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无此君。
竹,君子化身,乃四君子,又是岁寒三友,自古备受青睐。历代文人对竹子,就有一种天然的情感。《诗经》中说: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 。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有几十种余属,最矮小的竹种,其高度不过十余厘米,而最大的竹种,则高达四五十米。中国大部分地区皆盛产竹子,所以用途广泛,于生活中的各处使用,亦久盛不衰。
元代绘画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对于文化意味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
在艺术方面的运用,许多艺术品直接取材于竹。
再者,就是作为生活用具与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历史悠远。甚至记载历史的工具,本身就是竹子,即竹简。
作为优良建材的竹子,自上古以来,用者不乏。
公元前二五一年,李冰在四川,带领民众修筑世界上第一座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便使用了大量的竹子。汉武帝时,有竹子建造的甘泉祠宫;宋代,有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自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
明代绘画
竹子象征,深入人心。直至当代,竹子的形象,仍以现代方式、以摩天大楼的面目,

更多推荐

竹子,使用,运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