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帮扶式改造提升技术研究
作者:陈沁 刘硕 徐旻瑶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03
        要: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土建筑营建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继承和发扬优秀乡土营建文化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鼓励自组织施工传统的技术帮扶是新时期乡土民居建造范式之一,考虑到乡村基础设施缺乏以及实践地点与设计人员相隔遥远交通不便的现状,自组织改造帮扶的方法是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农居综合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归原小镇改造设计为例,总结乡村农宅帮扶式改造设计策略,延续乡村风貌与乡村文化。
        关键词:自组织;技术帮扶;农居改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10618078)研究成果,项目成员:陈沁、刘硕、徐旻瑶、曾瀚萩、左欣,指导老师:温泉。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出台的《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为乡村帮扶式改造提升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在此背景下,以村民自组织为主导,相关技术人员为指导的帮扶式改造模式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将现代工程技术引入,从而最终满足居住、审美、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一、巴渝地区传统农居现状研究
        (一)传统民居功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
        巴渝地区传统民居营建技术是在与当地资源、气候环境、复杂地形、生产与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征相互适应所形成的稳定类型与建构传统。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方式变化,传统民居聚落基础设施缺乏的弊端逐渐显现,首先在城市化浪潮侵袭下仅存的传统村落位置大多偏僻,村民出行与物资进出不便,阻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房屋内部现代化设施缺乏导致村落整体环境卫生状况差,卫生条件欠缺,建筑面貌脏乱。
        (二)传统民居的建筑质量堪忧

更多推荐

乡村,传统,改造,帮扶,民居,缺乏,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