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e 家经销商培训资料
----陶瓷基础知识
一、瓷砖知识
中国被誉为陶瓷之国,但最先生产出瓷砖的却是欧洲国家。
18 世纪中叶, 当制陶技术从我国大量传到欧洲以后, 在乎大利佛罗伦萨周边, 和葡萄牙波尔图附近, 大小陶瓷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随后, 伴有欧洲工 业革命对人们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改变, 陶瓷开始了巨大的转变, 而这正以瓷砖与 马桶的诞生为标志。
瓷砖进入我国已是民国时期,在当时 30 年代,作为绝对奢靡品,瓷砖惟独 贵为蒋介石的总统府洗手间才干使用, 而这些产品也彻底依赖于进口, 开创了中 国还需进口陶瓷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才开始进行真正的瓷砖生产,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更是 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瓷砖生产国, 特殊是在广东佛山地区, 形成为了全国乃
至全球最为主要的建陶生产基地。
90 年代至今,是玻化石的辉煌 10 年,它“源于石材,胜于石材”,是以高档 天然石材为仿制和替代对象,款式越来越象,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实惠、 尺寸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釉面砖厂都开始生产玻化石。 2001 年意大利行 业年会提出抛却玻化石, 大量转向中国贴牌, 中国的玻化石生产技术已经超过意 大利,产量已达世界总产量的 70%。
二、瓷砖分类
1、性质分类:按吸水率
瓷砖是一种陶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陶是陶而瓷是瓷,陶瓷是对它们的合
称, 实际上指的是两码事。 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它的质地, 而判断质地的标准正是 吸水率。
什么是吸水率?其实陶瓷坯体不是绝对实心的, 它中间含有大量我们肉眼可能看 不见的气孔。 而这些气孔, 特别是表面的开口气孔会大量吸水, 而浮现了吸水率 这个指标,它是指陶瓷制品中的气孔吸附水分的多少占制品的百分比。
瓷的吸水率低,所以它的结构致密,强度高,按国家标准,吸水率低于 3% 就属于瓷。而陶的结构相对就要疏松,强度也较低,故其吸水率就高,按国家标 准,吸水率高于 10%的称为陶。而对于吸水率在 3— 10%之间的,称做炻(又叫 半瓷)。
瓷砖的分类更详细一些。行业标准:按吸水率(*E)分为:
(1)瓷质砖 pocelaintile(E≤0.5%)
(2)炻瓷砖 vitrifledtile(0.5%<E≤3%)
(3)细质砖 finestonewaretile(3%<E≤6%)
(4)炻质砖 stonewaretile(6%<E≤10%)
(5)陶质砖 earthenwaretile(E>10%)。
2、抛光砖与玻化砖
有人认为抛光砖与玻化砖是不相同的,甚至还有人说玻化砖比抛光砖好、高 档,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因为抛光砖与玻化砖是一回事, 它们就是瓷质砖, 只无非前面两种是不同的形象说法,而后一个是专业的称谓,这好比同一个人, 有一个乳名,有一个绰号,还有一个大名。怎么绰号就比乳名高档了呢。
玻化砖是从瓷砖的形成过程进行描述的。玻化也就是瓷化,是指陶瓷在烧制 的高温区域, 普通是在上千度以后, 所发生的成瓷反应过程, 这实际上也就是各 种物理与化学变化。 由于玻化这一形象的说法, 较为准确的反映了瓷砖的形成过 程,故更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事实上,它与抛光砖是同一概念,并无任何丝毫 的不同,只是彼此描述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但是,一些厂家为了自己宣传的目的,可以为消费者创造错误区别,甚至通 过报纸和网站广为传播,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3、瓷片与仿古砖
