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警务室建设方案
【篇一:创建人民满意警务室实施方案】
2011秋扒乡创建“人民满意警务室”活动室实施方案
力整顿我乡治安秩序,推动乡村安整治向纵深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县乡村警务室规划和建设,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农村治安秩序面临的复杂形势,深刻认识抓好乡村治安秩序整治特别是加强警务室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增强农村治安管理和防范能力,提升公安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具有重大意义。
二、领导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2011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黔党发[2011]3号)和《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黔委厅字[2010]38号)文件精神,大
为保证校园警务室建设顺利推进和圆满完成,特成立全县学校警务室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徐英敏(综治办主任)
副组长:崔晓忠(司法所所长)
成  员:卫伊光(司法所工作人员)
梅  娟(司法所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秋扒乡综合治理办公室,由崔晓忠主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各村警务室规划和建设。
三、工作内容
(一)关于警务室的设置原则:按照上级要求总体设置原则,结合我乡,村落布特点和警力数量,决定采取:乡设置警务室;人员相对集中地区统一整合、相对分散地区分开设置;依托本村值班室的原则。(警务室名单附后)
(二)关于警务室的规范建设
1、设置规范:按综治部门管理和掌握各村情况设置,采取“一村一室设置“和“一室一警两(多)协勤”配置警力。具体标准为:村组居民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配置协勤2人;在
1000—3000人的配置协勤4人;在3000人以上的配置协勤6人;公场所由乡根据实际情况调配,但警务室必须有1间以上或一间不低于15㎡以上办公用房且尽可能依托门卫值班室设置。
2、外观规范:实行“三统一”,即(1)统一外观标识标牌、警民联系箱、公告栏、报警灯箱等,并长期保持整洁完好,外观标识和报警灯箱样式参照省公安厅制定的社区警务室标准执行;
(2)统一警务公开内容、民警服务承诺、工作职责、办事制度等,要公开村组警务室民警的姓名、照片、职务、警号、联系电话、办事指南等。警务公开栏设置在室外;(3)统一警务室工作台帐和工作记录。
3、内务规范:警务室内要配置办公桌椅、床、资料柜;配置方便村民办事的座椅、饮水、
书写工具等便民设施;室内悬挂防控图、民警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有条件警室要配置电话、电脑并接入公安内网。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和物品摆放有序。
4、台帐规范:要设立接待群众登记簿、调解纠纷登记簿、涉校治安和刑事案件登记表、村组不安定因素及矛盾纠纷排查登记表等相关工作台帐并做好资料档案保密工作。
5、日志规范:要以工作日志为重点,围绕“防范、管理、打击、服务”职能,详细记录工作情况、力求做到详细、具体、全面、规范。
三、关于村组警务室民警和协勤工作职责
(一)村组警务室民警职责
1、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准确登记村民底数和基本情况,收集采集相关信息;督促村组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内部保卫工作制度,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实做到防火、防盗、防事故;会同乡政府积极参与涉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涉村事件、事故的发生;指导村民完善对防火、防震等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和演练指导,提高村民的应急反应和处置水平。
2、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村组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分析研判、了解群众对村组及周边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宣传教育:配合乡村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安全教育、青少年自护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与有关部门加大深入开展“平安农村”建设工作力度。
4、维护村组秩序:严格乡村周边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商业铺面、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治安检查;积极参与附近交通安全秩序整治。
(二)协勤人员职责
在警务室民警、乡镇领导和村组保卫干部的指导下,积极协助民警抓好村组周边治安管理、治安防范、治安巡逻工作;做好村部内部巡逻值守和值班备勤工作并做好各种记录;遇有重大治安问题及时报告警务室民警及村组保卫干部、乡镇领导进行处理。
四、关于开展人民满意警务室创建
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村组警务室建设指导,以“五有”、“五到家”、“五率”为主要内容,切实开展创建人民满意警务室活动。
(一)“五有”:一是有室,按照“一村一室设置;二是有警,按照一室一警多协勤“配齐配强警力和协勤;三是有时间,警务室民警要合理安排在校工作时间,特别是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情况、重要敏感期警务室民警必须在岗工作;四是有制度,警务室应建立“警务公开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工作情况反馈制度”等;五是有标识,以县为单位,按照“三统一”要求全部统一外观标识。
(二)“五到家”:一是调查走访到家。民警要切实掌握村组全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情况清楚;二是管理工作到家。面对面开展治安管理工作,掌握影响周边治安稳定的苗头和信息,确保及时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处理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及时发现可疑物品和人员,为侦察破案、追捕逃犯提供线索;三是安全防范到家。充分发挥村组群众、保卫人员、护校队、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开展巡逻守护,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四是服务工作到家,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听取意见建议到家。密切联系村组群众,听实话、摸实情,切身感受所思所盼,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五率”:一是群众见警率要达80%以上;二是对村组群众熟悉率要达60%以上;三是案件控制率,治安案件应控制在派出所辖区总数3%以下,刑事案件应控制在派出所辖区总数1%以下;四是情报信息有效率要达60%以上;五是人民群众满意率要达90%以上。
五、关于警务室和治安岗亭的建设
(一)建筑形象:警务室的建设原则采取对现有大门值班室进行改造利用,没有门卫值班室的要抓紧修建,其外观参照派出所修建外观形象设计进行(具体标准见附件),采用围面漆进行处理处理;治安岗亭的建设能够原则也采取对现有大门值班室进行改造利用,没有门卫值班室的采用活动板房进行改造,其外观不作强行规定。
(二)外观标识:警务室需要配备门头(视各警务室外观长度、高度等具体情况制作)、竖牌、灯箱主公告栏;治安岗亭配备灯箱和公告栏。
(三)内设制度:警务室和治安岗亭所需的五个制度和十种台帐全部配备。
(四)其他:为保证警务室建设规范统一,经公安部门协调,采取墙面漆由教育部门统一定点采购,各村组负责组织施工。
【篇二: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
  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推进城市网格化建设,强力推动公安机关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等“四项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区社会面治安整体管控水平,根据全市城市社区建设要求,制定城市社区警务室规划建设方案如下。
一、总体建设思路
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合理布局城市警务室,加大建设投入,确保警务室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布局、同步建设;进一步强化警务室警力、协勤力量配备,将有限的警力充实到基层社区,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社区警务“警民联防、警居联管、警种联动”三联机制,将公安机关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向基层、向社区延伸,确保公安机关的触角伸入到最基层,使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到最基层,实现我市城市社区“发案少、秩序好、社区稳定的目标”,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组织领导体系
为切实加强全市城区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城市社区工作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市城工办、市综治办、 1
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城区三办一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社区警务室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研究决策、指挥调度和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由公安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和街道(区)确定一名联系人组成,具体负责城区社区警务室建设的组织实施和业务指导工作。各相关部门、街道(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体系,进一步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分工负责,落实措施,确保城市社区警务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更多推荐

警务室,工作,建设,社区,村组,治安,城市,民警