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下电网运行与保障措施指导
摘要: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配电网是将电力由变电站转供给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自动切除故障的能力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和配电网运行可靠性,为了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在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将故障电源自动切除,将停电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针对目前区域内配电网故障自动切除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应用各类型断路器,计算出各电压等级系统等效阻抗及短路电流,设置定值及时限级差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提高配电网的故障自动切除能力。
关键词:极端天气下;电网运行;保障措施
引言
电网是电力运转的重要基础,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主要通过电力的配网作用进行,配电网通过对电能科学合理的分配,使电能能够进入到各个领域,保证生产生活需要。当前,随着我国各项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配电网运维过程中,也需要依靠自动化技术,全面解决运行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安全供电用电
需求。只有全面保证配网自动化技术合理应用,才能有效解决好各项问题,稳定可靠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才是保证电网稳定安全的关键。
1配电网的现状
某区域配电网由某变电站集中供电,通过变电站内6kV母线输出6kV线路辐射供电,每回供电线路均有多台变压器,单回线路采用柱上开关实现分段供电。但因线路设备运行已有40多年,柱上开关配置不完善,柱上开关未配置速断、过流等保护装置或年久导致保护失效,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开关不能快速且最小范围切除故障,而是直接由变电站内线路总电源开关动作来切除故障,切除设备数量较多,且故障影响的范围大,造成越级跳闸,事故扩大,与保护“四性”中“快速性、选择性”要求明显不符。故障处理时需要人工巡视检查线路,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排查出故障点,排查出故障点后还需逐级操作恢复送电,恢复供电时间较长,供电可靠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线路所接带的变压器负荷高压侧无断路器,而是使用跌落保险作为保护,保护的灵敏性、可靠性较差,运行过程中存在保护越级跳闸的现象,故现有的配电网设施及保护配置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2配网系统运维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配网对于整个电力网络运行起到了重要的功能作用,其职责和功能不断完善,其运行中,不但要全面做好管理与控制,更要确保远程控制和离线操作精准度。通过科学的管理,能够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稳定,避免出现各种影响电网运行的风险。配网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电力网络管理、变电站监管及用电客户终端设备运行3个方面,通过多方监管,有效做好问题反馈与分析,确保整体稳定性、精准度。从目前的电网使用上看,配电网能够保证用电供电,有效保证了生产生活的运转,但是,在高峰时期,配电网的负荷就会加大,设备使用越多线路则压力越大,且这种情况会随着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变得愈加严重,将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要想全面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则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做好发电、供电和用电关键环节的关联,找到3个环节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和缺陷,通过有效改良,逐步进行修复,使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3极端天气下电网运行与保障措施
3.1配变台区电压精益管控
由于早期电网结构较为薄弱,存在电源布点少、10kV及低压电网存在导线截面小、供电半径长、配电变压器容量小等问题,电网“卡脖子”问题引起的低电压问题是最严重的电压质
量问题之一。但随着城乡电网改造、建设的进程,这个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运维实践中,“宁高勿低”的观念仍存在,常常让配变电压贴上限运行,这使得过电压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为解决各配网运维单位“逢停必调”执行难度大、调档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配变合理档位设置缺乏量化理论依据、调档整改效果低的问题,针对配变调档问题,应当实行“先筛选、再计算、后调档”的配变档位设置与调整精益管控方案。
3.2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关系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将要重点放在运行管理上,加强运行管理,确保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关系。在电力智能时代下,实施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优化必须从多角度入手,组建高质量的管理队伍,保证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将自己专业的配电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树立工作责任意识,做好配电自动化运行监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优化运行管理方式,在配电自动化运行方式选择上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供电企业情况,以实际作业环境、管理目标等为基础,灵活应用信息传输方式,在主传输方式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备用方式。还需要强化供电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共享,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保证运行管理的时效性。另外,树立责任意识,明确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避免出现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上的盲区和漏洞,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进而针对性处理。这种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的运行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成本投入,并提升运行管理的效果,有助于供电企业的稳定性发展。
3.3升级配电网系统结构
若想充分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就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电网系统结构进行升级,让电网结构变得更加安全可靠。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对达到或临近使用期限的电力设备进行升级,保障所使用的都是新型的电力设备,并在设备中安装数据采集以及状态监测装置,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要结合实际运转情况来适当调整系统运行的状态,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完善的解决办法。最后,电力企业还要结合用户实际用电情况对电力负荷性进行分析,切实完善电网运行策略,保障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3.4提高配电网建设质量效果
配网建设质量决定了电网的质量,通过自动化技术应用可全面建立稳定的配电网系统。如
果配网自动化系统监测到配电网质量出现问题,说明已经产生不利于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因素,需要全面强化配网运维建设,从而辅助供电部门严格审核建设方案与计划,以此,有效保证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建设前,通过网上电网等自动化技术的手段全面把握地域、环境等条件,完成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料准备,从而建立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为
3.5运用新型技术装备保障运行可靠性
首先,在选择配电网设备时,应该对新型技术装备保持优先选择权,要在电网系统中安装各类辅助设备来保障电网正常运行,例如真空开关、断路器等。其次,还要通过新技术装备来保障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针对出现的电力故障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还要针对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充分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结束语
在时代不断发展,随着电力向着智能方向发展,配电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管理也需要保证质
量,更新技术手段。明确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建设运行管理优化。当前电力建设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趋势,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基础,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在未来依旧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可,唐传能,唐道伟,李兴建.现代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应用方向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20,47(12):49-52+76.
[2]刘道琼.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0.
[3]江琴.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剖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22):167-168.
[4]汪涛.电网调度安全运行管理及危险防范[J].决策探索(中),2020(11):7-8.
[5]程殿全.企业电网变电运行管理中风险点及防范措施[J].电气时代,2020(08):47-48.

更多推荐

运行,电网,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