳妆镜前安装一个“镜前灯”,如果给你两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灯泡,请你在磁性黑板的“设计区”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区”连接真正的实物图 师通过白板的“学科资源功能”当场画出电池、灯泡、开关等元件。 师在学生连图的过程中,寻找学生连图的错误,并拍成照片传到白板上,师生共同分析 师:我们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呢? | 学生在磁性小黑板上将电池、灯泡、开关组成一个电路,并展示。 学生说明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决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直接相连,避免电源短路,以免损坏电源。 |
活动二 设计卧室的吊灯和壁灯 | 师出示卧室图片 师:谢谢同学们成功帮我解决了“卫生间镜前灯”的问题,来一起看看我家的卧室吧,在卧室里我想装一盏吊灯和一盏壁灯,要求很简单,两盏灯只要能亮就行,请大家开动脑筋帮我设计吧,你们组所设计的图尽可能和其他组不同。 请把设计的实物图画在小黑板上的“设计图”区,元件连在“实物图”区。 师在白板上画出三节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 师找几个不同的设计图,拍成照片后在后传到白板上 师: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几幅实物图,虽然它们在灯泡、开关的位置上各有不同,但是它们也有相同的地方 | 学生设计并连接各种实物图,有串联,有并联,开关有的在灯泡和电源之间,有的在两个灯泡之间,有的在干路中,有的在支路中。 |
更多推荐
电路,学生,设计,灯泡,开关,连接,过程,并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