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自来水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处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得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也尤为突出。饮用水水质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本文分析了自来水水质下降的一些原因,并围绕改善水质的一些对策进行了简要叙述。
关键词:水质下降;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自来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1、水源缺乏保护,水质受污染。
许多地方的水源受到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对水源保护缺乏有效措施。
2、水净化消毒设施和检验设备缺乏或不完善。
一些水厂水质处理设备不完善,部分水厂虽有水处理设备,但净水效果不理想,这除与设施欠佳外,也与水厂检验设备简陋或缺乏,难以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混凝剂准确的投加量和使用好必须的助凝剂有关。消毒设施缺乏或落后,消毒剂供应不及时,这些都是造成出厂水部分感官、化学指标和细菌指标不合格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不少资料证明,经水传播的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和腹泻等疾病仍然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几种传染病。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出厂水的消毒工作。水厂管理不严,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水厂生产管理和制水卫生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差,普遍缺乏卫生法规知识,技术水平低。有的水厂着眼于经济效益,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3、给水管材对水质的影响。
自来水在经过管道的运输过程中,水质与出厂水相比会发生氯含量少、浑浊度高、菌落总数增加等变化,这是由于现阶段自来水管道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管或者铸铁管等管材。对于使用年限较长且未进行内涂层管道,由于内壁腐蚀、结垢,锈蚀物中含大量的铁、锰、铅、锌等金属物质和各种细菌及藻类。如果管道内侧涂抹了沥青类物质,也可能会导致水中苯类、挥发性酚类和总放射性指标的含量增大。用户内部管道大多为小口径管道,没有采用
涂层等保护措施,致使管道锈蚀比较严重,出现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如果自来水在管道中滞留时间太长,水质就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异味,导致不能饮用。从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出发,应该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钢塑管、铝塑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等管材,以保证饮用水质量在输送过程中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目前,在采用镀锌钢管时,应采用热浸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管,不能采用冷镀锌的钢管。
更多推荐
水质,管道,下降,水厂,原因,缺乏,指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