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某1、裴某2继承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案由】民事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  分家析产纠纷  民事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其他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审理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日期】2020.07.13 
【案件字号】(2020)津01民终598号 
【审理程序】二审 
【审理法官】刘宝莉刘洪雨邵丹 
【审理法官】刘宝莉刘洪雨邵丹 
【文书类型】判决书 
【当事人】裴某1;裴某3;裴某2;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 
【当事人】裴某1裴某3裴某2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 
【当事人-个人】裴某1裴某3裴某2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 
【代理律师/律所】李木梓天津木梓律师事务所;刘娜天津融耀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律所】李木梓天津木梓律师事务所刘娜天津融耀律师事务所 
【代理律师】李木梓刘娜 
【代理律所】天津木梓律师事务所天津融耀律师事务所 
【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 
【字号名称】民终字 
【本院观点】原天津市蓟县宅基地和地上建筑,因拆迁获得天津市蓟州区两套房屋及货币补偿若干,各方当事人就一审法院分析和确认的货币补偿分割方案不持异议,二审争议焦
点集中于两套还迁房屋的性质认定。 
【权责关键词】无效代理共同共有第三人关联性合法性质证诉讼请求维持原判补偿安置协议 
【指导案例标记】
【指导案例排序】
【本院查明】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一致。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原天津市蓟县宅基地和地上建筑,因拆迁获得天津市蓟州区两套房屋及货币补偿若干,各方当事人就一审法院分析和确认的货币补偿分割方案不持异议,二审争议焦点集中于两套还迁房屋的性质认定。裴某1申请调查裴岐在其所属集体经济组织中拥有宅基地情况,因原房屋已拆迁,且各方当事人就原宅基地登记在裴岐名下并无异议,该事实亦有证据在案佐证,故裴某1的调查申请本院不予准许。    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家庭成员共有。被拆迁房屋家庭成员是裴某3和裴岐,裴某3对涉案宅基地依法享有使用权。诉争两套还迁房屋是政府部门依据拆迁政策,
按照与主房面积1:1的置换方式,综合考虑裴某3家庭户的家庭成员情况进行安置的,是裴某3、裴岐原宅基地使用权的对价体现,一审法院认定裴某3、裴岐各自占有1/2份额是正确的。一审判决进而确认裴岐占有部分作为本案诉争遗产,由各法定继承人平均继承,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裴某3因不能举证证明其对主房装修曾经出资,故一审法院认定裴某3不能获得拆迁所得主房装修补偿款,与裴某3基于家庭成员资格享有部分还迁房屋并不冲突,裴某1的相应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裴岐的丧葬费用,各方当事人作为裴岐的子女,均有义务承担。二审中裴某1对于其与裴某2、裴某7共同支出的36350元并不主张自诉争遗产中扣减,本院准许。裴某1以自己支出丧葬费用否定裴某3未尽法定赡养义务,从而认为裴某3不享有法定继承权,理由和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裴某1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800元,由裴某1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2-08-18 01:47:26 
【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原告裴某1、裴某2,被告裴某3,第三人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系兄弟姐妹关系,被继承人裴岐(曾用名:裴奇、裴歧、裴齐)系其父亲,裴岐妻子、父母均先于裴岐去世。原、被告及第三人均已结婚另过,原告及第三人户口相继从裴岐家庭户迁出,被告裴某3的户口未从裴岐家庭户迁出。裴岐妻子去世后,裴岐于1997年在天津市蓟州区(原蓟县)五百户镇东三百户村1区19排4号宅院内建造瓦房七间。    2014年6月27日,因天津市蓟州区新城建设,裴某3与原蓟县五百户镇人民政府、原蓟县五百户镇东三百户村民委员会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书,按照协议书和安置住房资金核算表记载,户主姓名裴某3,被搬迁房屋坐落在蓟县,宅基地面积606.1平方米,主房建筑面积142.6平方米。裴某3家庭人口共3/2人(裴某3一个人,裴岐1/2人口系数),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视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安置的3/2人。裴某3家庭户通过1:1置换的方式,选择2套70平方米,共计140平方米的还迁房屋,剩余的2.6平方米由政府回购,获得政府回购补助金10000元。除还迁房外,裴某3家庭应得住宅综合补偿款804159元,其中主房装修补偿款35625元,附属房屋补偿款726557元,政府回购补助金10000元,搬迁奖金,宅基地面积:606.1×30元/㎡,计18183元,搬家费378元/次/人(两次)1134元,租房补贴(325元/人/月自签订协议之日起)3/2人,24月,11700
