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皮肤科医生患者比例
皮肤科的专科特点是大门诊,小病房,每个专科配置皮肤专科医生数量,适应皮肤科患者数量的比例。
计算公式=皮肤科专科医生/门诊人次
意义:反应皮肤科医生资源配置
二、皮肤科美容主诊医师占皮肤科医师的比例
皮肤科医师3年以上,并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取得皮肤科美容主诊医师的比例。
计算公式=美容主治医师数/皮肤科医师数*100%
意义:反应皮肤科医师中具有美容主诊资格的医师资源配置及美容皮肤科项目的质量保障。
二、皮肤科专科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率
皮肤科专科开展室内质控项目占同期开展检验项目的比例
计算公式=已开展的室内质控项目数/所有开展的专科检验项目*100%
意义:反应皮肤科专科开展专科检验项目进行内部质控的覆盖率。
三、真菌镜检的阳性率
真菌镜检阳性患者占所有镜检患者的比例。真菌镜检是各级皮肤科开展的必备项目之一,对常见皮肤疾病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镜检阳性率一定程度反应临床专科检验的质量控制。计算公式=真菌镜检阳性数/所有镜检患者数
意义:反应真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指标
四、性传播疾病规范化治疗率
性传播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对性传播疾病的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反应性传播疾病的规范化管理的环节质量。
计算公式=性传播疾病规范化治疗数量/所有性传播疾病患者。
意义:反应性传播疾病的规范化管理
五、性病检验项目的室间质评不合格率
各级医院均需开展相适应的性病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性病检验参加室间质评不合格的项目数/同期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数*100%
意义:对性传播疾病规范监测至关重要,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体现环节质量控制和终末质量控制。
六、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
皮肤病理对临床诊断能力有重要,皮肤病理诊断水平可以反应皮肤科的专科诊断水平,临床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体现专科诊断水平和终末质量控制。
计算公式: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的病例数/病理诊断的例数
意义: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反应专科诊断水平。
七、皮肤科规范化使用抗生素的比率
皮肤科开展的各种手术、有创操作或开放性创面根据伤口的不同分类,使用抗生素的例数,符合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计算公式=按照抗生素规范化使用例数/所有使用抗生素的例数
意义:反应是否按照抗生素合理化使用规范进行规范化管理,反映抗生素使用是否规范。
八、激光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激光治疗包括有创性激光治疗和微创性激光治疗,可能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反映是否规范化操作和对激光治疗风险的防范能力。
计算公式=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所有激光治疗的例数
意义:激光有创治疗的风险控制
九、重症药疹的死亡率
重症药疹是皮肤科的危重症,是皮肤科疾病致死的重要病种,重症药疹死亡率一定程度反映皮肤科对重症疾病的综合处置能力。
公式=重症药疹死亡病例数/所有重症药疹病例数。
意义:反映皮肤科对危重症的处置能力,可以反映质量控制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

更多推荐

皮肤科,诊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