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立壁堵漏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GBJ108-87)
3、设计要求及规范
4、中铁十一局质量控制文件及程序文件
二、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学城专线**站位于官洲岛上,周边多为果园及水塘,南端靠近旧式民居。车站为盾构通过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17+678.0,起点里程为YDK17+608.8,终点里程为YDK17+734.7。车站主体结构周长370.00米,外型高度约14.00米,基坑深度约17.0米,局部深度为20.0米。
三、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振捣不密实
由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人未严格执行振捣要求造成了部分区域混凝土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导致外侧墙渗漏。
2、干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块,内部收缩慢,表面的干缩块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因而在表面产生了拉应力,这是造成表面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采取补强的措施及材料选择
根据现场查勘和地铁公司的有关要求对渗漏的点或裂缝采用机械灌浆堵漏的施工工艺,灌浆材料选用改性环氧浆液。
改性环氧浆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系以环氧树脂、糠醛、稀释剂甲丙酮、二甲苯、固化剂乙二胺等配制而成。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具有优异的渗透性,可注入极细小的裂缝中。该材料补漏不受结构形状限制,粘结度高,质量可靠,施工工艺简单,可用于修补各种结构0.1mm以上的裂缝,也可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和粘结断裂构件。
改性环氧树脂浆液性能指标
执行标准:Q/SDKS 05—1998
项目 | 指标 | |
外观 | 棕黄色透明液体 | |
粘 度 Pa·S | ≥10×10-3 | |
固化时间 h | ≤48 | |
抗压强度 Mpa | ≥50 | |
抗拉强度 Mpa | ≥8 | |
粘结强度 Mpa | 干粘 | ≥1.5 |
湿粘 | ≥1.0 | |
五、堵漏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查找裂缝准确位置——凿槽——埋入注浆管——裂缝表面用快凝剂水泥封闭——高压灌注改性还氧树脂浆液——混凝土复原
2、施工要点
(1)凿槽:沿裂缝深进方向凿一深3~5 cm,宽3~4cm的凹槽,并用水清洗干净。
(2)埋注浆管:灌浆孔的位置及埋深,与被灌结构漏水的分布、灌浆压力、浆液扩散范围等均有密切关系,合理布孔是获得良好修补效果的重要因素。灌浆槽清洗干净后,将快硬水泥浆(水泥:水:快燥精=100:20:30)搓成条形,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填入沟槽中,并向两侧用力挤压密实,使水泥胶浆与槽壁紧密结合。同时竖向埋入D=8mm的铝质注浆管,埋入的注浆管端头,缠以棉纱,使得注浆管与填充材料连接密实,牢固。注浆管的埋设数量应依据裂缝长度而定,一般情况每隔30cm布置一根,且每道裂缝的注浆管不得少于两个,即设一管为排气管,另一管为注浆管。。
(3)灌浆:灌浆应在裂缝处封闭和埋设注浆管后,并具有一定强度后进行。灌浆前可进行试灌。试灌时采用颜色水代替浆液,以计算灌浆埋深及灌浆时间,灌浆孔的通导性,为确
保灌浆压力,浆液配比等提供参考,以保证灌浆正常进行。采用改性环氧化学灌浆液,注浆压力应大于该处的水压力0.4MPa~0.5 Mpa,待相邻注浆孔开始溢浆后暂停注浆,并立即将注浆孔堵塞严密,再灌注下一段,直至全部灌满,并稳定一段时间(砼层中要适当延长时间)。
(4)表面填缝:灌缝表面干燥后,待3~4天的固化后,无渗漏现象,用快速堵漏水泥浆进行凹面修补,将凹面修补平整,与外墙表面一致。
六、工程目标
1、工期目标
根据现场回填土情况和实际渗漏点的数量,补漏工程必须在2005年6月3日全部完成,总工期30天。施工中必须满足机电施工的工期安排。
2、质量目标
裂缝灌浆补强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良标准。
3、安全文明目标
(1)安全生产:防止重伤、杜绝死亡,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物中毒事故“四无”要求。
(2)文明施工:努力做好规范管理,严格把握成品保护规范,场容、场貌争创一流,力争成为安全文明工地。
更多推荐
灌浆,裂缝,注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