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陶渊明到底种了多少田?
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
三(3)班 朱笑盈
指导老师 王锦花
寒假里,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故事,书上说,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因为太爱喝酒了,就让手下的人在公田上全部都种上“秫”,“秫”是一种比较粘的高粱,主要用来酿酒。
(陶渊明)
他的妻子和儿子们坚决反对,他们要求种秔,也叫作“粳”,就是一种不粘的稻米。一家人争论的结果是“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这个故事很有趣,不过我很好奇,顷和亩到底有多大呢?我和妈妈一起查了百度,知道了1亩约等于666平方米,可是666平方米又是多大呢?妈妈说,我们家的住房面积大约是140多平方米,哇,那么一亩地有将近5个我们家的面积。一亩田还真大呢!
“顷”有多大呢?1顷=100亩。陶渊明的公田有“二顷五十亩种秫”,我换算了一下,2顷50亩就是250亩,相当于250个666平方米,就是166500平方米种高粱!这又是多大的面积呢?我和妈妈都想不出来。
妈妈说每个人最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查查自己的学校有多大吧!我在北仑区华山小学读书,华山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16200平方米,那么166500平方米比10个华山小学还要大4500平方米!这是陶渊明种高粱的面积。“五十亩种粳”,即666平方米乘以50等于33300平方米种稻米,比2个华山小学还多了900平方米,这些面积是陶渊明种稻米的!
辞官后的陶渊明真的自己种地了,跟诸葛亮躬耕南阳一样,他在诗里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哈哈,你能算出他的田地面积大概是多少吗?
更多推荐
小学,华山,面积,稻米,阅读,方宅,喝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