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方案设计文件
目录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第三章建筑
第四章结构
第五章建筑电气
第六章给水排水
第七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第二篇设计图纸
1.总平面图
2.交通分析图、功能分析图
3.总平面景观绿化图
4.建筑单体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5.建筑效果图于方案文本最前面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本设计方案的批复意见。
2.《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2002]259号。
3.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广西高院对中级人民法院建设的具体要求。
4. 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5/T392-2007)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DB45/T392-2007)
二、设计要求
建设方要求如下:功能合理、实用、经济,适度超前,在满足使用功能条件
下尽量节约投资,立面简洁、庄严、大方、大气。
三、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内容
1.设计范围
用地范围内的审判综合楼。
2.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
<2>总平面图;
<3>单体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四、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
1.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办公楼,属二类高层建筑。
2.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一、用地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北海市西南大道与广东路交叉口东南角,北临西南大道,西临广东路,是北海市城市规划东西、南北的中轴线,道路宽阔、交通方便。用地范围呈不规则四边形,净用地面积约30亩。
二、规划布局主要特点
通过对地块及地块所处片区城市肌理的分析,同时结合法院建筑的特点和当地气候特征,我们采取了主体建筑(审判综合楼)设置在场地南侧,同时退让道路红线30多米,形成人流集散广场,既迎合了夏季主导风又使建筑和谐地融入城市肌理之中。在北侧设置办公楼,东侧为食堂、训练指挥中心,西侧为立案信访大厅,沿用中式布局,四个体块形成围合感,功能分区合理,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满足日照、防火和交通的需要,满足建设方和有关规划的要求。
三、交通组织
1.外部交通
在场地内共设置了三个对外出入口,因在景观上考虑故在场地南侧面临金海湾东大街,正对大楼主门口设置了人流出入口,作为办公、礼仪公众性出入口,在场地东南角面临金海湾东大街设置了一个车流出口,场地西侧面临蓬莱大道,设置了机动车流入口。避免了车流对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
2.内部交通
场地内部采用环行交通路网系统,兼作消防车道使用,消防登高面满足了1/4主体建筑周长要求。
3.停车场配套
场地内地面结合绿化设置了生态停车场,同时在审判综合楼设置了半地下停车场,满足了公众及办公停车要求。
四、绿化景观设计
场地内设置了两块集中绿地:中部小花园及审判综合楼附属绿地。绿地以种植亚热带、体现滨海城市特色植被为主,起到保护环境,调节场地小气候作用。
第三章建筑
一、方案设计构思及特点
人民法院是国家法制的象征,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场所,一方面有其对外开放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又有内部办公的要求,同时代表了国家司法的形象。基于以上分析本建筑方案在平面设计上有下列特点:
1.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用房和办公用房合在一栋楼统筹建设,审判用房和办公用房分区布置。南面为审判用房,北面为办公用房,东面为训练、食堂指挥中,西面为立案信访大厅。
2.作为司法机关,人民法院的内部办公用房与对外用房在布置上有所区别。
3.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筑分别设置法官专用通道,被羁押人专用通道和其他人员的公用通道,保证各类人员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警车有专用通道进出,可直达羁押室,确保警车通道畅通无阻。
二、建筑平面设计
1.地下室主要用房:车库、设备用房、羁押室。
2.东侧为食堂,南侧为办案用房,西侧为立案信访用房,北侧为办公用房。
三、建筑造型设计
本建筑以现代欧式风格为基调,高大的立柱、简洁的线条,方案一立面神似“执法如山”,具有庄严肃穆的独特性格。
四、建筑节能
(一)、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
(二)、节能措施
本用地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1、建筑总平面布置
(1)、朝向:本建筑主要朝向为南北朝向。
(2)、自然通风:主立面迎向夏季主导风向,形成良好的穿堂风,
有利于夏季降温,降低空调能耗。
(3)、自然采光:本建筑四周自然采光良好,内部设计两个通透回形走廊,内部
采光良好, 有利于降低照明能耗。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规划用地面积:19980㎡
2.总建筑面积:27368.09㎡
其中审判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6558.29㎡
3.建筑基底占地面积:4259.45㎡
4.容积率:1.37
5.建筑密度:21.3%
6.绿地率:32%
7.小汽车停车位:205个
其中:地面停车50个,地下停车155个。
