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税筹划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纳税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2.纳税筹划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实质上就是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
3.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4. 兼营:兼营是指纳税人既销售增值税的应税货物或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同时还从事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并且这两项经营活动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税务筹划与偷税、避税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税收筹划与逃税、避税的区别在于:
税收筹划与逃税有着本质的不同。逃税是指纳税人通过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欺诈手段,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目的的违法行为。逃税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因而不受法律法规保护。
避税是指纳税人通过精心安排,利用税法的缺陷、漏洞,利用会计法规与税法的区别,来达到规避或者减轻其税负的行为。尽管对于避税的解释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它是错用或者滥用税法的行为,是有悖于税法立法精神的,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否定。对于较为突出的避税行为,有的国家通过制定法规或特别条款来加以反对,我国也采取了这种立场与做法。
这里以把企业注册到苏北地区为例,企业不用实体入驻和任何投资,只需要将企业注册在园区即可,对注册企业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50%~70%扶持;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50%~70%给予扶持;通过入驻园区,企业税务筹划节税比例可达70%以上。个人独资企业(营改增)小规模的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个税税率为0.5%;总税负最高5%。当月缴纳,次月返还。
税收筹划、逃税和避税都是为了减轻个人或企业的税负,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的目的。税收筹划是合法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支持;而逃税和避税则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或调整,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2.简述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
答:1充分利用税前扣除方法,纳税人可以多使用该方法多扣除一些小费用,缩小税基,减轻税负
2、避免使用较高税率,一般情况下,适用税率越高,应纳税额就越多,税后收益越少,因此尽量使用从事经济活动税率较低的,对纳税人降低税负压力有很大的作用。
3、为减少企业的计税收入进行的组织形式筹划。不管是增值税法还是营业税法都规定对企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一并计算纳税。但是,很多纳税人往往会为一些单位代收一些款项,这些款项并不是企业的收入,它们最终都要支付给委托收款的单位,如果对其一并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组织形式筹划法对企业的组织形式重新进行安排,以避免多纳税。
3.简述增值税的筹划方法?
答:1.根据增值税条例规定的基本税率和低税率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这样做其所应用的手段在于根据税收法规对5类货物的界定上的缺陷或疏忽,例如这5类货物中有农机和农用物品这一类,规定适用13%税率,农机是指农机整机,而农机零部件则不属于“农机”的征收范围,而一些生产农机的企业也许既生产农机整机也销售农机零部件,而且可以把一些小农机装配成功能效用更大的农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很难区分哪些是销售整机的收入,哪些是销售部件的收入,而且是否因为一些小农机可以装配成更大的农机而认为这些小农机是属于17%税率;整体与“零部件”很难界定,所以,企业就往往利用这些法规规定上的模糊概念来规避较高的税收
2. 通过挂靠几种免征增值税项目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新增值税条例规定了几类免征增值税项目,于是一些企业就以各种方式改变经营范围和经营项目,以满足免税项目,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
3.利用采购农产品享有10%的扣除条款来合理避税
这方面,往往留给避税的空间比较大,特别是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农产品,因为这部分商品与农民有关。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买卖的结算制度、付款制度以及票证管理极不健全,这给企业避税或偷、漏税带来很多机会。如企业可以扩大购入农产品的收购额,从而扩大了扣除税额,甚至虚减利润影响所得税的征收
4.简述我国有哪些税种?(不需要解释,只列税种名称),我国双主体税制指的哪两个税种?
答: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和环境保护税。
更多推荐
企业,筹划,避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