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增强全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5.31
【字 号】凉府发[2010]9号
【施行日期】2010.05.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
正文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增强全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的意见
(凉府发〔2010〕9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和切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现就进一步增强全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建设的认识
  抗震设防要求,系指在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因素的基础上,经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抗震设防要求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依据。
  抗震设防要求的关键是“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地下清楚”,就是要大力加强地震基础探测,查明活断层分布及其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强化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城乡建设、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提供可靠依据,切实做到趋利避害。“地上结实”,就是要全面加强地上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这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抗震设防能力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民生工程,是减轻地震灾害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全面提高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二、增强全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地上建筑要避让地震断裂带和活动断层。
  我州大部分地区处在地震断裂带和活动断层上,其中以安宁河断裂带、凉山活动断裂带、昔格达活动断裂带规模最大,同北西向和北东向的则木河活动断裂、金河-箐河活动断裂、宁南-会理活动断裂互相穿插交切,并将全州分割成大小不等、形态不同、深度不一的断块。认识和掌握各活动断裂带的范围、走向及其基本特征,有助于在工程建设中及时避让并采取防震减灾措施,防止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已知的州内活动断裂带主要有:
  安宁河活动断裂带。是川滇南北构造带的主要断裂。断裂带分东、西两支,近平行展布、两支间距4-9公里。东支北起石棉田湾,向南经鹿子坪、紫马垮、野鸡洞、泸沽、西宁、德昌、米易至会理以南消失,西宁-德昌段隐伏于安宁河谷东岩,全长350公里;西支北起冕
宁治勒,向南经大桥,于冕宁附近隐伏于安宁河谷西岸,在德昌附近重新出露,往南至会理小关河附近消失。其中西昌-冕宁段断裂活动最为强烈,历史上多次发生强烈地震。
  则木河活动断裂带。展布于西昌南至普格、宁南、巧家一带,断裂北端于西宁附近与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呈反接复合关系,向南东经邛海西岸、大箐梁子、普格、松新、宁南、过金沙江后,在巧家附近与小江断裂连成一体,全长约140公里,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
  凉山活动断裂带。分布于安宁河断裂带东侧和则木河断裂带北东侧的大凉山断褶带内,南北向,总长约210公里,由南北向的甘洛-竹核断裂、昭觉-布拖(西洛)断裂和越西(西罗河)断裂组成。凉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多以中、小地震活动为主。
  金河-箐河活动断裂带。北起冕宁里庄,向南经金河后,逐渐向西偏转经箐河进入云南省内与永胜-宾川断裂相接。在境内长约220公里。
  磨盘山-昔格达活动断裂带。位于安宁河断裂带以西,平行于安宁河断裂带呈南北向延伸。断裂北端始于冕宁里庄以北,向南经磨盘山、得力铺、普威、昔格达至鱼鲊,南延到云南元谋附近,长达300公里。
  宁(南)-会(理)断裂。在宁南附近与北西向则木河断裂相交,由宁南向南西经会理继续延伸与昔格达断裂交汇,全长113公里,是一条应力易于积累的断裂。
  盐源-木里弧形构造。弧顶在盐源之南的柏林山,东西两翼展布于盐源盆地东西两侧,宽约100公里。
  雷波地区活动构造带。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是凉山断块活动构造区的东边界,北起雅安天全以南,向南经荥经、峨边、马边、雷波马湖至云南盐津北,全长250余公里。
  全州由于受众多断裂的影响,各县市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活动断裂穿插交切、纵横迭加,地下状况不清,因此探明活断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并将探测结果作为建设工程选址、规划和建设中采取避让措施的重要依据意义重大。各县市要把活断层探测作为当前和“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重点内容和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要制定出开展活断层探测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并于2010年8月31日前报州防震减灾局备案,以便工作衔接和督促检查。要加强同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和防灾科技学院的紧密联系,利用其技术、人员优势,开展活断层探测工作。县城所在乡镇和县辖区内的重点规划集镇,应优先纳入开展活断层探测的范围。努力到2013年底,全州基本实现各县市县城所在乡镇和重要集镇完成
活断层探测的目标。
  (二)严格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工作。
  防震减灾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建设工程的规划选址提供技术保障。各县市防震减灾部门,在县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尚未完成前,对建设工程的选址要根据省地震局及有关部门提供的地质构造资料,以及断层的活动特征和上履土层厚度等因素,综合提出是否避让的意见。规划建设部门要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体现科学性和前瞻性,既要考虑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自然灾害影响的评估,又要避开自然灾害危险地段。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项目选址要考虑从地形地貌上尽可能避开非岩质的陡坡、高耸的山峰、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等不利地段;从场地上要尽量避开饱和砂层、软弱土层、液化土、软弱不均土层等。如无法避开,则应采取工程措施处理。工程项目的选址还要同时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防灾专项规划的要求,不得挤占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用地。
  农村建房的选址要按照“凉山州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本着“安全、经济、适用、节地和有特色”的原则,实行相对集中选址,以成片建设为主,并应避开沉降场地和次生灾害易发地段。
  在凉山州内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工业集中区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规划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在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中,每个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业主按评估结论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否则不办理建设用地报批。
  (三)严格抗震设计和施工图审查。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要处理好建筑设计与结构抗震的关系,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将抗震技术标准规范作为各类建设工程的强制性规范要求予以执行。在设计中,要鼓励和引导使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部分传统墙体材料的使用;要积极推动抗震防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重点推广应用隔震消能体系及轻钢结构、钢结构等技术。

更多推荐

断裂,活动,断裂带,抗震,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