第四章结构
一、概述
本工程总高度约69.3米,为十七层高层建筑,按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g 为重力加速度);基本风压为0.75km/㎡(参考沿海城市北海50年重现);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二、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
(2)现行的国家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及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自然条件。
三、结构设计
1.上部结构拟采用钢筋砼框架现浇梁板结构体系。
2.目前尚无该场地地质报告,待取得地质报告后再确定基础方案。
3.钢筋:采用HPB235(Ⅰ级),HRB335(Ⅱ级)。
4.砼:柱C30(底部)~C25(顶部);梁板C25;框架填充墙拟采用砼小砌块,减轻自重,节省能耗。
5.结构设计建筑楼面主要活荷载取值:办公楼、会议室:2.0KN/㎡,资料室:2.5KN/ ㎡档案库:5.0 KN/㎡;消防疏散楼梯:3.5 KN/㎡.组合值系数为0.7 。
第五章建筑电气
一、概况工程概述
本项目用地位于北海市西南大道与广东路交叉口东南角,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共十七层,并设有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为2.8万㎡。
建筑电气专业将依据建设单位委托和委托提出的功能要求,以及相关专业提资的用电设备资料,遵循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和行政法规进行设计。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设计要求;
2、建筑、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和资料;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
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三、设计范围
1变配电系统设计;2、动力设计;3、照明设计;4、消防设计(弱电设计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公司设计) 5、防雷与接地设计
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公建,最高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
根据本建筑工程的情况,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电梯、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
示照明等消防用电及保安架空系统、计算机中心为一级用电负荷,其它用电设备均为三级负荷。其中保安监控系统、计算机中心应同时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2、供电电源及电压
依据本工程的负荷等级和负荷量,考虑暂按一路回路独立10kV市电电源引入。3、供电系统
本工程的10kV高压进线由市电电源引入至地下室高低压配电房,经配电房内变压器降压后,供各负荷用电。一级负荷由两路电源供电,一路引自干式变压器,一路引自柴油发电机组,双电源自投自复,在末端配电箱切换。
本工程共设置2台SG11型干式变压器(带IP4X防护外壳),低压侧(0.4kV/0.23kV)采用单母线的形式,保证负荷供电;自备发电机组位于一层,发电机组有自启动装置,在市电停电的情况下,保证一级负荷供电。
发电机容量按火灾时一级负荷所需用的电量选用,及按满足能起动最大单台电动机的需要,初步选定发电机容量为220kW。
4、继电保护与计量
电能计量采用高进高计的方式,设有高压计量柜;办公等公共部分在低压的各主要回路上可设电能计量,作为业主内部管理和监查用。
动力、照明用电分项供电、计量。
5、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
采用低压电容补偿方式,低压侧装设电容自动补偿装置,总补偿装电容器估算为640kVar,要求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为0.9及以上。
6、防雷与接地
变配电站的接地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弱电保护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
五、电力设计
1、负荷统计及干变的选择
办公楼部分的用电负荷估算,照明及插座按每平米30W估算共计约840kW;
空调系统按每平米70W估算共计约1120kW;
室外总平及亮化照明按40kW估算;
消防泵、电梯等动力设备用电负荷按100kW计算;
总计:审判办公楼照明用电需要系数取0.7,同时系统取0.85,设备容量总计约为:553kW;审判办公楼空调用电需要系数取0.8,同时系统取0.85,设备容量总计约为:760kW,
拟在一层配电房内设两台变压器,其中一台容量为800kVA、另一台容量为1250kVA。
用电负荷计算表如后面表一、表二、表三:
2、电压和配电系统
本工程的电力设备用电电压为~380V/220V,三相五线制供电。
3、照明电源、容量及配电形式
从配电房引出需要回路电源接至审判办公楼(分别为一般照明、消防负荷、空调动力、备用回路)电源从配电房低压电缆沟出线后经桥架明敷设引至电井。
对各类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电源电压为380V/220V。
4、照明照度标准及节能
各功能房间及场所照明的照度标准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相应规范的照度水平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照度的取值在中间值到最高值之间。
5、光源及灯具的选择
光源种类采用荧光灯、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节能的“绿色”光源为主,并配备高品质电

更多推荐

建筑,设计,负荷,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