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70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近零能耗建筑通过节能新技术实现项目节能90%以上。近零能耗建筑尽量减小能源消耗,通过利用自然的能力,对整体建筑物的通风和温度进行调节。
1.基本情况
近零能耗建筑节能原理是:首先,建筑整体需要处于近密封状态。其次,室外空气先要经过通风系统才能进入到建筑物内部,空气进入建筑物内部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被带入室内,同时为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进行清洁且维持建筑物内部合适的湿度(相反地,当室内需
2.1外围护结构
对于近零能耗建筑来说外围护结构是保证能耗损失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被动式建筑的重要手段,包括屋面保温,外墙保温,地下室顶板保温等方面。
普通建筑外围护设计一般采用常规厚度保温板(10cm左右)K值在0.5-0.7之间,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例,该楼外墙保温厚度为90mm的挤塑板,而近零能耗建筑是通过增加保温的厚度从而实现增强外围护
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k值。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外围护采用230mm石墨聚苯板保温,最终实现外围护结构K值控制在为0.22,
近零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分析报告
于爱水    夏鹏飞    马福力    聂建卫    张炎
【摘要】本文从近零能耗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主要增量成本增量进行研究,实例分析青岛市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住宅项目及普通建筑住宅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项目,通过实际建造中的增量成本因素及成本分析,研究近零能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差异。
【关键词】近零能耗建筑;施工增量成本
要制冷时,则通过通风系统控制降低进
入室内的空气温度)。第三,为避免建
筑物内部的能量损耗,需要使用气密性
及导热系数好的外围护材料及窗户材料
来保障减少热量的损失。为了能达到被
动式近零能耗效果,故在实际施工及设
计做法上与普通建筑有很大区别[1]。
2.增量因素分析
表1为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及
青年创新基地项目实际做法对比。
根据表1对比可知近零能耗建筑的
增量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  建筑做法对比表
管理71
2021年第2期
尽可能减少了热量传递,是被动式建筑
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主要增量成本。
2.2门窗系统
在门窗选择方面,首先考虑的是门
窗的气密性,气密性对于被动房非常重
要,气密性好的建筑不仅可以降低能量
损失,也可以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湿度等
的控制,明显减少通过管网的声音传递,
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近零能耗建筑的
气密性标准要求在室内外50Pa压力差
的情况下,每小时的空气渗透量不能超
过建筑总容积的60%,也就是说,每小
时的换气次数小于0.6次。
青年创新基地项目的门窗选择普通
1 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外围护试验检测报告
图2 被动房小区气密性检测报告
断桥铝合金门窗,气密性及热传递效果远远达不到被动房要求,而被动房推广示范小区采用被动式三玻两腔铝包木门窗,在传热系数及气密性上都符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最终通过气密性检测。换气次数为0.49左右[2]。
2.3遮阳系统
遮阳系统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
通过遮阳安装可以有效地减少通过窗
户进入到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一般来
说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是窗的得热的
主要部分,而遮阳系统可以有效地避
免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进入建筑内部,
一方面降低了能量消耗,另一方面也提
高了室内居住的舒适度。一对比青年创
新基地项目来说无建筑外遮阳,而被动
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采用外遮阳技术,
尽可能地减少了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
损失,此项也是对比普通住宅项目的
主要增量成本[3]。
管理
72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图3 增量对比分析图
2  增量对比分析表
3.增量分析对比
根据对以上几方面增量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表2(主体阶段人工、材料费差别不大,故下表仅针对增量因素进行
分析)。
根据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及青年创业基地项目实际平方米造价及增量对比分析,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成本比青年基地项目增加16.2%。
上述内容仅针对中德生态园区内被动房住宅推广示范小区及青年创业基地项目分析,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不同
有所变化。该工程成本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云舟,何少剑,朱惠英,陶尚儒.绿色建筑住宅小区的建造成本增量控制分析[B].建筑科学,ISSN:1002-8528
[2]王峥,孙大明.绿色建筑中的被动设计[A].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 4[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周雯,陈宏,王文超.德国被动房在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效果分析[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
(作者单位: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设备、部品、施工增量成本研究(2017YFCO702610-03)】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21)02-0070-03

更多推荐

建筑,能耗,增量,被动,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