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学活动:小熊家的窗帘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喜欢小动物,因此,我以去小熊家做客这一情景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发现有规律的排序,富教育于游戏,为了恰当解决重难点,我首先设计了几种有规律的排序,如:小熊家院子里物品、窗帘上图案的有规律排序。幼儿有了一定的排列经验,再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排序,给其他小动物设计窗帘,并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最后迁移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活动目标:
1.能发现事物AB、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2.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目标中融入了事物AB、ABC的排序规律的知识性目标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美的情感性目标。整个活动是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
能发现事物AB、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音乐《三只小熊》、《栀子花开伴奏》、课件《漂亮的窗帘》、AB式和ABC式操作卡片、窗帘底板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去小熊家做客。
教师:孩子们,刚才老师接到小熊一家打来的电话,小熊一家邀请咱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我们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边听音乐边做拍手、拍肩的动作,感受事物AB、的排列规律。】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1.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熊家院子里事物的排列规律。
师:小兔子家的院子漂亮吗?你看到了什么?(出示PPT小熊家的院子)
师:小花、小熊、栅栏、天空、小鸟、小猫……他们在排队有什么秘密?
小结:像小熊家院子里的事物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就叫做有规律的排序。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的仔细观察,自己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老师最后做总结并引出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序。】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熊小妹家窗帘图案的排列规律。
(1)第一种 (AB式):红圆黄圆,红圆黄圆……
师:参观完小熊家的院子,我们再去小熊家里看看她家的窗帘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首先看到的是熊小妹卧室的窗帘上有什么图案?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窗帘图案的排列规律,能发现事物AB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完成活动目标1】
(2)游戏“请你接着排”:请幼儿观察其他窗帘的图案,并快速按规律说出后面的1—2组图案。
师:再来看熊小妹家的第二副窗帘有什么图案,请你接着往下排。
小结:熊小妹家的第一幅窗帘是按红圆黄圆,红圆黄圆……有规律排序的;熊小妹家的第二幅窗帘是按太阳月亮,太阳月亮……有规律排序的,它们按两种不同图案有规律的排序的。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请你接着排”激发了幼儿排规律兴趣,能发现事物AB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巩固活动目标1。】
(3)幼儿操作:帮助小花猫家设计漂亮的窗帘,进一步感知事物AB式的排列规律。
介绍材料——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师:小花猫今天也来到小熊家做客,他也很喜欢熊小妹卧室的窗帘,想请小朋友们为她设计一个漂亮的窗帘,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a介绍材料。现在,小朋友就要自己来进行排序的练习了,老师已经准备了一些不同的图案,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排序;b提出要求:a想要按什么顺序来装饰;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来装饰材料。c启发幼儿在“窗帘”上,设计不同排列规律的图案。d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额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进行装饰的,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幼儿巩固事物AB的排列规律,并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熊小弟家窗帘图案的排列规律。
(1)第二种 (ABC式):红星黄星蓝星,红星黄星蓝星……
师:我们再去看看熊小弟家的窗帘有什么样的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窗帘图案的排列规律,能发现事物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完成活动目标1】
(2)游戏“请你接着排”:请幼儿观察其他窗帘的图案,并快速按规律说出后面的1—2组图案。
师:再来看熊小弟家的第二副窗帘有什么图案,请你接着往下排。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请你接着排”激发了幼儿排规律兴趣,能发现事物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巩固活动目标1。】
小结:熊小弟家的窗帘是按三种不同图案有规律的排序。
(3)幼儿操作:帮助小兔子家设计漂亮的窗帘,进一步感知事物ABC式的排列规律。
介绍材料——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师:小白兔今天也来到小熊家做客,他也很喜欢熊小弟卧室的窗帘,想请小朋友们为她设计一个漂亮的窗帘,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a介绍材料。现在,小朋友就要自己来进行排序的练习了,老师已经准备了一些不同的图案,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排序;b提出要求:a想要按什么顺序来装饰;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懂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来装饰材料。c启发幼儿在“窗帘”上,设计不同排列规律的图案。d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额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进行装饰的,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幼儿巩固事物ABC的排列规律,并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生活经验迁移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是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序的,我们一起来看(播放PPT),在我们幼儿园里也有很多按一定规律排序的事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请你按照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排列规律排成小火车,我们出发吧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知识性目标迁移到生活经验中,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中班科学活动《小熊家的窗帘》学情分析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大多都在5岁左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中班孩子对之前学过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幼儿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零散的,需要老师给予他们规整和梳理,帮助孩子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生动活泼的形
象,组织学生积极探讨,一方面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另一方面也激发孩子探索知识的欲望。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出浅的数学概念做准备,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中班科学活动《小熊家的窗帘》教材分析
一、本次活动对幼儿发展地意义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感性经验,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一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的活动——小熊家的窗帘。
二、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
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1.能发现事物AB、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2.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四、教学重点
能发现事物AB、ABC的排列顺序,并学习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五、教学难点
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六、实施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其自主自动的探究式学习
提供可能,老师应该充当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力求形
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所以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组织活动:
1.直观形象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引导幼儿观察有规律的排序。
2.操作法。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设计有规律的排序。
中班科学活动《小熊家的窗帘》课后反思
数学活动源于生活,要想上好一节数学活动,首先要秉持这样一个理念: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当中去。窗帘是幼儿日常比较常见而且很熟悉的事物,课程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备好幼儿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进行本次活动前,应该先请幼儿充分感知什么是有规律的。可以请家长带幼儿去窗帘店观察窗帘(图案是有规律的或者没规律的都可以),只有前期幼儿懂得了什么是有规律的事物,后期的活动才会进展的顺利。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操作材料会激发幼儿动手探究的兴趣,所以材料一定要丰富,不能太过单一,要具有不同的层次,照顾到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节活动课的不足是时间超时,原因一是在第一次操作时因为个别孩子操作慢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二是两次操作有点繁琐,可以合并成依此操作。导致活动结束有些仓促。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准备一节数学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准备一节数学活动。我会把本次的经验反思应用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支持幼儿在自主、丰富、生动的数学活动中获得长足发展。
更多推荐
幼儿,规律,活动,窗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