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教学计划范⽂
装饰画教学计划范⽂
  篇⼀:装饰画教学计划
  ⼀、前⾔
  为全⾯贯彻党的教育⽅针与新课程标准精神,深⼊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针对⽬前⼩学教育普遍存在课堂过于严肃,授课⽅式单⼀,师⽣交流互动受到限制,学⽣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法以及部分学⽣对学习兴趣不⾼等问题,特别是学⽣的动⼿实践能⼒、团结合作能⼒、科学学习⽅法、逻辑思维能⼒等⽅⾯都有待进⼀步提⾼。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年级的学⽣特点,特举办形式多样、课题丰富的兴趣⼩组活动。为激发学⽣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为提⾼学⽣的综合能⼒,适应教学改⾰,培养有实践能⼒的学⽣做好铺垫。
  ⼆、指导思想
  本着张扬学⽣个性、培养学⽣兴趣和特长的教学理念,促进第⼀课堂的教学,丰富课外⽣活,培养学⽣的兴趣爱好,提⾼学⽣的综合应⽤能⼒,使学⽣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发展。
  同时,学校开展兴趣⼩组活动是全⾯推进素质教育,进⼀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培养学⽣个性特长的⼀项重要举措,这对拓展学⽣的实践、动⼿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法和团结意识的增强起着重要作⽤,让学⽣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的为学⽣的全⾯发展服务。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2.活动地点:实践活动室。
  3.活动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诸如授课讲解式、交流座谈式、演讲式、实际操作、课外活动等形式。
  四、活动内容
  各个兴趣⼩组以各⾃兴趣主题为主,学习关于相关主题的内容。在各个不同兴趣⼩组中在以各⾃中⼼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强化对学⽣实践能⼒的培养,对学⽣动⼿操作能⼒的训练,提升学⽣的⾃信⼼。选⽤贴近校园、贴近学⽣、贴近⽣活的题材,例如实事新闻、科学奥妙、历史典故、⽣活指南、⾃然现象等,然后在结合实际操作进⾏巩固。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性和实际操作应⽤相结合。将书⾯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使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相关知识,兴趣得到进⼀步提⾼
、能⼒得到进⼀步强化。
  ⼀、教学⽬的:
1、通过教学使学⽣初步理解“装饰”概念装饰的表现特征(即外形与花纹的形式美)。
  2、使学⽣懂得动⽤线条进⾏装饰的绘画⽅法。
  3、通过审美评价与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的审美欣赏能⼒。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植物、动物、⼈物的外形、特征、⾊彩,指导学⽣理解装饰画的特征和审美表现⽅法。
  三、知识点及教学难点:
知识点:
  ①装饰语⾔②培养形式意识③培养结构意识④培养装饰能⼒教学难点:
  ①眼⾼⼿低②图案制作
  四、教学内容:
  第⼀章、理论讲授
  ⼀、认识装饰
  ⼆、装饰画的发展
  三、装饰画的⾊彩及艺术特⾊
  第⼆章、教学课题
  ⼀、⿊⽩装饰画(⼀)
  ⼆、⿊⽩装饰画(⼆)
  三、⾊彩装饰画(⼀)
  四、⾊彩装饰画(⼆)
  五、综合装饰画(⼀)
  六、综合装饰画(⼆)
  七、作品展⽰
  五、活动措施
  各⼩组活动应制定⽬标明确、重点突出、科学详细的活动⽅案,包括指导内
  容、课时安排、辅导教师安排等内容。每学期进⾏⼀次活动检测和活动总结,以便交流和提供借鉴。同时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各兴趣⼩组的活动检查,督促各兴趣⼩组正常规范地开展活动。
  六、活动分析
  现选取⼀些兴趣⼩组的活动进⾏分析:⼿⼯类兴趣⼩组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校园⽂化⽣活,提⾼学⽣动⼿能⼒,能剪刻精美,富有装饰情趣的图案,努⼒提⾼学⽣的交流与实践⽔平,为学⽣综合素养的.提⾼提供有利条件。培养学⽣善于发现和挖掘⽣活中美的因素的能⼒,从⽽做到感受⽣活,热爱⽣活。提⾼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对学习、对⽣活的⾃信。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独⽴思考和统观全局的观念和能⼒。培养学⽣的全局观、灵活性及正视困难的健康⼼理,并逐步培养学⽣“永不服输,奋⽃不⽌”的坚强品质。提升学⽣的⼈⽂素养,培养学⽣的实践能⼒和创新精神。
  七、活动⽬标
  1.使学⽣的实践能⼒、动⼿操作能⼒进⼀步提⾼,学⽣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实践操作的乐趣。
  2. 培养学⽣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拼搏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3.使学⽣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法。
  4.在⼼⾥素质上,让学⽣更⾃信,并学会去欣赏。
  5.让学⽣的课外知识得到丰富,兴趣得到发展。
  篇⼆:装饰画教学指导书装饰画教案装饰画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计51课时
  课程⽬的
  装饰画是为适应⼀定的实⽤⽬的⽽⽣产的,⼤多适⽤于客观环境和某种客观对象,如装饰壁画、点缀器⽫等,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套完整的艺术程式和表现⼿法——装饰性。要形成装饰性的形象,就必须进⾏⼀定的艺术加⼯与处理,把⼤⾃然中的形象加以抽象、夸张、简化或寓意等,使之成为美术设计所需要的艺术形象。
  前提课程
