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对会展业会产生怎么样的冲击
会展供应商等会展服务企业的业务及资源整合
通过互联网+打破产业界限,形成全产业链模式。
首先,展会数量庞大但良莠不齐,参展企业没有参照标准、无法做出理性选择;其次,包括价格在内的展会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无法获取准确信息、整合资源,成本自然增加了;再者,参展过程涉及供应链过多,服务碎片化。
刘振(化名)在杭州经营着一家3D打印公司,最近他正在筹备参加行业展会:“听说展会是个营销的好渠道,可以增加企业知名度、开辟新市场,”可到了选择具体展会的当口,他却犯了难:市面上关于3D打印的展会大大小小竟有近百场,看上去初具规模的也不少,另外展台的设计、物料的制作、现场的搭建都需要企业亲力亲为。
对于刘振的体验,展酷网创始人兼CEO赵洋提到:国内会展业存在三个痛点,”
互联网+会展,扼住行业痛点,通过互联网让会展更简单",而实现途径就是创新打造会展业的"全产业链模式。
展酷网目前已经达成了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上万场次的展会入驻,并严格把关商家质量,核实身份、评估能力,通过“一键比展”功能帮助参展商直达全球展会。并顺势推出展装预订服务,通过积累的大量供应商数据与用户需求进行匹配,并提供多种优选方案供参展商选择。举个例子,外地的公司如果在上海参展,该网站数据库会优先匹配上海本地的展装公司,降低异地沟通和费用成本。
此外,供应链过长、服务碎片化?展酷网正在打造自己的展会行业“互联网+”开放生态圈,把展馆、主办方、参展商、买家和展会服务商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各环节参与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会展对客服务内容和体系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会展营销的策略及方式
。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展会本身就是平台,所有的展会实际上都是“行业+展览”,而“互联网+”的的实质是“行业+互联网”,展会平台和互联网平台是并行的。“会展互联网+”如果是线上线下两个并行平台相加,其模式必然是虚拟展会,完全不同于以行业为依托的“互联网+”。
回到上面提到的关于“会展互联网+”目的的问题。如果“会展互联网+”是指O2O电子商务的路子,那么“会展互联网+”对于会展公司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业务,也就意味着会展公司将不再是会展公司,而转型为互联网公司,其实质是回到了“互联网+行业”,也就谈不上“会展互联网+”
最后,还有一个“会展互联网+”的模式想必大家都有所关注,就是搭建一个针对会展行业的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预订展位,实现展位搭建的标准化和流程化定制,还可以完成如展品运输等参展相关工作的网上预订,从而实现参展的便利化,最终达到降低参展成本的目的。这种模式是不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会展互联网+”?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展览主办机构根植于行业的客户资源将很难被派上用场,它显然也不是我们诸多主办机构感兴趣的“会展互联网+”。
说到这里,我们只能回到根本问题上来:既然如此,“会展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许多人仅仅是朦胧地感觉到,传统的线下会展需要注入互联网线上的元素,而“会展互联网+”到底是指什么,恐怕很多人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个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大问题,也许并没有公认的结论和答案。笔者倾向于认为,“会展互联网+”应该首先根植于主办机构的行业资源,也许可以是线上平台,也许可以是行业和客户资源的大数据应用,关键是把展览资源用在展览以外的业务上,才可能称之为“会展互联网+”。至于这种业务是为现有参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层次的全面营销解决方案,还是开拓全新的业务板块,也许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会展互联网+”是什么、到底怎么开展,这才应该是“会展互联网+”沙龙和会议之类的业务研讨活动的内容焦点,如果能从今后的研讨活动中引发出有价值的观点,那正是笔者这篇拙作想要引出的“玉”了。
会展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聚合,由于会展具有举办期间资源多、时间短、参与者结构复杂等特点,传统数据处理方式无法深入开发。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来临,基于“互联网+会展”诞生的网络会展正极大地助力会展行业经济提速。2015年,中国会展业信息化水平得到长足推进。会展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数量均显著增长,公众号
、APP等新技术手段得到普遍应用。互联网重构了商业价值、变革了服务边界、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预计未来中国会展业将加快运营机制的互联网流程再造,运用大数据发展平台化管理与运营,从而开创会展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会展产业的升级——线上+线下“O2O模式”。
网络会展的发展
近年来,扎根于网络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纷纷开始涉水线下会展,借助“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模式帮助传统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其中以线上“虚拟展会”加线下“面对面交易会”的虚实互补组合方式,成为电子商务巨头们觊觎的一大热点。在国内,包括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慧聪网、环球资源、焦点科技在内的五家B2B电子商务上市公司在线上内外贸交易平台、线下展览或买家见面会和认证服务中均有涉足。2016年4月5日,CES全球总裁GaryShapiro对外宣布,CES已经与天猫签署独家战略合作。未来由CES首发的全球消费电子类新品,将在天猫电器城进行独家销售。今年5月即将在上海开幕的CES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isa),将聚焦机器人、无人机、未来电视等技术。
“互联网+”对会展业是颠覆还是升级
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视听以及新材料等领域各种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不断影响传统会展业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模式。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将助力传统会展行业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及分析(Data and Analytic)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新宠,会展业正在变为一个需要量化价值的行业。网络会展在局部范围内对会展活动有一定程度的替代。但无论技术多么发达,都不大可能取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会谈,技术只是协助会展组织者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工具。
对于会展行业来说,实物展示+面对面交流+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多种营销手段的组合,其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体验。精心策划的主题、精心设计的环境、精心设置的展品、精心组织的营销活动、精心组合和调配的资源,在特定气氛和时间内带给参观者的参与体验,或震撼、或欢乐、或沉浸、或激动,都将激发参观者从感官、到感情、到思考,最终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和行动,完成参展品牌从基础价值到附加价值的转化:产生一种“极化”、“磁化”作用,当这种作用足够强烈,就可能固化为一种观念——一个展览的“灵魂”是能够倡导、传播一种观
念,从而左右消费行为的。
更多推荐
会展,互联网,展会,服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