市场上,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瓷质砖,也就是常说的抛光砖外,我们还往往可 以看到此外两种瓷砖: 瓷片和仿古砖。 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大体上说, 如果抛光 砖属于瓷的话,那末,瓷片就应该属于陶,仿古砖就应该属于炻了。
除了这种性质上的不同,与抛光砖相比,还在于它们在结构上的差别:瓷片 和仿古砖的表面是由釉面作为装饰层的, 而抛光砖是直接由坯体作装饰面, 并无 釉面。 釉面是指熔融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玻璃质致密层, 以起到装饰与保护作
用。这与家庭常用的碗、碟、花瓶等日用陶瓷的结构是彻底一致的。
在我们实际使用中,与瓷片相搭配的是地爬壁。我们知道瓷片的强度不高, 而地面需要一定的承重, 如人来人去, 故瓷片不能铺地, 而需要此外的具有一定 强度的地砖, 这就是地爬壁。 地爬壁在装饰风格上与瓷片相同, 但吸水率远比瓷 片要低,普通在 3%<E≤6%,可以看出属于细质砖。
地爬壁的吸水率与仿古砖的吸水率基本相同, 事实上, 它们被统称为彩釉砖, 而区别主要在于其艺术风格和运用范围的不同。 顾名思义, 仿古砖的装饰风格是 复古类的,具有相应的文化韵味。
但是,随着瓷砖工业和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仿古砖这一提法越 来越不许确,因为这些产品并非仿古的,而更趋向于时尚、前卫的表现风格。 同时, 在产品的性质方面, 即吸水率越来越向更低的方向变化, 而呈现仿古砖瓷 质化。
4、釉面内墙砖(瓷片)
(1)基本概念:
指用于装饰与保护建造内墙的正面施釉的陶瓷砖, 简称釉面砖。 由坯体和釉面两 层构成。
①坯体:构成瓷片制品的陶瓷质主体。
②釉面:熔融于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致密层。普通有金属釉、哑光釉、水晶釉等多 种釉料。
有些瓷片甚至含有几种釉, 但通常来说, 釉种数量越多, 工艺就越复杂, 生产成本也就越高。
(2)釉面砖的特点:
①吸水率≥10%,属陶质砖。
②由玻璃质的釉面与陶质的坯体构成,与抛光砖为代表的无釉砖产品性质不同。
③耐新、耐用、易清洁、绿色环保,具有很强的时尚装饰性。
④技术含量较低,材质突破、创新的空间并不大,因此,产品同质化严重。
⑤产品花色的创新性却很强, 可随意根据艺术设计需要, 设计出不同风格花色的 产品。
(3)釉面砖分类:
釉面砖普通包括上瓷片、下瓷片、上腰线、下腰线,但也不少种铺贴之中,都不 设有上腰线,且上瓷片和下瓷片也不区分。花片可用可不用。 5、饰花釉面砖及腰线(用于墙面的点缀装饰) (1)平面印花类:此类产品在釉面砖成品上进行再次印花、堆花,经第三次烧 制而成,色采、图案的种类繁多; (2)平面印花加抛光砖类:此类产品在第一类平面印花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添加 透明熔块烧制, 然后进行平面抛光, 使图案与坯体结合的更加密切, 颜色更加润 泽; (3)陶瓷浮雕类:此类产品将图案制成模具,陶瓷原料经过模具冲压形成,然 后施釉、 上色, 本类产品表面有凹凸纹路, 铺贴后能够增加版面节奏感与层次; (4)树脂类产品:此类产品运用高份子化合物的特殊材质,由模具冲压成形, 表面有凹凸感、纹理细腻,图案逼真,立体感强,整体铺贴易显高档感。
三、工艺流程
1、抛光砖
选料 配料 球磨制浆 喷雾塔造粉 大颗粒砖 大颗粒造粉
非大颗粒砖
压制成型 干燥 素烧(第一次 约 100℃)
非渗花砖
印花 釉烧(第一次 约 1200℃) 刮平 抛光
磨边倒角 分级 防污处理 包装 终检 入库
2、釉面砖
原料 配料 球浆 造粉 压制成型 干燥
球釉
素烧(一次烧) 施釉 印花 釉烧 磨边 分级 包装 入库
3、复古砖
原料 配料 球浆 造粉 压制成型
(单一或者多种) (不同效果用不同模面的模具)
球釉 粒子
更多推荐
瓷砖,瓷片,产品,陶瓷,坯体,抛光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