  学习本课的前提条件是:
  1、学⽣必须热爱艺术。
  2、在学习此课之前必须经过图案、构成及绘画基础训练。
  授课内容提要
  本课在理论课教授部分向同学讲授以下内容。
  1、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
  2、装饰画与纯绘画的区别
  3、装饰画的构思⽅法
  教学步骤
  导⼊
  本课共学时分为⼋个单元学⽣需要了解并实践体验如下内容
  1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
  2装饰画与纯绘画的区别
  3教学⽬的和要求
  4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
  5装饰画的构思⽅法
  6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7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8装饰画材料应⽤技法
  课后评价
  1、
  2、
  3、评估标准:学⽣必须在课程时间内完成作业按作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
格。
  4、评估⽅法:根据学⽣作业的质量给予适当的⿎励分。
  召开画⾯艺术效果的讲评会并接受系教学专家组的验收。
  教学⽅式⼿段
  学⽣准备条件:
  学⽣完成此门课程应准备以下学习材料、⼯具。
  ⽔粉纸、⽔粉笔、铅笔、画板、⽔粉⾊、⼩⽔桶、及各种材料
  教学条件应⽤
  教室:理论课与绘画课均在本班教室
  教学过程描述
  1、在讲解装饰画原理时以板书配合⾊彩图表
  2、在分析世界名作装饰画以世界名画及画册为范本
  3、在学⽣作业过程中进⾏应机辅导并结合名画画册临摹
  4、对典型问题对全体同学讲解⽰范
  参考书⽬
  学⽣所需参考的书⽬如下
  【参考书⽬】(补充出版⽇期)
  1、王亚⾮,韩晓曼.现代设计表现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
  2、远宏.装饰画.⾼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评估成果
  ⼀、教学成果
  学⽣在三周必须完成两张作业
  ⼆、评估标准
  1、要求学⽣画出较具整体性、⽣动性、⾊彩感的画⾯
  2、具有⾊彩关系美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对所学的装饰画理论有相当程度的消化了解。
  3、构图较完整,画⾯装饰味强。
  三、评估⽅法
  1、课中讲评课中选择有代表性,有启发性的学⽣进⾏批评,启发学⽣的悟性。
  课后讲评
  课后对学⽣完成作业的总体情况进⾏讲评,学习中所遇到的重点问题并指出解决
  问题的⽅法。指出今后学习中注意的⽅法与⽬标。
  根据学⽣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作业情况给予打分。
  学⽣⾃述学习体会
  装饰画作为⼀种艺术形式,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如原始洞窟壁画、岩画,新⽯器时代的彩陶、⿊陶和印纹陶上的⼈物造型,奴⾪社会的器⽫上的纹样等,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尽管⼈类早期艺术作品并不是为了美⽽创作,起装饰性也显得很稚朴,但这⾜以表明了⼈类审美意识的觉醒和对美的追求。在我国,装饰造型更具特⾊:从商周的青铜器、战国的漆器、秦⽡当、汉铜镜、唐三彩、宋瓷到明锦、清⾦银器等,都显⽰出装饰艺术的成就,凝聚着东⽅⼈独特的审美观。如今,装饰艺术在艺术领域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已不仅仅是独⽴的艺术门类。它与现代设计所涉及的⼴泛领域组成了⼀贯不可分的视觉设计系统,在社会⽣活中有着⼗分⼴泛的应⽤。
  今天的装饰画已经形成了⼀个独⽴的画种,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它运⽤独特的艺术表现语⾔和⼿法,反映⼈们的⽣活理想,传达⼈们的审美情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们的⼼灵。
  1装饰画的概念及特点
  要开展装饰画教学,⾸先要了解什么是装饰画。虽然现在对装饰画的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但⼤致
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不同与⼀般的绘画,是通过各种装饰的特殊⼿段来创作,以达到特定的装饰美感。它是⼀种受图案规律影响的独特绘画形式,或者说是⼀种介乎绘画和图案之间的边缘艺术。它具有不同与⼀般绘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可以⼤⼤提⾼审美情趣。
  ⼴义的装饰画泛指属于装饰⽅⾯的⼀切绘画,狭义的装饰画是指装饰壁画、商业美术中的⼴告等。它虽然偏重于其表现形式,但⼀般都具有实⽤功能。
  装饰画的特点是单纯化、平⾯化、秩序化,它追求的是形式美、单纯美和秩序美。
  装饰画在艺术领域中存在着个体和群体、主观和客观、物质和精神等⼀系列的对⽴统⼀关系,同时反映时代精神,并且以不同的装饰⽅式丰富其内容,还随时代的变化⽽变化。因此,装饰画因时代、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化⽔平、民族风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装饰画不仅仅是对⽇常⽣活的美化,更是⼀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种传达创作的艺术语⾔,也是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段。
  2装饰画与纯绘画的区别
  装饰画是从绘画中派⽣出来的,它与绘画有难以割舍的亲缘关系。但他现在已经形成了独⽴的个体,我们将他们进⾏⽐较,可以更清晰的认识装饰画。
  2.1 纯绘画从主观表现来说⿎励并欣赏实现画家个⼈的意志,⽽装饰画则以⼀个时代的⼤众意识为归依。
  2.2 纯绘画是肯定原则性的艺术,⽽装饰画则⽐较赞成⾮极端个⼈化的原则性。
  2.3 纯绘画蔑视重复的艺术,⽽装饰画则不反对复制。
  2.4 纯绘画不具备实⽤性,⽽装饰画则⽐较兼顾应⽤⽬的。
  篇三:中专学⽣装饰画教学计划
  教学课型:技能课课时:6课时
  ⼀、教学⽬标

更多推荐

装饰画,教学,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