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2015年46期 9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及特点分析
匡伟林
广州中咨城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摘要:我国多数城市都建设了地铁,各个城市因为地铁建设阶段不同,还处在不同的管理阶段,网络化形成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运营操作模式,那么最终各城市地铁运营均会进入到网络化时代。本文针对地铁网络化运营概念及特征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注意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U239.5;U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6-0093-02
1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成熟,网络化运营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提升和资源有效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轨道交通的发展既缓解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运输效率。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化是我国城市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目标。
1.1 地铁网络化运营概念及特征
地铁交通网络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地铁网络化需要由多条线路组合而成,形成换乘快速、大容量、便捷的客运系统,通过对地铁车站和线路的有机衔接,以网络的形式形成功能齐全、规模宏大的运载体系,把地铁线路之间资源进行共享、互动、互通、互联,极大的满足了乘客不出站口即达目的的需求,让乘客对交通出行的一个舒适的满足感。地铁交通形成网络后,就需要改变原来的发展策略,提升管理能力了,一定要针对设备制式多样化、运行组织架构多样化的特点,建立高效安全、管理全面的组织系统,协调统筹地铁沿线资源,合理调配好各条线路关系,发挥出地铁交通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2 与其他形式交通的互通互联
地铁交通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各个城市间的地铁又有着共性特点,均在线路与线路间设有方便快捷的立换乘站点,把不同方向、不同线路的乘客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地铁路径互联。通过对国内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地铁轨道运营线网主要是棋盘式和放射式两大类,地下地铁线路贯穿市中心,能够到达城市边界点,在这个点上,又与轻轨、公共汽车、电车、大巴站等连接,形成了不同样式交通的线路互补,极大的方便了乘客在不同区域的往返与先进。可以说,综合指挥监控中心是地铁交通的神经中枢,通过科学合理调配,完成整体系统互联管理。
1.3 各条线路之间相互统筹协调
未来的发展就是实现地铁运营统筹组织管理,通过对城市地铁交通协调运行的组织,进一步提升资源整体配置,在运营中获取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地铁交通线路管理经营相对集中,有别于单线运营管理,可以说,在进入网络化后,不同的线路形成互联互通,能够有效提高各线路经济、技术、运营管理能力,各条线路相互配合,提升整体运力,在城市交通领域地位将会越加明显,各条线路配合运营,就会成为地铁运营新常态,不同线路间人员、技术、方法等形成交流共享的局面,对设备调配也有一定益处,可以说,在网络化运营下,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1.4 多因素影响性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变化因素,如城市布局、职住结构、客流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线路、车站间的关系等。实施网络化运营后,由于空间、时间范围的扩展,涉及的因素更多,尤其对资源利用来说,资源数量增大,而且各种资源可能又存在自身固有的限制条件,因而增加了实现网络化运营的难度。
1.5 范围扩展性
网络化运营使空间范围从单线变为多线、甚至整个网络,因而需要结合各条线不同的空间布局、自有资源、可共
享资源等方面制订网络化运营计划;同时时间范围的扩展使运营的周转时间不再局限为通常情况下的一天,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营要求和资源利用的时间特点,引入“周期性”运营的概念。
2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注意点 2.1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是保障网络可靠运行的前提,确保网络安全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设备,需要对网络设备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在安全设备上集防火墙、IPS 插卡及ACC 插卡为一体,可以实现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安全防护;其次,需要对用户的使用方式及其行为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在网络化交换机的中部部署防火墙插件,充分利用虚拟防火墙技术以确保内部网络汇集交换机之间的安全隔离,使得内部威胁达到最小值。最后,在PC 终端的上部署准入系统进行认证接入、安全监测及动态授权等一系列的安全检查与控制,做到杜绝安全隐患,确保网络安全。
2.2 整体规划,分步骤实施
城市网络轨道交通信息的建设根据过去的经验,对信息网络的设计范围进行规定,但是在规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线网进行整体的规划,新建轨道交通的城市缺乏一定的建设经验,因而没能进行统一规划。因此这些城市在建设信息网络的过程中,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只是过分的对自己的网络结构及安全措施进行考虑,而没有对整体的线网进行全盘思考,从而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城市网络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信息网络的安全进行设计和规划,并采取一定的系统观点及看
法进行规划设计。此外,对网络安全的布局按照时序进行布局,目的在于有效的保障资源共享、降低投资,从而能够对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进行有效的指导。
2.3 加强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系统能正常运营的基础。在进行网络化建设运营的过程中,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尤其是无线通信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以避免出现系统故障。同时,要保证各线路控制中心的协调统一,系统之间的相互兼容与互联互通,努力保障系统在特殊条件下的安全运营。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重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网络平台的建设,改进不完善的网络一体化机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要引进先进的信息理念和信息技术,统一各主体系统的标准、管理机制和技术设备,保证各项信息能够及时共享,实现信息交换的数字化、网络化。通过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来建立智能轨道交通综合信息系统,可以融合灾害报警、电力控制、屏蔽门等系统,同时与消防、医疗、公安等部门的信息系统相集成,实现互联共享,支撑起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指挥和智能化管理。将轨道交通的运营信息(包括时间、线路、到站情况等信息)与其他交通行业系统进行双向交互,优化资源配置,并将共享结果面向公众,方便旅客出行。在信息系统技术日益发展的前提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可以用来支持和解决轨道交通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更多推荐
运营,地铁,网络化,轨道交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