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不简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椅子不简单》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5课时。本节课借助椅子这种物品,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基于真实情境探究材料的机会,学生要对生活中的椅子进行剖析,包括辨别做成椅子的不同材料,椅子的组成部分,分析材料的用途。对椅子的研究指向对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的研究,椅子的设计、制作要考量使用功能与材料特点是否匹配,从而使每种材料都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所以说“椅子不简单”。
本节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关于椅子的谜语,让学生感受到椅子有一些主要的特征,培养学生找证据的能力,引发学生对椅子探究的兴趣。第二部分探索研讨,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见到过什么材料做的椅子,单一材料做的,多种材料做的,清楚学生对材料的已有认识。然后让学生真正观察不同种类的椅子,并试着对椅子的结构组成进行剖析,描述不同椅子的不同特点。比较单一材料做的椅子和多种材料做的椅子的不同,从而帮助孩子把材料和功能建立联系。同时回归生活,对自己的课桌椅进行评价,说说优缺点;第三部分拓展,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椅子和感受椅子的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学校的课桌椅进行合
理的改进,并能画一画设计图,从而感受设计椅子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椅子在功能和特点上的不同,知道椅子设计制作的不简单,从而认识到椅子的选择取决于我们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椅子的功能,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椅子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而且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学生也接触过许多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椅子,也熟悉不同椅子的功能,但他们却极少将做成椅子的材料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决定材料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2.用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的特性与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的兴趣和愿望。
2.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人们为了满足更好的需求,往往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物品。
2.认识到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材料。
【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难点:通过辨识认识到材料的特性与功能有关。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课件、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单、不同的椅子8把、板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PPT2出示]猜谜语:背后还有一个背,腿边还有四条腿,走路睡觉用不着,看书写字它要陪。——打一生活用品
2.提问:猜猜这是什么?(预设:椅子)
3.提问:为什么这么猜,你的理由是?同学们同意吗?你来说,你理由是?
4.[PPT3出示]教师:真棒,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椅子。(板贴椅子)
二、观察体验交流
1.聚焦话题:椅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你见过什么材料做的椅子?见过几种?(板书:椅子前面加括号)(学生回答预设:木头、金属、塑料、皮等等。充分交流了解学生前概念(教师板书各种材料)
2.教师提问:这些椅子都是一种材料做的吗?(学生回答预设:不是,有的是用……+……做的)
3.聚焦:做椅子的材料有很多种,那为什么要使用多种材料来做椅子?你能举例说说吗?
4.[PPT4出示]教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把椅子,想不想体验一下,但老师有任务,请看活动记录单。(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教师展台解说记录单,记录单有五种,每两个小组用一种记录单,观察同样的两把椅子。)(注意:10把椅子统一放在教室最后面或者旁边的体验区内,观察完自己组内的椅子,可以走动观察别的组的椅子。)

更多推荐

椅子,材料,学生,功能,教师,生活,观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