元,取暖补贴(320元/人/年,两年)3/2人,960元。扣除预留调整金(预购房面积)140㎡×100元/㎡,计14000元,实际发放790159元。后政府于2015年7月27日将补偿款790205.09元汇至裴某3账户。    天津市蓟州区新城建设之前,裴某7在裴岐所在的宅院内,出资建设其他房屋,在拆迁过程中以附属房屋的形式获得补偿款。拆迁款下发后,经裴岐、裴某7同意,裴某3于2015年7月27日将390000元汇至裴某7之子裴泽天账户,剩余400210.09元未进行分割,汇至裴岐账户。后两套还迁房由裴某3领取,房屋分别坐落于天津市蓟州区,该两套房屋均由裴某3占有,尚未取得房地产权证书。    2015年8月21日,裴岐因交通事故去世。裴岐生前在天津农商银行开设多个账号。庭审中原、被告及第三人均认可仅就裴岐名下账号为90×××98的本金及利息作为遗产处理。该账户于2015年7月27日开户并存入一笔50元定期存款,存款期限1年;一笔50200元定期存款,存款期限1年;一笔50000元定期存款,存款期限1年;一笔300000元定期存款,存款期限3年。2015年9月5日裴某7将裴岐该账户内的定期存款及利息取出,一笔50.02元,一笔50223.43元,一笔50023.33元,一笔300140元,以上共计400436.78元。后上述400436.78元被裴某1、裴某2、裴某7分割。    被继承人裴岐未留有遗嘱、亦未留有遗赠抚养协议。 
【一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为,原告裴某1、裴某2,被告裴某3,第三人裴某4、裴某5
、裴某6、裴某7均系被继承人裴岐的子女,作为一家人应和睦相处,正确处理家庭问题,不能因为金钱而忘记亲情。现裴岐已去世,原、被告及第三人作为法定继承人有权依法继承裴岐的遗产,裴岐未留有遗嘱、遗赠抚养协议处分其个人财产,各法定继承人应按份依法继承。对于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先分出他人的财产。经确认,裴岐的遗产为:1.涉案坐落于天津市蓟州区份额属于被告裴某3所有,1/2份额属于被继承裴岐的遗产范围,应由原、被告及第三人依法定继承平均分割,即应分别继承遗产份额的1/7,故原告裴某1、裴某2,第三人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各享有以上房屋的1/14份额,被告裴某3享有以上房屋的8/14份额。2.裴岐开设在天津农商银行90×××98账户的钱款析产出裴某3款项23287.5元外,其余应由原、被告及第三人平均分割。依此,原告裴某1、裴某2及第三人裴某4、裴某5、裴某6、裴某7各应得53878.5元,被告裴某3应得77166元。鉴于裴某1、裴某2、裴某7已将裴岐账户内的钱款分割,故由裴某1、裴某2、裴某7给付裴某4、裴某5、裴某6各53878.5元,给付裴某377166元。 
【二审上诉人诉称】裴某1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第一、二项,改判各方当事人分别享有涉案房屋1/7继承份额。事实和理由: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一审法院混淆了行政法律法规和民事法律法规的作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认物权是错误的。一审
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对涉案宅基地的取得方式未予审理就断定属于家庭共有是错误的,以裴某3和裴岐同户籍为由定义家庭成员,认定裴某3占有涉案房屋一半份额,也是错误的。一审判决结果违背公序良俗。一审判决自相矛盾,对于主房装修补偿款,因裴某3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曾出资而认定为裴岐的遗产,但主房的建造和装修同时进行,裴某3对装修未出资,凭什么认定她享有主房1/2份额呢?裴岐的丧葬费用,一审判决确认了裴某1、裴某2、裴某7出资36350元,但认为是“履行伦理义务",不予扣减,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包括生老病死,裴某1、裴某2、裴某7既然尽到伦理义务,也就是说裴某3没有尽义务,为什么不判决她少分配遗产呢?综上,一审判决在没有证据证明裴某3与获得涉案宅基地使用权存在关联性,没有证据证明她对建造房屋有过出资,在肯定裴某3出嫁后不在涉诉房屋内居住,不与裴岐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单凭与裴岐在同一个户口本上,就将涉案房产确认给裴某31/2份额,是侵犯上诉人合法继承权,也是侵犯被继承人裴岐的合法利益。    综上所述,裴某1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更多推荐

房屋,宅基地,遗产,法院,一审,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