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
功能抽查记录
(一) 屋面泼水、淋水、蓄水试验记录
1•相关规范:《屋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 15—19—97。
2.屋面在未做防水层前,宜进行泼水试验,检查屋而有无积水和 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屋而防水工程的防水层应由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 行施工。
4.屋面进行淋水或蓄水试验在防水层施工完成之后进行。
5.屋而进行淋水试验方法及要求:
(1)高出屋面的烟道、风道、出气管、女儿墙、岀入孔根部防 水层上口应做淋水试验,并
做好记录。
(2 )屋面防水层应进行持续2h淋水试验。
(3)沿屋脊方向布置与屋脊同长度的花管(钢管直径28 mm左右, 管上部钻3〜5 mm的孔,布置两排,孔距80〜100 nrni左右),用有压力 的自来水管接通进行淋水(呈人工降水状)。
6.蓄水屋面(包括屋面水池)、种植屋面必须蓄水试验;有可能 作蓄水检验的屋而,也应进行蓄水试验。
7.蓄水试验在防水层施工完成之后进行,蓄水到规定高度,留置 时间不应少于24h,不得不渗漏现象。
(二) 厕所、厨房、阳台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淋水、蓄水试验记录
1.相关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 15—19—97o
2.有防水要求的厕所、厨房、阳台,都必须100%进行蓄水试验, 蓄水试验应在防水层施工完成之后进行。
3.蓄水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蓄水前,应将地漏和下水管口堵塞严密。
(2) 蓄水浓度一般为30〜100 mm,不得超过楼(地)而、屋而 设计活荷载,并不得超过立管套管的高度。
(3) 蓄水时间应不少于24h,无渗漏为合格。
(4) 蓄水试验中发现渗漏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 重新进行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4.地而而层完成后进行泼水试验,检查屋面有无积水和排水系统 是否畅通,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淋水和蓄水试验应分别记录。
(三)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o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修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 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 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 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 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 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 高程控制网。
(2) 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 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
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 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仅位于同一 竖直平而内。因此,控制轴线投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 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 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 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 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 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岀现偏差。因此,施工 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 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范要求。
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 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的控制是非常重 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 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 差作了明确
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 须根据建筑平而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 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 过3 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刊1000(〃为建筑总高 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 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 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 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 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 00外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 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 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 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5.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
我们知道,在确定了建筑平而轴线及结构构件(如墙、柱)等具 体位置之后,由于施工操作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原因,结构墙、柱构 件实体在对应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现偏差。
为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现 浇及预制装配的混
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 而同时控制,层高W5m时及>5m时的层间垂直度偏差分别不能大于 8 mm及10 mm;总高不能大于3/^1000及30mm(〃为建筑全高)。对现 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标高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 控制,层间标高±10 mm;总标高偏差±30 mm。这些规定,是对具体 工序操作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需进行检测及记录。
(四)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E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o
2.沉降观测要点:
(1)鉴于沉降观测是一项技术性强、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工作, 以下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
除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外,建 设单位必须委托专业测量单位完成。
1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2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3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
4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5位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区的建筑物。
6因地基变形或局部失稳而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损需研究处理 的建筑物。
7因地质条件、基础(桩基)类型等特殊情况,设计单位确定的 工程。
(2)从事专业沉降观测的单位应具备专业测量资质和计量认证 资格,同时拥有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沉降观测必有 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规程,沉降观测资料将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蝗质 量保证资料之一。
(3) 水准点的设置要求: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 在基岩上,或设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 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在一个观测区内, 水准基点不应少于三个。
更多推荐
测量,施工,试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