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糖变白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糖的来源和红糖的营养价值
2.了解吸附、过滤和蒸发等分离方法
3.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几种分离方法,控制过滤的操作条件
教学难点:讲解活性炭吸附色素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回顾上次课所学知识,5分钟(1-2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情境引入
图片展示各种不同的糖果,提问学生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些糖果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都是糖,我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糖有哪几种(白糖、红糖、冰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白糖和红糖的制作过程。
老师:大家觉得是先有红糖还是先有白糖?(红糖)红糖来自于哪里呢?(甘蔗和甜菜)。那白糖来自哪里呢(红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将红糖变成白糖。
(三)实验过程
两人一组,提问和总结红糖和白糖的区别,(颜色、甜度、营养价值等),提问并总结从红糖变成白糖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将红糖中带颜色的物质去除,红糖中含有铁、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物质,所以呈现红色),去除的方法有哪些,(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一、活性炭的吸附实验
1)分发塑料烧杯、红糖、活性炭(2种)、洗瓶(装水)、标签纸,在烧杯上贴上标签,标上粉末状和颗粒状(或用数字区分也可),介绍活性炭的应用(新装修的房子里吸收甲醛),让学生猜想哪种活性炭能将红糖中的颜色去除,下面进行实验验证。
2)将两袋红糖分别倒在两个烧杯中,各添加约10ml的水,搅拌至红糖完全溶解;
3)分别将两种活性炭加入到相对应的烧杯中,轻轻搅拌后静置5-10min,等待过程中,完成实验报告;(休息)
现在如何将烧杯中的活性炭和红糖分离呢?(引入过滤分离方法)
过滤的原理:滤纸上有一些小孔,这些孔水和一些很小的物质能穿过去,而那些比孔大的物质就被阻挡在纸上,过不去了,实现了分离的目标。
二、过滤分离实验
1.分发铁架台、漏斗、漏斗夹、滤纸(学校条件达不到可以不要求那么规范)
2.给出装置图,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搭建自己的过滤装置
3.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折叠滤纸,将其放入漏斗中,最后老师教授正确的折叠方法,和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
4.先过滤颗粒装活性炭,用塑料烧杯接滤液,观察滤液颜色;
5.换滤纸,过滤粉末状活性炭,用玻璃烧杯接滤液,观察滤液颜色;
6.得出结论,解释为什么粉末状的活性炭能吸附红糖(这种粉末状的
活性炭上的小孔的大小正好与红糖中有颜色的那些物质颗粒差不多大,而且粉末状的活性炭与这些物质的接触面积也更大,所以更容易吸附走这些物质)现在这个糖的溶液没有红色了,但是糖藏在了水中,那要怎么样才能将糖从水中分离出来呢?学生斯卡并回答(引入蒸发分离方法)
蒸发分离:利用两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水就会蒸发,但是糖不会蒸发,所以等水都蒸发完了之后剩下的就是糖了,实现了分离的目的。
三、蒸发分离实验(大班课时不做,老师做补充说明即可)
1)强调加热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发加热套和棉手套;
2)将装有滤液的玻璃烧杯放到加热套中,调制中高温至水要沸腾时,调制
低温,让水慢慢蒸发,最终剩下粘稠状的透明的糖,等这个糖冷却下来,再研磨碎就是我们今天要制备的白糖了。
五、教学总结
学生回顾
老师总结
更多推荐
红糖,活性炭,分离,过滤,物质,学生,白糖,烧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